本實用新型涉及土建設施,尤其涉及一種鋪設淺土層的鋪土基架。
背景技術:
為了防止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可預防的自然災害,目前很多地區都在山體上種植植被。但由于山體的黃土土質并不適合植物的生長,往往需要從別處移植泥土,新移植來的泥土松軟以及土質結構和山體的泥土不一致,很多地區在山體上澆注水泥網格,來盛納這些新土質。但采用水泥澆注這種方案在人力物力這些成本上花費太大。
因此,迫切需要一種新型的鋪設淺土層的鋪土基架,以實現經濟實用的目的。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了一種由塑膠做成的經緯交錯的網格式鋪土基架,在該鋪土基架的橫條或縱條上設有擋沿,阻擋多余的泥土,防止其下滑,在經緯線橫條與縱條的交點上設置圓柱體容腔,用于植物的種植。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設計的一種鋪設淺土層的鋪土基架,包括塑膠基底、定位孔、連接紐帶,其特征是在所述塑膠基底上設置經緯交錯的橫條與縱條,且在每個橫條或縱條的上方均設置擋沿。
為了構建適合移植植物生長的環境,在經緯交錯的橫條與縱條的每個交點處均設置圓柱體容腔。
為了避免圓柱體容腔內積水太多,在圓柱體容腔的腔底上設置了滲水孔。
為了使單一的鋪土基架能相互連接成一大塊,在塑膠基底的頂部和尾部設置了連接環。
本實用新型得到的鋪設淺土層的鋪土基架,其技術效果是通過在每條橫條或縱條的上方設置擋沿,用于阻擋顆粒較大的土塊或石塊下滑,在經緯交錯加強肋的交點處設置圓柱體容腔,對移植的植物起到固定作用,這種設計大大提高了鞏固泥土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是實施例1的鋪設淺土層的鋪土基架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2的鋪設淺土層的鋪土基架示意圖;
圖3是實施例2的圓柱體容腔截面圖;
圖中:塑膠基底1、定位孔2、連接紐帶3、橫條4、縱條5、擋沿6、圓柱體容腔7、滲水孔8、連接環9。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鋪設淺土層的鋪土基架,包括塑膠基底1、定位孔2、連接紐帶3,其特征是在所述塑膠基底1上設置經緯交錯的橫條4與縱條5,且在每個橫條或縱條的上方均設置擋沿6。
鋪設完成后,擋沿6的上表面承載下滑的泥土和石塊。
實施例2:
如圖2、圖3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鋪設淺土層的鋪土基架的大致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為了構建適合移植植物生長的環境,在所述經緯交錯的橫條4與縱條5的每個交點處均設置圓柱體容腔7。為了使栽種在圓柱體容腔7 內的植物水分適當,在所述圓柱體容腔7的腔底上設置了滲水孔8。為了使單一的鋪土基架能相互連接成一大塊,在塑膠基底1的頂部和尾部設置了連接環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