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促進柑橘提早開花結果的方法,屬于柑橘育種早花早果培育
技術領域:
。
背景技術:
:童期是指果樹從種子播種到具有開花潛能之前,不管采取任何措施都不能促使其開花結果的發育期。童期長一直是限制柑橘育種進程的瓶頸。柑橘實生苗選種和有性雜交是柑橘常規選育新品種的育種技術。但柑橘從種子播種到正常開花結果所需要的時間為6~8年,嫁接苗也需要3~5年開花結果,再進行經濟性狀評價和穩定性觀察和鑒定,培育一個柑橘品種平均需要耗時20年。而期間需要占用較多土地、人力、物力資源。縮短童期是柑橘育種繞不開的制約障礙。目前促進柑橘提早開花結果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實生苗胚芽高接、腋芽嫁接、增加肥水、環割、夏季修剪、注射蔗糖溶液提高c/n、控溫延長生長時間等,但效果都不是很理想,而且操作復雜。如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橘研究所研發了一種縮短雜交柑橘童期的方法,先培育雜種實生苗長出二片真葉和二級根系,再高接到與接穗親緣關系近的柑橘樹上,對樹形進行控制和環割實現促花,可以實現2-3年開花結果。但要經過實生苗培育、高位嫁接、培育永久枝、對永久枝進行多次環剝等,操作復雜。技術實現要素: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促進柑橘提早開花結果的方法,該方法可加速柑橘育種進程,實現柑橘提早至1~2年開始開花結果。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在于,一種促進柑橘提早開花結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采集發育成熟的柑橘種子,用沙子搓洗掉種子表面的果膠后,晾干后,4℃低溫貯藏;經50℃熱水處理30min,剝去種子內表皮,直接播種于裝有基本基質的不銹鋼托盤中育苗;用噴壺澆水后,放入28℃的黑暗環境下培養,待種子萌發后,放在人工氣候箱中進行光照培養1個月;(2)當人工氣候箱中培養的柑橘的實生苗長至株高10cm時,移栽到普通黑色柑橘育苗袋中,轉移至玻璃溫室大棚培育,移栽后澆透水;(3)用基本基質移栽柑橘苗,冬季搬至玻璃溫室延長生長時間,開花前全過程節水控肥,任其自然直立生長;(4)對柑橘苗僅在冬季使用復合肥施肥,每株用量約10g~20g,以加快恢復樹勢,維持生長所需營養元素;(5)待柑橘植株能夠開花后,加強肥水供應量,施肥著重在春、夏、秋三次抽梢前后分批進行,每年施肥6~8次,3~7月份每月施一次,8~9月份停止施肥,11~12月份施越冬肥;干旱時即可澆水,澆水時要澆透。本發明在整個培育過程中不對植株進行任何修剪和其它控制樹勢生長的調節措施,任其自然直立生長,以加快恢復樹勢,維持生長所需營養元素有利于增進春季發芽和正常開花,培育期間進行常規的柑橘病蟲害防治即可。作為優選,在步驟(1)的光照培養過程中,利用人工氣候箱設定最適宜柑橘生長的條件,光照強度為3600lux,光照時長為10h/d,相對濕度55%~65%,培養時間為1個月。作為優選,所述基質由泥炭土、糠灰、河沙按體積比=1~2:1~2:1的比例混合而成,本發明采用的基本基質其生物炭、有機鉀、磷含量高,能夠實現金沙柚實生苗和臍橙苗早發須根,生長速度快,縮短童期,早開花。作為優選,所述泥炭土粒徑為0~7mm,河沙粒徑為0~0.5mm,具有合理的粒徑大小、孔隙度、保水性及離子吸附于交換能力。作為優選,在冬季,將柑橘苗放入人工氣候箱或搬至玻璃溫室,且保持其環境溫度均高于室外溫度。使得植株仍能繼續生長,一定程度上延長了生長的時間,促進了植株體營養物質的積累。作為優選,所述柑橘苗為金沙柚實生苗和紐荷爾臍橙苗,在步驟(4)中,對金沙柚實生苗每株施肥10g~15g;對紐荷爾臍橙苗每株施肥15g~20g。本發明的有益效果: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在于:(1)能夠促使金沙柚實生苗播種一年后開始開花,開花率達到9.6%。有利于在柑橘實生苗選種時,對材料進行早期品種特性及經濟性狀的評價和鑒定,縮短育種周期,節約了育種過程中的人力、物力和土地使用的成本,大幅提高了經濟效益。(2)本發明的方法使紐荷爾臍橙第二年嫁接苗開花率達到88.3%以上,該技術可以明顯縮短柑橘嫁接苗的童期,有利于特殊育種材料嫁接苗實現早花早果,進行早期品種篩選和鑒定。同時,培育早花早果的柑橘容器大苗,直接進行移栽,可以實現黃龍病疫區果園快速重建,實現柑橘早投產,降低生產成本,使果農盡快產生的經濟效益。(3)采用本發明的方法培育柑橘容器實生苗或嫁接苗,無需高位嫁接、修剪和其它生長條件技術措施,節水節肥,管理簡單易行,在低成本的前提下提早柑橘開花結果;該技術還可應用于柑橘盆景制作。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
