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皮櫟容器育苗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植物繁殖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栓皮櫟容器育苗方法。
【背景技術】
[0002]栓皮櫟(Quercus variabilis Β?)又名軟木櫟、粗皮青岡、白麻櫟,系殼斗科(Fagaceae)櫟屬喬木,樹冠廣卵形,樹干多,灰褐色,深縱裂,木栓層特厚。小枝淡褐色,雄花序生于當年生枝下部,雌花單生或雙生與當年生枝葉腋。花期5月;果翌年9-10月成熟。是中國重要的用材樹種。栓皮櫟喜光,常生于山地陽坡,但幼樹以有側方庇蔭為好。對氣候,土壤的適應性強。能耐_20°C的低溫,在pH4-8的酸性,中性及石灰性土壤中均有生長,亦耐干旱、瘠薄、而以深厚、肥沃、適當濕潤而排水良好的壤土和沙質壤土最適宜,不耐積水。產遼寧、河北、山西、陜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省區。華北地區通常生于海拔800米以下的陽坡,西南地區可達海拔2000-3000米。
[0003]目前,栓皮櫟資源仍處于野生分布狀態,但隨著保持植物多樣性的需求,規模化人工栽培栓皮櫟資源勢在必行。容器苗具有苗期短、造林季節長、苗木規格和質量易于控制、節約種子、起苗過程中根系不易損傷、苗木失水少、造林成活率高、無緩苗期、便于育苗機械化等優點,是林業發達國家林木種苗的主要供應形式,現在我國也廣泛采用。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栓皮櫟栽培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營養供給充足,肥效長,苗木不易損傷,苗木失水少,有助于苗木快速生長的栓皮櫟容器苗育苗方法。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栓皮櫟容器育苗方法,它包括營養杯選用、配制育苗基質、種子采集及處理、植苗上杯和栽培管理的工序,在育苗容器中裝好育苗基質,并擺放在苗床上,將采集后的栓皮櫟種子進行處理,然后植苗上杯,最后進行栽培管理,得到栓皮櫟苗木;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育苗基質配制:育苗基質由下列原料和比例混合配制而成:紅心土:椰糠:珍珠巖:腐殖土比例為1~4: 1: 1: 1 ;
(2)苗床及育苗容器準備:選擇背風向陽、透水性好的地方建苗床,選擇8?10cmX15?20 cm的黑色營養杯作為育苗容器;將育苗容器裝滿育苗基質,整齊擺放在苗床上,播種前1天按常規用重量濃度為0.2 %的高錳酸鉀對育苗基質進行消毒
(3)種子的采集及處理:3~4月采集的栓皮櫟種子,堆慪1-2天,用清水搓洗后,去掉雜質和癟粒,再用重量濃度為0.2%的甲基托布津溶液拌種,并蓋上塑料薄膜進行殺蟲,然后用濕沙貯藏種子,沙與種子的體積比為1:1 ;
(4)植苗上杯:待栓皮櫟種子長出胚芽,將栓皮櫟種子從沙子中輕輕挖起,選擇生長整齊,無霉變的帶胚芽栓皮櫟種子,先用小木棍在配好的育苗基質上插一個小孔,把栓皮櫟胚芽放入小孔中,再將周圍的育苗基質輕輕地壓實; (5)栽培管理:植苗上杯后,按每畦寬100?120cm的規格排放,淋透水,搭建50~60%的遮陰網,適時澆水,每隔7?10天噴灑1次重量濃度0.2?0.5%甲基托布津溶液,以防病蟲害侵染。
[0006]優選的,以上所述的育苗基質配比為:紅心土:椰糠:珍珠巖:腐殖土比為3: 1: 1: 1。
[0007]優選的,以上所述的育苗基質的制備方法是按比例分別稱取紅心土、椰糠、珍珠巖和腐殖土原料,分別搗碎過40~60目,混合攪拌均勻,曬干至含水率為15%備用。
