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農業種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柑橘套種西瓜的高產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
柑橘,屬蕓香科下屬植物,性喜溫暖濕潤氣候,是水果中的佳品。我國是柑橘的重要原產地之一,經過長期培育已開發出高產栽培方法。為了增強光合作用和提高座果率,柑橘株距較寬,因此對土地的占用率較大;并且柑橘的采摘季較短,采摘結束后只需定期對其進行適當施肥、澆水和病蟲害防治即可。如果僅種植柑橘,就會降低土地利用率,并且種植戶的空閑時間很長,這將直接影響經濟收入。針對上述問題,我們開發出一種柑橘套種西瓜的高產栽培方法,不僅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種植戶經濟收入,并且西瓜收獲后留下的西瓜藤可直接經過處理后作為底肥供柑橘吸收利用,降低無機肥的施用量,從而減少肥料投入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不僅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種植戶經濟收入,并且能降低無機肥施用量、減少肥料投入成本的柑橘套種西瓜的高產栽培方法。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柑橘套種西瓜的高產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整地施肥:選擇灌溉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作為栽培地,播種前先隨耕翻施基肥,耕翻深度為15-20cm,每畝施腐熟農家肥1500-2000kg、三元復合肥30-40kg和硫酸鋅1-1.5kg,整平地面;
(2)柑橘嫁接:以愈合力強、根系發達且具有2-3個分枝的枸頭橙作砧木,以4-5年生柑橘植株上的健康枝條為接穗,嫁接時在距地面50-60cm處將砧木主干鋸斷,并將接穗的一面用嫁接刀呈45度從上至下削去韌皮部,再在砧木平滑的一面用嫁接刀向上斜削去一小塊韌皮部,并緊貼砧木主干向下縱切一刀,深至形成層,然后對準形成層插入接穗,最后用塑料薄膜纏繞砧木斷面與接穗插口處;
(3)嫁接后育苗:待接穗發芽后要分批將其上部的薄膜劃開,讓芽眼露出,使接芽萌發,并及時抹除砧芽,待氣溫回暖后解除薄膜,當接芽發出5-7葉時摘心,育苗期間適時追肥,以氮肥為主,輔施磷、鉀肥;
(4)柑橘苗定植:當幼苗嫁接口以上的高度超過30cm、嫁接口以上2cm處的主干粗度達到0.8cm以上且具有2-3個分支時即可定植,定植時先施入底肥30-40g/穴,再將幼苗放于定植穴中,用土壤覆蓋根部后將幼苗向上輕輕提起,使根系舒展,最后用土蓋平,行距2-2.5m,株距1.5-2m;
(5)柑橘定植后管理:座果前的追肥以灌施農家肥為主,座果后以無機復合肥為主,輔施葉面肥,及時修剪保葉,并結合病蟲草害防治適時澆水,冬季做好防凍工作,
(6)西瓜浸種催芽:將西瓜種子倒入60-70℃溫水中浸泡,不斷攪動直至水溫降至室溫,停止攪動,繼續浸泡3-5h,然后用濕紗布包裹好,于20-25℃下催芽,早晚用清水清洗一次,待60-70%種子露白后即可播種;
(7)西瓜播種:在柑橘樹下播種西瓜,穴距60-70cm,每穴播種3粒種子,穴深1.5-2cm,播種時施入底肥20-30g/穴,蓋好土后適當澆水;
(8)西瓜播種后管理;播種后蓋好大棚,出苗前控制大棚白天溫度28-30℃、夜間18-22℃,出苗后至第一片真葉展開前不得澆水,并及時查苗補苗,授粉期和膨瓜期控制大棚白天溫度25-28℃,晝夜溫差10℃,伸蔓期、開花坐果期和膨瓜期適時追肥,以無機復合肥為主,并輔施葉面肥,授粉期需要人工輔助授粉;
(9)西瓜采收:及時采收成熟的西瓜,全部采收結束后將西瓜秧拔除,拔除的秧葉一部分直接埋入柑橘根部,剩余部分與腐熟農家肥混合,再經土地深翻后作為基肥使用;
