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畜禽舍內環境溫度調控技術,具體涉及一種用于畜禽舍的空氣調節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畜禽養殖規模越來越大,單位空間內養殖的畜禽數量也越來越多,為了確保畜禽能在高密度圈舍內健康成長到出欄,不僅飼料方面要科學提供,畜禽生活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畜禽舍內的空氣質量一直是激發畜禽發病的主要誘因之一,如何調控畜禽舍內的空氣質量也是畜牧養殖業者一直探索的問題。目前,畜禽養殖場常用的溫控和通風系統無法精準地控制舍內空氣溫度及潔凈度,會給動物帶來不同的應激,從而誘發動物疫病。往往在此情況下,養殖戶就會使用一些抗生素來進行疾病的預防或治療,這對食品安全帶來很多的隱患。
目前普遍使用的通風及溫度控制方案主要存在問題如下:
1、冬季冷風從側墻入風口進入畜禽舍,然后通過舍內的暖氣片將冷空氣加熱達到動物養殖的要求,這種方式會導致加熱不均勻,有冷風落點,舍內溫差大,容易誘發動物疾病。
2、舍內的空氣的濕度是通過在舍內上空使用噴霧裝置來實現,因此對噴霧質量要求很高,一旦出現問題,容易造成畜禽舍漏水而影響墊料質量,且噴霧也會直接落到動物身上造成冷應激,誘發動物疾病。
3、更重要的,現有空氣調控方案尚未實現對畜禽舍內部空氣中粉塵、微生物含量、細菌的有效處理。
4、金屬換熱管使用時間短,不耐腐蝕壽命短,不易清洗消毒,金屬是熱量的優良導體,在冬季反而會將畜禽舍內的熱量傳導到舍外,而在炎熱的夏季又會把舍外的熱量傳導到舍內,對舍內空氣溫度的調控起到反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用于畜禽舍的空氣調節系統,該系統不僅能夠完全滿足動物生產所需要的溫度要求,還能根據需求控制入舍空氣的粉塵和微生物含量。
本實用新型的用于畜禽舍的空氣調節系統,包括溫度調制部分、空氣混合部分、噴霧加濕部分、消毒過濾部分、空氣引流部分,其中所述溫度調制部分為安裝在畜禽舍的一面側墻上的空氣溫度調制器,由防水管道制成的框架3及換熱管1組成,所述換熱管1為兩排,與框架3垂直相連,兩排換熱管1中間設置濾網2;所述空氣混合部分為安裝溫度調制部分的側墻與畜禽舍內部隔離墻之間的空氣混合通道9;所述噴霧加濕部分為安裝在空氣混合通道屋頂處的噴霧加濕器4,所述噴霧加濕器由柱塞泵5、高壓水管7、噴嘴6構成;所述消毒過濾部分為安裝在空氣混合通道屋頂處的紫外線燈8和設置在隔離墻上的濾膜10構成;所述空氣引流部分由設置在隔離墻上的入風口11和設置在畜禽舍另一側外墻上的引風機13構成。
進一步,所述空氣溫度調制器與墻體之間無縫連接安裝。
優選地,所述混合通道9寬度為1.5-2m。
優選地,所述入風口11距離地面70cm。
優選地,所述引風機13距離地面70-90cm
優選地,所述框架3及換熱管1采用PVC材料制成。
優選地,所述紫外線燈與噴霧加濕器之間距離為70-120cm。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畜禽舍的空氣調節系統,所述空氣溫度調制部分可以利用地源熱泵機組提供的冷熱水循環,一套設施即可實現畜禽舍溫度的精準控制。舍外空氣只能通過溫度調制器進入舍內,只能通過引風機排出舍外。
2、舍外空氣進入畜禽舍之前,先通過濾網過濾,避免外源粉塵及致病菌的侵入,空氣在混合通道內經過紫外線燈殺菌后再經過入風口上的濾膜才進入動物活動區域,同時可通過噴霧加濕系統將特定的消毒殺菌藥劑噴霧到混合通道的空氣中,對空氣進行進一步的消毒凈化。
3、空氣先在混合通道內與舍內空氣進行混合,然后再通過入風口進入動物所在區域,根據舍內動物的身高狀態設定入風口和引風機的位置,一般為距離地面70-90cm,避免空氣落點降溫對動物造成應激。
4、空氣溫度調制部分采用PVC材質,不僅減少了金屬管道熱傳導問題,而且輕便,方便拆洗和組裝,且自身耐酸堿腐蝕,使用壽命長。