[0008]相對于現有技術,本發明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如下:
1、本發明中栓皮櫟通過容器育苗,不受土壤性質的影響,可利用不適宜地栽的土地,有效保護了土地資源,具有較好的社會效益;同時節約了播種用種,降低了生產成本,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0009]2、本發明容器育苗所用的基質是依據栓皮櫟生理特性配制而成的,物理性狀更優,苗木生長迅速、整齊、健壯,縮短了育苗周期;容器苗栽植時帶土團,保證了起苗時根系的完整性,提尚了栽植成活率。
[0010]3、本發明的育苗方法,取材方便,操作簡單,為栓皮櫟建立了全新的栽培體系,大幅度提高了栓皮櫟的成活率和生長量,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
[0012]實施例1:
一種栓皮櫟容器育苗方法,按紅心土:椰糠:珍珠巖:腐殖土比例為1:1:1:1分別稱取紅心土、椰糠、珍珠巖和腐殖土原料,分別搗碎過40~60目,混合攪拌均勻,曬干至含水率為15%備用。
[0013]選擇背風向陽、透水性好的地方建苗床,選擇8 cmX15 cm的黑色營養杯作為育苗容器。將育苗容器裝滿配制好的育苗基質,整齊擺放在苗床上,播種前1天按常規用重量濃度為0.2 %的高錳酸鉀對育苗基質進行消毒。
[0014]3~4月采集的栓皮櫟種子,堆慪1~2天,用清水搓洗后,去掉雜質和癟粒,再用重量濃度為0.2%的甲基托布津溶液拌種,并蓋上塑料薄膜進行殺蟲,然后用濕沙貯藏種子,沙與種子的體積比為1:1。待栓皮櫟種子長出胚芽,將栓皮櫟種子從沙子中輕輕挖起,選擇生長整齊,無霉變的帶胚芽栓皮櫟種子,先用小木棍在配好的育苗基質上插一個小孔,把栓皮櫟胚芽放入小孔中,再將周圍的育苗基質輕輕地壓實。
[0015]植苗上杯后,按每畦寬100cm的規格排放,淋透水,搭建50%的遮陰網,適時澆水,每隔7天噴灑1次重量濃度0.2%甲基托布津溶液,以防病蟲害侵染,最后得到栓皮櫟苗木。
[0016]實施例2:
一種栓皮櫟容器育苗方法,按紅心土:椰糠:珍珠巖:腐殖土比例為3:1:1:1分別稱取紅心土、椰糠、珍珠巖和腐殖土原料,分別搗碎過40~60目,混合攪拌均勻,曬干至含水率為15%備用。
[0017]選擇背風向陽、透水性好的地方建苗床,選擇10 cmX 15cm的黑色營養杯作為育苗容器。將育苗容器裝滿配制好的育苗基質,整齊擺放在苗床上,播種前1天按常規用重量濃度為0.2 %的高錳酸鉀對育苗基質進行消毒。
[0018]3~4月采集的栓皮櫟種子,堆慪1~2天,用清水搓洗后,去掉雜質和癟粒,再用重量濃度為0.2%的甲基托布津溶液拌種,并蓋上塑料薄膜進行殺蟲,然后用濕沙貯藏種子,沙與種子的體積比為1:1。待栓皮櫟種子長出胚芽,將栓皮櫟種子從沙子中輕輕挖起,選擇生長整齊,無霉變的帶胚芽栓皮櫟種子,先用小木棍在配好的育苗基質上插一個小孔,把栓皮櫟胚芽放入小孔中,再將周圍的育苗基質輕輕地壓實。
[0019]植苗上杯后,按每畦寬110cm的規格排放,淋透水,搭建55%的遮陰網,適時澆水,每隔8天噴灑1次重量濃度0.4%甲基托布津溶液,以防病蟲害侵染,最后得到栓皮櫟苗木。
[0020]實施例3:
一種栓皮櫟容器育苗方法,按紅心土:椰糠:珍珠巖:腐殖土比例為4:1:1:1分別稱取紅心土、椰糠、珍珠巖和腐殖土原料,分別搗碎過40~60目,混合攪拌均勻,曬干至含水率為15%備用。
[0021]選擇背風向陽、透水性好的地方建苗床,選擇10 cmX20 cm的黑色營養杯作為育苗容器。將育苗容器裝滿配制好的育苗基質,整齊擺放在苗床上,播種前1天按常規用重量濃度為0.2 %的高錳酸鉀對育苗基質進行消毒。
