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工廠化“稻?畜?菜”周年循環機械化生產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1069624閱讀:432來源:國知局
工廠化“稻?畜?菜”周年循環機械化生產方法與制造工藝

本發明涉及農業種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是工廠化“稻-畜-菜”周年循環機械化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的農業持續發展一直采用依靠拼資源消耗、拼農資投入、拼生態環境的粗放經營,大量使用化肥、農藥、農膜等化學產品,不僅使地越種越薄,還帶來嚴重的面源污染,造成生態環境嚴重受損、土地承載能力越來越接近極限,資源開發利用強度過大,嚴重危及農業持續發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這種環境下生產出來的農作物價格普遍不高,但同時農業生產成本處在上升通道,包括人工、農機作業、土地流轉等費用上漲很快,種子、化肥、農藥等價格也不便宜,導致眾多的業主經濟效益很低、可持續經營十分困難,制約了現代農業的健康發展。

利用稻田養魚、養蟹或者養鴨是效益較高的一種農業綜合生產模式,在各地得到了一定的發展,但現有的生產模式存在以下問題:1、目前大部分的農業種植和養殖都是單一的經營模式,資源利用率低且經濟效益不高,水稻種植與蔬菜種植并沒有有機結合,將水稻、蔬菜全程機械化技術與畜牧養殖農藝有所脫節,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造成的面源污染,也引起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業粗獷經營方式導致產品質量差,引起農產品售價低;2、大田水稻和蔬菜經常在生長期間因遭遇水旱災、狂風等惡劣天氣造成減產甚至絕收;3、目前農業人工生產面臨著勞動強度大、作業效率低等問題,且隨著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導致勞動力成本高和用工矛盾越來越突出。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工廠化“稻-畜-菜”周年循環機械化生產方法,能夠解決工廠化“稻-畜-菜”種養循環的問題,將水稻、蔬菜全程機械化技術與畜牧養殖農藝的有機結合,同時能夠避免大田作業時由于天氣帶來的影響。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工廠化“稻-畜-菜”周年循環機械化生產方法,該工廠化“稻-畜-菜”周年循環機械化生產方法為水稻、蔬菜全程機械化技術與畜牧養殖農藝的有機結合在溫室大棚工廠內的生產和運用,包含以下步驟:

S1、工廠化育秧:將谷種經48小時浸種后進行催芽,至種子破胸露白即可播種,播種后將秧盤放到30-35℃的催苗室中催苗36-48小時,待出齊苗后開窗通風降溫至自然溫度煉苗2-4小時;

S2、溫室大棚工廠化稻田地的準備:將溫室大棚內上一周年蔬菜種植后田塊中加入4厘米~6厘米的淺水,然后每畝50-80kg生物肥的標準施肥,用旋耕機整地、肥泥融合、拉平全田,將泥肥混融,肥泥沉淀2-3天,其中,所述的生物肥為上一周年的水稻秸稈、蔬菜秸稈、鴨糞以及糞便發酵劑按照重量份1.5-2:0.5-1:4-5:0.1的比例混合發酵而成,所述的溫室大棚內的田塊按照3-5畝的標準劃分為單元區,單元區與單元區之間預留有機械作業道,單元區中設置有進水口和排水口;

S3、機械化移栽:用移栽機將秧苗從催苗室中移入溫室大棚工廠化稻田地中進行機插秧作業,溫室大棚內溫度維持在20-35℃;

S4、養殖設施配套準備:利用開溝機在單元區的四周開挖寬1.5-2.0米,深0.8-1.0米的魚蟹溝,田間開挖與魚蟹溝連通的“豐”型魚蟹道,魚蟹道寬0.8-1.0米,深50-60厘米,保證秧廂的寬度為1.8米-3米,其中,單元區的一角搭建鴨舍并設置鴨食投放點,單元區的其余角上開挖有與魚蟹溝連通的收集池并設置有魚蟹食投放點,所述魚蟹溝的溝底兩側設置有50-70cm寬,40-60cm高的泥筑體;