技術領域:
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申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申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實施例一本實施例采用金沙柚種子為試材,于2016年2月15日進行播種,2017年3月15日開始開花。該實施例步驟為:(1)金沙柚實生苗的培育:收集充分成熟的金沙柚種子,用沙子搓洗掉種子表面的果膠后,晾干后,4℃低溫貯藏;于2016年2月15日取出,經50℃熱水處理30min后,剝去種子內表皮,直接播種于裝有基本基質的不銹鋼容器內;放于人工氣候箱內在28℃的黑暗環境下培育,待種子萌發后,進行光照培養;并在光照強度為3600lux,光照時間為10h/d,相對濕度為60%的條件下培養一個月。(2)將人工氣候箱中培養1個月后的實生苗,其苗株高約為10cm,移栽至普通黑色柑橘育苗袋,苗袋選用寬和長為20*35cm的黑色苗袋中;基質為基本基質,移栽后澆透水,南北朝向成排擺放;當平均溫度低于15℃時將苗株搬至玻璃溫室大棚。(3)栽培過程中進行節水控肥。節水,減少澆水次數,僅需移栽后、特別干旱時澆水且澆透;控肥,僅冬季使用一定量的復合肥,金沙柚實生苗每株施肥約10g~15g,除進行常規病蟲害防治管理外,不進行任何修剪和其它控制樹勢生長調節措施,任其自然直立生長,以加快恢復樹勢,維持生長所需營養元素有利于增進春季發芽和正常開花,培育期間進行常規的柑橘病蟲害防治即可。(4)金沙柚實生苗童期較長,一般需要5-8年才可以開花結果,本專利方法可以使播種一年后9.6%(播種實生苗104株)可以開發育正常的花,但樹勢較弱,自然狀態下不易座果,也不建議采取保果措施第一年留果,可待金沙柚實生苗在第二年開花結果。(5)待柑橘植株開始開花后,按常規樹型修剪管理,加強肥水供應量。施肥以氮肥為主,宜薄肥勤施,著重在春、夏、秋三次抽梢前分批進行,每年施肥6~8次,一般自3~7月份每月施一次,8~9月份停止施用,以免抽生晚秋梢遭受凍害。11~12月份施越冬肥。此次培育過程中,所用基質由泥炭土、糠灰、河沙按體積比=1:2:1的比例混合而成。實施例二本實施例以一年齡紐荷爾臍橙陸地嫁接苗(開花率小于2%)為試材,于2016年4月15日進行容器苗移栽,2017年4月20日開始開花,三種不同基質配比均能使臍橙早花早果,開花率為88.3%-93.4%。該實施例步驟為:(1)選用長勢一致的紐荷爾一年齡嫁接陸地臍橙苗為試材,選用三種不同基質如表1所示;分別裝于無紡布種植袋(寬長為40*35cm)中,等定植后,澆透水。(2)定植完畢后,將容器臍橙苗放到室外空曠地面,東西方向列隊擺放,留出管理間距,移栽后澆透水,南北朝向成排擺放;當室外平均溫度低于15℃時搬至玻璃溫室大棚,室外平均溫度高于15℃搬至室外。(3)栽培過程中進行節水控肥;節水,減少澆水次數,僅需移栽后、特別干旱時澆水且澆透;控肥,僅冬季使用一定量的復合肥,每株施肥約15g~20g,除進行常規病蟲害防治管理外,不進行任何修剪和其它控制樹勢生長調節措施。(4)于2017年4月20日臍橙苗開始開花,三種不同基質配比均能使臍橙開花結果,開花率為88.3%-93.4%;臍橙苗樹勢生長狀況良好,基質3開花率最高為93.4%,基質1開花率最低為88.3%,所以基質中泥炭土:河沙:糠灰有效體積比為1~2∶1~2∶1,可實現紐荷爾臍橙苗第二年開花率88.3%以上。由于采取節水控肥,樹體樹勢較弱。如開花量過大,樹體不足以支撐果實重量時,可根據育種需要進行一定量的疏花或疏果,提高座果率。(5)待柑橘植株開始開花后,按常規樹型修剪管理,加強肥水供應量。施肥以氮肥為主,宜薄肥勤施,著重在春、夏、秋三次抽梢前分批進行,每年施肥6~8次。表1.不同容器苗基質的配比(體積比)基質泥炭土(粒徑0-7mm)糠灰河沙(粒徑0.35-0.5mm)基質1111基質2121基質3211表2.不同基質配比生長指標和開花率基質體積比株高(cm)株粗(cm)株數開花率(%)基質11∶1∶178.98.7310689.3基質21∶2∶177.17.8817988.3基質32∶1∶181.18.1110393.4總結:由上述實施例可知,本方法能促進柑橘早花早果,可以使9.6%的柚子實生苗第二年開始開花,使嫁接臍橙苗第二年開花結果植株比例在88.3%以上。該方法有望大大縮短柑橘育種周期,提高了柑橘育種的效率。同時也適用于生產中柑橘大苗培育。本文中所描述的實施例只是本發明的部分實施例。本發明所屬
技術領域:
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當前第1頁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