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甘蔗收割機的排雜下風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的一種甘蔗收割機的排雜下風機,包括回轉體風箱、馬達、葉輪、風箱軸、左進風箱、右進風箱,導流倉、出風口蓋板,馬達通過聯軸器連接風箱軸,風箱軸通過鍵連接兩個葉輪,兩個葉輪設置于回轉體風箱之內,回轉體風箱左、右側端面內壁還設有弧形法蘭,風箱軸穿過弧形法蘭中心通孔,回轉體風箱左、右兩端面外壁中心處設有軸承,風箱軸與軸承連接。回轉體風箱左、右側端面外壁分別連接左進風箱、右進風箱,回轉體風箱的出風口對接導流倉,導流倉包括導風腔和出風口蓋板。導風腔下端連接回轉體風箱出風口,導風腔從其本體中段開始分為上風腔和側風腔。導風腔上端面連接出風口蓋板,出風口蓋板上設有若干排風孔。
【專利說明】
一種甘萬收割機的排雜下風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甘蔗收割機領域,尤其是一種甘蔗收割機的排雜下風機。
【背景技術】
[0002]我國甘蔗種植區域集中在南方,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海南、福建、云南等省區。然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蔗糖產業面臨國際市場的嚴峻挑戰,世界的蔗糖生產大國如巴西和澳大利亞在生產上基本實現了機械化,蔗糖料的生產成本約在70-80元/噸,而我國甘蔗生產的機械化程度比較底,生產成本約在110-150元/噸,比世界先進水平高出了近一倍,蔗糖生產成本過高,糖價在國際市場缺乏競爭力。因而,實現甘蔗收獲機械化,是改善生產條件、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提高我國甘蔗糖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
[0003]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包括耕地、種植、中耕施肥、植保、收獲、裝運等環節,而收獲包括切梢、切割、清理和裝運等作業工序,其工作量最多,也最為艱苦,約占生產甘蔗總作業量的55%。從整體水平來看,我國甘蔗生產中耕整地、種植、田間管理、運輸等方面的機具已有成熟機型,并已在推廣使用,而收獲機械化仍是薄弱環節。我國的甘蔗收割仍是人工勞作,采用人工砍斷、剝葉、打捆裝運的工藝流程,每個勞動力每天只能收0.5?0.6噸,一畝需8?10個勞動力。人工砍收甘蔗費用已經占到了甘蔗生產成本的40%以上,甘蔗收獲的機械化成為制約甘蔗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瓶頸和甘蔗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的關鍵因素。
[0004]為解決國產甘蔗聯合收割機的零突破,調研國內外甘蔗收割機技術、市場情況以及甘蔗種植農藝條件,通過大量的材料和數據分析,運用農藝與農機的相結合,總結出一套適宜我國甘蔗種植、收獲的方法和理論,并通過幾年來不斷的調試和改進,制定出履帶型切段式甘蔗聯合收割機開發方案,通過自主研發、獨立知識產權開發出適宜我國甘蔗種植農藝要求和種植條件的切段式甘蔗聯合收割機。
[0005]
【發明內容】
[0006]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是一種結構簡單、高效、性能穩定的甘蔗收割機的排雜下風機。
[0007]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甘蔗收割機的排雜下風機,包括回轉體風箱、馬達、葉輪、風箱軸、左進風箱、右進風箱,出風口蓋板,馬達通過聯軸器連接風箱軸,風箱軸通過鍵連接兩個葉輪,兩個葉輪設置于回轉體風箱之內,回轉體風箱左、右側端面內壁還設有弧形法蘭,風箱軸穿過弧形法蘭中心通孔。回轉體風箱左、右兩端面外壁中心處設有軸承,風箱軸與軸承連接。
[0008]回轉體風箱左、右側端面外壁分別連接左進風箱、右進風箱,左進風箱、右進風箱都設有濾孔,防止雜草、葉片等進入風機箱體。回轉體風箱的出風口對接導流倉,導流倉包括導風腔和出風口蓋板。導風腔下端連接回轉體風箱出風口,導風腔從其本體中段開始分為上風腔和側風腔。
[0009]導風腔上端面連接出風口蓋板,出風口蓋板上設有若干排風孔。
[0010]由馬達帶動葉輪旋轉,葉輪中的葉片迫使氣體旋轉,對氣體做功,使氣體能量增加,氣體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向葉輪周邊甩出,通過渦型機殼將速度能轉換成壓力能,當葉輪內的氣體排出后,葉輪內的壓力低于進風處壓力,新的氣體在壓力差的作用下被吸入葉輪中,氣體就這樣連續不斷被吸入并排出。
[001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結構簡單、性能穩定,排風強度大、使用壽命長。當風機的風輪被馬達經軸帶動旋轉時,充滿葉片之間的氣體在葉片的推動下隨之高速轉動,使得氣體獲得大量能量,在慣性高心力的作用下,甩往葉輪外緣,氣體的壓能和動能增加后,從回轉體風箱(蝸形外殼)的出風口流出,葉輪中部則形成負壓,在大氣壓力的作用下源源不斷吸入氣體予以補充。
[0012]導流倉的分流設計,將導流倉分為上導風腔和側導風腔,從而使風機排出的氣流方向增多,對來料多方位吹洗,進而提升了排雜效率。
