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葡萄栽培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觀賞葡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葡萄味美可口,營養價值高,成熟的漿果中含糖量高達10%~30%,以葡萄糖為主,還含有礦物質鈣、鉀、磷、鐵及多種維生素和多種氨基酸。但現有的葡萄栽培方法中,葡萄枝蔓的生長空間小,透光性差,位于下方的果實容易被枝葉遮擋,果實著色差,含糖量較低,果品的品質低,且一般為按其自然生長狀態任意生長,可觀賞性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解決至少上述問題,并提供至少后面將說明的優點。
本發明還有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在葡萄的生長過程中可充分利用栽培空間和周圍的陽光,果品品質高,同時可觀賞價值高的觀賞葡萄栽培方法。
為了實現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觀賞葡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搭建葡萄架主體,以行間距為1.5~2.0米固定支撐柱,每行相鄰兩個支撐柱之間的距離以2.5~3.0米和1.5~2.0米間隔設置,按照每一支撐柱上固定一個葡萄株的原則將葡萄株的主干固定在支撐柱上;
步驟二、以同一行中相鄰的兩個支撐柱為第一基本單元,在距離所述支撐柱的底部0.8~1.0米的位置處設置可供葡萄株的主蔓攀爬的第一連接線,然后以相鄰兩行的四個支撐柱為第二基本單元,在平行設置的兩條第一連接線之間以間距為0.5~0.6米垂直設置多條可供葡萄株的次蔓攀爬生長的第二連接線;
步驟三、在以相鄰兩行的四個支撐柱為第二基本單元時,在同一行相鄰兩個支撐柱的頂端設置第三連接線,然后在同一行的第一連接線和第三連接線之間交叉設置多條第四連接線,再在平行設置的兩條第三連接線之間設置多條與水平線呈100~120°角的第五連接線;
步驟四、將每一葡萄株保留兩條主蔓,一條主蔓沿所述第一連接線攀爬生長,另一條主蔓沿所述第四連接線攀爬生長;將每一主蔓保留5~6條次蔓,多條次蔓分別沿所述第二連接線和第五連接線攀爬生長。
優選的是,所述的觀賞葡萄栽培方法中,所述步驟一中,在所述葡萄株的主干的上端、中部和下端分別設置一個線圈,所述葡萄株的主干通過該線圈與所述支撐柱固定。
優選的是,所述的觀賞葡萄栽培方法中,所述步驟三中,交叉設置的兩條第四連接線之間的夾角為90°。
優選的是,所述的觀賞葡萄栽培方法中,所述步驟三中,相鄰兩條第五連接線之間的距離為0.7~0.8米。
優選的是,所述的觀賞葡萄栽培方法中,所述步驟二中,相鄰兩條第二連接線之間設置有多條垂直于第二連接線可供葡萄株的梢枝攀爬生長的第六連接線。
優選的是,所述的觀賞葡萄栽培方法中,所述步驟二中,相鄰兩列的第六連接線間隔設置。
本發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在葡萄的生長過程中,葡萄株的主蔓和次蔓分別攀爬在處于不同位置的連接線上,可充分接受陽光的照射,不會相互影響。同時位于上方的可供次蔓攀爬生長的連接線少于位于下方的連接線,且連接線的方向交錯設置,可以使得上方的次蔓不會遮擋下方次蔓生長所需的陽光,既充分利用了葡萄架的空間,又充分利用了陽光,通風透光好,果實不易被枝葉遮擋,利于果實著色,增大含糖量,提高果品的品質,同時確保產量。在葡萄的生長過程中,人為指定主蔓和次蔓的生長方向,提高了觀賞價值。
本發明的其它優點、目標和特征將部分通過下面的說明體現,部分還將通過對本發明的研究和實踐而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所理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令本領域技術人員參照說明書文字能夠據以實施。
應當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術語并不配出一個或多個其它元件或其組合的存在或添加。
本發明提供一種觀賞葡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搭建葡萄架主體,以行間距為1.5~2.0米固定支撐柱,每行相鄰兩個支撐柱之間的距離以2.5~3.0米和1.5~2.0米間隔設置,按照每一支撐柱上固定一個葡萄株的原則將葡萄株的主干固定在支撐柱上。可以采用大小行交替的方式固定支撐柱,小行行間距控制為1.5~1.6米,大行行間距控制為1.7~2.0米。同一行的葡萄株之間的距離不等,既保證了葡萄株正常生長需要的空間,同時利于田間操作,植株層次較好。
步驟二、以同一行中相鄰的兩個支撐柱為第一基本單元,在距離所述支撐柱的底部0.8~1.0米的位置處設置可供葡萄株的主蔓攀爬的第一連接線,第一連接線可以設置得較松弛,以便于主蔓自由生長,同時減少對主蔓的割傷。然后以相鄰兩行的四個支撐柱為第二基本單元,在平行設置的兩條第一連接線之間以間距為0.5~0.6米垂直設置多條可供葡萄株的次蔓攀爬生長的第二連接線。當次蔓長度達到0.2米以上時,將不同位置的次蔓纏繞在相應位置的第二連接線上,以引導次蔓的生長方向。
