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培育番茄壯苗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培育番茄壯苗的方法,先將調環酸鈣溶于水中,配成調環酸鈣水溶液,再將調環酸鈣水溶液加入到碳化稻殼中混勻,配制調環酸鈣碳化稻殼吸附物,然后將調環酸鈣碳化稻殼吸附物、草炭與蛭石按體積比1:2:1均勻混合配制育苗基質,進行基質育苗,得到的適齡苗即為番茄壯苗。本發明通過將調環酸鈣以碳化稻殼吸附物的方式配制育苗基質,調環酸鈣的半衰期延后7?8天,延長了調環酸鈣的有效期,育出的秧苗在根系活力、壯苗指數及產量等方面都優于現有常規育苗基質。
【專利說明】
_種培育番前壯苗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培育番茄壯苗的方法,屬于農業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蔬菜穴盤育苗已廣泛應用于生產。傳統的穴盤育苗技術就是用草炭、蛭石、珍珠巖等輕質材料作基質,以不同孔穴的穴盤為容器的育苗技術。其特點是:播種時一穴一粒,成苗時一穴一株,每株幼苗都有獨立的空間,水分、養分互不競爭,苗齡比常規育苗的縮短10-20天,成苗快,無土傳病害,而且幼苗根坨不易散,根系完整,定植不傷根,緩苗快,成活率高,適合長距離運輸,有利于規范化管理。
[0003]在實現本發明過程中,發明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以下問題:傳統的穴盤育苗技術由于穴盤育苗環境等因素往往容易造成秧苗徒長,造成秧苗質量下降。為此,生產上多采用噴施PP333、矮壯素、B9、助壯素等生長抑制劑的方法控制秧苗徒長。也有的將PP333等直接施入育苗基質來控制秧苗徒長。PP333、矮壯素、B9、助壯素常常導致種苗的激素中毒,同時,對下茬作物有殘毒危害。為克服上述缺陷,人們尋求低毒低殘留生長抑制劑替代PP333、矮壯素、B9、助壯素等用于生產蔬菜壯苗。調環酸鈣具備低毒低殘留特性被人們所接受,但調環酸鈣容易被微生物迅速降解,有效期短,常規下在不加大用量的前提下難以直接添加至育苗基質生產蔬菜壯苗。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培育番茄壯苗的方法,該方法以碳化稻殼吸附物的方式配制育苗基質,延長了調環酸鈣有效期,育出的秧苗在根系活力、壯苗指數及產量方面都優于現有常規基質育苗。
[0005]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培育番茄壯苗的方法,將碳化稻殼、調環酸鈣、水按用量配制調環酸鈣碳化稻殼吸附物,然后將調環酸鈣碳化稻殼吸附物、草炭與蛭石按體積比1:2:1均勻混合配制育苗基質,進行基質育苗,得到的適齡苗即為番茄壯苗。
[0006]一種優化方案,所述調環酸鈣碳化稻殼吸附物的配制,按下列步驟進行:
1)根據育苗量確定碳化稻殼的用量;
2)根據碳化稻殼的用量,分別確定調環酸鈣、水的用量;
3)按用量將調環酸鈣溶于水中,配成調環酸鈣水溶液;
4)將調環酸鈣水溶液加入到碳化稻殼中混勻,得到的混合物即為調環酸鈣碳化稻殼吸附物。
[0007]—種優化方案,所述調環酸鈣用量根據碳化稻殼的用量換算,按Im3碳化稻殼32-35g調環酸鈣的比值換算。具體換算公式如下:
y=kx;
其中:y為調環酸鈣的用量,單位為g; X為碳化稻殼的用量,單位為Hl3 ; k 為常數,32<k<35;
另一種優化方案,所述水的用量是碳化稻殼質量的20%,也就是碳化稻殼和水質量比為
5:1。
