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黃鱔養殖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黃鱔規模化環保養殖用流水線裝置。
背景技術:
黃鱔俗稱鱔魚、田鰻、長魚等,為溫熱帶淡水底棲生活魚類,其營養價值高、市場需求旺,目前已成為我國主要淡水養殖品種之一,主要分布在湖北、安徽、江蘇、江西、四川等地。但目前黃鱔養殖主要還是在池塘里,用分割網在池塘里劃分出多個養殖區,在各養殖區種上水生植物,放入黃鱔幼苗進行養殖;這種養殖方式很容易造成池塘水質污染,而且養殖過程中的養殖管理和成熟后的起撈黃鱔都得劃船在池塘里進行,管理及起撈非常不便、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便于在陸地上進行規模化養殖、能夠實現養殖水循環利用、養殖管理及起撈方便且效率高的黃鱔規模化環保養殖用流水線裝置。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以下技術方案:黃鱔規模化環保養殖用流水線裝置,包括圓環型基架、旋轉連接在基架上的圓環型旋轉盤、用于驅動旋轉盤繞基架中心旋轉的旋轉驅動裝置、plc控制器操控臺、若干個黃鱔養殖網箱、一個投料操作平臺、一個養殖水回收池、一個卸料收集池、一個注水裝置、一個網箱清洗池、一個養殖水凈化池和一個注水取水池,所述旋轉驅動裝置電連接于plc控制器操控臺;
所述旋轉盤外側懸掛有若干個沿圓周方向均勻的黃鱔養殖網箱,所述旋轉盤四周沿順時針方向依次分布著投料操作平臺、養殖水回收池、卸料收集池、注水裝置和網箱清洗池,所述投料操作平臺、養殖水回收池、卸料收集池、網箱清洗池均對應位于黃鱔養殖網箱下方;
所述黃鱔養殖網箱包括蓄水外箱體、置于蓄水外箱體內腔里且與其內腔相連通的養殖內網箱,所述蓄水外箱體可拆卸地連接在養殖內網箱外側,所述養殖內網箱外側部與蓄水外箱體內側壁之間形成間隙注水空間,所述蓄水外箱體底部固定一帶有控制閥的排水管,所述養殖內網箱上部開設有一投料口、底部開設有一卸料口,所述投料口處設有一可開合的投料蓋,所述卸料口處設有一可上下翻轉開合的卸料底殼;
所述養殖水回收池通過第一輸水管連通于養殖水凈化池入水端,所述第一輸水管上固定有第一抽水泵,所述養殖水凈化池出水端通過第一出水管連通于水塘,所述第一出水管上固定有第二抽水泵,所述第一抽水泵、第二抽水泵分別電連接于plc控制器操控臺;
所述注水裝置包括豎向分布地固定在網箱清洗池一側的固定柱、連接在固定柱頂端的注水電動水槍、一端連通于注水電動水槍且另一端連通于注水取水池的第二取水管,所述注水電動水槍對應位于黃鱔養殖網箱的間隙注水空間上方,所述第二取水管上固定有第三抽水泵,所述注水取水池通過第一取水管連通于水塘,所述第一取水管上固定有第四抽水泵;所述網箱清洗池一側底部通過第二輸水管連通于養殖水凈化池入水端,所述第二輸水管上固定有第五抽水泵,所述注水電動水槍、第三抽水泵、第四抽水泵、第五抽水泵分別電連接于plc控制器操控臺。
在上述方案基礎上,所述基架包括圓環型基盤、均勻固定在基盤底部且用于支撐基盤的若干個支撐柱,所述旋轉盤底部兩側分別向下延伸出滑動部,所述基盤兩側側面上分別嵌入有與滑動部相對應的滑動槽,所述旋轉盤通過滑動部與滑動槽的配合實現滑動連接在基盤上;所述旋轉盤內側面向外延伸出圓環型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底面上固定有圓環型齒條,所述旋轉驅動裝置包括與齒條相嚙合的齒輪、固定連接于齒輪且用于驅動齒輪旋轉的旋轉驅動電機,所述旋轉驅動電機電連接于plc控制器操控臺,所述旋轉盤在旋轉驅動電機驅動力作用下通過齒輪與齒條的嚙合傳動實現繞基架中心旋轉。
在上述方案基礎上,所述養殖內網箱外側面的左側分別固定有一固定板、右側固定有一連接板,所述蓄水外箱體左側鉸接于固定板上、右側鉸接有一可上下翻轉的翻轉扣板,所述連接板上向上延伸出有與翻轉扣板相對應的扣接部,所述蓄水外箱體的右側通過翻轉扣板與扣接部的配合實現可拆卸地扣接在連接板上。