S5、投放種苗:待秧苗生長15-30天,在魚蟹溝中按照以下標準投放種苗:1500-2000只/畝蟹苗,蟹苗投放2-3天后投放草食性魚苗2000-3000尾/畝,待魚苗投放7-15天后在魚蟹道中按照10-12只/畝的標準投放10-25日齡、個體重100-200克的雛鴨,其中,蟹苗投放10天后開始在魚蟹食投放點定點喂食,雛鴨投放后在鴨食投放點定點喂食,魚蟹飼料每天投放量為魚蟹重量的3-5%,雛鴨飼料每天投放量為雛鴨重量的5-10%,投放時間為上午8-9點,投放量為每天投放量的1/4-1/3,下午7-9點,投放量為每天投放量的2/3-3/4;

S6、田間管理:雛鴨投放后在單元區的四周放置防逃板,大棚溫室內溫室控制在25-35℃,每隔7天換新水,保持稻田內水深20-35cm;

S7、稻田鴨捕捉:水稻稻穗灌漿后,即可進行稻田鴨的捕捉,當水稻稻穗灌漿后,隨著穗重的增加,慢慢地會變得穗彎下垂,這時由于稻穗上的谷粒將要成熟變得飽滿,為鴨子所喜食,鴨群在這個時期會頻頻喙食稻穗上的谷粒,所以要及時把長足個體的鴨子趕出稻田,避免造成水稻損失,同時要將長得足夠大的鴨子出售;

S8、魚蟹收獲:水稻成熟前10-15天,排干單元區中的積水并將魚、蟹趕至收集池中進行捕撈,捕撈完成后注水直至水深5-10cm;

S9、機械化收稻:水稻成熟即可機收水稻,在水稻機收前,拆除防逃板,排干水田中的積水,采用履帶式水稻收割機對單元區里的水稻進行機收作業,并將秸稈的1/3還田,2/3用于生物肥的制作;

S10、水稻機械化秸稈粉碎:水稻機收完成后,在單元區內加入生物腐熟劑,并采用秸稈粉碎機將單元區內的秸稈粉碎還田,靜置3-5天,保持溫室大棚內溫度25-35℃;

S11、蔬菜機械作業:單元區內的泥土含水量達到20-30%即可進行蔬菜機械化直播作業,在直播前3-5天采用旋耕機進行深耕翻地1-2次,然后用精整地機精細整地1-2次,選用早熟品種蔬菜品種,確定蔬菜種植2-3茬,用直播機進行直播,開廂起壟,并在單元區內設置誘蟲燈和黃板,防逃板上安裝防蟲網,單元區內安裝2-3個誘蟲燈,3-4個黃板,防蟲網的目數為15-25目,其中,播種后出苗前溫室大棚內保持15-25℃,進行定期肥水管理,第一茬蔬菜成熟后進行機收作業,機收后將蔬菜秸稈儲存用于生物肥的制作,然后進行第2-3茬的蔬菜機械直播作業,當最后一茬蔬菜機收完成以后,即可進入溫室大棚工廠化稻田地的準備步驟。

所述的生物肥將按照重量份為1.5-2:0.5-1:4-5:0.1的比例均勻混合的上一周年的水稻秸稈、蔬菜秸稈、鴨糞以及糞便發酵劑打堆,待物料溫度升至50-55℃后,翻堆,然后物料溫度維持50-55℃,重復翻堆直至肥料顏色變為深褐色。

田養鴨是有機稻米生產的關鍵技術,是一項綜合型、環保型生態農業技術,是種植與養殖相結合的配套技術。在稻田里不用化肥、農藥,利用鴨子旺盛的雜食性和不間斷的活動,吃掉稻田內的雜草、害蟲,按摩、疏松土壤,產生渾水肥田的效果,生產出純粹無公害的水稻。特別是對有機稻米生產和效益農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具有其他栽培技術不可比擬的諸多優點,稻田養鴨不僅能降低水稻生產成本,提高水稻產量和質量,也為種植戶帶來了更大的經濟效益。

