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含有氟唑菌酰羥胺防治水稻惡苗病的農藥組合物及應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255308閱讀:2135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藥組合物的配方,屬于水稻種傳病害防治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氟唑菌酰羥胺和咪鮮胺為主要活性成分的農藥復配劑新應用。該農藥主要用于水稻種子的浸種處理防治抗咪鮮胺水稻惡苗病。



背景技術:

水稻惡苗病是一種種傳病害,上世紀水稻栽培秈稻改粳稻、旱育秧技術的推廣和機插秧的普及,水稻惡苗病防治逐漸受到水稻種植戶的重視。水稻惡苗病主要防治藥劑由于病原菌抗藥性的產生而歷經2次更換,以咪鮮胺為代表的咪唑類殺菌劑取代防效明顯下降的多菌靈,成為我國防治水稻惡苗病的首選藥劑。但隨著咪鮮胺長期單一使用,咪鮮胺防治惡苗病的風險也已經非常明顯。因此,選惡苗病防治新藥劑,以防病原菌抗性的產生而導致無藥可治是當前迫切一項任務。

氟唑菌酰羥胺是先正達針對小麥赤霉病防治開發的一種新型殺菌劑,一般畝用量為有效成分10-15克。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針對水稻惡苗病菌對咪鮮胺形成的抗性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新的防治水稻惡苗病的農藥組合物,降低由于種傳病害的發生造成水稻產量的損失。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是提供該農藥組合物的應用。

技術方案:本發明所述含有氟唑菌酰羥胺防治水稻惡苗病的農藥組合物,包含活性成分,所述的活性成分包括質量比為2:1~1:2的氟唑菌酰羥胺和咪鮮胺。

優選的,所述的氟唑菌酰羥胺和咪鮮胺的質量比為1.9~2:1,更優選為2:1。氟唑菌酰羥胺和咪鮮胺對水稻惡苗病菌生長抑制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

本發明所述農藥組合物還包括分散劑、乳化劑、濕潤劑、填料、溶劑等已知的助劑和賦形劑,復配成農藥上允許的任意一種劑型,其中所述活性成分的含量一般為5~40%。

所述的劑型為可濕性粉劑、乳油、水乳劑、懸浮劑等。

所述的分散劑包括nno、木質素磺酸鹽、萘磺酸鹽、高分子羧酸鹽等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的乳化劑包括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農乳700#、農乳2201等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的濕潤劑包括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甲醛縮合物硫酸鹽、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磷酸酯、烷基磺酸鹽、烷基硫酸鹽、甲氧基脂肪酸胺基苯磺酸鹽等化合物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的填料包括膨潤土、高嶺土、硅酸鎂鋁、水等中的一種或幾種。

所述的溶劑包括二甲苯,溶劑油、甲苯等中的一種或幾種。

當劑型為可濕性粉劑時,以重量百分比計,一種可實施的農藥組合物的組成為:氟唑菌酰羥胺4~6%、咪鮮胺4~6%、對甲氧基脂肪酸胺基苯磺酸鈉2~3%,擴散劑nno4~5%,余量為高嶺土。

當劑型為水乳劑時,以重量百分比計,一種可實施的農藥組合物的組成為:氟唑菌酰羥胺8~12%克、咪鮮胺18~20%、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3~4%,壬基酚聚氧乙烯醚2~3%,丙二醇5~6%,余量為水。

本發明還提供了所述農藥組合物在防治水稻惡苗病中的應用。

所述的應用包括:將所述農藥組合物稀釋至使用濃度后,將水稻種子浸沒于其中。所述浸種的溫度為20~28℃,浸種時間為24~48小時。

所述農藥組合物的用量:氟唑菌酰羥胺(有效成分)用藥量為每千克種子:0.02-3克、咪鮮胺純量用量為每千克種子用藥0.125-3克。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應用氟唑菌酰羥胺、咪鮮胺作為有效成分進行復配,能夠有效克服水稻惡苗病菌對多菌靈和咪鮮胺的抗藥性危害,而且氟唑菌酰羥胺和咪鮮胺按照一定的質量比復配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在閱讀了本發明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實施例1

