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有效成分包含克菌丹和多抗霉素的殺菌組合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658412閱讀:2288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一種有效成分包含克菌丹和多抗霉素的殺菌組合,所述殺菌組合尤其適用于防治蘋果斑點落葉病等果樹病害。



背景技術:

蘋果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的果樹品種,但由于蘋果病害尤其是蘋果斑點落葉病等真菌病害發生嚴重且難以有效防治,對蘋果的產量和品質造成很大的影響,進而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據統計,我國每年因為蘋果斑點落葉病造成的損失在20億人民幣以上,生產上防治蘋果斑點落葉病主要使用代森錳鋅、戊唑醇等化學農藥防治,化學農藥防治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長期使用單一種類的殺菌劑會導致病原真菌抗藥性的產生,導致化學農藥的用量加大、防治效果下降,因此,需找能夠有效防治蘋果斑點落葉病等病害的植物保護措施顯得迫在眉捷。

克菌丹是一種低毒類廣譜保護性殺菌類農藥,可防治蘋果、梨、草莓、葡萄等作物多種病害,具有防治效果好、藥害小、適當使用還具有刺激植物生長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機理是阻斷病原真菌呼吸過程,也可以降低病原體內三磷酸腺苷的含量從而阻止病菌分生孢子的散放。主要用于噴霧,亦可作種子處理,收獲后浸漬產品,播種前或栽植前進行土壤處理。用于防治果樹、蔬菜、花卉和其他經濟作物等的黑星病、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灰霉病、早疫病、晚疫病等。該化合物的活性良好,但是,其在低施用率時有時并不令人滿意。其對多種真菌病害具有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當同時防治細菌和真菌病害時,其顯得不足。且克菌丹應用歷史悠久,在應用過程中一些病原菌對其已經產生一定的抗藥性。因此,選擇其他高效殺菌劑與之復配是抵御抗性、延緩抗性發展,延長其使用壽命的一種重要途徑。

多抗霉素是金色鏈霉菌所產生的代謝產物,屬于廣譜性抗生素類殺菌劑,具有較好的內吸傳到作用。其作用機理是感染病菌細胞壁幾丁質的生物合成,使菌體細胞壁不能進行生物合成導致病菌死亡。芽管和菌絲基接觸藥劑后,局部膨大、破裂、溢出細胞內含物,而不能爭產發育,導致死亡。此外,該藥劑還具有抑制病菌產孢和病斑擴大的作用,對子囊菌、擔子菌、半知菌類中許多病原真菌具有較高的活性,主要用于防治草莓、黃瓜等果蔬病害。

無論是克菌丹還是多抗霉素,單獨使用對某些病原菌的防治效果總是不令人滿意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申請的發明人經過深入研究發現將克菌丹和多抗霉素進行復配,在一定范圍內對某些病害具有明顯的協同增效作用。基于此,申請人完成了本發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協同作用的農藥殺菌組合物,所述殺菌組合物通過合理的復配,大大提高了其防治效果。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殺菌組合物的應用,所述殺菌組合物尤其適用于防治蘋果斑點落葉病、番茄晚疫病。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殺菌組合物,它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克菌丹和多抗霉素,其中,克菌丹和多抗霉素的重量份數比為60:1-1:8。

進一步的,所述殺菌組合物中克菌丹和多抗霉素的重量比優選為20:1-1:5。

進一步的,所述殺菌組合物中克菌丹和多抗霉素的重量比優選為18:1。

進一步的,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為1-80%,優選為20-60%,其余為農藥制劑加工中常規的輔助成分。

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除有效成分外還包括分散劑、潤濕劑、防凍劑等輔助成分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儲存和使用中穩定以及發揮藥效的已知物質,都是農藥制劑中常規或允許使用的已知成分,并無特別限定,具體成分和用量根據配方的要求通過常規試驗手段可以制備得到。

進一步的,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通過常規制備方法制備成適合農業生產上使用的任意一種劑型種類,包括但不限于乳油、可濕性粉劑、水分散粒劑、懸浮劑。

進一步的,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可以以成品制劑形式提供,即將活性成分混合并制備成適合農業上生產的制劑,也可以以單劑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容器中根據用量混合均勻,然后稀釋至所需的濃度。

進一步的,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中還可以加入其它農用活性物質,或可與它一起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其它種類殺菌劑、除草劑、殺蟲劑、植物生長調節劑、肥料、增效劑、安全劑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的有益效果為:

(1)與單劑相比,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活性成分組分復配合理,在一定的范圍內對多種作物病害的防治表現出明顯的協同增效作用,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2)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中含有多抗霉素,其屬于生物農藥的范疇,安全高效,可以減少化學農藥使用量,減少農藥對環境的威脅。

(3)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中活性成分作用位點不同、作用機理各異,通過共同使用可以減少和/或延緩病原菌抗藥性的產生。

(4)本發明的殺菌組合物制備工藝簡單,對作物安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明確,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絕非限于以下具體實施例。

一、制劑實施例1

1、實施例1:53.2%克菌丹·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18:1)

克菌丹 50.4%

多抗霉素 2.8%

木質素磺酸鈉 6%

十二烷基苯磺酸鈣 5%

亞甲基雙萘磺酸鹽 4%

白炭黑 8%

膨潤土 余量

所述可濕性粉劑的制備方法為:按上述配方將活性成分、助劑和填料等按配方混合均勻,經超細粉碎機粉碎后,即可制得本發明所述的可濕性粉劑。

2、實施例2:42%克菌丹·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20:1)