在上述方案基礎上,所述養殖內網箱頂部固定有一掛鉤,所述旋轉盤外側面向外延伸出若干個沿著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的懸掛板,所述懸掛板底面外端固定有與掛鉤相對應的掛環,所述養殖內網箱通過掛鉤懸掛在懸掛板的掛環上。
在上述方案基礎上,所述養殖水回收池內腔上部可拆卸地設置有一過濾板,所述養殖水回收池內側壁兩側分別向內延伸出放置部,所述過濾板頂部兩側分別向外延伸出懸掛部,所述過濾板兩側的懸掛部分別放置在對應側的放置部上。
在上述方案基礎上,所述注水裝置還包括有用于驅動注水電動水槍直線上下升降的升降驅動裝置,所述升降驅動裝置固定在固定柱頂端,所述升降驅動裝置電連接于plc控制器操控臺。
在上述方案基礎上,所述升降驅動裝置包括電連接于plc控制器操控臺的電動伸縮桿、固定在電動伸縮桿伸縮端的固定座,所述電動伸縮桿固定在固定柱頂端,所述注水電動水槍固定在固定座上。
在上述方案基礎上,所述養殖水凈化池及注水取水池均分布在旋轉盤內側。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的養殖流水線裝置,設置在陸地上,擺脫傳統在池塘里養殖黃鱔的局限,便于進行規模化養殖;而且,養殖過程中的養殖管理及起撈都非常方便、效率高;同時,能夠實現養殖水循環利用,保護水資源生態環境。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流水線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注水裝置與黃鱔養殖網箱配合關系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黃鱔養殖網箱俯視角度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基架、旋轉盤與旋轉驅動裝置的配合關系局部側視角度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過濾板在養殖水回收池內的配合關系示意圖。
圖中標號為:
1-旋轉盤,11-基架,111-基盤,1111-滑動槽,112-支撐柱,12-plc控制器操控臺,13-滑動部,14-固定部,15-齒條,16-齒輪,17-旋轉驅動電機,18-懸掛板,181-掛環;2-黃鱔養殖網箱,21-蓄水外箱體,211-排水管,212-翻轉扣板,22-養殖內網箱,221-投料蓋,222-卸料底殼,223-固定板,224-連接板,225-扣接部,23-間隙注水空間,24-掛鉤;3-投料操作平臺;4-養殖水回收池,41-第一輸水管,42-第一抽水泵,43-過濾板,431-懸掛部,44-放置部;5-卸料收集池;6-注水裝置,61-固定柱,62-電動伸縮桿,63-注水電動水槍,64-第二取水管,65-第三抽水泵,66-固定座;7-網箱清洗池,71-第二輸水管,72-第五抽水泵;8-養殖水凈化池,81-第一出水管,82-第二抽水泵;9-注水取水池,91-第一取水管,92-第四抽水泵。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參照圖1至圖5可知,黃鱔規模化環保養殖用流水線裝置,包括圓環型基架11、旋轉連接在基架11上的圓環型旋轉盤1、用于驅動旋轉盤1繞基架11中心旋轉的旋轉驅動裝置、plc控制器操控臺12、若干個黃鱔養殖網箱2、一個投料操作平臺3、一個養殖水回收池4、一個卸料收集池5、一個注水裝置6、一個網箱清洗池7、一個養殖水凈化池8和一個注水取水池9。
