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菌菇種植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菌菇種植用種植料填入裝置。
背景技術:
食用菌是指子實體碩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稱為蘑菇。中國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種,其中多屬擔子菌亞門,常見的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銀耳、猴頭、竹蓀、松口蘑(松茸)、口蘑、紅菇、靈芝、蟲草、松露、白靈菇和牛肝菌等;少數屬于子囊菌亞門,其中有:羊肚菌、馬鞍菌、塊菌等。上述真菌分別生長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生態環境中。
食用菌可供人類食用的大型真菌。具體地說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蕈菌;蕈菌,是指能形成大型的肉質(或膠質)子實體或菌核類組織并能供人們食用或藥用的一類大型真菌。
八十年代初期以來,食用菌栽培做為一項投資小、周期短、見效快的致富好項目在中國得以迅猛發展,食用菌產品曾一度供不應求,賣價不菲。食用菌產業是一項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于一體的短平快農村經濟發展項目,食用菌又是一類有機、營養、保健的綠色食品。發展食用菌產業符合人們消費增長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農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徑。有些國家還建成了年產鮮菇千噸以上的菇廠,還發展了既供觀賞又供食品的家庭種菇和用菌絲體液體發酵生產食品添加劑的技術21世紀食用菌將發展成為人類主要的蛋白質食品之一2005年中國食用菌的總產量達1200萬噸,居世界第一。
現有的食用菌種植中有些是將菌包種植在樹干上,因此種植人員需要將種植料塞入種植孔內,然后壓緊,從而防止物料散落,傳統的操作都是人工進行,采用不同的工具,人員實際擦偶偶中需要不停的切換工具,因此非常的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為克服上述情況不足,旨在提供一種菌菇種植用種植料填入裝置,以解決上述問題。
一種菌菇種植用種植料填入裝置,包括錐形料管以及壓料裝置,所述錐形料管的上端開口,且錐形料管的上端開口處設有密封蓋,密封蓋采用扣合的形式固定在錐形料管的上端開口處;所述密封蓋的中心處設有一上下貫穿設置的通孔,且所述通孔處固定卡有軸承座,且軸承座內安裝有軸承,所述軸承內插有轉軸,轉軸在軸承的作用下實現相對于密封蓋的轉動,位于錐形料管內側的轉軸上設有絞龍葉片,其中絞龍葉片采用焊接的形式固定在轉軸的外壁上,位于錐形料管外側的轉軸上固定套有卡套,且卡套的外壁上固定焊接有把手,通過轉動把手實現轉軸的轉動,這樣絞龍葉片在轉動時可以有效的實現推送物料的目的;所述錐形料管的底部出口位置安裝有圓管狀的出料頭,利用出料頭可以實現插入種植孔中,這樣避免出現灑料的情況;出料頭與錐形料管之間采用一體式結構;所述壓料裝置主要包括直桿,其中直桿的一端設有球頭,利用球頭實現對物料的壓緊;所述直桿的另一端固定設置有頂盤,頂盤上膠粘有塑膠板,其中直桿活動穿過套筒,且套管采用膠粘的形式固定在錐形料管的外壁上,直桿上還固定套有兩片限位片,且限位片分別設在套管的兩端位置;所述頂盤的外側安裝有支架,其中支架采用膠粘的形式連接錐形料管,支架上活動插有壓桿,其中壓桿的左端部螺紋連接有頂蓋,壓桿與支架之間設有彈簧,且彈簧套在壓桿上,彈簧的一端固定勾在頂蓋的底面上,彈簧的另一端勾在支架上,且壓桿的右端螺紋連接有壓板,壓板與塑膠板正對設置,因此在實際使用中,將物料填入種植孔內后,此時調整整體位置,將球頭塞入種植孔內,上拉頂蓋,使得彈簧拉伸,然后放開頂蓋,在彈簧的作用下,壓板撞擊塑膠板,使得直桿下壓并使得球頭擠壓物料實現物料的壓緊,因此整體操作起來很方便,不需要采用多個工具,不停的送料,壓料,有效的提高了效率,而且也使得操作者更加輕松。
進一步的,所述直桿與頂盤采用一體式結構,且直桿與頂盤均采用工程塑料制成。
進一步的,所述出料頭的出料端塞有密封塞。