[0022]3-4月采集的栓皮櫟種子,堆慪1-2天,用清水搓洗后,去掉雜質和癟粒,再用重量濃度為0.2%的甲基托布津溶液拌種,并蓋上塑料薄膜進行殺蟲,然后用濕沙貯藏種子,沙與種子的體積比為1:1。待栓皮櫟種子長出胚芽,將栓皮櫟種子從沙子中輕輕挖起,選擇生長整齊,無霉變的帶胚芽栓皮櫟種子,先用小木棍在配好的育苗基質上插一個小孔,把栓皮櫟胚芽放入小孔中,再將周圍的育苗基質輕輕地壓實。
[0023]植苗上杯后,按每畦寬120cm的規格排放,淋透水,搭建60%的遮陰網,適時澆水,每隔10天噴灑1次重量濃度0.5%甲基托布津溶液,以防病蟲害侵染,最后得到栓皮櫟苗木。
【主權項】
1.一種栓皮櫟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營養杯選用、配制育苗基質、種子采集及處理、植苗上杯和栽培管理的工序,在育苗容器中裝好育苗基質,并擺放在苗床上,將采集后的栓皮櫟種子進行處理,然后植苗上杯,最后進行栽培管理,得到栓皮櫟苗木;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育苗基質配制:育苗基質由下列原料和比例混合配制而成:紅心土:椰糠:珍珠巖:腐殖土比例為1~4: 1: 1: 1 ; (2)苗床及育苗容器準備:選擇背風向陽、透水性好的地方建苗床,選擇8?10cmX15?20 cm的黑色營養杯作為育苗容器;將育苗容器裝滿育苗基質,整齊擺放在苗床上,播種前1天按常規用重量濃度為0.2 %的高錳酸鉀對育苗基質進行消毒 (3)種子的采集及處理:3~4月采集的栓皮櫟種子,堆慪1-2天,用清水搓洗后,去掉雜質和癟粒,再用重量濃度為0.2%的甲基托布津溶液拌種,并蓋上塑料薄膜進行殺蟲,然后用濕沙貯藏種子,沙與種子的體積比為1:1 ; (4)植苗上杯:待栓皮櫟種子長出胚芽,將栓皮櫟種子從沙子中輕輕挖起,選擇生長整齊,無霉變的帶胚芽栓皮櫟種子,先用小木棍在配好的育苗基質上插一個小孔,把栓皮櫟胚芽放入小孔中,再將周圍的育苗基質輕輕地壓實; (5)栽培管理:植苗上杯后,按每畦寬100?120cm的規格排放,淋透水,搭建50~60%的遮陰網,適時澆水,每隔7?10天噴灑1次重量濃度0.2?0.5%甲基托布津溶液,以防病蟲害侵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栓皮櫟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育苗基質配比為:紅心土:椰糠:珍珠巖:腐殖土比為4: 1: 1: 1。3.根據權利要求1或2任一所述的栓皮櫟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育苗基質的制備方法是按比例分別稱取紅心土、椰糠、珍珠巖和腐殖土原料,分別搗碎過40~60目,混合攪拌均勻,曬干至含水率為15%備用。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栓皮櫟容器育苗方法,它包括營養杯選用、配制育苗基質、種子采集及處理、植苗上杯和栽培管理的工序,在育苗容器中裝好育苗基質,并擺放在苗床上,將采集后的栓皮櫟種子進行處理,然后植苗上杯,最后進行栽培管理,得到栓皮櫟苗木。本發明中栓皮櫟通過容器育苗,不受土壤性質的影響,可利用不適宜地栽的土地,有效保護了土地資源;同時節約了播種用種,降低了生產成本,取材方便,操作簡單,為栓皮櫟建立了全新的栽培體系,大幅度提高了栓皮櫟的成活率和生長量,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IPC分類】A01G17/00, A01G9/10
【公開號】CN105393882
【申請號】CN201510871442
【發明人】黃錢英
【申請人】黃錢英
【公開日】2016年3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