(10)柑橘采收:及時采收成熟的柑橘,采收時做到先外后內、先下后上,采用一果兩剪法,即一剪下樹,二剪平蒂,需要貯存的柑橘用聚乙烯薄膜袋包裝,并剔除傷果、病蟲果和畸形果。
所述底肥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食用菌菌渣30-40份、魚塘干泥10-15份、枇杷葉8-12份、葡萄酒渣6-10份、銀杏葉5-8份、松針粉5-8份、無患子4-6份、葛根淀粉3-5份、紅曲粉3-5份、微晶纖維素2-3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3份、苦瓜粉1-2份、竹葉椒1-2份、食鹽0.5-1份、爐甘石粉0.5-1份,其制備方法為:將枇杷葉和銀杏葉充分脫水干燥后燒成灰燼,并趁熱加入無患子和竹葉椒,保溫5min后送入粉碎機中制成粉末,再加入葡萄酒渣和食鹽,充分混合后于35-40℃下密封靜置12h,然后加入松針粉和紅曲粉,充分混合后于0-5℃下密封靜置5h,最后加入食用菌菌渣、魚塘干泥、葛根淀粉、微晶纖維素、聚乙烯吡咯烷酮、苦瓜粉和爐甘石粉,研磨使其充分混合均勻。
所述食用菌菌渣的濕度在60%-65%。
所述魚塘干泥的含水量在5%-10%,取自養殖魚類5年以上的魚塘。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柑橘套種西瓜的高產栽培方法,通過在柑橘地內套種西瓜的方法來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種植戶的經濟收入,且不會對兩者的正常生長和收獲產生不利影響,同時套種西瓜后產生的西瓜秧能作為肥料為柑橘的生長提供肥力,從而降低無機肥的施用量,減少肥料投入成本。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實施例1
(1)整地施肥:選擇灌溉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作為栽培地,播種前先隨耕翻施基肥,耕翻深度為15-20cm,每畝施腐熟農家肥1500kg、三元復合肥30kg和硫酸鋅1kg,整平地面;
(2)柑橘嫁接:以愈合力強、根系發達且具有2-3個分枝的枸頭橙作砧木,以4-5年生柑橘植株上的健康枝條為接穗,嫁接時在距地面50-60cm處將砧木主干鋸斷,并將接穗的一面用嫁接刀呈45度從上至下削去韌皮部,再在砧木平滑的一面用嫁接刀向上斜削去一小塊韌皮部,并緊貼砧木主干向下縱切一刀,深至形成層,然后對準形成層插入接穗,最后用塑料薄膜纏繞砧木斷面與接穗插口處;
(3)嫁接后育苗:待接穗發芽后要分批將其上部的薄膜劃開,讓芽眼露出,使接芽萌發,并及時抹除砧芽,待氣溫回暖后解除薄膜,當接芽發出5-7葉時摘心,育苗期間適時追肥,以氮肥為主,輔施磷、鉀肥;
(4)柑橘苗定植:當幼苗嫁接口以上的高度超過30cm、嫁接口以上2cm處的主干粗度達到0.8cm以上且具有2-3個分支時即可定植,定植時先施入底肥30g/穴,再將幼苗放于定植穴中,用土壤覆蓋根部后將幼苗向上輕輕提起,使根系舒展,最后用土蓋平,行距2-2.5m,株距1.5-2m;
(5)柑橘定植后管理:座果前的追肥以灌施農家肥為主,座果后以無機復合肥為主,輔施葉面肥,及時修剪保葉,并結合病蟲草害防治適時澆水,冬季做好防凍工作,
(6)西瓜浸種催芽:將西瓜種子倒入60-70℃溫水中浸泡,不斷攪動直至水溫降至室溫,停止攪動,繼續浸泡3h,然后用濕紗布包裹好,于20-25℃下催芽,早晚用清水清洗一次,待60-70%種子露白后即可播種;
(7)西瓜播種:在柑橘樹下播種西瓜,穴距60-70cm,每穴播種3粒種子,穴深1.5-2cm,播種時施入底肥20g/穴,蓋好土后適當澆水;
(8)西瓜播種后管理;播種后蓋好大棚,出苗前控制大棚白天溫度28-30℃、夜間18-22℃,出苗后至第一片真葉展開前不得澆水,并及時查苗補苗,授粉期和膨瓜期控制大棚白天溫度25-28℃,晝夜溫差10℃,伸蔓期、開花坐果期和膨瓜期適時追肥,以無機復合肥為主,并輔施葉面肥,授粉期需要人工輔助授粉;
(9)西瓜采收:及時采收成熟的西瓜,全部采收結束后將西瓜秧拔除,拔除的秧葉一部分直接埋入柑橘根部,剩余部分與腐熟農家肥混合,再經土地深翻后作為基肥使用;
