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三系雜交小麥親本原原種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小麥育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三系雜交小麥親本原原種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小麥是世界上總產量最多,營養價值高的糧食作物。隨著人口數量的進一步增加,人均耕地面積逐年減少,糧食安全是人類面臨的首要問題。雜種優勢是生物界中的一種普遍現象,利用小麥雜種優勢是提高小麥產量的主要措施,“三系法”是小麥利用雜種優勢的主要途徑之一。
[0003]三系法是指將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進行三系配套,不育系為母本,保持系為父本,相間種植,通過保持系給不育系授粉,不育系所結種子下代仍為雄性不育,用于繼續繁殖不育系和用以與恢復系配制雜交種;以不育系為母本,恢復系為父本,相間種植,通過恢復系給不育系授粉,不育系植株上生產的種子即為雜交種。育種實踐證明,雜種優勢的強弱是由雜交親本的純合程度和配合力大小決定的。雜交玉米、雜交水稻生產中,一個強優勢雜交品種,由于親本種子純度不高而導致雜交種優勢下降的情況屢見不鮮。
【發明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三系雜交小麥親本原原種生產方法,主要目的是保證親本種子的純度和雜種優勢性能。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主要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方面,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三系雜交小麥親本原原種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07]a.通過不育系穗行套袋自交確定不育系穗行是否符合不育系100%的不育度指標,單獨收獲符合不育度指標的不育系穗行與保持系穗行的套袋異交穗,混合收獲符合不育度指標的不育系穗行;
[0008]b.步驟a中單獨收獲的套袋異交穗種子用于與同型保持系間行種植實現不育系穗系循環繁殖;混合收獲的不育系穗行種子用于種植不育系原原種圃,成熟收獲即為不育系原原種;
[0009]c.采用步驟a中單獨收獲的套袋異交穗種子與恢復系穗行配對套袋測交,恢復系穗行與套袋測交穗對應編號,單獨收獲套袋測交種子;
[0010]d.步驟c中單獨收獲的套袋測交種進行產量比較,淘汰雜種優勢表現差的測交種及其對應序號的恢復系穗行保存種子;
[0011]e.把符合要求的測交種對應的恢復系穗行保存種子取少量用于恢復系穗系循環繁殖,然后穗行種子混合用于種植恢復系原原種圃,收獲后為恢復系原原種。
[0012]作為優選,所述步驟a中,在隔離區內不育系穗行母本與同型保持系穗行父本按2:1行比間行種植;
[0013]抽穗后,每個不育系穗行隨機選至少I穗主莖穗套袋自交,每個不育系穗行隨機選至少2穗與相鄰保持系穗子套袋異交;
[0014]揚花期觀察不育系穗行楊花情況;
[0015]成熟期檢查不育系穗行套袋自交穗的結實情況;
[0016]有散粉株或套袋自交結實的不育系穗行不符合母本不育系100%的不育度指標;
[0017]淘汰不符合不育度指標的不育系穗行;
[0018]符合不育度指標的不育系穗行中的套袋異交穗單獨收獲后,再混合收獲符合不育度指標的不育系穗行種子。
[0019]不育系穗行中套袋異交穗分別單獨脫粒保存,不育系穗行中套袋異交穗中至少I穗用于不育系穗系循環繁殖,至少I穗用于與恢復系穗行測交。
[0020]作為優選,混合收獲的不育系穗行種子與同型保持系父本在隔離區內按6?10:2行比間行種植;保持系揚花散粉期間,用吹風機人工輔助授粉,連續5天,然后割除2行保持系父本植株;成熟期,收獲不育系母本種子即為不育系原原種。
[0021]作為優選,所述步驟c具體如下:
[0022]在隔離區內不育系穗行母本與恢復系穗行父本按1:2行比間行種植,其中不育系穗行母本為收獲的符合不育度指標要求的不育系穗行套袋異交穗種子;
[0023]田間淘汰表現不良的恢復系穗行;
[0024]抽穗后,每個不育系穗行隨機選至少2穗與相鄰恢復系穗行穗子套袋測交,測交穗與對應的恢復系穗行對應編號掛牌標不;
[0025]成熟期,單獨收獲不育系X恢復系的套袋測交穗按編號分別保存得到測交種,再收獲對應編號的恢復系穗行,各穗行單獨脫粒按編號分別裝袋保存得到恢復系穗行種子。
[0026]作為優選,對恢復系測交種進行產量比較,田間排列采用增廣試驗設計,以主栽推廣品種為對照;根據一一對應的編號淘汰與產量顯著低于對照的恢復系測交種及其對應的恢復系穗行種子;當選的恢復系穗行,每個穗行先留少量種子用于恢復系穗系循環繁殖,再將當選恢復系穗行種子混合。
