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稻脫粒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農用機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稻脫粒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水稻收割后均需要對其脫粒,現有技術中的脫粒機結構復雜,成本較高,只適用一些大型的糧食加工廠,而對于小型糧食加工廠及農戶沒有能力購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發明內容】
[0003]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水稻脫粒裝置,該脫粒機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適用于小型糧食加工廠及農戶自行使用。
[0004]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具體實現:
一種水稻脫粒裝置,包括機架、料倉及兩組結構相同的脫粒組件,每組脫粒組件包括脫粒滾筒、脫粒篩板及電機,所述脫粒滾筒由電機驅動,在脫粒滾筒的外圍均布有多個脫粒齒,所述料倉內對稱設置有兩中空腔,兩組脫粒組件對應設置在兩中空腔內,脫粒篩板對應固定在中空腔的側壁上且與中空腔的側壁圍成與脫粒滾筒外形相匹配容納空間,每個中空腔的上方設置有進料口,中空腔的下方與脫粒篩板對應處設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設置有接料桶。
[0005]進一步的,所述機架為中空且一側開口的方形框體。
[0006]進一步的,所述料倉的頂部每個進料口的一側各設置有一擋料板。
[0007]本發明一種水稻脫粒裝置,包括兩組結構相同的脫粒組件,每組脫粒組件包括脫粒滾筒、脫粒篩板及電機,通過電機帶動脫粒滾筒轉動進而通過脫粒齒對水稻進行脫粒,并通過脫粒篩板進行篩選,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適用于小型糧食加工廠及農戶自行使用。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發明一種水稻脫粒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中:1_機架;2-料倉;3_脫粒滾筒;4_脫粒篩板;5_脫粒齒;6_中空腔;7-進料口 ;8_出料口 ;9_擋料板;10-接料桶;11-物料。
【具體實施方式】
[0010]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水稻脫粒裝置,包括機架1、料倉2及兩組結構相同的脫粒組件,每組脫粒組件包括脫粒滾筒3、脫粒篩板4及電機,脫粒滾筒3由電機驅動,在脫粒滾筒3的外圍均布有多個脫粒齒5,料倉2內對稱設置有兩中空腔6,兩組脫粒組件對應設置在兩中空腔6內,脫粒篩板4對應固定在中空腔6的側壁上且與中空腔6的側壁圍成與脫粒滾筒3外形相匹配容納空間,每個中空腔6的上方設置有進料口 7,中空腔6的下方與脫粒篩板3對應處設置有出料口 8,出料口 8的下方設置有接料桶10,方便收集水稻粒。
[0011]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機架I為中空且一側開口的方形框體,結構簡單,便于加工。
[0012]優選的,料倉2的頂部每個進料口 7的一側各設置有一擋料板9,保障操作人員在添加物料11 (水稻穗)時的安全。
[0013]本發明一種水稻脫粒裝置,包括兩組結構相同的脫粒組件,每組脫粒組件包括脫粒滾筒、脫粒篩板及電機,通過電機帶動脫粒滾筒轉動進而通過脫粒齒對水稻進行脫粒,并通過脫粒篩板進行篩選,兩組脫粒組件可以同時工作,或者單獨一組工作均可,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適用于小型糧食加工廠及農戶自行使用。
[0014]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調節,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水稻脫粒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料倉及兩組結構相同的脫粒組件,每組脫粒組件包括脫粒滾筒、脫粒篩板及電機,所述脫粒滾筒由電機驅動,在脫粒滾筒的外圍均布有多個脫粒齒,所述料倉內對稱設置有兩中空腔,兩組脫粒組件對應設置在兩中空腔內,脫粒篩板對應固定在中空腔的側壁上且與中空腔的側壁圍成與脫粒滾筒外形相匹配容納空間,每個中空腔的上方設置有進料口,中空腔的下方與脫粒篩板對應處設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設置有接料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稻脫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為中空且一側開口的方形框體。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水稻脫粒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倉的頂部每個進料口的一側各設置有一擋料板。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稻脫粒裝置,包括機架、料倉及兩組結構相同的脫粒組件,每組脫粒組件包括脫粒滾筒、脫粒篩板及電機,所述脫粒滾筒由電機驅動,在脫粒滾筒的外圍均布有多個脫粒齒,所述料倉內對稱設置有兩中空腔,兩組脫粒組件對應設置在兩中空腔內,脫粒篩板對應固定在中空腔的側壁上且與中空腔的側壁圍成與脫粒滾筒外形相匹配容納空間,每個中空腔的上方設置有進料口,中空腔的下方與脫粒篩板對應處設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下方設置有接料桶,本發明通過電機帶動脫粒滾筒轉動進而通過脫粒齒對水稻進行脫粒,并通過脫粒篩板進行篩選,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適用于小型糧食加工廠及農戶自行使用。
【IPC分類】A01F7-02
【公開號】CN104798545
【申請號】CN201510192840
【發明人】黎健生
【申請人】柳州凡一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29日
【申請日】2015年4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