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止養分流失蓮藕的種植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防止養分流失蓮藕的種植方法,為了使池塘中種藕實現高產、操作簡便,發明將池底淤泥翻起后消毒殺蟲,并在池底鋪一層保持水量的以紅泥為主的易結塊材料,鋪設后碾壓,成為堅實的防護層,不僅防止地底的蟲害入侵,同時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重要的是防止蓮藕向地底過分延伸影響采摘,上面是一層發酵的有機質和無機成分混合物,無機養料先是經過改性的木質顆粒吸附,然后參差在發酵的有機質中,促使有機料團聚,不易流失養分,吸附肥料,防止污染環境。
【專利說明】
_種防止養分流失蓮藕的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于種植的工藝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防止養分流失蓮藕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由于蓮藕的種植過程經常需要保持不同的水位,所以經常對藕池中的水進行收放,致使很多營養元素溶解在水中,隨水流的作用流失,一方面極大的浪費,同時造成嚴重的水體和土壤的污染問題,種植蓮藕時,適宜的種植環境應當是,具有富含有機質的稀泥,土壤流通性能好,養分充足且根系容易吸收,土質不板結等為宜。
[0003]養分易流失就要頻繁的施肥,而蓮藕的吸收效應有限,致使土壤中無機離子的增加,導致土壤板結,不利于蓮藕的生長,蓮藕生長,藕節不斷增多,分枝擴散無規律,導致蓮藕扎土很深,到時不僅影響人工收獲,同時板結的土壤不利于根系吸收養分,造成蓮藕減產的結果。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為了實現蓮藕種植時對土壤、環境的保護和提高肥料利用率的目的,發明一種蓮藕種植方法,具體是通過以下的方法實現的:
一種防止養分流失蓮藕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選擇地勢水位低的池塘,將池塘底部40?60cm后的淤泥翻攪起來,堆砌在一旁,然后混合重量份為單位的紅土 150?180、水泥10?15、小麥秸桿45?60、粉煤灰20~30、泥炭土 30~35和熟石灰20?25,加水至含水量35?40%,均勻平鋪在池塘的底部,厚10?15cm,用石磙重復碾壓至厚度變為5?8cm,曬5?8天;
(2)將(I)所述的淤泥攤開晾干,碾碎并用紫外線照射殺菌,然后混合重量份為單位的花生渣100?120、艾草枝葉35?40、食用菌下腳料50?60、糖醛渣10?15、家禽糞便20~30、牡蠣殼粉5?10、樟樹葉8?14、苔蘚土 20?25和沼氣廢渣25?30,接種EM菌劑2?3、控制含水量40?45%,堆積發酵4?6天,完成后球磨成勻漿并干燥成粉末,與前述淤泥1:5的比例混合;
(3)混合重量份為單位的硫酸亞鐵6?10、腐植酸鋅5?10、碳酸氫銨20~30、吲哚丁酸0.2?
0.4、魚藤酮I?3、尿素35?40、硫酸鉀25?35、硼砂8?12、EDTA螯合錳4?8和殼聚糖2?4,加入6?10倍其總重量份的水,攪拌溶解,然后加入改性的粘性木質顆粒150?200、充分混合后保溫45?60°C進行吸附過程,完成后加入至(2)所述的混合料中調制成勻漿;
(4)將(3)所得勻漿作為培養基填充在(I)的池塘中,然后選擇兩節帶頂芽的子藕為種藕,株距I?1.5m,行距1.5?2.0m,栽植深度10?15cm,露出頂芽和地表成25?30°角,保持水位15?20cm即可,施肥時將水位降低至3?5cm時,將肥料均勻撒在田表面,再人工輕輕翻攪混合即可。