(10)柑橘采收:及時采收成熟的柑橘,采收時做到先外后內、先下后上,采用一果兩剪法,即一剪下樹,二剪平蒂,需要貯存的柑橘用聚乙烯薄膜袋包裝,并剔除傷果、病蟲果和畸形果。
底肥的制備:將10份枇杷葉和5份銀杏葉充分脫水干燥后燒成灰燼,并趁熱加入4份無患子和1份竹葉椒,保溫5min后送入粉碎機中制成粉末,再加入8份葡萄酒渣和1份食鹽,充分混合后于35-40℃下密封靜置12h,然后加入5份松針粉和4份紅曲粉,充分混合后于0-5℃下密封靜置5h,最后加入40份食用菌菌渣、15份魚塘干泥、3份葛根淀粉、2份微晶纖維素、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1份苦瓜粉和0.5份爐甘石粉,研磨使其充分混合均勻。
其中,食用菌菌渣的濕度在60%-65%,魚塘干泥的含水量在5%-10%,取自養殖魚類5年以上的魚塘。
實施例2
(1)整地施肥:選擇灌溉方便的壤土或沙壤土作為栽培地,播種前先隨耕翻施基肥,耕翻深度為15-20cm,每畝施腐熟農家肥1500kg、三元復合肥30kg和硫酸鋅1kg,整平地面;
(2)柑橘嫁接:以愈合力強、根系發達且具有2-3個分枝的枸頭橙作砧木,以4-5年生柑橘植株上的健康枝條為接穗,嫁接時在距地面50-60cm處將砧木主干鋸斷,并將接穗的一面用嫁接刀呈45度從上至下削去韌皮部,再在砧木平滑的一面用嫁接刀向上斜削去一小塊韌皮部,并緊貼砧木主干向下縱切一刀,深至形成層,然后對準形成層插入接穗,最后用塑料薄膜纏繞砧木斷面與接穗插口處;
(3)嫁接后育苗:待接穗發芽后要分批將其上部的薄膜劃開,讓芽眼露出,使接芽萌發,并及時抹除砧芽,待氣溫回暖后解除薄膜,當接芽發出5-7葉時摘心,育苗期間適時追肥,以氮肥為主,輔施磷、鉀肥;
(4)柑橘苗定植:當幼苗嫁接口以上的高度超過30cm、嫁接口以上2cm處的主干粗度達到0.8cm以上且具有2-3個分支時即可定植,定植時先施入底肥30g/穴,再將幼苗放于定植穴中,用土壤覆蓋根部后將幼苗向上輕輕提起,使根系舒展,最后用土蓋平,行距2-2.5m,株距1.5-2m;
(5)柑橘定植后管理:座果前的追肥以灌施農家肥為主,座果后以無機復合肥為主,輔施葉面肥,及時修剪保葉,并結合病蟲草害防治適時澆水,冬季做好防凍工作,
(6)西瓜浸種催芽:將西瓜種子倒入60-70℃溫水中浸泡,不斷攪動直至水溫降至室溫,停止攪動,繼續浸泡3h,然后用濕紗布包裹好,于20-25℃下催芽,早晚用清水清洗一次,待60-70%種子露白后即可播種;
(7)西瓜播種:在柑橘樹下播種西瓜,穴距60-70cm,每穴播種3粒種子,穴深1.5-2cm,播種時施入底肥20g/穴,蓋好土后適當澆水;
(8)西瓜播種后管理;播種后蓋好大棚,出苗前控制大棚白天溫度28-30℃、夜間18-22℃,出苗后至第一片真葉展開前不得澆水,并及時查苗補苗,授粉期和膨瓜期控制大棚白天溫度25-28℃,晝夜溫差10℃,伸蔓期、開花坐果期和膨瓜期適時追肥,以無機復合肥為主,并輔施葉面肥,授粉期需要人工輔助授粉;
(9)西瓜采收:及時采收成熟的西瓜,全部采收結束后將西瓜秧拔除,拔除的秧葉一部分直接埋入柑橘根部,剩余部分與腐熟農家肥混合,再經土地深翻后作為基肥使用;
(10)柑橘采收:及時采收成熟的柑橘,采收時做到先外后內、先下后上,采用一果兩剪法,即一剪下樹,二剪平蒂,需要貯存的柑橘用聚乙烯薄膜袋包裝,并剔除傷果、病蟲果和畸形果。
底肥的制備:將8份枇杷葉和8份銀杏葉充分脫水干燥后燒成灰燼,并趁熱加入4份無患子和1份竹葉椒,保溫5min后送入粉碎機中制成粉末,再加入6份葡萄酒渣和0.5份食鹽,充分混合后于35-40℃下密封靜置12h,然后加入5份松針粉和3份紅曲粉,充分混合后于0-5℃下密封靜置5h,最后加入40份食用菌菌渣、10份魚塘干泥、3份葛根淀粉、2份微晶纖維素、2份聚乙烯吡咯烷酮、2份苦瓜粉和0.5份爐甘石粉,研磨使其充分混合均勻。
其中,食用菌菌渣的濕度在60%-65%,魚塘干泥的含水量在5%-10%,取自養殖魚類5年以上的魚塘。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