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葡萄種植領域,具體為一種新型葡萄種植大棚。
背景技術:
植物生長受環境溫度和濕度影響較大,特別是熱帶農作物及反季農作物在北方寒冷冬季不能生長,需要加設加溫大棚來保障農產品的生產,對于作物收率影響較大的是溫度、濕度等條件。
葡萄的果實成長期集中在每年的6、7、8月間,而每年這時正式我國南方的多雨季節,葡萄的病害發生的十分嚴重。目前采取的方式是建設葡萄栽培大棚。而一般的葡萄栽培大棚的結構,造價較高、功能單一且對經濟條件要求過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以同時實現葡萄種植和葡萄干晾曬兩個功能的新型葡萄種植大棚。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新型葡萄種植大棚,所述大棚包括位于大棚頂部的晾曬區、位于大棚中部的生長區和位于大棚底部的固定區,所述晾曬區為梯臺結構,所述晾曬區的底部與生長區貫通連接,所述晾曬區的頂部設有吸熱層,所述晾曬區的側壁上開設有多個通風孔i,所述通風孔i上加設有防鳥網,所述晾曬區內設有多層用于晾曬葡萄干的晾曬架,所述生長區內設有多根豎直的攀爬腔,所述攀爬腔由上至下設有多個噴嘴,所述攀爬腔內設有水管,所述水管與噴嘴連接,所述生長區的頂部設有生長燈,所述生長區的一側側壁上設有通風孔ii,所述通風孔ii外側設有防護網,所述生長區的另一側側壁上設有進風風機,所述固定區為用于固定生長區側壁的水泥臺。
進一步的,所述吸熱層為太陽能光伏板,所述吸熱層與一光電轉換器電性連接,所述大棚底部設有蓄電池,所述光電轉換器與蓄電池電性連接,所述蓄電池與進風風機和生長燈電性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晾曬架與一升降裝置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防鳥網的網孔孔徑大于所述防護網的網孔孔徑。
進一步的,所述晾曬架上設有多個用于將成串葡萄掛在上邊的風干鉤。
更進一步的,所述進風風機外側設有防護欄。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因為將晾曬區設置在頂部,將頂部空間合理利用,可以在不改變結構的情況下,實現晾曬葡萄干的功能;因為攀爬腔上設有噴嘴,可以噴淋到葡萄上,這樣比大面積噴淋可以減少用水,同時降低大棚內的空氣濕度,使得產出的葡萄更甜;因為設有吸熱層,可以將光能轉換為電能,節約能源。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吸熱層;2、晾曬架;3、通風孔i;4、固定區;5、生長燈;6、噴嘴;7、防護欄;8、進風風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在此需要說明的是,對于這些實施方式的說明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發明各個實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術特征只要彼此之間未構成沖突就可以相互組合。
如圖1所述的一種新型葡萄種植大棚,所述大棚包括位于大棚頂部的晾曬區、位于大棚中部的生長區和位于大棚底部的固定區4,所述晾曬區為梯臺結構,所述晾曬區的底部與生長區貫通連接,所述晾曬區的頂部設有吸熱層1,所述晾曬區的側壁上開設有多個通風孔i3,所述通風孔i3上加設有防鳥網,所述晾曬區內設有多層用于晾曬葡萄干的晾曬架2,所述晾曬架2與一升降裝置連接。所述晾曬架2上設有多個用于將成串葡萄掛在上邊的風干鉤。
所述生長區內設有多根豎直的攀爬腔,所述攀爬腔由上至下設有多個噴嘴6,所述攀爬腔內設有水管,所述水管與噴嘴6連接,所述噴嘴6的噴水口方向向下。所述生長區的頂部設有生長燈5,所述生長區的一側側壁上設有通風孔i3i,所述通風孔i3i外側設有防護網,所述防鳥網的網孔孔徑大于所述防護網的網孔孔徑。
所述生長區的另一側側壁上設有進風風機8,所述進風風機8外側設有防護欄7。所述固定區4為用于固定生長區側壁的水泥臺。所述生長區的側壁為透明材質結構。
所述吸熱層1為太陽能光伏板,所述吸熱層1與一光電轉換器電性連接,所述大棚底部設有蓄電池,所述光電轉換器與蓄電池電性連接,所述蓄電池與進風風機8和生長燈5電性連接。
以上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本發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對這些實施方式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仍落入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