1材料與方法

1.1供試藥劑

95.2%咪鮮胺原藥由南京紅太陽股份有限公司提供,20%氟唑菌酰羥胺(先正達提供)。

1.2供試菌株

供試菌株——對咪鮮胺具抗藥性的水稻惡苗病菌,由江蘇丘陵地區鎮江農科所植保研究室采自句容,用pda培養基經常規組織分離法分離獲得,經純化、鑒定后保存備用。

1.3配方設計

將咪鮮胺用丙酮溶解,然后加10%吐溫80,配制成10000mg/l母液,20%氟唑菌酰羥胺用無菌水配制成10000mg/l母液。活性成分咪鮮胺:氟唑菌酰羥胺按4:1、2:1、1:1、1:2、1:4的質量比進行混合,用無菌水將咪鮮胺和5個混劑組合稀釋為0、0.05、0.1、0.5、1.0、5.0mg/l系列濃度含藥psa平板。氟唑菌酰羥胺單劑制成含藥0、0.01、0.02、0.04、0.08、0.16mg/l的psa培養基平板。以無菌水作空白對照,各處理重復4次。

1.4生物測定

采用菌絲生長速率抑制法測定單劑及復配藥劑對水稻惡苗病菌菌絲生長作用。即將沿菌落邊緣打孔獲得的惡苗病菌片貼接到含有藥劑的培養基上,25℃培養5-6天,測量對照及含藥培養基的中菌落直徑,計算抑制率。

1.5數據分析

采用dps13.0專業版數據處理系統,計算出藥劑對惡苗病菌菌絲生長抑制的回歸方程、ec50及其95%置信限。計算毒力回歸方程和相關系數。根據回歸方程求各藥劑的ec50,按wadley法,計算增效系數(sr)并據此對復配藥劑增效作用進行評價。(sr≥1.5為增效,0.5<sr<1為相加作用,sr≤0.5為拮抗作用)。

混劑的ec50理論值x1=[(pa+pb)/(pa/ca+pb/cb)]×100%

其中pa、pb分別是咪鮮胺、氟唑菌酰羥胺兩組分在混劑中百分含量。ca、cb分別是混劑中2個組分的ec50。

混劑的增效系數sr=x1/x2

式中sr為增效系數,x1為混劑的ec50理論值,x2為混劑的ec50實測值。

2結果與分析

試驗結果如下表。由表1可知,咪鮮胺與氟唑菌酰羥胺復配,復配藥劑在兩組分比例為氟唑菌酰羥胺與咪鮮胺=1:2時增效作用最明顯,其增效系數達2.0以上。

表1氟唑菌酰羥胺和咪鮮胺復配對水稻惡苗病菌增效作用測定

實施例210%可濕性粉劑

將氟唑菌酰羥胺(折算成有效成分)0.5克、咪鮮胺(折算成有效成分)0.5克、對甲氧基脂肪酸胺基苯磺酸鈉0.2克,擴散劑nno0.4克,高嶺土加至10克,充分混合均勻并高速粉碎,制得含量為10%可濕性粉劑。

實施例330%水乳劑

將氟唑菌酰羥胺1.0克(有效成分)、咪鮮胺2.0克(有效成分)、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0.3克,壬基酚聚氧乙烯醚0.2克,丙二醇0.5克,補足去離子水至10毫升,利用高速均質機攪拌均勻,制得30%水乳劑。

實施例4

用上述實施例2和3制得的農藥組合物浸種防治水稻惡苗病。試驗處理:本試驗以25%咪鮮胺乳油作為對照藥劑,對照藥劑按照標簽濃度浸種。供試水稻品種為淮稻11號。浸種溫度25℃,浸種時間48小時,浸種足夠時間后催芽至露白播種。育秧方式為旱育秧,秧齡20天后移栽大田。分蘗期和抽穗灌漿期調查惡苗病株率并計算防效。

供試水稻品種淮稻11號攜帶抗咪鮮胺水稻惡苗病菌。試驗結果表明,本發明實施例2、實施例3稀釋500倍浸種處理對水稻種傳病害惡苗病具有優良的防效,其分蘗期和孕穗期對惡苗病的效果達90%以上,說明采用本發明配方制造的種子處理劑組合物對水稻惡苗病具有優良的防治效果。由于供試水稻品種惡苗病菌對咪鮮胺具有抗藥性,本試驗對照藥劑咪鮮胺對惡苗病防效差,分蘗期和孕穗期防效均低于60%,如表2。

表2本發明實施例所制造的藥劑對水稻惡苗病的防效品種:淮稻11

當前第1頁1 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