[0005]所述步驟(3)中的改性的粘性木質顆粒是混合重量為單位的竹子25?30份和杉木80?100份,先粉碎成米粒大小的顆粒,然后按固液比1:1O?14的比例與2.5~3%的氫氧化鈉水溶液混合浸泡2?4h,完成后撈出顆粒,加入至含有濃度為3~5mmol/g亞硫酸鈉溶液200~300份的反應釜中,升高溫度120?140°C反應2.0?2.5h,完成后撈出顆粒最后轉入5?8wt%的甲醛250?350份溶液中,調節pH為10?12,加熱至70?85°C保溫反應1.0?1.6h,待pH呈中性后撈出即可。
[0006]根據【背景技術】中出現的問題,本發明在土壤中添加一種有機物,一方面自身分解提供養分,同時解決藕池土壤易板結和養分易流失的問題,發明加入一種改性的杉木和竹子顆粒,將杉木和竹子按比例配比后,先粉碎成米粒大小的顆粒,然后采用堿法的提取方式分離顆粒表面一定范圍的木質素,方法是將木肩顆粒按固液比1:10?14的比例與濃度為2.5?3%的氫氧化鈉溶液混合,浸泡2?4h,用清水淋洗顆粒,目的是對顆粒表面進行木質素的初步分離,同時軟化顆粒表面纖維,然后按反應的需要,加入亞硫酸鈉,調節pH9?11攪拌反應2?2.5h,將顆粒表面分離的木質素制成粗制的木質素磺酸鹽,它是一種制造離子交換樹脂的好原料,再加入一定的甲醛,加熱保溫反應后生成木質素酚醛樹脂,木質素磺酸鹽與甲醛的縮合反應能有效改性木質素對無機鹽的分散能力,屬于一種粘稠狀的高聚物,具有發散能力的粘性膠狀物質,同時還可以和金屬離子實現離子交換,吸附無機元素,減少無機元素溶解在上層積水中,同時木質顆粒具有的粘性膠體性質有利于使藕池中的稀泥聚集,形成膠團,團聚顆粒,避免了土壤板結并有利于水分的流通。
[0007]需要注意的是,此過程是可以通過實踐的控制,選擇性的分離杉木及竹子顆粒表面一定厚度的木質素,并未完全,顆粒依然具有一定的穩定結構,不易松散才有利于藕池稀泥的團聚效應,杉木及竹子中的纖維成分本身具有一定的抗病殺菌性,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防止病蟲害的發生。
[000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池塘的底部一般沉積了多年的淤泥,滋生各種細菌及害蟲,直接種藕,藕的鉆地性強使得以后的采收是個問題,然后池底的害蟲也會啃食蓮藕,造成產量嚴重的下降,為了使池塘中種藕實現高產、操作簡便,發明將池底淤泥翻起后消毒殺蟲,并在池底鋪一層保持水量的以紅泥為主的易結塊材料,鋪設后碾壓,成為堅實的防護層,不僅防止地底的蟲害入侵,同時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重要的是防止蓮藕向地底過分延伸影響采摘,上面是一層發酵的有機質和無機成分混合物,無機養料先是經過改性的木質顆粒吸附,然后參差在發酵的有機質中,促使有機料團聚,不易流失養分,吸附肥料,防止污染環境。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實施例1:
一種防止養分流失蓮藕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選擇地勢水位低的池塘,將池塘底部40?60cm后的淤泥翻攪起來,堆砌在一旁,然后混合重量份(Kg)為單位的紅土 160、水泥12、小麥秸桿60、粉煤灰25、泥炭土 32和熟石灰24,加水至含水量35?40%,均勻平鋪在池塘的底部,厚10?15cm,用石磙重復碾壓至厚度變為5?8cm,曬5?8天;
(2)將(I)所述的淤泥攤開晾干,碾碎并用紫外線照射殺菌,然后混合重量份(Kg)為單位的花生渣120、艾草枝葉40、食用菌下腳料50、糖醛渣14、家禽糞便24、牡蠣殼粉6、樟樹葉
10、苔蘚土 20和沼氣廢渣28,接種EM菌劑2、控制含水量40?45%,堆積發酵4~6天,完成后球磨成勻漿并干燥成粉末,與前述淤泥1:5的比例混合;
(3)混合重量份(Kg)為單位的硫酸亞鐵8、腐植酸鋅6、碳酸氫銨25、吲哚丁酸0.3、魚藤酮2、尿素38、硫酸鉀30、硼砂10、EDTA螯合錳7和殼聚糖3,加入6?10倍其總重量份的水,攪拌溶解,然后加入改性的粘性木質顆粒180、充分混合后保溫45?60°C進行吸附過程,完成后加入至(2)所述的混合料中調制成勻漿;
