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sting id="vjp15"></listing><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menuitem id="vjp15"></menuitem></video></cite>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listing id="vjp15"></listing></strike></var>
<menuitem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menuitem>
<cite id="vjp15"></cite>
<var id="vjp15"><strike id="vjp15"></strike></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var>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var id="vjp15"></var><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video></cite>
<var id="vjp15"></var>
<var id="vjp15"></var>
<menuitem id="vjp15"><span id="vjp15"><thead id="vjp15"></thead></span></menuitem>
<cite id="vjp15"><video id="vjp15"></video></cite>
<menuitem id="vjp15"></menuitem>

一種通過鯉魚控制對蝦病害的生物防控方法

文檔序號:9817068閱讀:518來源:國知局
一種通過鯉魚控制對蝦病害的生物防控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水產養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通過添加鯉魚進行生物防控的對蝦養殖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對蝦是我國水產養殖業的支柱品種,近年來發展迅速,到2009年養殖產量130.3萬噸,產值超過300億元;出口創匯居我國水產品出口金額第一,高達12.3億美元。對蝦養殖業已經成為我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目標產業。
[0003]然而,對蝦病害問題仍然是對蝦養殖業發展的主要瓶頸。對蝦傳染性疾病的暴發流行與對蝦本身相互殘食的習性有一定的關系。在對蝦養殖過程中,由于環境條件惡化導致個別體質弱、抗病力差的對蝦首先發病甚至死亡,后者被健康個體捕食,從而導致傳染性病原體(細菌/病毒)在對蝦群體內傳播,最終引起對蝦疾病暴發流行。如何及時、徹底清除對蝦養殖池中的病蝦成為控制對蝦疾病暴發的關鍵技術之一。
[0004]對蝦病害問題仍然是對蝦養殖業發展的主要瓶頸。當前解決對蝦病害問題的主要措施包括提高對蝦抗病能力、改善對蝦養殖環境和切斷對蝦疾病病原的傳播途徑等幾種。
[0005]但是,自1992年對蝦白斑綜合癥暴發流行以來,在世界范圍內依然沒有找到一種切實可行的辦法徹底防止對蝦疾病的暴發流行。對蝦疾病的暴發流行已經給我國的對蝦養殖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據估計,每年的經濟損失高達30億元。
[0006]清除對蝦養殖池內的病蝦是防止對蝦疾病傳播的一種方法。但是,目前的人工清除病蝦的方法存在發現不及時、清除不徹底等的局限,很難控制對蝦傳染性疾病的暴發。此夕卜,業內也有一些對蝦養殖模式采用了魚蝦混養的方法進行蝦病的防控。但是,由于對魚類品種、數量、規格和投放時間的選擇上不能采取正確方法,往往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根據現有的蝦類傳染病傳播快,病蝦的清除不徹底不及時等問題,提供一種提高對蝦存活率的養殖方法。
[0008]本發明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通過添加鯉魚進行對蝦養殖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養殖蝦池內投放5~10萬尾/畝的蝦苗;
(2)對蝦養殖20、30日后每畝投放30、60尾鯉魚;
(3)常規培養。
[0009]作為一種優選方案,上述方法中,所述鯉魚的體重為0.9,1.1kg以上。
[0010]作為一種優選方案,上述方法中,所述養殖蝦池內的水為咸淡水,鹽度為0、10。
[0011]作為一種優選方案,上述方法中,所述蝦苗為適于在鹽度0、10內養殖的蝦類。更進一步地,所述蝦類為凡納濱對蝦、斑節對蝦、中國對蝦、羅氏沼蝦或基圍蝦。
[0012]本發明通過大量的實驗,綜合考慮了鯉魚的食性,以及蝦病的傳播力和當前對蝦養殖技術等因素,確定了上述方法。