5、引風機開啟后整個舍內呈負壓狀態,舍外新鮮空氣會自然經過空氣溫度調制器流入舍內,經溫度、濕度、潔凈度的調整后,通過入風口進入動物活動區域,平流過動物體表后經引風機排出舍外。操作簡單、維護容易,使用成本低。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用于畜禽舍的空氣調節系統,可非常精確地對空氣溫度和質量進行調節,滿足動物最佳生產性能的需求,可最大程度的發揮動物的遺傳潛力。該系統還可最大程度減少外周環境因素對雞舍內環境的影響,減少應激,特別是對空氣的消毒或過濾,極大程度減少外界病原菌的隱患,極大減少現場用藥和疫苗的使用,保證生物安全和食品安全。
附圖說明
附圖為用于畜禽舍的空氣調節系統結構示意圖;
圖中各標號列示如下:
1、換熱管;2、濾網;3、框架;4、噴霧加濕器;5、柱塞泵;6、噴嘴;7、高壓水管;8、紫外線燈;9、混合通道;10、濾膜;11、入風口;12、動物活動區域;13、引風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參見附圖,本實用新型的用于畜禽舍的空氣調節系統,包括溫度調制部分、空氣混合部分、噴霧加濕部分、消毒過濾部分、空氣引流部分,其中所述溫度調制部分為安裝在畜禽舍的一面側墻上的空氣溫度調制器,由防水管道制成的框架3及換熱管1組成,所述換熱管1為兩排,與框架3垂直相連,兩排換熱管1中間設置濾網2;所述空氣混合部分為安裝溫度調制部分的側墻與畜禽舍內部隔離墻之間的空氣混合通道9;所述噴霧加濕部分為安裝在空氣混合通道屋頂處的噴霧加濕器4,所述噴霧加濕器由柱塞泵5、高壓水管7、噴嘴6構成;所述消毒過濾部分為安裝在空氣混合通道屋頂處的紫外線燈8和設置在隔離墻上的濾膜10構成;所述空氣引流部分由設置在隔離墻上的入風口11和設置在畜禽舍另一側外墻上的引風機13構成。所述濾膜10安裝在入風口11前端,是一種與膜口徑大小相關的篩分過程,以膜兩側的壓力差為驅動力,以超濾膜為過濾介質,當空氣流過膜表面時,超濾膜表面密布的許多細小的微孔只允許水及柱塞泵物質通過,而原液中體積大于膜表面微孔徑的物質則被截留在膜的進空氣側,因而實現對空氣過濾的目的。
室外新鮮空氣,通過溫度調制部分加熱(或制冷),達到舍內動物養殖所需溫度,并且在進入動物活動區域12之前先經過混合通道9,通過噴霧加濕器4加濕,紫外線燈8除菌,最后調制好的空氣經濾膜10過濾后經過入風口11送至動物活動區域12,所述引風機13設置在畜禽舍另一側外墻上,在引風機13動力作用下這個畜禽舍形成負壓狀態,室外新風自然而然通過溫度調制器進入混合通道后進入畜禽舍,再通過引風機排出室外。
所述噴霧加濕器4安裝于混合通道9屋頂處,此位置更利于霧氣均勻的噴灑于整個空間,其工作原理是柱塞泵5將凈化處理過的水加壓到7Mpa,再通過高壓水管7傳送到噴嘴6,經霧化后以3~10um微霧噴到整個空間,從液態變成氣態,使空間濕度得到增大或減小。同時可在水里面加入藥劑,具有消毒和清洗的用途。
所述紫外線燈8安裝于混合通道9屋頂處,與噴霧加濕器4保持一定距離,以70-120cm最佳,使其工作時不受噴霧加濕器4釋放的霧氣的干擾,紫外線消毒的科學原理是主要作用于微生物的DNA,破壞DNA結構,使之失去繁殖和自我復制的功能從而達到殺菌消毒的目的。
進一步,所述空氣溫度調制器與墻體之間無縫連接安裝。舍外新風只能通過溫度調制部分進入舍內。
優選地,所述混合通道9寬度為1.5-2m。進入混合通道的空氣在混合通道9中進一步均勻混合,達到合適的溫度后再通過入風口11送入動物活動區域12。
優選地,所述入風口11距離地面70cm,所述引風機13距離地面70-90cm。這個高度適合一般散養豬雞,保證混合后的空氣進入動物活動區域后正好流過動物體表,然后平流經引風機13排出舍外,空氣均勻流動,避免誘發動物疾病。
優選地,所述框架3及換熱管1采用PVC材料制成。可以有效地減少金屬管道的熱傳導效應,提高空氣調節系統的使用效率。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畜禽舍的空氣調節系統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