其中,適合養鴨的水稻品種一定要莖稈粗壯,葉片堅挺,而且具有較強分蘗能力,植株集散要適中,因為鴨子稻田間活動,如果太密就容易造成稻莖的折斷,影響水稻的生長。所以在選擇水稻品種時要盡可能選擇抗逆性好的優質品種。 品種選好后,要對種子進行精選,然后再進行消毒處理。一般選擇晴朗天氣,進行曬種,利用陽光中的紫外線殺滅附著在種子表面的病菌。曬好后,利用風力選種或是水選,經過選種后,保留優質的種子,利于苗齊苗壯。在播前還要用浸種靈稀釋液浸種,達到消毒的目的,防止病害的發生。雛鴨選擇生活力、適應力、抗逆性均較強的中小型優良鴨品種,如濱湖麻鴨、建昌鴨等,以適應水稻栽培特點,使鴨在稻田中能自由穿行。有條件的可選擇野鴨和家鴨的雜交種。同時,要做好疾病防疫。雛鴨未開食前要注射雛鴨病毒性肝炎油乳疫苗,放養前再皮下注射鴨瘟疫苗,從而提高抗病能力,提高雛鴨的成活率。

利用稻田水面養魚蟹,既可獲得魚蟹產品,又可利用魚蟹吃掉稻田中的害蟲和雜草,排泄糞肥,翻動泥土促進肥料分解,為水稻生長創造良好條件,可以增加水稻產量。

工廠化的溫室大棚包括大棚、供水系統、溫控系統、輔助照明系統及濕度控制系統等;供水系統自動適時適量供給水分;溫控系統包括排風扇、熱風扇、溫度感應器及恒溫系統控制箱,以適時調節溫度;輔助照明系統包含植物燈及反射鏡,于無日光時提供照明,使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并經光線的折射作用而呈現出美麗景觀;濕度控制系統配合排風扇而調節濕度及降低室內溫度。

本發明提出的工廠化“稻-畜-菜”種養循環模式,將水稻、蔬菜全程機械化技術與畜牧養殖農藝的有機結合,可以有效地提高資源利用率和土地產出率,經濟效益較常規種植顯著提高,同時是對生態環境起到積極的保護作用,另外可以解決目前農業人工生產面臨著勞動強度大、作業效率低、勞動力成本高和用工矛盾等問題,同時可以有效避免極端氣候天氣對作物的傷害,確保了糧食、經濟作物的供給。本發明的實施和推廣將進一步推動現代農業集約化、機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標準化和產業化的發展進程,從而促進現代都市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的快速發展。

所述的機械作業道的寬度為2-3米,便于單元區內機械化作業的方便。

所述的魚蟹溝上設置有用于機械作業的蓋板,便于農業機械的通過。

作為優選的,所述的單元區為矩形分布,便于施工與管理。

所述的收集池的寬度為2-3米,長度為2-3米,深度為1.0-1.5米。

所述的進水口通過進水管與溫室大棚內的灌溉系統相連,所述的排水口連通至排水溝,進水口和排水口上均設置有閥門。

所述的魚蟹飼料由玉米粉和豆餅粉按照1:1.05-1.5的重量比均勻混合而成,其中玉米粉和豆餅粉的顆粒大小為0.1-0.5mm。

所述的雛鴨飼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粉碎均勻混合而成,玉米40-45份,麥麩20-30份,稻谷5-10份,豆餅10-20份,食鹽0.2-0.5份。

所述的草食性魚苗為草魚苗、鰱魚苗的其中一種或者組合。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溫室大棚中進行多種作物種植和畜牧養殖,既有效的解決了茬口銜接的時間矛盾,又開展了多種作物種植和畜牧養殖,從而提高了資源利用率和土地產出率,增加了經濟效益。

(2)、本發明利用工廠化方式的機械化作業和溫室大棚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和降低勞動強度,工廠化設施栽培通過遮陽、避雨,以及溫度、濕度、水分和光照控制等技術手段,有效的避免了極端氣候天氣對作物的傷害,抗風險能力強。

(3)、本發明利用單元區內種植的水稻和蔬菜秸稈為生物肥原料,同時田間放養的鴨子、魚和蟹,均為不采用任何化學肥料和激素的純天然綠色食品,產品質量好自然產品售價就高,在種植和養殖過程中不使用化肥,使用腐熟劑和秸稈發酵生成的生物有機肥料,同時不使用農藥,是因為在大棚相對密閉的空間設施栽培,切斷了病蟲害田塊之間的互相竄動,同時配合誘蟲燈、防蟲網、黃板等的使用,可以有效的減少病蟲害對作物的傷害。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溫室大棚內的田塊示意圖;

