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苗的培育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植物栽培裝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秧苗的培育裝置。
【背景技術】
[0002]育苗就是培育秧苗的意思。原意是指在苗圃、溫床或溫室里培育幼苗,以備移植至土地里去栽種。也可指各種生物細小時經過人工保護直至能獨立生存的這個階段。俗話說“苗壯半收成” ο育苗是一項勞動強度大、費時、技術性強的工作。
[0003]通常的培育秧苗時通常是將秧苗種植在土壤中即可,土壤中的營養成分是事先配置好的,在種子發芽后,即長成秧苗,灑水則是通過在秧苗上方灑水,但是此種培育方法,土壤中的營養成分事先配置,在后期的秧苗成長的過程中只能通過撒肥、灑水的方式補充營養,且營養均是從土壤層表面緩慢滲入,補充的效果差,且操作麻煩。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營養和水分補充方便且吸收效果好的秧苗培育裝置。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秧苗的培育裝置,包括上盒體和下盒體,上盒體內設有秧苗層、土壤層,上盒體的底部為支撐網,秧苗層插設于土壤層,土壤層與上盒體的內壁連接,下盒體為加水層,下盒體的內壁與上盒體的外壁滑動連接,且下盒體的盒壁與上盒體的盒壁之間設有固定裝置,下盒體的上部設有加水管,下盒體的下部設有出水管,加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設有控制閥門。
[0006]采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秧苗的培育裝置,上盒體用于盛裝土壤層,秧苗種植于土壤層內,下盒體為加水層,與上盒體滑動連接,在不需要加水或加營養液時,將下盒體向下滑動,使得土壤層的底部與液面分離,而在需要加水或加營養液時,抬升下盒體使得液面與土壤層接觸,土壤層即可吸收營養液或水分,加水管、出水管用于控制下盒體內的液面高度,支撐網給予土壤層支撐力。
[0007]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為:種子種植于土壤層中,從加水管中向下盒體中加入營養液,向上滑動下盒體,使得下盒體內的液面與土壤層接觸,土壤層的下部浸于營養液中,則營養液通過土壤層的吸附儲存,當土壤層的營養吸收足夠后,滑動下盒體,使得下盒體與土壤層分離,營養液也可替換為水,為土壤層中輸送水分。與現有的從地面上方撒肥或者灑水的方式相比,從土壤層的下方輸送營養和水分,操作僅需要加入至下盒體,滑動下盒體即可,操作方便,而土壤層的吸收,是根據土壤層的需求吸收營養液和水分,吸收更均勻且充分,效果好。
[0008]進一步,所述下盒體的底部豎向設有多個插管,插管的上端為尖部,插管的下部管壁設有多個通孔。插管可在下盒體上升的過程中插入至土壤層內并伸出,從而可從土壤層的上方為秧苗補水,從而補充效果更好,技能從下方補充也可從上方補充。
[0009]進一步,所述的插管的上端可拆卸連接有噴頭。噴頭噴淋的面積大,便于秧苗吸收。
[0010]進一步,所述的下盒體的底部設有抬升裝置。通過抬升裝置將下盒體抬起,實現下盒體與上盒體的滑動,操作更方便。
[0011]進一步,所述的抬升裝置為液壓千斤頂。千斤頂既可實現抬升過程又實現固定的過程,一舉兩得,操作方便。
[0012]進一步,所述的噴頭與插管轉動連接。噴頭在噴灑的過程中轉動,從而使得周圍的秧苗得到充分噴灑,噴灑效果好。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發明秧苗的培育裝置實施例插管未插入土壤層的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插管插入土壤層后的示意圖。
[0014]圖中:上盒體1、下盒體2、土壤層3、秧苗4、支撐網5、插管6、尖部7、噴頭8、液壓千金頂9、加水管10、出水管11。
【具體實施方式】
[0015]如圖1所示,本發明秧苗4的培育裝置,包括上盒體I和下盒體2,上盒體I內設有秧苗4層、土壤層3,上盒體I的底部為支撐網5,秧苗4層插設于土壤層3,土壤層3與上盒體I的內壁連接,下盒體2為加水層,下盒體2的底部豎向設有多個插管6,插管6的上端為尖部7,插管6的下部管壁設有多個通孔,插管6的上端轉動連接有噴頭8,噴頭8內設有吸水栗,下盒體2的內壁與上盒體I的外壁滑動連接,下盒體2的底部設有液壓千金頂9式抬升裝置,上盒體2的上部設有加水管10,下盒體2的下部設有出水管11,加水管10和出水管11上均設有控制閥門。
[0016]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如圖2所示,通過加水管1向下盒體2內加入營養液,抬升液壓千斤頂,下盒體2向上抬起,下盒體2與上盒體I滑動,使得下盒體2內的營養液與上盒體I內的土壤層3接觸,當下盒體2向上抬升的過程中,插管6的尖部7插入土壤層3中,并穿過土壤層3位于土壤層3的上方,然后將噴頭8連接于插管6的上端,此時,土壤層3的下部浸入營養液中,吸收營養液中的營養,營養液從插管6下部進入插管6中,噴頭8中的吸水栗則將營養液從插管6中吸出后從噴頭8中噴出,進而在土壤的上方噴灑至秧苗4的葉片或者土壤的上表面,土壤層3則從下部和上部同時吸收營養液中的營養,當營養液吸收后,剩余的營養液從出水管11中放出,從加水管10中向下盒體2內加入水,從而用相同的辦法為秧苗4補充水分。
[0017]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
【主權項】
1.秧苗的培育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盒體和下盒體,上盒體內設有秧苗層、土壤層,上盒體的底部為支撐網,秧苗層插設于土壤層,土壤層與上盒體的內壁連接,下盒體為加水層,下盒體的內壁與上盒體的外壁滑動連接,且下盒體的盒壁與上盒體的盒壁之間設有固定裝置,下盒體的上部設有加水管,下盒體的下部設有出水管,加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設有控制閥門。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秧苗的培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體的底部豎向設有多個插管,插管的上端為尖部,插管的下部管壁設有多個通孔。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秧苗的培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管的上端可拆卸連接有噴頭。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秧苗的培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盒體的底部設有抬升目.ο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秧苗的培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抬升裝置為液壓千斤頂。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秧苗的培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頭與插管轉動連接。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秧苗的培育裝置,包括上盒體和下盒體,上盒體內設有秧苗層、土壤層,上盒體的底部為支撐網,秧苗層插設于土壤層,土壤層與上盒體的內壁連接,下盒體為加水層,下盒體的內壁與上盒體的外壁滑動連接,且下盒體的盒壁與上盒體的盒壁之間設有固定裝置,下盒體的上部設有加水管,下盒體的下部設有出水管,加水管和出水管上均設有控制閥門。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營養和水分補充方便且吸收效果好的秧苗培育裝置。
【IPC分類】A01G9/10, A01C23/04, A01G27/02, A01G27/00
【公開號】CN105493945
【申請號】CN201510935845
【發明人】馬朝宇
【申請人】重慶亙宇園林景觀工程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