[0013]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過大量的實驗證明,雜食性的0.9,1.1kg以上的鯉魚在蝦類養殖池中只攝食病死蝦,不攝食健康蝦。草魚的這一優點解決了其它兇猛肉食性魚類由于獵食健康蝦造成養殖蝦類存活率低的問題;
(2)鯉魚在蝦池中巡游,能先于健康蝦發現并攝食到病死蝦,能有較阻止健康蝦攝食病蝦,從而避免蝦病在健康蝦群中傳播流行;
(3)鯉魚能及時發現并攝食病死蝦,減少了人工巡塘清除病死蝦的工作量,提高了清除病死蝦的效率,提高了養殖成功率;
(4)利用鯉魚防控對蝦疾病的暴發流行,減少了各種防治對蝦病害藥物的使用。一方面有利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另一方面有利于對蝦品質的提高;
(5)鯉魚本身也是一種經濟魚類,蝦池中投放草魚給養蝦者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0014]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來進一步解釋本發明,但實施例并不對本發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0015]實施例1、比照對蝦養殖的正常管理方法,培好水后,投放1.0cm左右的蝦苗,每畝5?10萬尾。由于鯉魚不適于在鹽度大于7.5的水體中生存,所以本發明所述的養殖水體的鹽度在O?7.5范圍內。如果養殖水體的鹽度大于7.5,可用添加淡水的方法降低鹽度,將鹽度控制在上述范圍內。
[0016]2、適時投放鯉魚。對蝦養殖到20?30日左右,對蝦病害暴發前投放草魚。養殖過程中往往由于蝦苗本身的原因,在養殖前期就大規模死亡,此前沒必要投放草魚。所以一股養殖到20?30日時,蝦苗穩定后,再投放鯉魚;投放的鯉魚數量不能少于30尾/畝,并可根據放養蝦苗的密度適當增加,但沒必要超過60尾/畝;鯉魚的規格不能小于0.9、1.1kg /尾,因為小規格的鯉魚食量有限,如果出現病死蝦,在現有蝦病傳播力的情況下,小規格鯉魚不能及時清除病蝦,達不到預期結果。
[0017]在珠海實驗基地進行養殖試驗。9 口實驗蝦池,為A、B、c三組,每組3 口蝦池。各蝦池均按10萬/畝的密度投放凡納濱對蝦,其中A組3 口蝦池按30尾/畝,體重0.9,1.1kg投放鯉魚作實驗組,B、c兩組共6 口蝦池不投放鯉魚。對蝦長到7、8cm時A組和B組按對蝦體重I %的量投入病蝦進行人工感染,其中B組為陽性對照,c組不投喂病蝦作陰對照。經20天觀察,B組對蝦在人工感染的第11天全部死亡。A組對蝦的存活率為82%’ c組對蝦的存活率為91%。實驗結果表明,根據本發明的方法用鯉魚防止對蝦病害的效果很顯著。
【主權項】
1.一種通過添加鯉魚進行對蝦養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在養殖蝦池內投放5~10萬尾/畝的蝦苗; (2)對蝦養殖20、30日后每畝投放30、60尾鯉魚; (3)常規培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通過添加鯉魚進行對蝦養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鯉魚的體重為0.9、1.1kg以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通過添加鯉魚進行對蝦養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養殖蝦池內的水為咸淡水,鹽度為O、10。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通過添加鯉魚進行對蝦養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蝦苗為適于在鹽度O、10內養殖的蝦類。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通過添加鯉魚進行對蝦養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蝦類為凡納濱對蝦、斑節對蝦、中國對蝦、羅氏沼蝦或基圍蝦。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通過鯉魚控制對蝦病害的生物防控方法。本發明方法是通過在對蝦養殖區內投放鯉魚,從而實現對蝦傳染性疾病的預防,提高對蝦的存活率。通過本發明方法可以避免蝦病在健康蝦群中傳播流行,減少了人工清楚病蝦、死蝦的工作量,提高了清除效率和養殖成功率,給養殖者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
【IPC分類】A01K61/00
【公開號】CN105580757
【申請號】CN201410566397
【發明人】不公告發明人
【申請人】馬晶晶
【公開日】2016年5月18日
【申請日】2014年10月23日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韩国伦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