(4)將(3)所得勻漿作為培養基填充在(I)的池塘中,然后選擇兩節帶頂芽的子藕為種藕,株距I?1.5m,行距1.5?2.0m,栽植深度10?15cm,露出頂芽和地表成25?30°角,保持水位15?20cm即可,施肥時將水位降低至3~5cm時,將肥料均勻撒在田表面,再人工輕輕翻攪混合即可。
[0010]所述步驟(3)中的改性的粘性木質顆粒是混合重量份(Kg)為單位的竹子28份和杉木90份,先粉碎成米粒大小的顆粒,然后按固液比1:10?14的比例與2.5~3%的氫氧化鈉水溶液混合浸泡2?4h,完成后撈出顆粒,加入至含有濃度為3~5mmol/g亞硫酸鈉溶液240份的反應釜中,升高溫度120?140 °C反應2.0?2.5h,完成后撈出顆粒最后轉入5?8的%的甲醛280份溶液中,調節pH為10~12,加熱至70?85°C保溫反應1.0~1.6h,待pH呈中性后撈出即可。
[0011]采用本發明的一種防止養分流失蓮藕的種植方法種植蓮藕,蓮藕池塘的水很少減少,并且始終保持清澈,病蟲害的發生率降低,蓮藕到收獲的季節,相對其他池塘更容易起收,大大減少人工。
【主權項】
1.一種防止養分流失蓮藕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1)選擇地勢水位低的池塘,將池塘底部40?60cm后的淤泥翻攪起來,堆砌在一旁,然后混合重量份為單位的紅土 150?180、水泥10?15、小麥秸桿45?60、粉煤灰20~30、泥炭土 30~35和熟石灰20?25,加水至含水量35?40%,均勻平鋪在池塘的底部,厚10?15cm,用石磙重復碾壓至厚度變為5?8cm,曬5?8天; (2)將(I)所述的淤泥攤開晾干,碾碎并用紫外線照射殺菌,然后混合重量份為單位的花生渣100?120、艾草枝葉35?40、食用菌下腳料50?60、糖醛渣10?15、家禽糞便20~30、牡蠣殼粉5?10、樟樹葉8?14、苔蘚土 20?25和沼氣廢渣25?30,接種EM菌劑2?3、控制含水量40?45%,堆積發酵4?6天,完成后球磨成勻漿并干燥成粉末,與前述淤泥1:5的比例混合; (3)混合重量份為單位的硫酸亞鐵6?10、腐植酸鋅5?10、碳酸氫銨20~30、吲哚丁酸0.2?0.4、魚藤酮I?3、尿素35?40、硫酸鉀25?35、硼砂8?12、EDTA螯合錳4?8和殼聚糖2?4,加入6?10倍其總重量份的水,攪拌溶解,然后加入改性的粘性木質顆粒150?200、充分混合后保溫45?60°C進行吸附過程,完成后加入至(2)所述的混合料中調制成勻漿; (4)將(3)所得勻漿作為培養基填充在(I)的池塘中,然后選擇兩節帶頂芽的子藕為種藕,株距I?1.5m,行距1.5?2.0m,栽植深度10?15cm,露出頂芽和地表成25?30°角,保持水位15?20cm即可,施肥時將水位降低至3~5cm時,將肥料均勻撒在田表面,再人工輕輕翻攪混合即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防止養分流失蓮藕的種植方法,所述步驟(3)中的改性的粘性木質顆粒是混合重量為單位的竹子25?30份和杉木80?100份,先粉碎成米粒大小的顆粒,然后按固液比1:10?14的比例與2.5~3%的氫氧化鈉水溶液混合浸泡2?4h,完成后撈出顆粒,加入至含有濃度為3~5mmol/g亞硫酸鈉溶液200?300份的反應釜中,升高溫度120?140°C反應2.0-2.5h,完成后撈出顆粒最后轉入5?8wt%的甲醛250?350份溶液中,調節pH為1?12,加熱至70?85°C保溫反應1.0?1.6h,待pH呈中性后撈出即可。
【文檔編號】A01G1/00GK105900660SQ201610306515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1日
【發明人】丁廣禮
【申請人】丁廣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