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害蟲餌料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413919閱讀:556來源:國知局
害蟲餌料容器的制造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涉及容器,尤其涉及一種害蟲餌料容器。



背景技術:

目前我們生活中常受到螞蟻等昆蟲的侵擾。為了消滅螞蟻之類的昆蟲(下文為螞蟻為例),市面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手段,其中以撒藥和誘餌盒為主。

通過在室內外可能出現螞蟻的位置放置藥餌,可以達到消滅螞蟻的目的。然而,由于放置藥餌的位置分散,并且在有風的情況下,還容易將藥餌吹散,因此存在環境污染、被小孩誤食等缺點。

誘餌盒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四處放置藥餌的問題。然而,由于螞蟻具有將藥餌搬回巢穴與其他同類分食的習性,在螞蟻發現誘餌盒里的藥餌時,通常會藥餌搬運回巢穴,因此,發明人發現市面上出現的誘餌盒還存在以下問題:目前的誘餌盒不便于拖負著藥餌的螞蟻攀爬,由此,可能出現螞蟻放棄拖負藥餌回巢的問題,或者出現攀爬誘餌盒已經消耗了螞蟻的大量體力而把藥餌丟棄在回巢路上的問題,從而達不到在巢穴內殺死螞蟻的目的。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目前的誘餌盒所存在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害蟲餌料容器。

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害蟲餌料容器,該害蟲餌料容器具有盒體,該盒體具有放置餌料的餌槽,該餌槽具有由底部和側壁形成的凹部,其中,該餌槽的凹部內形成有從該餌槽的內側沿該底部朝向該側壁延伸的一個或多個凸部,該凸部呈坡形且具有連接該底部和該側壁的第一坡面;該盒體還設置有一個或多個出入口,該一個出入口或該多個出入口中的每個出入口從該餌槽的外側沿該底部向該側壁延伸而形成有出入通道,該出入通道呈坡形且具有連接該底部和該側壁的第二坡面。

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害蟲餌料容器,其中,該凸部的第一坡面與該側壁的一部分連接。

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害蟲餌料容器,其中,多個該凸部以各凸部之間的間隔距離相同的方式設置在該凹部內。

根據本實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如第三方面所述的害蟲餌料容器,其中,該凹部內形成有兩個該凸部,該兩個凸部在該凹部內對置設置。

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害蟲餌料容器,其中,該側壁的端部與該第一坡面的一端連接,或者所述側壁的所述端部與所述第一坡面的所述一端之間的間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預定長度;和/或

該側壁的端部與該第二坡面的一端連接,或者所述側壁的所述端部與所述第二坡面的所述一端之間的間隔小于或等于第二預定長度。

根據本實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種如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害蟲餌料容器,其中,該凸部的該第一坡面上設置有凹凸部,和/或該出入通道的該第二坡面上設置有凹凸部。

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種如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害蟲餌料容器,其中,沿著該凸部的第一坡面從該側壁到該底部的最短長度是該側壁在垂直于該底部的方向上的長度的1.2至2.2倍,和/或沿著該出入通道的第二坡面從該側壁到該底部的最短長度是該側壁在垂直于該底部的方向上的長度的1.2至2.2倍。

根據本實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種如第一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任一方面所述的害蟲餌料容器,其中,該害蟲餌料容器還具有蓋體,該蓋體具有側面和頂面,在該蓋體的側面上設置有蓋體卡合部,該蓋體與該盒體之間具有連接部,并且該蓋體與該盒體一體成型。

根據本實施例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種如第七方面所述的害蟲餌料容器,其中,該蓋體的頂面與該側壁的該端部之間具有0.6至1.5厘米的空隙。

根據本實施例的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種如第七方面所述的害蟲餌料容器,其中,在該底部上該餌槽的周圍設置有多個支柱,每個該支柱上設置有盒體卡合部,該蓋體與該盒體通過該蓋體卡合部與該盒體卡合部進行卡合固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害蟲餌料容器,由于在餌槽內外均設計了坡形的結構,使得螞蟻容易搬餌回巢,從而達到在巢穴內殺死螞蟻的目的。

參照后文的說明和附圖,詳細公開了本實用新型的特定實施方式,指明了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應該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在范圍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權利要求的精神和條款的范圍內,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包括許多改變、修改和等同。

附圖說明

所包括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進一步的理解,其構成了說明書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與文字描述一起來闡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害蟲餌料容器的結構示意圖,其中,蓋體與盒體處于打開狀態;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害蟲餌料容器的另一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其中,蓋體與盒體處于閉合狀態;

