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對多種害蟲具有強殺傷作用的極地與深海生境放線菌及代謝產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海洋微生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對多種害蟲具有強殺傷作用的極地與深海環境放線菌及代謝產物。該菌種保藏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為北京朝陽區大屯路,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11年2月25日,保藏編號 CGMCC No. 4607,分類命名硝抱鏈霉菌(Streptomycesnitrosporeus)。
背景技術:
人類的農業生產總是伴隨著對有害生物防治,而長期使用化學農藥又帶來環境污染的副作用,因此,解決栽培植物化學農藥污染問題,一直是世界性關注的熱點。我國是農 業大國,農產品出口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的比例,近幾年來,國際上對農藥殘留問題日益重視,禁用限用的農藥越來越多、殘留標準不斷提高,毎年因化學農藥殘留問題造成中國農產品出口的直接和間接損失都達幾十億以上。目前,國內的農藥生產大多以仿造國外作為主導產品,我國加入WTO后,對具有自主產權的農藥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而從天然產物中開發高效低毒的新先導化合物是創制新農藥的關鍵。與其他生物源農藥相比,微生物源農藥以其開發費用低、更容易實現產業化的優勢,成為國內外開發新農藥的首選資源,尋找微生物源的新結構活性物質或已有化合物的新功能是生物農藥創制的重要途徑。為解決陸地生境微生物發現新化合物的幾率越來越低的現狀,與陸地完全不同的海洋環境尤其是海洋極端環境生存的放線菌受到廣泛關注,但受資源限制,有關極地與深海環境微生物產生殺蟲物質的研究很少。楚科奇海是北冰洋的邊緣海,位于北極圈內,多暴風雪,深水海域同時具備極地和深海2種生境,惡劣的氣候迫使生存的生物能產生較為特異的藥用物質。海洋生物產生的11引哚咔唑化合物(Staurosporine)曾報道用于抗動物腫 瘤,從未有人做過殺蟲嘗試。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株對多種害蟲具有強殺傷作用的極地與深海生境放線菌及代謝產物。發明提供了該放線菌的特征及培養基配方,常規分離獲得上清液和菌絲體及分離獲得吲哚咔唑(StauiOsporine)代謝產物,其人工培養濃縮液或菌絲體與菌液分別經丙酮和こ酸こ酯粗提取,都對小菜娥、菜青蟲、蚜蟲、美國白蛾等對農業造成較大損失的害蟲具有很強的殺傷作用。菌絲體粗提物再經甲醇丙酮(I I)提取,獲得I個吲哚咔唑化合物Staurosporine,該化合物對上述4種害蟲也有很強的殺傷作用,上述粗提物與化合物對害蟲的殺傷均為胃毒活性。本發明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研制了ー種對多種害蟲具有強殺傷作用的極地與深海環境放線菌,其特征在于該菌株從楚科奇海深水區沉積物分離獲得,分類屬于硝孢鏈霉菌Streptomyces nitrosporeus,菌株編號CQT14_24,保藏號為CGMCCNo. 4607,該菌株的形態特征為
(I)菌落特征菌落正面灰白色,反面灰色,不透明,與培養基結合緊密,蔗糖硝酸鹽瓊脂氣絲豐茂,粉狀,白色至淺灰黃色,葡糖天冬素瓊脂氣絲淺灰色,基絲淺黃色,無可溶色素,葡萄糖營養瓊脂氣絲白色至黃灰色,基絲淡灰色,反面淺褐色,可溶色素淺褐色,葡萄糖酵母麥芽汁瓊脂淺灰黃褐色,基絲灰黃色,反面淺黃褐色至淺褐色;(2)形態和培養特征孢子絲直、柔曲,成簇或叢,孢子橢圓形至卵圓形,表面光滑,氣絲黑灰色,基絲淡黑灰色;(3)生理生化特征明膠液化,牛奶不凝固,淀粉水解,硝酸鹽還原,不產生類黑色素,利用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蔗糖、鼠李糖、棉子糖、肌醇、半乳糖、乳糖;不利用山梨醇、D-甘露醇。所適合的培養基為可溶性淀粉12-15g,玉米浸汁6-7ml,海泥浸汁300_350ml,KNO3 l-2g, K2HPO4 O. 5-0. 6g, MgSO4 O. 5-0. 6g, NaCl 10_15g,KCl 0. 03-0. 05g, MgCl2