步驟三、在以相鄰兩行的四個支撐柱為第二基本單元時,在同一行相鄰兩個支撐柱的頂端設置第三連接線,然后在同一行的第一連接線和第三連接線之間交叉設置多條第四連接線,再在平行設置的兩條第三連接線之間設置多條與水平線呈100~120°角的第五連接線。第五連接線傾斜設置,以為下方的次蔓的生長預留出更多的空間,使得上部的陽光順利照射到下層的次蔓上,合理布局,充分利用陽光。
步驟四、將每一葡萄株保留兩條主蔓,一條主蔓沿所述第一連接線攀爬生長,另一條主蔓沿所述第四連接線攀爬生長,以分別獨立生長,不產生相互影響。將每一主蔓保留5~6條次蔓,多條次蔓分別沿所述第二連接線和第五連接線攀爬生長,充分利用太陽能。
所述的觀賞葡萄栽培方法中,所述步驟一中,在所述葡萄株的主干的上端、中部和下端分別設置一個線圈,所述葡萄株的主干通過該線圈與所述支撐柱固定,以使得固定牢固,葡萄柱的主干生長不會產生偏離。
所述的觀賞葡萄栽培方法中,所述步驟三中,交叉設置的兩條第四連接線之間的夾角為90°。
所述的觀賞葡萄栽培方法中,所述步驟三中,相鄰兩條第五連接線之間的距離為0.7~0.8米。
所述的觀賞葡萄栽培方法中,所述步驟二中,相鄰兩條第二連接線之間設置有多條垂直于第二連接線可供葡萄株的梢枝攀爬生長的第六連接線。
所述的觀賞葡萄栽培方法中,所述步驟二中,相鄰兩列的第六連接線間隔設置。
實施例1
一種觀賞葡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搭建葡萄架主體,以行間距為1.5米固定支撐柱,每行相鄰兩個支撐柱之間的距離以2.5米和1.5米間隔設置,按照每一支撐柱上固定一個葡萄株的原則將葡萄株的主干固定在支撐柱上。在所述葡萄株的主干的上端、中部和下端分別設置一個線圈,所述葡萄株的主干通過該線圈與所述支撐柱固定。
步驟二、以同一行中相鄰的兩個支撐柱為第一基本單元,在距離所述支撐柱的底部0.8米的位置處設置可供葡萄株的主蔓攀爬的第一連接線,然后以相鄰兩行的四個支撐柱為第二基本單元,在平行設置的兩條第一連接線之間以間距為0.5米垂直設置多條可供葡萄株的次蔓攀爬生長的第二連接線。相鄰兩條第二連接線之間設置有多條垂直于第二連接線可供葡萄株的梢枝攀爬生長的第六連接線,相鄰兩列的第六連接線間隔設置。
步驟三、在以相鄰兩行的四個支撐柱為第二基本單元時,在同一行相鄰兩個支撐柱的頂端設置第三連接線,然后在同一行的第一連接線和第三連接線之間交叉設置多條第四連接線,交叉設置的兩條第四連接線之間的夾角為90°。再在平行設置的兩條第三連接線之間設置多條與水平線呈100°角的第五連接線,相鄰兩條第五連接線之間的距離為0.7米。
步驟四、將每一葡萄株保留兩條主蔓,一條主蔓沿所述第一連接線攀爬生長,另一條主蔓沿所述第四連接線攀爬生長。將每一主蔓保留5條次蔓,多條次蔓分別沿所述第二連接線和第五連接線攀爬生長。
實施例2
一種觀賞葡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搭建葡萄架主體,以行間距為2.0米固定支撐柱,每行相鄰兩個支撐柱之間的距離以3.0米和2.0米間隔設置,按照每一支撐柱上固定一個葡萄株的原則將葡萄株的主干固定在支撐柱上。在所述葡萄株的主干的上端、中部和下端分別設置一個線圈,所述葡萄株的主干通過該線圈與所述支撐柱固定。
步驟二、以同一行中相鄰的兩個支撐柱為第一基本單元,在距離所述支撐柱的底部1.0米的位置處設置可供葡萄株的主蔓攀爬的第一連接線,然后以相鄰兩行的四個支撐柱為第二基本單元,在平行設置的兩條第一連接線之間以間距為0.6米垂直設置多條可供葡萄株的次蔓攀爬生長的第二連接線。相鄰兩條第二連接線之間設置有多條垂直于第二連接線可供葡萄株的梢枝攀爬生長的第六連接線,相鄰兩列的第六連接線間隔設置。
步驟三、在以相鄰兩行的四個支撐柱為第二基本單元時,在同一行相鄰兩個支撐柱的頂端設置第三連接線,然后在同一行的第一連接線和第三連接線之間交叉設置多條第四連接線,交叉設置的兩條第四連接線之間的夾角為90°。再在平行設置的兩條第三連接線之間設置多條與水平線呈120°角的第五連接線,相鄰兩條第五連接線之間的距離為0.8米。
步驟四、將每一葡萄株保留兩條主蔓,一條主蔓沿所述第一連接線攀爬生長,另一條主蔓沿所述第四連接線攀爬生長;將每一主蔓保留6條次蔓,多條次蔓分別沿所述第二連接線和第五連接線攀爬生長。
盡管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并不僅僅限于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于各種適合本發明的領域,對于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范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細節和這里示出與描述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