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是一種卡扣,尤其是一種漁網連接卡扣。
背景技術:
手拋網又叫撒網、旋網,適于淺海、江河、湖泊、池塘,單人或雙人的捕魚作業,其基本結構是一張圓形的網織物,網織物的下端網邊通過沉重的軟繩(穿墜繩)收邊,軟繩(穿墜繩)上均布有網墜。網織物和軟繩(穿墜繩)都是通過人手工縫制連接,非常費時費力,連接的緊固程度也很難保證,而且一旦發生下端網口受到破壞,整個漁網就報廢了。在收網的時候,需要拉動與網口連接的吊繩,吊繩為較粗的尼龍絲,吊繩與網口軟繩的接合必須得用專業的"收縮綁定"的綁法才能保證固定牢靠,一般沒有數月專業的訓練和長時間工齡的人員是無法快速以及完美的完成這個接綁動作的。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可代替人手工的、方便連接的漁網連接卡扣。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漁網連接卡扣,包括卡扣座和卡扣芯。卡扣芯插入到卡扣座內。卡扣座內設有凹槽。卡扣芯的上端為膨脹鎖齒,膨脹鎖齒的側面凸臺插入到凹槽內。
優選的,卡扣芯下端的帽上設有通孔。
優選的,所述的通孔一端的開口大于另一端的開口。
優選的,所述卡扣芯的側面設有開鎖孔。
優選的,所述卡扣座為兩端有開口的半圓形。
優選的,所述卡扣座內還設有下凹槽;所述膨脹鎖齒的下端設有與下凹槽配合的下凸臺。
本實用新型設計巧妙,結構簡單,可方便的固定連接網織物和軟繩,完全可替代人手工的縫制工作,而且效率極高,鎖死后繩索很難移動;還可以通過卡扣連接漁網線,代替人手工進行破損漁網的修補;開鎖孔可容易的打開或破壞卡扣,進行網墜或整個收網口的更換;卡扣芯下端的帽上設的通孔可方便的連接固定吊繩,可以很容易的把吊繩穿過該通孔之后綁個簡單的死結即可,無須任何訓練且任何人都可以立即上手并完成吊繩的綁定工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卡扣座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卡扣芯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卡扣芯上通孔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晰、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圖4所示:一種漁網連接卡扣,包括卡扣座2和卡扣芯1。卡扣芯1插入到卡扣座2內。卡扣座2內設有凹槽3。卡扣芯1的上端為膨脹鎖齒4,膨脹鎖齒4的側面凸臺插入到凹槽3內。所述的卡扣芯1的側面設有開鎖孔5。所述卡扣座2內設有下凹槽6;所述膨脹鎖齒4的下端設有與下凹槽6配合的下凸臺7。卡扣芯1下端的帽上設有通孔8,吊繩從開口大的一端插入,從開口小的一端穿出,這樣就不容易脫落,然后打死結固定。本實用新型采用有彈性的硬塑料制成,兩個膨脹鎖齒4之間的間隙略小于或等于穿墜繩的直徑。
使用時,將漁網下端的網織物和穿墜繩放入到兩個膨脹鎖齒之間,然后將卡扣芯插入到卡扣座內,使膨脹鎖齒的側面凸臺插入到凹槽內,下凸臺插入到下凹槽內,完成卡扣的鎖死。網織物和穿墜繩就會被緊緊的固定在兩個膨脹鎖齒之間,由于卡扣不會松動,固定在卡扣上的吊繩也就不會發生位移,從而保證了收網動作的平衡和穩定。。
當要更換卡扣時,只需用硬物插入到開鎖孔內,將卡扣座頂開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