0.23-0. 25g,水 700-750ml, pH 7. 0-8. 0,19_23°C,140_150rpm,培養 14-15 天,常規分離獲 得上清液和菌絲體。所述的菌株發酵物即上清液和菌絲體的粗提物對小菜娥、菜青蟲、蚜蟲、美國白蛾害蟲均有強殺蟲活性,由發酵物分離純化獲得卩引哚咔唑化合物(Staurosporine),對上述害蟲也有殺蟲活性。所述的卩引哚咔唑化合物(Staurosporine)通式(I)為
權利要求
1.對多種害蟲具有強殺傷作用的極地與深海生境放線菌及代謝產物,其特征在于它屬于硝孢鏈霉菌Streptomyces nitrosporeus, CQT14-24,該菌株從楚科奇海深水區沉積物分離獲得,其保藏號為CGMCC No. 4607,該菌株的形態特征為 (1)菌落特征菌落正面灰白色,反面灰色,不透明,與培養基結合緊密,蔗糖硝酸鹽瓊脂氣絲豐茂,粉狀,白色至淺灰黃色,葡糖天冬素瓊脂氣絲淺灰色,基絲淺黃色,無可溶色素,葡萄糖營養瓊脂氣絲白色至黃灰色,基絲淡灰色,反面淺褐色,可溶色素淺褐色,葡萄糖酵母麥芽汁瓊脂淺灰黃褐色,基絲灰黃色,反面淺黃褐色至淺褐色。
(2)形態和培養特征孢子絲直、柔曲,成簇或叢,孢子橢圓形至卵圓形,表面光滑,氣絲黑灰色,基絲淡黑灰色; (3)生理生化特征明膠液化,牛奶不凝固,淀粉水解,硝酸鹽還原,不產生類黑色素,利用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蔗糖、鼠李糖、棉子糖、肌醇、半乳糖、乳糖;不利用山梨醇、D-甘露醇。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對多種害蟲具有強殺傷作用的極地與深海生境放線菌,其特征在于,所適合的培養基為可溶性淀粉12-15g,玉米浸汁6-7ml,海泥浸汁300-350ml,KNO3 l-2g, K2HPO4 O. 5-0. 6g, MgSO4 O. 5-0. 6g, NaCl 10_15g,KC10. 03-0. 05g, MgCl2.0.23-0. 25g,水 700-750ml, pH 7. 0-8. 0,19_23°C,140_150rpm,培養 14-15 天,常規分離獲得上清液和菌絲體。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對多種害蟲具有強殺傷作用的極地與深海環境放線菌,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菌株發酵物即上清液和菌絲體的粗提物對小菜娥、菜青蟲、蚜蟲、美國白蛾等害蟲均有強殺蟲活性,由發酵物分離純化獲得卩引哚咔唑化合物(Staurosporine),對上述害蟲也有強殺蟲活性。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對多種害蟲具有強殺傷作用的極地與深海生境放線菌及代謝產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1引哚咔唑化合物(Staurosporine)通式(I)為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對多種害蟲具有強殺傷作用的極地與深海生境放線菌,其特征在于它屬于硝孢鏈霉菌Streptomyces nitrosporeus,CQT14-24,該菌株從楚科奇海深水區沉積物分離獲得,其保藏號為CGMCC No.4607,該菌株的形態特征為菌落正面灰白色,反面灰色,不透明,與培養基結合緊密,孢子絲直、柔曲,成簇或叢。孢子橢圓形至卵圓形,表面光滑。氣絲黑灰色。基絲淡黑灰色。應用效果CQT14-24菌株發酵物菌液、菌絲均有很強的殺蟲活性,獲得的化合物只是菌絲提取物其中的一個,還可再分離到其它殺蟲化合物,菌株本身具有很好的農藥開發潛力。由菌株已獲得的吲哚咔唑化合物在發酵物中含量高,殺蟲活性強,較容易開展后續的研究工作,有望在短期內創制成一種新殺蟲劑。
文檔編號C12R1/465GK102676413SQ20111005415
公開日2012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11年3月8日 優先權日2011年3月8日
發明者史振平, 張久明, 林文瀚, 田黎 申請人:林文瀚, 田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