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農藥除草劑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在中草藥田應用的除草劑。
技術背景
在崇尚綠色自然今天,中草藥以較小的毒副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同時中草藥具有預防、保健、治療相結合的功能,中草藥在保健食品、天然香料、化妝品市場也都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目前全球對中草藥的市場需求在不斷擴大,每年以10%的速度遞增。因此中草藥種植具有廣闊的前景。中草藥還具有經濟價值高的特點。中草藥的種植面積越來越大。
中草藥田除草是一項繁忙而沉重的勞動,藥田多種雜草叢生,使中草藥生長不良,造成嚴重的減產和品質下降。藥田主要雜草包括稗、狗尾草、畫眉草、馬唐草、牛筋草、看麥娘、狗牙根、白茅、反枝莧、馬齒莧、小雞冠、蓼、藜、豬毛菜、獨行菜、薺菜、水花生、灰灰菜、田旋花等等。這些雜草不僅與藥材爭奪土壤中的營養和水分,而且還惡化環境,傳播病蟲害,嚴重影響中藥材的產量與質量。而人工防除費工費力,而且人工除草質量也很難保證。選用化學藥劑除草,不僅省工省力,但中草藥對化學除草劑敏感,選擇不好除草劑極易造成中草藥藥害,中草藥田除草劑研究落后于大田作物,農民使用多種除草劑也都不理想,經常因使用不當造成中草藥藥害而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
本發明改進現有除草劑對中草藥田,特別是益母草、薄荷、藿香藥田除草效果,克服了除草效果不好,燒苗等問題,提供了一種在中草藥田應用的除草劑。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于中草藥田的除草劑,特別是唇形科中草藥 。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
本發明提供一種在中草藥田應用的除草劑,有效成分為異噁草松。
優選的,有效成分異噁草松的含量為1%-99%。
更優選的,有效成分異噁草松的劑型為乳油、水懸浮劑、油懸浮劑、可濕性粉劑、顆粒劑或水分散粒劑等農藥可接受的劑型。
更優選的,有效成分異噁草松為48%乳油。
優選的,所述有效成分異噁草松施用劑量80~140毫升/畝。
優選的,所述有效成分異噁草松施用方式為中草藥播種后1~3天施藥。
優選的,所述中草藥為唇形科中草藥。
更優選的,所述唇形科中草藥為益母草、薄荷、藿香。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是一種特異性適用于中草藥田,特別是唇形科中草藥益母草、薄荷、藿香的除草劑 。
2、本發明除草效果好,對中草藥無害。
3、本發明對后茬作物無害。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在中草藥田應用的除草劑,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借鑒本文內容,適當改進參數實現。特別需要指出的是,所有類似的替換和改動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它們都被視為包括在本發明。本發明公開的較佳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在不脫離本發明內容、精神和范圍內對本文所述的方法和應用進行改動或適當變更與組合,來實現和應用本發明技術。通過下列實施例將更具體的說明本發明,但是應理解所述實施例僅是為了說明本發明,而不是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實例1:
試驗安排在山東省農科院植保所溫室進行。
在玻璃溫室中進行試驗材料的培養,溫度在25~35 ℃,自然光照。將定量的馬唐、稗草、馬齒莧、鱧腸和異型莎草種子播于直徑為9 cm的塑料盆中,雜草覆土2~3 mm;益母草、薄荷和藿香種子播于直徑為15 cm的塑料盆中,覆土1~1.5 cm,放入裝有水的搪瓷盤中,讓水逐漸滲入,等水滲到土表后轉移入玻璃溫室培養。
雜草和益母草、薄荷、藿香種子于2014年8月11日播種,播種后第二天即2014年8月12日按照設計方案施用48%異噁草松乳油。48%異噁草松乳油設計6個劑量2、4、8、16、32、64、128毫升/畝(畝用制劑量),連同空白對照處理,共計7個處理,每個處理4次重復。
調查方法:施藥后調查各劑量處理雜草出苗情況以及受害癥狀(如生長抑制、失綠、畸形等),35天后稱量各處理雜草地上部分鮮重,計算鮮重防效,計算GR50和GR90。施藥后詳細調查各機理處理益母草、薄荷和藿香出苗及生長情況,若有藥害詳細記錄受害癥狀并計算鮮重抑制率。
表1 異噁草松防除中草藥田雜草室內活性測定
