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小麥育種方法
【專利說明】雜交小麥育種方法
[0001]本發明屬于農業科技領域中雜交小麥育種技術范圍。
[0002]農業生產實踐證明,利用雜種優勢,顯著提高糧食作物單位面積產量,是解決糧食問題的最有效途徑之一。小麥雜種優勢的利用,對提高小麥產量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
[0003]發明人自1965年開始研究雜交小麥育種,從各小麥品種和雜交材料中尋找雄性不育材料,找到了一些不育材料,這些不育材料的不育性,有的在下一代消失,有的保持幾代后消失。又引進提型不育系和相應的恢復系,用當地品種轉育不育系和恢復系。1977年在以普里美比為母本的雜交材料中,發現了雄性不育材料,其不育性容易保持,但恢復系難找,與提型不育系相似。1991年在以山12為母本,以(沙瑞克X72-629)F7為父本的雜交材料中,發現了小麥山型光溫敏感雄性不育材料,認為光溫敏雄性不育系利用價值高。近幾年育成了下述小麥光溫敏雄性不育系。
[0004]一、青不不育系:從青麥7號小麥品種中分離出的不育株選育成的,其不育起點溫度較低。青麥7號2009年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2009061號。青麥6號和青麥7號是姐妹品種,發明人種植的青麥6號品種分離出了與青不不育株相似的不育株。
[0005]二、青系不育系:青系不育系是指利用青不不育系所含的不育基因育成的不育系。如青系山農20不育系,青系浚麥99-7不育系,青系濟麥22優不育系、青系西農979不育系、青系矮抗58不育系、青系周麥16不育系、青系01不育系、青系02不育系、青系03不育系、青系04不育系、青系05不育系、青系06不育系、青系07不育系、青系08不育系、青系09不育系、青系10不育系等。
[0006]三、開不不育系:從開麥20小麥品種中分尚出的不育株選育成的。
[0007]四、開系不育系:開系不育系是指利用開不不育系所含的不育基因育成的不育系。如開系懷川916不育系,開系新麥26不育系、開系豫教5號不育系、開系資麥I號不育系、開系金禾9123不育系、開系山農20不育系、開系濟麥22優不育系、開系矮抗58不育系、開系周麥16不育系、開系01不育系、開系02不育系、開系03不育系、開系04不育系、開系05不育系、開系06不育系、開系07不育系、開系08不育系、開系09不育系、開系10不育系等。
[0008]五、金不不育系:從金禾9123小麥品種中分離出的不育株選育成的。
[0009]六、金系不育系:金系不育系是指利用金不不育系所含的不育基因育成的不育系。如金系懷川916不育系,金系新麥26不育系、金系豫教5號不育系、金系資麥I號不育系、金系山農20不育系、金系濟麥22優不育系、金系矮抗58不育系、金系周麥16不育系、金系01不育系、金系02不育系、金系03不育系、金系04不育系、金系05不育系、金系06不育系、金系07不育系、金系08不育系、金系09不育系、金系10不育系等。
[0010]七、新不不育系:從新麥21小麥品種中分離出的不育株選育成的。
[0011]八、新系不育系:新系不育系是指利用新不不育系所含的不育基因育成的不育系,如新系矮抗58不育系、新系周麥16不育系、新系01不育系、新系02不育系、新系03不育系、新系04不育系、新系05不育系、新系06不育系、新系07不育系、新系08不育系、新系09不育系、新系10不育系等。
[0012]九、鄂不不育系:2010年從鄂532小麥品種中分離出的不育株選育成的。
[0013]十、鄂系不育系:鄂系不育系是指利用鄂不不育系所含的不育基因育成的不育系。如鄂系資麥I號不育系、鄂系西農979不育系、鄂系01不育系、鄂系02不育系、鄂系03不育系、鄂系04不育系、鄂系05不育系、鄂系06不育系、鄂系07不育系、鄂系08不育系、鄂系09不育系、部系10不育系等。
[0014]^^一、汶不不育系:從汶農14小麥品種中分離出的不育株選育成的。
[0015]十二、汶系不育系:汶系不育系是指利用汶不不育系所含的不育基因育成的不育系。如汶系01不育系、汶系02不育系、汶系02不育系、汶系03不育系、汶系04不育系、汶系05不育系、漢系06不育系、漢系07不育系、漢系08不育系、漢系09不育系、漢系10不育系等。
