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種植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農作物種植裝置。
背景技術:
大棚種植技術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技術,它具有較好的保溫性能,它深受人們喜愛,因為在任何時間都可吃到反季節的蔬菜,在一般情況下,大棚蔬菜都采用竹與鋼為主的結構骨架,然后在上面覆蓋上一層或多層保溫塑料薄膜,這樣一個簡易結構就制造出一個完整的溫室空間,塑料薄膜可以有效防止蔬菜生長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流失,以達到大棚內需要的保溫效果,在使用時需要農民手動搬運種植苗,十分勞累,例如申請號為201520408206.8的實用新型專利,包括動力裝置、旋轉裝置,動力裝置包括進水箱、回水箱、水斗、動力主動輪,旋轉裝置包括動力從動輪、主軸、支撐棍、掛板,該專利雖然360度無死角平均照射、節能、可控、結構合理,但在實際使用時并沒有方便農民搬運植物苗,并沒有減輕農民的工作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農作物種植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農作物種植裝置,包括大棚主體,所述大棚主體的內部底端左右兩側均安裝有側板,所述側板的內側上下兩端分別設有絲杠和光杠,所述絲杠的右側通過側軸環與側板相連,所述側板的左側設有伺服電機,所述側板的正面安裝有開關,所述開關通過連接線與伺服電機相連,所述伺服電機的外側設有電機座,所述電機座通過固定螺栓與側板相連,所述側板的內側設有套筒,所述絲杠的外側設有側連接輥,所述伺服電機通過聯軸器與側連接輥相連,所述聯軸器的外側安裝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外側安裝有密封蓋,所述絲杠和光杠的正面貫穿連接有移動塊,所述絲杠與移動塊的連接處設有螺紋套,所述移動塊的正面安裝有放置架。
優選的,所述放置架的內部底端活動連接有底托盤,所述底托盤的內側設有緩沖板,所述緩沖板的上表面貼合有橡膠墊,所述緩沖板的內側設有頂通孔,所述緩沖板的底端左右兩側均安裝有底桿,所述底桿通過壓縮彈簧與底托盤相連,所述底托盤的內壁左右兩側均設有與壓縮彈簧相匹配的側開槽。
優選的,所述放置架的內壁設有放大嘴,所述放大嘴的底端貫通連接有底通孔。
優選的,所述絲杠的頂端外側設有內卡板,所述側板的內側安裝有底固定環,所述內卡板與底固定環相匹配,所述絲杠與底固定環的連接處設有底軸環。
優選的,所述側板的頂端安裝有頂梁,所述移動塊的頂端安裝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通過線型滑軌與頂梁相連。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農作物種植裝置,通過絲杠、光杠和移動塊的配合,絲杠通過螺紋套轉動于移動塊的內側,由于絲杠固定設置,進而在絲杠轉動時移動塊移動于絲杠和光杠上,并通過光杠對移動塊移動時進行穩定,進而使放置架帶動植物苗移動于側板的內側,方便了對人們種植,避免人們手動搬運植物苗,減輕了農民的工作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大棚主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絲杠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底托盤結構示意圖。
圖中:1、大棚主體,2、側板,3、絲杠,4、光杠,5、伺服電機,6、頂梁,7、線型滑軌,8、連接板,9、移動塊,10、開關,11、螺紋套,12、放置架,13、側軸環,14、電機座,15、固定螺栓,16、密封蓋,17、聯軸器,18、底固定環,19、底軸環,20、內卡板,21、側連接輥,22、套筒,23、底托盤,24、橡膠墊,25、頂通孔,26、緩沖板,27、底桿,28、壓縮彈簧,29、側開槽,30、放大嘴,31、底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4,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農作物種植裝置,包括大棚主體1,大棚主體1的內部底端左右兩側均安裝有側板2,側板2安裝于大棚主體1內種植區的左右兩端,側板2的內側上下兩端分別設有絲杠3和光杠4,絲杠3的右側通過側軸環13與側板2相連,側板2的左側設有伺服電機5,伺服電機17的型號為MR-J2S-10A,且連接有外接電源,外接電源為220V交流電,側板2的正面安裝有開關10,開關10通過連接線與伺服電機5相連,開關10分別與外接電源和伺服電機17相連,用于開啟和關閉外接電源與伺服電機17的連接,伺服電機5的外側設有電機座14,電機座14通過固定螺栓15與側板2相連,側板2的內側設有套筒22,絲杠3的外側設有側連接輥21,伺服電機5通過聯軸器17與側連接輥21相連,聯軸器17的外側安裝有套筒22,套筒22的外側安裝有密封蓋16,絲杠3的頂端外側設有內卡板20,側板2的內側安裝有底固定環18,內卡板20與底固定環18相匹配,絲杠3與底固定環18的連接處設有底軸環19,絲杠3和光杠4的正面貫穿連接有移動塊9,絲杠3與移動塊9的連接處設有螺紋套11,移動塊9的正面安裝有放置架12,側板2的頂端安裝有頂梁6,移動塊9的頂端安裝有連接板8,連接板8通過線型滑軌7與頂梁6相連,將植物苗放置于放置架12內,按下開關10接通伺服電機17的外接電源,伺服電機17工作通過聯軸器17帶動側連接輥21和絲杠3轉動于側板2的內側,絲杠3通過螺紋套11轉動于移動塊9的內側,由于絲杠3固定設置,進而在絲杠3轉動時移動塊9移動于絲杠3和光杠4上,并通過光杠4對移動塊9移動時進行穩定,進而使放置架12帶動植物苗移動于側板2的內側,方便了對人們種植,避免人們手動搬運植物苗,放置架12的內部底端活動連接有底托盤23,底托盤23的內側設有緩沖板26,緩沖板26的上表面貼合有橡膠墊24,緩沖板26的內側設有頂通孔25,緩沖板26的底端左右兩側均安裝有底桿27,底桿27通過壓縮彈簧28與底托盤23相連,底托盤23的內壁左右兩側均設有與壓縮彈簧28相匹配的側開槽29,將植物苗放置于放置架12內后落入底托盤23內,在運輸或受到撞擊時,緩沖板26帶動底桿27壓縮底端的壓縮彈簧28,通過壓縮彈簧28受壓產生的彈性形變減緩其沖擊力,保證了植物苗穩定運輸,放置架12的內壁設有放大嘴30,放大嘴30的底端貫通連接有底通孔31。
按下開關10接通伺服電機17的外接電源,伺服電機17工作通過聯軸器17帶動側連接輥21和絲杠3轉動于側板2的內側,絲杠3通過螺紋套11轉動于移動塊9的內側,由于絲杠3固定設置,進而在絲杠3轉動時移動塊9移動于絲杠3和光杠4上,并通過光杠4對移動塊9移動時進行穩定,進而使放置架12帶動植物苗移動于側板2的內側,方便了對人們種植,避免人們手動搬運植物苗。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同軸”、“底部”、“一端”、 “頂部”、“中部”、“另一端”、“上”、“一側”、“頂部”、“內”、“前部”、“中央”、“兩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
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設置”、 “連接”、“固定”、“旋接”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