圖2位本發明魚蟹溝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械作業道,2-魚蟹溝,3-魚蟹道,4-秧廂,5-鴨舍,6-收集池,7-泥筑體,8-進水口,9-排水口,10-蓋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詳細描述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工廠化“稻-畜-菜”周年循環機械化生產方法,該工廠化“稻-畜-菜”周年循環機械化生產方法為水稻、蔬菜全程機械化技術與畜牧養殖農藝的有機結合在溫室大棚工廠內的生產和運用,包含以下步驟:

S1、工廠化育秧:將谷種經48小時浸種后進行催芽,至種子破胸露白即可播種,播種后將秧盤放到30-35℃的催苗室中催苗36-48小時,待出齊苗后開窗通風降溫至自然溫度煉苗2-4小時;

S2、溫室大棚工廠化稻田地的準備:將溫室大棚內上一周年蔬菜種植后田塊中加入4厘米~6厘米的淺水,然后每畝50-80kg生物肥的標準施肥,用旋耕機整地、肥泥融合、拉平全田,將泥肥混融,肥泥沉淀2-3天,其中,所述的生物肥為上一周年的水稻秸稈、蔬菜秸稈、鴨糞以及糞便發酵劑按照重量份1.5-2:0.5-1:4-5:0.1的比例混合發酵而成,所述的溫室大棚內的田塊按照3-5畝的標準劃分為單元區,單元區與單元區之間預留有機械作業道1,單元區中設置有進水口8和排水口9;

S3、機械化移栽:用移栽機將秧苗從催苗室中移入溫室大棚工廠化稻田地中進行機插秧作業,溫室大棚內溫度維持在20-35℃;

S4、養殖設施配套準備:如圖1、圖2所示,利用開溝機在單元區的四周開挖寬1.5-2.0米,深0.8-1.0米的魚蟹溝2,田間開挖與魚蟹溝2連通的“豐”型魚蟹道3,魚蟹道3寬0.8-1.0米,深50-60厘米,保證秧廂4的寬度為1.8米-3米,其中,單元區的一角搭建鴨舍5并設置鴨食投放點,單元區的其余角上開挖有與魚蟹溝2連通的收集池6并設置有魚蟹食投放點,所述魚蟹溝2的溝底兩側設置有50-70cm寬,40-60cm高的泥筑體7;

S5、投放種苗:待秧苗生長15-30天,在魚蟹溝2中按照以下標準投放種苗:1500-2000只/畝蟹苗,蟹苗投放2-3天后投放草食性魚苗2000-3000尾/畝,待魚苗投放7-15天后在魚蟹道3中按照10-12只/畝的標準投放10-25日齡、個體重100-200克的雛鴨,其中,蟹苗投放10天后開始在魚蟹食投放點定點喂食,雛鴨投放后在鴨食投放點定點喂食,魚蟹飼料每天投放量為魚蟹重量的3-5%,雛鴨飼料每天投放量為雛鴨重量的5-10%,投放時間為上午8-9點,投放量為每天投放量的1/4-1/3,下午7-9點,投放量為每天投放量的2/3-3/4;

S6、田間管理:雛鴨投放后在單元區的四周放置防逃板,大棚溫室內溫室控制在25-35℃,每隔7天換新水,保持稻田內水深20-35cm;

S7、稻田鴨捕捉:水稻稻穗灌漿后,即可進行稻田鴨的捕捉;

S8、魚蟹收獲:水稻成熟前10-15天,排干單元區中的積水并將魚、蟹趕至收集池6中進行捕撈,捕撈完成后注水直至水深5-10cm;

S9、機械化收稻:水稻成熟即可機收水稻,在水稻機收前,拆除防逃板,排干水田中的積水,采用履帶式水稻收割機對單元區里的水稻進行機收作業,并將秸稈的1/3還田,2/3用于生物肥的制作;

S10、水稻機械化秸稈粉碎:水稻機收完成后,在單元區內加入生物腐熟劑,并采用秸稈粉碎機將單元區內的秸稈粉碎還田,靜置3-5天,保持溫室大棚內溫度25-35℃,生物腐熟劑是一種常見的高效生物菌劑,生物腐熟劑能使農作物秸稈及廢棄物變成綠色無公害生物秸稈飼料進行禽畜養殖,畜禽糞便、城鄉生活垃圾等廢棄物又能通過神采生物菌劑快速變成高效生物有機肥料進入綠色種植。神采生物發酵劑可將各種作物秸稈、畜禽糞便、污泥垃圾等廢棄物快速變成有機肥料和生物飼料。發酵一噸成品有機肥料和生物飼料只需用1公斤生物復合發酵劑,少則一周,多則二周,所有廢棄物均可變成綠色無公害生態肥料和生物飼料;

