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利用分子標記培育水稻耐病材料的方法

文檔序號:9383939閱讀:418來源:國知局
利用分子標記培育水稻耐病材料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分子標記培育水稻耐病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近年來,水稻生產中經常遭遇稻瘟病、白葉枯病、紋枯病等水稻病害的危害,造成水稻減產,甚至絕收,嚴重制約了水稻生產,威脅到水稻可持續生產和我國的糧食安全問題。
[0003]目前,利用與抗病基因連鎖的分子標記培育抗病品種中,通用的方法為配制少量的組合,自雜種早代便開始使用單株PCR檢測,剔除不含抗病基因的單株,入選含有抗病基因的單株,這種方法在雜種后代選擇時,每一時代都要檢測大量的單株,并且由于配制數量少常無法兼顧農藝性狀和品種性狀,造成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費,基于這個原因,如何簡化利用分子標記選擇耐病材料,是提高分子標記抗病育種的關鍵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利用分子標記培育水稻耐病材料的方法。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利用分子標記培育水稻耐病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06](I)利用抗病基因連鎖分子標記,使用聚合酶鏈反應檢測水稻品種,篩選出含有抗病基因的品種作為抗病基因供體;
[0007](2)選擇性狀優良的水稻不育系、恢復系和保持系為抗病基因受體,與抗病基因供體雜交、回交,進行抗病基因轉移時配制的組合數應在200?400之間;
[0008](3)雜交后代早代進行選擇時,依據不同的選擇目的,加大選擇壓,淘汰農藝性狀、品質差的組合,選擇具有農藝性狀好、品質優等優點的不育系、恢復系和保持系優良單株;
[0009](4)雜交后代5代以后,開始對入選組合,單株進行分子標記PCR檢測,淘汰不含有抗病基因的單株,保留含有抗病基因且綜合性狀優良的單株;
[0010](5)將含有抗病基因入選單株按株行種植,繼續選擇,直到入選材料完全穩定;
[0011](6)將最終入選的含抗病基因的材料,進行病害接種和自然鑒定,淘汰由于抗病基因與背景之間的互作導致雖然含有抗病基因但耐病性差的組合,保留含抗病基因且耐病性強的組合,即為水稻耐病材料,可以抗病親本使用和應用于水稻生產。
[0012]作為優選,抗病基因包括抗稻瘟病基因、抗白葉枯病基因、抗紋枯病基因。
[0013]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4]I)進行抗病基因轉移時,大量配制組合,可以使得抗病基因盡可能轉移到綜合性狀優良的受體親本中,保證了雜種后代優良基因與抗病基因聚合的可能性。
[0015]2)早代加大選擇壓,進行嚴格的農藝性狀和品質性狀的篩選,而不進行分子標記篩選,可以保證入選后代的優良性狀可以較好的遺傳下去。
[0016]3)5代開始篩選含有抗病基因的單株,可以大大減少選擇的工作量,同時節省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0017]4)利用與抗病基因連鎖的分子標記選擇出的含有抗病基因的抗病材料,在高代進行人工接種和田間鑒定,可以剔除掉由于遺傳背景原因造成的雖然含有抗病基因,但耐病性差的組合,提高了水稻耐病材料選擇的準確性。
【具體實施方式】
[0018]—種利用抗稻瘟病基因Pi9連鎖分子標記培育水稻抗稻瘟病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19](I)利用抗稻瘟病基因Pi9連鎖分子標記(PB8,引物序列:F:5’ -CCGGACTAAGTACTGGCTTCGATA-3’ ;R:5’ -CCCAATCTCAATGACCCATAAC-3’),使用 PCR 反應檢測水稻品種,篩選出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9的品種作為抗病基因供體。
[0020](2)選擇性狀優良的水稻不育系、恢復系和保持系為抗稻瘟病基因Pi9的受體,與抗稻瘟病基因Pi9供體雜交、回交,Ρ?9基因轉移時配制的組合數應在300。
[0021](3)雜交后代早代進行選擇時,依據不同的選擇目的,加大選擇壓,淘汰農藝性狀、品質差的組合,選擇具有農藝性狀好、品質優等優點的不育系、恢復系和保持系優良單株。
[0022](4)雜交后代5代以后,開始對入選組合,單株進行分子標記PCR檢測,淘汰不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9的單株,保留含有抗病基因且綜合性狀優良的單株。
[0023](5)將含有抗稻瘟病基因Pi9入選單株按株行種植,繼續選擇,直到入選材料完全穩定。
[0024](6)將最終入選的含抗稻瘟病基因的材料,進行病害接種和自然鑒定,淘汰由于抗病基因與背景之間的互作導致雖然含有抗病基因但抗病性差的組合,保留含抗稻瘟病基因且抗病性強的組合,即為水稻抗稻瘟病材料。
[0025](7)利用該方法目前已經篩選出37個含抗稻瘟病基因Pi9,且抗病性好綜合性狀較優良的水稻恢復系和12個水稻兩系不育系,可用于水稻生產。
[0026]同樣,還可以利用抗白葉枯病基因、抗紋枯病基因的分子連鎖標記培育出水稻抗白葉枯病或水稻抗紋枯病材料,由于與上述方法基本類似,這里不再贅述。
[0027]以上所述的本發明實施方式,并不構成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定。任何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利用分子標記培育水稻耐病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利用抗病基因連鎖分子標記,使用聚合酶鏈反應檢測水稻品種,篩選出含有抗病基因的品種作為抗病基因供體; (2)選擇性狀優良的水稻不育系、恢復系和保持系為抗病基因受體,與抗病基因供體雜交、回交,進行抗病基因轉移時配制的組合數應在200?400之間; (3)雜交后代早代進行選擇時,依據不同的選擇目的,加大選擇壓,淘汰農藝性狀、品質差的組合,選擇具有農藝性狀好、品質優、抗性好及綜合性狀佳優點的不育系、恢復系和保持系優良單株; (4)雜交后代5代以后,開始對入選組合,單株進行分子標記PCR檢測,淘汰不含有抗病基因的單株,保留含有抗病基因且綜合性狀優良的單株; (5)將含有抗病基因入選單株按株行種植,繼續選擇,直到入選材料完全穩定; (6)將最終入選的含抗病基因的材料,進行病害接種和自然鑒定,淘汰由于抗病基因與背景之間的互作導致雖然含有抗病基因但耐病性差的組合,保留含抗病基因且耐病性強的組合,即為水稻耐病材料,可以抗病親本使用和應用于水稻生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病基因包括抗稻瘟病基因、抗白葉枯病基因、抗紋枯病基因。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分子標記培育水稻耐病材料的方法。該方法利用水稻抗病基因連鎖分子標記與抗病基因連鎖,且可以遺傳的特點,早代不進行標記分子檢測,只進行農藝性狀和品質性狀等品種特性的選擇,5代性狀穩定以后,進行分子標記PCR檢測,抗病性檢測,篩選含有抗病基因后代單株,培育水稻耐病材料。
【IPC分類】A01H1/02, A01H1/04
【公開號】CN105104177
【申請號】CN201510599847
【發明人】李澤福, 馬廷臣, 夏加發, 王元壘, 周坤能
【申請人】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公開日】2015年12月2日
【申請日】2015年9月21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