克菌丹 40%

多抗霉素 2%

木質素磺酸鈉 5%

十二烷基苯磺酸鈣 5%

聚羧酸鹽 4%

白炭黑 8%

高嶺土 余量

所述可濕性粉劑的制備方法為:按上述配方將活性成分、助劑和填料等按配方混合均勻,經超細粉碎機粉碎后,即可制得本發明所述的可濕性粉劑。

3、實施例3: 30%克菌丹·多抗霉素水分散粒劑(5:1)

克菌丹 25%

多抗霉素 5%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 4%

烷基磺基琥珀酸鹽 4%

尿素 2%

阿拉伯膠 1.5%

硅藻土 余量

所述水分散粒劑的制備方法為:按上述配方將克菌丹、多抗霉素和潤濕劑、分散劑、崩解劑以及填料混合均勻,用超微氣流粉碎機粉碎,經捏合,然后加入流化床造粒干燥機中進行造粒、干燥、篩分后經取樣分析,即可制得本發明所述的水分散粒劑。

4、實施例4: 40%克菌丹·多抗霉素懸浮劑(1:1)

克菌丹 20%

多抗霉素 20%

二烷基丁二酸酯磺酸鈉鹽 2.5%

EO-PO嵌段聚醚 3%

木質素磺酸鈉 5%

硅酸鎂鋁 1.1%

溴硝醇 0.6%

乙二醇 3%

去離子水 余量

所述懸浮劑的制備方法為:按照所述配方將活性成分、潤濕劑、分散劑、增稠劑、消泡劑、防腐劑、載體與部分水混合均勻,經高速剪切,濕法砂磨,制成半成品,補水后過濾即可制得本發明所述的懸浮劑。

二、室內活性成分

1、對蘋果落葉斑點病的室內毒力測定

采用菌絲生長速率法測定殺菌劑對病菌的抑制效果,在預實驗的基礎上將克菌丹和多抗霉素設置不同的混配組合,每個處理設4次重復,將供試藥劑配置成所需濃度的PDA藥劑平板,在平板中央置一塊直徑為5 mm的蘋果斑點落葉病菌,帶有菌絲一面接觸培養基,在30 ℃培養箱中倒置培養3天,用十字交叉法測量病菌菌落直徑,計算抑制率,用DPS軟件求出各藥劑對病菌的毒力回歸方程和抑制中濃度EC50,按照孫云沛法將測定的各處理的EC50值換算成實際混用毒力指數(ATI);根據混劑的配比,獲得理論混用毒力指數(TTI),然后計算混劑的共毒系數CTC,若共毒系數大于120,表明有增效作用,若共毒系數在80以下,則為拮抗作用,若共毒系數介于80-120之間,則為相加作用。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

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當克菌丹和多抗霉素復配后,在60:1-1:8的范圍內以不同比例復配,共毒系數均在120以上,當兩者復配比例在此范圍內,出現共毒系數不大于120,例如當兩者復配比例為1:10時,兩者復配時表現出相加作用。

三、田間藥效試驗

選擇本發明實施例1-4的組合物制劑進行防治蘋果斑點落葉病田間藥效試驗以確定本發明的農藥組合物對蘋果斑點落葉病的防治效果,以5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和10%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為對照藥劑,試驗地設置在山東省煙臺市某地蘋果產區,試驗設置4次重復,各個小區隨機區組排列,藥器械采用新加坡利農HD-400型背負式手動噴霧器進行噴霧處理,工作壓力為0.4 Mpa,噴孔直徑1.2 mm,采用植株莖葉均勻均勻噴霧法,于蘋果斑點落葉病發生初期開始第一次噴藥,之后間隔10天施藥一次,分別于第二次施藥后7、14天調查防治效果。

每小區2株樹均調查,每株分東、西、南、北、中5個方向各固定2個新梢,調查其全部葉片,按分級標準記錄總葉數、各級病葉數,并計算病葉率、病情指數和防治效果。

分級標準:

0級:無病斑;

1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10%以下;

3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11-25%;

5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26-40%;

7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41-65%;

9級:病斑面積占整個葉面積的65%以上。

計算方法:

其中,CK0、CK1分別為清水對照區施藥前、后的病情指數;PT0、PT1分別為藥劑處理區施藥前、后的病情指數。

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

田間藥效試驗結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多抗霉素對蘋果斑點落葉病的防治效果好于克菌丹可濕性粉劑,實施例1-4的農藥組合物對蘋果斑點落葉病的防治效果表現出較好的持效性和速效性,兩者復配后,增效作用明顯,第二次施藥后14天,實施例1-4的復配農藥組合物防治效果仍能維持較高的水平。

由此可知,克菌丹和多抗霉素可以作為一種新型農藥殺菌劑應用,兩者復配后在一定的范圍內復配后,對農作物的防治作用可表現出明顯的協同增效作用,且持效期更長,結合組合物中農藥活性成分的特點,多抗霉素作為生物農藥安全性較好,克菌丹成本優勢明顯,兩者復配后性價比優異,值得在生產上推廣應用。

以上實施例描述了本發明的一些示例性實施例,但是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還可以對這些示例性實施例做出若干修改,本發明的范圍以權利要求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