[002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8]本發明實施例的三系雜交小麥親本原原種生產方法保證不育系100%的不育度和恢復系較高的配合力,保證了親本種子的純度,保證了強優勢雜交小麥品種親本的種子質量,從而保證了雜交種的強優勢利用。
【附圖說明】
[0029]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0]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但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在下述說明中,不同的“一實施例”或“實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實施例。此外,一或多個實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結構、或特點可由任何合適形式組合。
[0031]參照圖1,一種三系雜交小麥親本原原種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32]a.通過不育系穗行套袋自交確定不育系穗行是否符合不育系100%的不育度指標,單獨收獲符合不育度指標的不育系穗行與保持系穗行的套袋異交穗,混合收獲符合不育度指標的不育系穗行;
[0033]b.步驟a中單獨收獲的套袋異交穗種子用于與同型保持系間行種植實現不育系穗系循環繁殖;混合收獲的不育系穗行種子用于種植不育系原原種圃,成熟收獲即為不育系原原種;
[0034]c.采用步驟a中單獨收獲的套袋異交穗種子與恢復系穗行配對套袋測交,恢復系穗行與套袋測交穗對應編號,單獨收獲套袋測交種子;
[0035]d.步驟c中單獨收獲的套袋測交種進行產量比較,淘汰雜種優勢表現差的測交種及其對應序號的恢復系穗行保存種子;
[0036]e.把符合要求的測交種對應的恢復系穗行保存種子取少量用于恢復系穗系循環繁殖,然后穗行種子混合用于種植恢復系原原種圃,收獲后為恢復系原原種。
[0037]本發明實施例的方法中不育系穗行與保持系穗行間行種植,通過不育系穗行套袋自交鑒定不育度,并用符合不育度指標的不育系穗行的套袋異交穗繁殖不育系穗行,從而保證了母本不育系的100%不育度指標。通過恢復系穗行與符合不育度指標的不育系穗行的套袋異交穗行的套袋測交種進行產量比較淘汰雜種優勢表現差的恢復系穗行,保證了父本恢復系較高的配合力,保證了親本種子的純度,保證了強優勢雜交小麥品種親本的種子質量,從而保證了雜交種的強優勢利用。
[0038]作為上述實施例的優選,步驟a中,
[0039]在隔離區內不育系穗行母本與同型保持系穗行父本按2:1行比間行種植;當然,也可按其他行比進行間隔種植;
[0040]抽穗后,每個不育系穗行隨機選至少一穗主莖穗套袋自交(一般I?2穗),每個不育系穗行隨機選至少2穗(一般2穗即可)與相鄰保持系穗子套袋異交;
[0041]揚花期觀察不育系穗行楊花情況;
[0042]成熟期檢查不育系穗行套袋自交穗的結實情況;
[0043]有散粉株或套袋自交結實的不育系穗行不符合母本不育系100%的不育度指標;
[0044]淘汰不符合不育度指標的不育系穗行;
[0045]符合不育度指標的不育系穗行中的套袋異交穗單獨收獲后,再混合收獲符合不育度指標的不育系穗行種子。
[0046]單獨收獲的不育系穗行中套袋異交穗中,其中I穗可用于不育系穗系循環繁殖,另外的其中I穗用于與恢復系穗行測交。
[0047]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觀察不育系穗行是否有散粉株或套袋自交穗是否結實來判斷不育系穗行是否符合母本不育系的不育度指標,充分保證了不育系穗行的100%不育度指標。
[0048]作為上述實施例的優選,混合收獲的不育系穗行種子與同型保持系父本在隔離區內按6?10:2行比間行種植;保持系揚花散粉期間,用吹風機人工輔助授粉,連續5天,然后割除2行保持系父本植株;成熟期,收獲不育系母本種子即為不育系原原種。本實施例中通過吹風機人工輔助授粉,保證了受精率。割除保持系父本植株,利于不育系母本的生長和收獲。
[0049]作為上述實施例的優選,步驟c具體如下:
[0050]在隔離區內不育系穗行母本與恢復系穗行父本按1:2行比(不排除其他行比)間行種植,其中不育系穗行母本選用收獲的符合不育度指標要求的不育系穗行套袋異交穗種子;
[0051]田間淘汰表現不良的恢復系穗行;
[0052]抽穗后,每個不育系穗行隨機選至少2穗(一般2穗即可)與相鄰恢復系穗行穗子套袋測交,測交穗與對應的恢復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