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海螺誘捕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海螺誘捕器具,特別是涉及一種只有進路的收集式海螺誘捕器具。
現有的海螺誘捕器具均是采用鐵棍作為框架,框架四周及底部裝有網衣所制成。由于海水對鐵棍具有較強腐蝕性,鐵棍很快便被銹蝕,加之網衣直接接觸海底,容易磨損,整個器具使用壽命最大只有一年半左右時間。另外,現有誘捕器具的網衣大多采用漁網編制而成,材質軟、彈性大,海螺向上爬行速度慢,而且吸附牢固度差,海螺容易從網衣滾落下來,進而影響了海螺的捕獲量。上述誘捕器具外觀結構基本相同,沒有具體識別標記,容易錯拿或丟失,給漁民生產和管理帶來諸多不便。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耐腐蝕、使用壽命長,且有利于提高海螺捕獲量的海螺誘捕器具。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海螺誘捕器具,該器具由敞口網筐和底網兩部分組成,其特征是由聚乙烯注塑制成的筐架及四周側邊網組成的網筐呈塔式整體結構。本誘捕器具采用聚乙烯一次性注塑,將框架和側邊網制成一體,具有成型結構簡單,易于生產等特點,上述網筐可以制成圓塔式整體結構,或者方塔式整體結構。
為防止進入網筐內的海螺再次爬出誘捕器具,網筐的敞口邊沿設有向內傾斜邊框,該邊框亦可通過注塑工藝與網管一次成型。利用該邊框的傾斜角度,可阻擋海螺外逃。
為有利于誘捕器具沉入海底,并防止網筐傾覆,上述網筐底部四周邊框內可裝有金屬棍利用金屬棍的重量,將誘捕器具迅速沉入海內,并可提高網筐的穩定性。
上述網筐的敞口邊沿可加工有用于懸掛誘餌的孔眼,利用該孔眼可方便地將誘餌懸掛在網筐上部。另外,為防止誘捕器具丟失和錯拿,網筐的敞口邊沿或其它適當部位,可加工有特殊標記以示區別。
本器具在網筐底部邊杠與邊網之間加工有若干用于安裝網底的孔眼,網底可通過該孔眼直接固定在網筐底部,該結構可以避免網衣直接接觸海底,以防止網衣磨損。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比較,具有結構簡單,耐腐蝕性好,使用壽命長等特點,而且采用剛性邊網,有利于提高海螺向上爬行速度,提高海螺在邊網上的吸附牢固度,防止海螺滾落下來,有助于增加海螺捕獲量,同時加上網筐識別標記,可方便漁民生產管理。使用本器具具有很高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以下結合附圖介紹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網筐結構附示圖。
圖2為網筐側邊網A-A斷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網筐筐架B-B斷面結構示意圖。
本實施例網筐3整體由筐架1和四周側邊網2,采用低密度聚乙烯一次性注塑而成,網筐3是方塔式結構,邊網2的網孔可以是方孔。網筐敞口邊沿7設有向內傾斜的邊框4。該邊沿7對稱兩側加工有孔眼8,用于懸掛海螺誘餌。上述網筐的底部四周邊框5內裝有金屬棍6。該金屬棍亦可通過注塑工藝,與網筐3一次成型。上述網筐的底部邊框6與邊網2之間加工有若干孔眼9,網衣可通過孔眼9安裝在網筐3底部。
權利要求1.一種海螺誘捕器具,該器具由敞口網筐[3]和底網兩部分組成,其特征是由聚乙烯注塑制成的筐架[1]及四周側邊網[2]組成的網筐[3]呈塔式整體結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誘捕器具,其特征是所說網筐[3]的敞口邊沿[7]設有向內傾斜邊框[4]。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誘捕器具,其特征是所說網筐[3]的底部四周邊框[5]內裝有金屬棍[6]。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誘捕器具,其特征是所說網筐[3]的敞口邊沿[7]上加工有懸掛誘餌的孔眼[8]。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誘捕器具,其特征是所說網筐[3]為圓塔式或方塔式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海螺誘捕器,該器具由敞口網筐和底網兩部分組成,其特點是網筐的筐架及四周側邊網采用聚乙烯一次性注塑制成塔式整體結構。為防止進入網筐內的海螺再次逃出誘捕器具,網筐的敞口邊沿設有向內傾斜邊框。上述網筐底部四周邊框內可加裝金屬棍,以利于器具沉入海底,并防止網筐傾覆。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采用鐵棍和網衣制成的誘捕器具比較,具有抗海水腐蝕、使用壽命長特點。采用剛性邊網可提高海螺吸附牢固度和其沿邊網向上爬行速度。為防止本器具丟失和錯拿,網筐可加工有特殊標記。
文檔編號A01K69/06GK2204487SQ9520300
公開日1995年8月9日 申請日期1995年2月16日 優先權日1995年2月16日
發明者耿連奎, 金峰, 崔連紅 申請人:耿連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