所述旋轉盤1在旋轉驅動裝置帶動下在基架11上繞基架11中心旋轉,所述旋轉驅動裝置電連接于plc控制器操控臺12。具體的:所述基架11包括圓環型基盤111、均勻固定在基盤111底部且用于支撐基盤111的若干個支撐柱112,所述旋轉盤1底部兩側分別向下延伸出滑動部13,所述基盤111兩側側面上分別嵌入有與滑動部13相對應的滑動槽1111,所述旋轉盤1通過滑動部13與滑動槽1111的配合實現滑動連接在基盤111上。所述旋轉盤1內側面向外延伸出圓環型固定部14,所述固定部14底面上固定有圓環型齒條15,所述旋轉驅動裝置包括與齒條15相嚙合的齒輪16、固定連接于齒輪16且用于驅動齒輪16旋轉的旋轉驅動電機17,所述旋轉驅動電機17電連接于plc控制器操控臺12,所述旋轉盤1在旋轉驅動電機17驅動力作用下通過齒輪16與齒條15的嚙合傳動實現繞基架11中心旋轉。當然,該旋轉驅動裝置也可以為其他可以驅動旋轉盤按照上述方式旋轉的驅動系統,此處不再舉例說明。
所述旋轉盤1外側懸掛有若干個沿圓周方向均勻的黃鱔養殖網箱2,所述旋轉盤1四周沿順時針方向依次分布著投料操作平臺3、養殖水回收池4、卸料收集池5、注水裝置6和網箱清洗池7,所述投料操作平臺3、養殖水回收池4、卸料收集池5、網箱清洗池7均對應位于黃鱔養殖網箱2下方;所述養殖水凈化池8及注水取水池9均分布在旋轉盤11內側。
通過旋轉盤1的旋轉帶動各黃鱔養殖網箱2繞基架11中心旋轉,以便在定點位置即可對各黃鱔養殖網箱2進行養殖管理或起撈操作。該流水線裝置包括了注水操作環節、投料操作環節、養殖水卸水操作環節、卸料操作環節、清洗操作環節、養殖水凈化處理排放環節。
各操作環節的操作方法為:(1)注水操作環節:開始養殖時,利用plc控制器操控臺12操控旋轉盤1帶動各黃鱔養殖網箱2旋轉并使其一轉至注水裝置6下方后停止,開啟注水裝置6對該黃鱔養殖網箱注水,該被注入的水取自注水取水池,該黃鱔養殖網箱注水完成后,旋轉盤1開始旋轉帶動下一個黃鱔養殖網箱轉至注水裝置6下方開展注水作業;(2)投料操作環節:注水后的黃鱔養殖網箱2轉至投料操作平臺3上方停止,養殖工作人員向黃鱔養殖網箱2內投放黃鱔幼苗、種植水生植物以及投放養殖飼料等投料操作,如此反復對各旋轉過來的各黃鱔養殖網箱投料操作均結束后,旋轉盤1即可停止,利用各黃鱔養殖網箱2開始養殖黃鱔,當然該具體的養殖方法都是現有知識。在養殖過程中需要添加養殖飼料時,通過旋轉旋轉盤1帶動各黃鱔養殖網箱2依次通過投料操作臺3上方,養殖工作人員即可定點進行投放飼料工作,省時省力,效率高。(3)養殖水卸水操作環節:在養殖成熟后,通過旋轉旋轉盤1帶動各黃鱔養殖網箱2依次停在養殖水回收池4上方,將各黃鱔養殖網箱2內的養殖水排出并收集在養殖水回收池4內;(4)卸料操作環節:黃鱔養殖網箱2內的養殖水排完后,轉至卸料收集池5上方,將黃鱔養殖網箱2內的黃鱔卸下來,完成收集黃鱔的操作;(5)清洗操作環節:然后再轉至網箱清洗池7上方利用注水裝置6對黃鱔養殖網箱2進行清洗以待下一次的養殖開始。(6)養殖水凈化處理排放環節:養殖水回收池4內的養殖水及網箱清洗池7內的清洗水均定時排入養殖水凈化池8內經過凈化處理后再排入水塘(圖中未示出)里;注水裝置6從注水取水池9內取水,而注水取水池9則從水塘(圖中未示出)里取水,實現黃鱔養殖用水的水循環利用,有助于保護水塘里水的生態環保狀況。當然,該流水線裝置的plc控制器操控臺內提前寫入了控制程序以控制旋轉盤的啟停時間、轉速等因素參數以使各操作環節能夠恰當地彼此配合,該點屬于現有技術,不再贅述。
其中的,黃鱔養殖網箱2包括蓄水外箱體21、置于蓄水外箱體21內腔里且與其內腔相連通的養殖內網箱22,所述蓄水外箱體21可拆卸地連接在養殖內網箱22外側。具體的:所述養殖內網箱22外側面的左側分別固定有一固定板223、右側固定有一連接板224,所述蓄水外箱體21左側鉸接于固定板223上、右側鉸接有一可上下翻轉的翻轉扣板212,所述連接板224上向上延伸出有與翻轉扣板212相對應的扣接部225,所述蓄水外箱體21的右側通過翻轉扣板212與扣接部225的配合實現可拆卸地扣接在連接板224上。