由試驗結果數據可以看出,異噁草松播后苗前施藥,對中藥材田常見的馬唐、稗草、馬齒莧、鱧腸和異型莎草等均有很好的防除效果,其中對馬齒莧和鱧腸的效果最好,雜草出苗即白化,影響生長,后期有很好的控制效果,GR50分別為4.1622和8.2085毫升/畝,GR90分別為25.1058和51.9219毫升/畝,對馬唐、稗草和異型莎草的GR50在12.7071~22.3080毫升/畝之間,GR90在93.7382~114.1034毫升/畝之間。
施藥后觀察,藥劑各劑量處理益母草、薄荷和藿香出苗及生長均正常,無藥害癥狀,另外,目測觀察對3種中藥材出苗率和生長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實例2:
田間試驗安排在山東省滕州市洪緒鎮軸村進行,試驗地緊靠樹林,土壤壤土,pH值7.3,有機質含量1.7%。中草藥薄荷于2015年5月16日播種,播種后按照設計方案施用48%異噁草松乳油。48%異噁草松乳油設計5個劑量,連同空白對照處理,共計6個處理,每個處理4次重復,每個小區面積10平方米。
調查方法:施藥后25、50天每個小區隨機取4點,每點調查0.25平方米,調查各劑量處理雜草種類和株數,且第50天調查時同時拔取調查點內的雜草,稱其鮮草重,計算雜草株防效和鮮重防效。
表2 異噁草松防除薄荷田雜草試驗結果——施藥后25天
施藥后25天觀察,試驗田空白對照處理區主要雜草為馬唐、馬齒莧和苘麻,其次還有少量牛筋草和反枝莧。試驗結果數據可以看出,各劑量處理對馬唐(防效最高可達98.6%)、牛筋草(防效最高可達96.4%)、馬齒莧(防效最高可達95.1%)和苘麻(防效最高可達100%)均有很好的效果,對反枝莧效果差(防效最高達51.2%)。總雜草防效達最高達到96.5%,效果很好。
表3 異噁草松防除薄荷田雜草試驗結果——施藥后50天
施藥后50天觀察,試驗田空白對照處理區主要雜草為馬唐、馬齒莧和苘麻,其次還有少量牛筋草和反枝莧。試驗結果數據可以看出,各劑量處理對馬唐(防效最高可達98.1%)、牛筋草(防效最高可達96.2%)、馬齒莧(防效最高可達94.2%)和苘麻(防效最高可達95.6%)均有很好的效果,對反枝莧效果差(防效最高達52.1%)。總雜草株防效達最高達到96.2%,鮮重防效達到95.9%,效果很好。施藥后50天防效和施藥后25天相比,防效基本沒有下降,依然呈現出良好的除草效果。
施藥后觀察,藥劑各劑量處理薄荷出苗及生長均正常,無藥害癥狀,另外,目測觀察對薄荷出苗率和生長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實例3:
試驗安排在山東省歷城區張馬屯村進行,試驗地上茬種植蔬菜,土壤壤土,pH值6.9,有機質含量1.5%。中草藥藿香、益母草于2016年4月29日播種,播種后按照設計方案施用48%異噁草松乳油。48%異噁草松乳油設計3個劑量,連同空白對照處理,共計10個處理,每個處理4次重復,每個小區面積10平方米。
調查方法:施藥后25、50天每個小區隨機取4點,每點調查0.25平方米,調查各劑量處理雜草種類和株數,且第50天調查時同時拔取調查點內的雜草,稱其鮮草重,計算雜草株防效和鮮重防效。
表4 異噁草松防除藿香田雜草試驗結果——施藥后25天
施藥后25天觀察,試驗田空白對照處理區主要雜草為稗草、莎草、鱧腸。試驗結果數據可以看出,各劑量處理對稗草(防效最高可達98.6%)、莎草(防效最高可達99.2%)和鱧腸(防效最高可達94.6%)。總雜草防效最高達到95.9%,效果很好。
表5 異噁草松防除藿香田雜草試驗結果——施藥后50天
施藥后25天觀察,試驗田空白對照處理區主要雜草為稗草、莎草、鱧腸。試驗結果數據可以看出,各劑量處理對稗草(防效最高可達94.6%)、莎草(防效最高可達98.2%)和鱧腸(防效最高可達92.2%)。總雜草防株效最高達到94.5%,鮮重防效最高達到95.6%,效果很好。
表6 異噁草松防除益母草田雜草試驗結果——施藥后25天
施藥后25天觀察,試驗田空白對照處理區主要雜草為稗草、莎草、鱧腸。試驗結果數據可以看出,各劑量處理對稗草(防效最高可達98.7%)、莎草(防效最高可達99.3%)和鱧腸(防效最高可達95.0%)。總雜草防效最高達到95.8%,效果很好。
表7 異噁草松防除益母草田雜草試驗結果——施藥后50天
施藥后25天觀察,試驗田空白對照處理區主要雜草為稗草、莎草、鱧腸。試驗結果數據可以看出,各劑量處理對稗草(防效最高可達95.2%)、莎草(防效最高可達98.3%)和鱧腸(防效最高可達93.0%)。總雜草防株效最高達到94.8%,鮮重防效最高達到96.1%,效果很好。
施藥后觀察,藥劑各劑量處理藿香、益母草出苗及生長均正常,無藥害癥狀,另外,目測觀察對藿香、益母草出苗率和生長均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經過多次大田試驗,可以看出異噁草松對多種中草藥的主要雜草具有良好的效果,且在試驗劑量下對所試中草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