[0016]上述小麥光溫敏雄性不育系的選育方法:上述各品種分離出的小麥光溫敏雄性不育株,在棲霞自然條件下,一般表現為,5月份早生孽穗,在短光照低溫條件下,早開的花,表現育性正常,晚生孽穗,隨著日照變長,氣溫升高,晚開的花,逐漸表現為雄性不育。將其種子分成兩份,一份用早種或加上人為創造條件,使其在短光照低溫條件下開育性正常的花繁殖種子。一份用晚種或加噴多效唑等方法,使其晚開花,檢驗其雄性不育程度,如果百分之百的花表現為雄性不育,其后代也是這樣,并且農藝性狀和育性穩定,就是雄性不育系。如果不是百分之百的花表現為雄性不育,再用上述方法選不育株,繁殖、檢驗育性,直到育成不育系。
[0017]上述小麥光溫敏雄性不育系,在短光照低溫條件下,表現育性正常,黃淮冬麥區內,小麥在5月10日前開花的大部分地區能滿足這個條件,可繁殖不育系。
[0018]上述小麥光溫敏雄性不育系,在長光照高溫條件下表現雄性不育。在棲霞氣溫正常年份,一般5月23日后開的花可表現為百分之百的雄性不育,可選擇相當于棲霞5月23日后小麥開花的光照氣溫條件的地區的地塊制種,浚麥99-7、濟麥22優、矮抗58、山農17、山農19、山農20、山農21、山農22、煙農19、周麥16、周麥26、周麥27等周麥系列、資麥I號、西農979、中麥895、魯原502等大多數常規小麥種品都可做父本與其雜交,配置雜交小麥。
【主權項】
1.一種雜交小麥育種方法,其特征是這種方法所用的小麥光溫敏雄性不育系的來源是:青不不育系是從青麥7號小麥品種分離出的不育株育成的,開不不育系是從開麥20小麥品種分離出的不育株育成的,金不不育系是從金禾9123小麥品種中分離出的不育株育成的,新不不育系是從新麥21小麥品種中分離出的不育株育成的,鄂不不育系是從鄂532小麥品種中分離出的不育株育成的,汶不不育系是汶農14小麥品種中分離出的不育株育成的。
2.利用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麥光溫敏雄性不育系所含的不育基因育成了下述小麥光溫敏雄性不育系,如: 青系山農20不育系,青系浚麥99-7不育系,青系濟麥22優不育系、青系西農979不育系、青系矮抗58不育系、青系周麥16不育系、青系01不育系、青系02不育系、青03不育系、青系04不育系、青系05不育系、青系06不育系、青系07不育系、青系08不育系、青系09不育系、青系10不育系等。 開系懷川916不育系,開系新麥26不育系、開系豫教5號不育系、開系資麥I號不育系、開系金禾9123不育系、開系山農20不育系、開系濟麥22優不育系、開系矮抗58不育系、開系周麥16不育系、開系01不育系、開系02不育系、開系03不育系、開系04不育系、開系05不育系、開系06不育系、開系07不育系、開系08不育系、開系09不育系、開系10不育系等。 金系懷川916不育系,金系新麥26不育系、金系豫教5號不育系、金系資麥I號不育系、金系山農20不育系、金系濟麥22優不育系、金系矮抗58不育系、金系周麥16不育系、金系01不育系、金系02不育系、金系03不育系、金系04不育系、金系05不育系、金系06不育系、金系07不育系、金系08不育系、金系09不育系、金系10不育系等。 新系矮抗58不育系、新系周麥16不育系、新系01不育系、新系02不育系、新系03不育系、新系04不育系、新系05不育系、新系06不育系、新系07不育系、新系08不育系、新系09不育系、新系10不育系等。 鄂系資麥I號不育系、鄂系西農979不育系、鄂系01不育系、鄂系02不育系、鄂系03不育系、鄂系04不育系、鄂系05不育系、鄂系06不育系、鄂系07不育系、鄂系08不育系、鄂系09不育系、鄂系10不育系等。 汶系01不育系、汶系02不育系、汶系03不育系、汶系04不育系、汶系05不育系、汶系06不育系、汶系07不育系、汶系08不育系、汶系09不育系、汶系10不育系等。 浚麥99-7、濟麥22優、矮抗58、山農17、山農19、山農20、山農21、山農22、煙農19、周麥16、周麥26、周麥27等周麥系列、資麥I號、西農979、中麥895、魯原502等大多數常規小麥種品都可做父本與其雜交,配置雜交小麥。
【專利摘要】雜交小麥育種方法。本發明屬于農業科技領域中雜交小麥育種技術范圍。發明人育成了青不不育系、開不不育系、金不不育系、新不不育系、鄂不不育系、汶不不育系等小麥光溫敏雄性不育系,可以其為母本與恢復系雜交,配制雜交小麥種子。
【IPC分類】A01H1-02
【公開號】CN104542240
【申請號】CN201310508697
【發明人】衣立山
【申請人】衣淑榮
【公開日】2015年4月29日
【申請日】2013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