S11、蔬菜機械作業:單元區內的泥土含水量達到20-30%即可進行蔬菜機械化直播作業,在直播前3-5天采用旋耕機進行深耕翻地1-2次,然后用精整地機精細整地1-2次,選用早熟品種蔬菜品種,確定蔬菜種植2-3茬,用直播機進行直播,開廂起壟,并在單元區內設置誘蟲燈和黃板,防逃板上安裝防蟲網,單元區內安裝2-3個誘蟲燈,3-4個黃板,防蟲網的目數為15-25目,其中,播種后出苗前溫室大棚內保持15-25℃,進行定期肥水管理,第一茬蔬菜成熟后進行機收作業,機收后將蔬菜秸稈儲存用于生物肥的制作,然后進行第2-3茬的蔬菜機械直播作業,當最后一茬蔬菜機收完成以后,即可進入溫室大棚工廠化稻田地的準備步驟。

申請人選擇大白菜、菜心以及菠菜作為三茬蔬菜機播的種類,大白菜播種前整地時每畝施生物肥3000-4000kg深翻,采用壟上雙行穴播覆膜種植,壟寬45cm、溝寬25 cm、壟高15 cm,壟上覆蓋70 cm寬的地膜。播種時按照穴距25 cm,壟上行距35cm破膜點種,每穴點播種子3~4粒,畝保苗2500-4000株左右,溫度保持在25 ℃左右,夜間溫度保持在13℃以上;出苗后10天開始間苗,二葉一心期每穴留2~3顆苗。3~4片真葉時定苗,每穴留1顆苗,播種后即在溝內灌水。出苗后輕澆二水。間苗、定苗后畝追施復合肥50kg,澆第三次水,及時中耕、蹲苗,促進根系發育。進入蓮座期澆第四次水,結合灌水畝施沖施肥20kg。進入結球期結合澆水,畝施畝施沖施肥20kg;結球后期控制灌水,收獲前10天停止澆水,收獲后對單元區進行深翻并施加每畝施生物肥1000-1500,然后進行菜心的機播,菜心的田間管理按照菜心的要求進行,菜心發芽和幼苗生長適溫為25~30℃;葉片生長和菜薹形成適溫為15~20℃,菜心生育期短,根系淺,吸收能力差,底肥要施足,菜廂1.5米寬,菜心株行距為13厘米×16厘米,以畦作為主,采用條播,收獲后對單元區進行深翻并施加每畝施生物肥500-1000kg,然后進行菠菜的機播,菠菜收獲后即可進行水稻移栽的工序。

所述的生物肥將按照重量份為1.5-2:0.5-1:4-5:0.1的比例均勻混合的上一周年的水稻秸稈、蔬菜秸稈、鴨糞以及糞便發酵劑打堆,待物料溫度升至50-55℃后,翻堆,然后物料溫度維持50-55℃,重復翻堆直至肥料顏色變為深褐色。

所述的機械作業道1的寬度為2-3米。

所述的魚蟹溝2上設置有用于機械作業的蓋板10。

所述的單元區為矩形分布。

所述的收集池6的寬度為2-3米,長度為2-3米,深度為1.0-1.5米。

所述的進水口8通過進水管與溫室大棚內的灌溉系統相連,所述的排水口9連通至排水溝,進水口8和排水口9上均設置有閥門。

所述的魚蟹飼料由玉米粉和豆餅粉按照1:1.05-1.5的重量比均勻混合而成,其中玉米粉和豆餅粉的顆粒大小為0.1-0.5mm。

所述的雛鴨飼料由以下重量份的組分粉碎均勻混合而成,玉米40-45份,麥麩20-30份,稻谷5-10份,豆餅10-20份,食鹽0.2-0.5份。

所述的草食性魚苗為草魚苗、鰱魚苗的其中一種或者組合。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理解本發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應看作是對其他實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種其他組合、修改和環境,并能夠在本文所述構想范圍內,通過上述教導或相關領域的技術或知識進行改動。而本領域人員所進行的改動和變化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則都應在本發明所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