圖3是將圖1所示的盒體沿平行于長邊的中心線剖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附圖,通過下面的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征將變得明顯。在說明書和附圖中,具體公開了本實用新型的特定實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采用本實用新型的原則的部分實施方式,應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實施方式,相反,本實用新型包括落入所附權利要求的范圍內的全部修改、變型以及等同物。

下面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說明。下文以螞蟻為例進行說明,但應當了解的是,凡具有和螞蟻類似的搬運餌料回巢習性的昆蟲,都可以利用本實用新型的害蟲餌料容器來誘殺。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害蟲餌料容器。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害蟲餌料容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害蟲餌料容器的另一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1所示,害蟲餌料容器10具有盒體11,盒體11具有放置餌料的餌槽112,餌槽112具有由底部111和側壁113形成的凹部114。

在本實施例中,盒體的底部設計為大致的矩形(例如具有長邊和短邊),但本實施例不限于此,底部為圓形等其他形狀同樣可適用于本實施例。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餌槽112的凹部114內形成有從餌槽112的內側I沿底部111朝向側壁113延伸的一個或多個凸部115,凸部115呈坡形且具有連接底部111和側壁113的第一坡面1151。

通過在餌槽內側設置坡形的凸部,因此昆蟲(例如螞蟻)不再需要通過攀爬與底部成90度的側壁才能將餌料搬出餌槽,從而利于螞蟻將餌料搬運回巢穴,解決了螞蟻由于體力不支而放棄拖負藥餌回巢的問題。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盒體11還設置有一個或多個出入口116,出入口116從餌槽112的外側E沿底部111向側壁113延伸而形成有出入通道117,出入通道117呈坡形且具有連接底部111和側壁113的第二坡面1171。

通過在餌槽外側設計坡形的出入通道,因此進一步利于螞蟻對餌料的搬運。

由此,由于在餌槽內外均設置了坡形的結構,使得螞蟻容易搬餌回巢,從而達到在巢穴內殺死螞蟻的目的。

在本實施例中,雖然圖1中示出了第一坡面1151和第二坡面1171分別連接了底部111和側壁113的端部113a,但本實施例不限于此。例如,第一坡面1151的一端1151a可以不與端部113a直接相連,而是側壁113的端部113a與第一坡面1151的一端1151a之間的間隔小于或等于第一預定長度,該第一預度長度例如可以是螞蟻從第一坡面1151的一端1151a易于爬上側壁113的端部113a的長度。

同樣地,第二坡面1171的一端1171a可以不與端部113a直接相連,而是側壁113的端部113a與第二坡面1171的一端1171a之間的間隔小于或等于第二預定長度,該第二預度長度例如是螞蟻從第二坡面1171的一端1171a易于爬上側壁113的端部113a的長度。其中第一預定長度與第二預定長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本實施例中,雖然在餌槽內設置坡形的結構利于拖負餌料的螞蟻進行攀爬,但是如果將餌槽的凹部內整體都設計為從底部向側壁延伸的坡形結構,那么在餌槽內放置餌料的容積必然變小。

因此,為了在餌槽內可放置更多的餌料,凸部115可以僅在凹部114內沿側壁113的一部分設置,即凸部115的第一坡面1151在凹部114內與側壁113的一部分連接,而不與側壁113的全部連接。

在本實施例中,在餌槽112的凹部114內設置有多個凸部115時,多個凸部115以各凸部之間的間隔距離相同的方式設置在凹部114,由此,可使得害蟲餌料容器看起來更加美觀,并且使得害蟲餌料容器的內部結構更加平衡。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進一步在餌槽內放置更多的餌料,并且同時使得害蟲餌料容器看起來美觀,如圖1所示,凹部114內形成有兩個凸部115,兩個凸部115在凹部114內對置設置。

在本實施例中,由于螞蟻搬運餌料時身體拖負了重物,因此,可在斜坡面上適量增加凹凸結構以利于螞蟻對餌料的搬運。如圖1所示,凸部115的第一坡面1151上設置有凹凸部1152,和/或出入通道117的第二坡面1171上設置有凹凸部1172,凹凸部1151和/或1171例如可以是臺階部或者可以是其他可增加爬行摩擦的凹凸結構。由此,增加了第一坡面和第二坡面上的摩擦,可利于螞蟻拖負餌料時的攀爬,并且餌料不容易沿第一坡面掉回餌槽。

