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喂魚飼料設備,具體為一種海洋養殖自動喂魚飼料設備,屬于水產養殖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水產養殖業的不斷發展,人工養殖無論在規模上還是數量上都在日漸擴大,面臨著環境管理、投喂管理和病防管理等一系列工作量的增多,人力資源極具短缺,急需一套機械化的管理模式。尤其是投喂管理方面,投喂工作質量要求高,工作量大;傳統的人工投喂不僅勞動強度大,而且影響投喂飼料的質量。所以,為了適應人工水產養殖業的發展需求,急需一種自動化程度高、工作穩定性高、又安全節能的全智能自動投喂機,但以往的自動喂魚飼料設備不能做到完全的自動化和智能化。
為解決上述問題,因此我們提出一種海洋養殖自動喂魚飼料設備。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海洋養殖自動喂魚飼料設備。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一種海洋養殖自動喂魚飼料設備,包括魚池、投放食料箱、存料箱和電動機,所述魚池上方設有投放食料箱,所述投放食料箱上方通過鐵環連接彈簧,所述彈簧通過鐵環連接碎料器,所述投放食料箱底座分為兩部分通過螺栓連接,所述投放食料箱下方固定設有攪拌器,所述投放食料箱左側通過螺栓連接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在支撐桿上,所述固定架下方通過齒輪連接滑輪,所述投放食料箱右側焊接傳送帶,所述傳送帶覆蓋并固定在傳送機上,所述傳送帶固定在傳送輪上,所述傳送輪齒輪連接驅動軸,所述驅動軸齒輪連接電動機,所述電動機固定在L型支架上,所述存料箱左右分別設有進口門和出口門,所述傳送帶和傳送機通過進口門和出口門橫穿存料箱。
進一步的,所述碎料器和攪拌器電性連接發動機。
進一步的,所述傳送機固定支撐桿上,傳送機下方齒輪連接若干滑輪。
進一步的,所述存料箱內設有S型輸送帶。
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存料箱中設有的S型輸送帶和傳送帶的協作,完成了物料運輸的自動化,而在投放食料箱內進行物料的壓平粉碎也不需要人力操作,自動化程度很高。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海洋養殖自動喂魚飼料設備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發動機;2、彈簧;3、碎料器;4、攪拌器;5、投放食料箱;6、投放食料箱底座;7、魚池;8、傳送機;9、傳送帶;10、存料箱;11、S型輸送帶;12、電動機;13、L型支架;14、驅動軸;15、傳送輪;16、滑輪;17、支撐桿;18、固定架;19、進口門;20、出口門。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海洋養殖自動喂魚飼料設備,包括魚池7、投放食料箱5、存料箱10和電動機12,所述魚池7上方設有投放食料箱5,所述投放食料箱5上方通過鐵環連接彈簧2,所述彈簧2通過鐵環連接碎料器3,所述投放食料箱底座6分為兩部分通過螺栓連接,所述投放食料箱5下方固定設有攪拌器4,所述投放食料箱5左側通過螺栓連接固定架18,所述固定架18固定在支撐桿17上,所述固定架18下方通過齒輪連接滑輪16,所述投放食料箱5右側焊接傳送帶9,所述傳送帶9覆蓋并固定在傳送機8上,所述傳送帶9固定在傳送輪15上,所述傳送輪15齒輪連接驅動軸14,所述驅動軸14齒輪連接電動機12,所述電動機12固定在L型支架13上,所述存料箱10左右分別設有進口門19和出口門20,所述傳送帶9和傳送機8通過進口門19和出口門20橫穿存料箱10。
所述碎料器3和攪拌器4電性連接發動機1,所述傳送機8固定支撐桿17上,所述傳送 機8下方齒輪連接若干滑輪16,所述存料箱10內設有S型輸送帶11。
需要說明的是該種使用時,啟動發動機1和電動機12后,存料箱10內的S型輸送帶11將飼料傳送到傳送帶9上由電動機12提供動力將飼料繼續運輸到投放食料箱6內,在發動機1提供的動力下,碎料器3將飼料粉碎,然后投放食料箱底座6打開將飼料撒下魚池,在下落過程中,被攪拌器4打散。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