所述養殖內網箱22外側部與蓄水外箱體21內側壁之間形成間隙注水空間23,所述蓄水外箱體21底部固定一帶有控制閥的排水管211,所述養殖內網箱22上部開設有一投料口、底部開設有一卸料口,所述投料口處設有一可開合的投料蓋221,所述卸料口處設有一可上下翻轉開合的卸料底殼222。當黃鱔養殖網箱2轉至投料操作平臺3上方時,工作人員打開投料蓋221即可進行投料操作;當黃鱔養殖網箱2轉至養殖水回收池4上方時,打開排水管211即可將養殖水排入養殖水回收池4內。當黃鱔養殖網箱2轉至卸料收集池5上方時,解除翻轉扣板212與連接板224的扣接關系,將蓄水外箱體21向下翻轉,再向下翻轉打開卸料底殼222,便可將養殖內網箱22內的黃鱔卸入卸料收集池5內并集中撈起,完成起撈黃鱔操作;卸料完成后,再將卸料底殼222安裝在養殖內網箱22上,將蓄水外箱體21的右側安裝在養殖內網箱22的連接板224上,恢復成一個完整的黃鱔養殖網箱,然后該黃鱔養殖網箱2即可轉至網箱清洗池7上方進行清洗操作。
其中的,所述養殖內網箱22頂部固定有一掛鉤24,所述旋轉盤1外側面向外延伸出若干個沿著圓周方向均勻分布的懸掛板18,所述懸掛板18底面外端固定有與掛鉤24相對應的掛環181,所述養殖內網箱22通過掛鉤24懸掛在懸掛板18的掛環181上。
其中的,所述養殖水回收池4通過第一輸水管41連通于養殖水凈化池8入水端,所述第一輸水管41上固定有第一抽水泵42,所述養殖水凈化池8出水端通過第一出水管81連通于水塘(圖中未示出),所述第一出水管81上固定有第二抽水泵82,所述第一抽水泵42、第二抽水泵82分別電連接于plc控制器操控臺2。而且,所述養殖水回收池4內腔上部可拆卸地設置有一過濾板43,所述養殖水回收池4內側壁兩側分別向內延伸出放置部44,所述過濾板43頂部兩側分別向外延伸出懸掛部431,所述過濾板43兩側的懸掛部431分別放置在對應側的放置部44上。利用過濾板43對排入的養殖水進行過濾處理,過濾掉一些食物或排泄物等固體雜物,并定期將過濾板43從養殖水回收池4內取出以集中清理被過濾下來的雜物。
其中的,所述注水裝置6包括豎向分布地固定在網箱清洗池7一側的固定柱61、注水電動水槍63、一端連通于注水電動水槍63且另一端連通于注水取水池9的第二取水管64、用于驅動注水電動水槍63直線上下升降的升降驅動裝置,所述注水電動水槍63對應位于黃鱔養殖網箱2的間隙注水空間23上方,所述第二取水管64上固定有第三抽水泵65。所述升降驅動裝置固定在固定柱61頂端,所述升降驅動裝置電連接于plc控制器操控臺12。具體的,該所述升降驅動裝置包括電連接于plc控制器操控臺12的電動伸縮桿62、固定在電動伸縮桿62伸縮端的固定座66,所述電動伸縮桿62固定在固定柱61頂端,所述注水電動水槍63固定在固定座66上。
所述注水取水池9通過第一取水管91連通于水塘(圖中未示出),所述第一取水管91上固定有第四抽水泵92;所述網箱清洗池7一側底部通過第二輸水管71連通于養殖水凈化池8入水端,所述第二輸水管71上固定有第五抽水泵72,所述注水電動水槍63、第三抽水泵65、第四抽水泵92、第五抽水泵72分別電連接于plc控制器操控臺12。需要說明的是,該養殖水凈化池的結構及凈化處理原理都是現有的生物養殖水處理工藝方式,此處不再贅述。
當需要利用注水電動水槍63對黃鱔養殖網箱2的蓄水外箱體21內注水時或者對黃鱔養殖網箱2進行清洗時,利用plc控制器操控臺12操控電動伸縮桿62伸長驅使注水電動水槍63下移置于間隙注水空間23內,然后再操控注水電動水槍63噴水;當噴水完成后,驅使電動伸縮桿62回縮以帶動注水電動水槍63上移離開間隙注水空間23,不會妨礙黃鱔養殖網箱2旋轉。
本發明提供的養殖流水線裝置,設置在陸地上,可在水塘周邊建設多個流水線同時開展養殖作業,擺脫傳統在池塘里養殖黃鱔的局限,便于進行規模化養殖;養殖過程中的養殖管理及起撈都非常方便、效率高;能夠實現養殖水循環利用,保護水資源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