進一步的,所述支架采用工程塑料制成,整體結構輕便,強度高。
進一步的,所述直桿與球頭之間采用螺紋連接的形式相連接,同時球頭的規格可以實現自由的選擇,這樣便于更換適。
進一步的,所述密封蓋的外邊沿位置套有密封圈,利用密封圈提高整體的密封性。
本發明在實際使用中,將物料填入種植孔內后,此時調整整體位置,將球頭塞入種植孔內,上拉頂蓋,使得彈簧拉伸,然后放開頂蓋,在彈簧的作用下,壓板撞擊塑膠板,使得直桿下壓并使得球頭擠壓物料實現物料的壓緊,因此整體操作起來很方便,不需要采用多個工具,不停的送料,壓料,有效的提高了效率,而且也使得操作者更加輕松。
本發明的附加方面和優點將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給出,部分將從下面的描述中變得明顯,或通過本發明的實踐了解到。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結構正視圖;
圖2是本發明的后視圖。
圖中:1-錐形料管、2-轉軸、3-絞龍葉片、4-出料頭、5-密封塞、6-直桿、7-球頭、8-密封蓋、9-密封圈、10-軸承、11-卡套、12-把手、13-頂盤、14-塑膠板、15-壓板、16-壓桿、17-頂蓋、18-彈簧、19-套筒、20-限位片、21-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菌菇種植用種植料填入裝置,包括錐形料管1以及壓料裝置,所述錐形料管1的上端開口,且錐形料管1的上端開口處設有密封蓋8,密封蓋8采用扣合的形式固定在錐形料管1的上端開口處;所述密封蓋8的中心處設有一上下貫穿設置的通孔,且所述通孔處固定卡有軸承座,且軸承座內安裝有軸承10,所述軸承10內插有轉軸2,轉軸2在軸承10的作用下實現相對于密封蓋8的轉動,位于錐形料管1內側的轉軸2上設有絞龍葉片3,其中絞龍葉片3采用焊接的形式固定在轉軸2的外壁上,位于錐形料管1外側的轉軸2上固定套有卡套11,且卡套11的外壁上固定焊接有把手12,通過轉動把手12實現轉軸2的轉動,這樣絞龍葉片3在轉動時可以有效的實現推送物料的目的;所述錐形料管1的底部出口位置安裝有圓管狀的出料頭4,利用出料頭4可以實現插入種植孔中,這樣避免出現灑料的情況;出料頭4與錐形料管1之間采用一體式結構;所述壓料裝置主要包括直桿6,其中直桿6的一端設有球頭7,利用球頭7實現對物料的壓緊;所述直桿6的另一端固定設置有頂盤13,頂盤13上膠粘有塑膠板14,其中直桿6活動穿過套筒19,且套管19采用膠粘的形式固定在錐形料管1的外壁上,直桿6上還固定套有兩片限位片20,且限位片20分別設在套管19的兩端位置;所述頂盤13的外側安裝有支架21,其中支架21采用膠粘的形式連接錐形料管1,支架21上活動插有壓桿16,其中壓桿16的左端部螺紋連接有頂蓋17,壓桿16與支架21之間設有彈簧18,且彈簧18套在壓桿16上,彈簧18的一端固定勾在頂蓋17的底面上,彈簧18的另一端勾在支架21上,且壓桿16的右端螺紋連接有壓板15,壓板15與塑膠板14正對設置,因此在實際使用中,將物料填入種植孔內后,此時調整整體位置,將球頭7塞入種植孔內,上拉頂蓋17,使得彈簧18拉伸,然后放開頂蓋17,在彈簧18的作用下,壓板15撞擊塑膠板14,使得直桿6下壓并使得球頭7擠壓物料實現物料的壓緊,因此整體操作起來很方便,不需要采用多個工具,不停的送料,壓料,有效的提高了效率,而且也使得操作者更加輕松。
所述直桿6與頂盤13采用一體式結構,且直桿6與頂盤13均采用工程塑料制成。
所述出料頭4的出料端塞有密封塞5。
所述支架21采用工程塑料制成,整體結構輕便,強度高。
所述直桿6與球頭7之間采用螺紋連接的形式相連接,同時球頭7的規格可以實現自由的選擇,這樣便于更換適配。
所述密封蓋8的外邊沿位置套有密封圈9,利用密封圈9提高整體的密封性。
本發明的工作原理是:實際使用中,將物料填入種植孔內后,此時調整整體位置,將球頭7塞入種植孔內,上拉頂蓋17,使得彈簧18拉伸,然后放開頂蓋17,在彈簧18的作用下,壓板15撞擊塑膠板14,使得直桿6下壓并使得球頭7擠壓物料實現物料的壓緊,因此整體操作起來很方便,不需要采用多個工具,不停的送料,壓料,有效的提高了效率,而且也使得操作者更加輕松。
以上所揭露的僅為本發明一種較佳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來限定本發明之權利范圍,因此依本發明權利要求所作的等同變化,仍屬本發明所涵蓋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