[0013]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發明的局部剖視圖;
圖2為本發明的左視圖;
圖3為本發明的出風口蓋板主視圖;
圖4為本發明的出風口蓋板側視圖。
[0015]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結合圖1、圖2、圖3、圖4,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不對權利要求作任何限定。
[0017]如圖1、2、3、4所示,一種甘蔗收割機的排雜下風機,包括回轉體風箱1、馬達2、葉輪
3、左進風箱6、右進風箱7,導流倉5、出風口蓋板52,馬達2通過聯軸器連接風箱軸4,風箱軸4通過鍵連接兩個葉輪3,兩個葉輪3設置于回轉體風箱I之內,回轉體風箱I左、右側端面內壁還設有弧形法蘭11,風箱軸4穿過弧形法蘭11中心通孔。回轉體風箱I左、右兩端面外壁中心處設有軸承,風箱軸4與軸承連接。
[0018]回轉體風箱I左、右側端面外壁分別連接左進風箱6、右進風箱7,左進風箱6、右進風箱7的側面外殼都設有濾孔61,防止雜草、葉片等進入風機箱體。回轉體風箱I的出風口對接導流倉5,導流倉5包括導風腔51和出風口蓋板52。導風腔51下端連接回轉體風箱I出風口,導風腔51從其本體中段開始分為上風腔511和側風腔512。
[0019]回轉體風箱11底面設有安裝座,安裝座與甘蔗收割機機架連接。
[0020]導風腔51上端面連接出風口蓋板52,出風口蓋板52上設有若干排風孔。
[0021 ]由馬達2帶動葉輪3旋轉,葉輪3中的葉片迫使氣體旋轉,對氣體做功,使氣體能量增加,氣體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向葉輪3周邊甩出,通過渦型機殼將速度能轉換成壓力能,當葉輪3內的氣體排出后,葉輪3內的壓力低于進風處壓力,新的氣體在壓力差的作用下被吸入葉輪3中,氣體就這樣連續不斷被吸入并排出。
[0022]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結構簡單、性能穩定,風輪強度大、使用壽命長、風力強勁。當風機的風輪被馬達經軸帶動旋轉時,充滿葉片之間的氣體在葉片的推動下隨之高速轉動,使得氣體獲得大量能量,在慣性高心力的作用下,甩往葉輪外緣,氣體的壓能和動能增加后,從回轉體風箱(蝸形外殼)的出風口流出,葉輪中部則形成負壓,在大氣壓力的作用下源源不斷吸入氣體予以補充。
[0023]導流倉的分流設計,將導流倉分為上導風腔和側導風腔,從而使風機排出的氣流方向增多,進而提升了排雜效率。
【主權項】
1.一種甘蔗收割機的排雜下風機,包括回轉體風箱(I)、馬達(2)、葉輪(3)、風箱軸(4),馬達(2)通過聯軸器連接風箱軸(4),風箱軸(4)通過鍵連接兩個葉輪(3),兩個葉輪(3)設置于回轉體風箱(I)之內,回轉體風箱(I)左、右兩端面外壁中心處設有軸承(8),風箱軸(4)與軸承(8)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收割機的排雜下風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導流倉(5),回轉體風箱(I)的出風口對接導流倉(5),導流倉(5)包括導風腔(51)和出風口蓋板(52),導風腔(51)下端連接回轉體風箱(I)出風口,導風腔(51)從其本體中段開始分為上風腔(511)和側風腔(512)。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甘蔗收割機的排雜下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轉體風箱(I)左、右側端面內壁還設有弧形法蘭(11),風箱軸(4)穿過弧形法蘭(11)中心通孔。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甘蔗收割機的排雜下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轉體風箱(I)左、右側端面外壁分別連接左進風箱(6)、右進風箱(7)。5.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甘蔗收割機的排雜下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進風箱(6)、右進風箱(7)的側面外殼都設有濾孔(61)。6.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甘蔗收割機的排雜下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轉體風箱(I)底面設有安裝座,安裝座與甘蔗收割機機架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甘蔗收割機的排雜下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口蓋板(52)在與上風腔(511)和側風腔(512)開口對應位置設有排風孔(521)。
【文檔編號】A01D45/10GK105900605SQ201610345047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3日
【發明人】彭康益
【申請人】廣東科利亞現代農業裝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