在本實施例中,為了進一步利于螞蟻將餌料搬運回巢,并且同時不至于使餌槽的內部容積過小,在本實施例中設計了凸部的第一坡面的長度與側壁深度之間的比例關系;但本實用新型不限于此。

圖3是將圖1所示的盒體沿平行于長邊的中心線剖開的剖視圖,示出了兩個第一坡面1151和設置在矩形的短邊上的兩個第二坡面1171的情況。

如圖3所示,沿著凸部115的第一坡面1151從側壁113到底部111的最短長度S1可以是側壁113在垂直于底部111的方向上的長度H的1.2至2.2倍,即,S1/H=1.2~2.2。例如,如果S1/H<1.2,那么坡度太陡,因而不利于螞蟻拖負餌料時的攀爬,如果S1/H>2.2,那么雖然坡度很緩,但是此種情況下凸部115占據了餌槽內的太多體積,因而不利于在餌槽內放置更多的餌料,并且在此種坡度下的第一坡面的路徑太長,可能導致螞蟻放棄搬運餌料回巢。

如圖3所示,沿著出入通道117的第二坡面1171從側壁113到底部111的最短長度S2可以是側壁113在垂直于底部111的方向上的長度H的1.2至2.2倍,即,S2/H=1.2~2.2。例如,如果S2/H<1.2,那么坡度太陡,因而不利于螞蟻拖負餌料時的爬行,如果S2/H>2.2,那么雖然坡度很緩,但是此種情況下出入通道117占據底部111的尺寸變大,從而導致整個盒體底部的尺寸變大,因而不利于節約整個害蟲餌料容器的成本。

在本實施例中,由于有時需要將害蟲餌料容器放置在螞蟻出入較多的室外庭院中,因此,可將害蟲餌料容器設置為具有蓋體。

如圖1所示,害蟲餌料容器10還具有蓋體12,蓋體12具有側面121和頂面122,在蓋體12的側面121上設置有蓋體卡合部1211;并且,在底部111上餌槽112的周圍設置有多個支柱118,每個支柱118上設置有盒體卡合部1181,如圖2所示,在蓋體與盒體處于閉合狀態時,蓋體12與盒體11通過蓋體卡合部1211與盒體卡合部1181進行卡合固定。

由此,由于害蟲餌料容器具有蓋體,因此放在室外時可以防止風將藥餌吹散或者被雨淋濕,也防止了灰塵的掉落;并且,由于采用了牢固的卡合構造,卡合后的盒體11和蓋體12不容易分開,避免了被小孩誤食的危險。

在本實施例中,對支柱118的數量不做限制,并且對盒體卡合部1181和蓋體卡合部1211的數量也不做限制。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蓋體12與盒體11之間具有連接部13,并且蓋體12與盒體11一體成型。由此,便于害蟲餌料容器的一次性加工,并且,由于蓋體和盒體形成為一體,因此,蓋體不易丟落。

在本實施例中,如圖1和2所示,蓋體12的頂面122的中央部形成為拱形,由此蓋體12的頂面122與側壁113的端部113a之間的空隙不會限制螞蟻在背負上餌料時的爬行,從而保證了螞蟻的正常爬行空間。但本實施例不限于此,即,蓋體12的頂面122為平面亦可。

在本實施例中,無論蓋體12的頂面122形成為拱形還是為平面,只需保證蓋體12的頂面122與側壁113的端部113a之間具有0.6至1.5厘米的空隙即可。由此即可保證背負餌料的螞蟻的正常爬行空間。

在本實施例中,害蟲餌料容器可以如圖1和2所示形成為矩形,但還可以是其他的形狀。該害蟲餌料容器可以由塑料加工而成,但本實用新型不限于此,例如還可以是其他的材質,例如金屬、樹脂等適合加工的材質。此外蓋體和盒體可以是一體成型,也可以通過可拆卸的連接部連接;或者在某些應用場景下,也可以省略蓋體。

此外,本實用新型的害蟲餌料容器,并不限于對螞蟻的應用,還可以用于其他的昆蟲,例如蟑螂、白蟻、蜈蚣等爬行害蟲,可以根據實際的需要改變具體的尺寸和形狀。

通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害蟲餌料容器,由于在餌槽內外均設計了坡形的結構,使得昆蟲例如螞蟻容易搬餌回巢,從而達到在巢穴內殺死螞蟻的目的。

以上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描述,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清楚,這些描述都是示例性的,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對本實用新型做出各種變型和修改,這些變型和修改也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