[0008]再一種優化方案,所述基質育苗采用穴盤育苗,采用72孔標準穴盤。
[0009]又一種優化方案,所述適齡苗為4葉I心苗。
[0010]碳化稻殼不能用水沖洗,保證PH值在7以上。
[0011]調環酸鈣,化學名稱為3,5_氧代-4-丙酰基環已烷羧酸鈣鹽。通過植物種子、根系和葉面吸收抑制赤霉酸的合成,能夠縮短植物的莖桿伸長、控制作物節端生長。對輪作植物無殘留毒性,對環境無污染。
[0012]穴盤為用于蔬菜育苗的多穴孔容器,由塑料制成,標準穴盤的尺寸為長52cmX寬28cm X 高4.5cm。
[0013]采用以上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
(I)本發明克服了調環酸鈣施入育苗基質中易被微生物迅速降解的缺陷,以碳化稻殼吸附物的方式配制育苗基質,延長了調環酸鈣在育苗基質中的有效期,據試驗,調換酸鈣在育苗基質中的半衰期延遲7-8天。
[0014](2)本發明調環酸鈣用量大大減少,且效果突出,育出的秧苗在根系活力、壯苗指數及產量方面都優于現有常規基質育苗。
[0015]幼苗壯苗指數提高20.7%_31.6%;
幼苗根系活力11.4%-15.1%;
產量14.4%-20.5%。
[0016](3)本發明不僅能夠控制秧苗徒長,又可有效避免施用PP333、矮壯素、B9、助壯素等常規生長抑制劑所帶來的副作用。
[0017](4)本發明方法簡單,省時、省工、省力。
[0018]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19]本實施例是為了便于理解本發明,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的權利要求和核心內容。
[0020]實施例1日光溫室秋延遲茬栽培番茄,種植品種為粉佳美,7月5日播種,8月10日定植,地點在山東壽光某蔬菜生產基地。
[0021]處理1:采用本發明培育番茄壯苗的方法育苗。穴盤育苗,育苗基質包括碳化稻殼、草炭、蛭石和調環酸鈣等組分,按下列方法配制:按Im3碳化稻殼32g調環酸鈣的比例將調環酸鈣溶于水中,水的用量是碳化稻殼質量的20%,配成調環酸鈣水溶液,將調環酸鈣水溶液加入碳化稻殼中混勻,配制調環酸鈣碳化稻殼吸附物,再將調環酸鈣碳化稻殼吸附物、草炭與蛭石按體積比1:2:1均勻混合配制育苗基質,進行基質育苗,培育4葉I心苗。
[0022]處理2:穴盤育苗,育苗基質包括碳化稻殼、草炭、蛭石和調環酸鈣等組分,其中,碳化稻殼、草炭、蛭石體積比1:2:l,lm3育苗基質調環酸鈣的用量為Sg。按常規方法配制基質,即先將碳化稻殼、草炭、蛭石按體積比1:2:1混勻,再將調環酸鈣加入并混勻。
[0023]處理3:穴盤育苗,采用常規草炭型育苗基質,添加調環酸鈣。其中,草炭、蛭石體積比3:1,Im3育苗基質調環酸鈣的用量為Sg。按常規方法配制基質,即先將草炭、蛭石按體積比3:1混勻,再將調環酸鈣加入并混勻。
[0024]處理4:穴盤育苗,采用常規草炭型育苗基質,不加控長植物生長調節劑。其中,草炭、蛭石體積比3:1。
[0025]各處理均選用72孔標準穴盤,除要求的措施外,其它管理措施完全相同。在育苗環境下,從第5天開始每天測定各處理中調換酸鈣的含量,估算各處理調換酸鈣的半衰期,分析調換酸鈣在育苗基質中的有效期;定植前測定秧苗根系活力和壯苗指數,收獲后統計番茄總產量。
[0026]經試驗,處理1、處理2和處理3中調換酸鈣的半衰期分別為16天、9天和8天。本發明調換酸鈣在育苗基質中的半衰期延遲7-8天,延長了調環酸鈣在育苗基質中的有效期。
[0027]處理1、處理2、處理3和處理4培育出的幼苗壯苗指數分別為0.0246、0.0195、0.0188和0.0171;分別提高20.7%、23.6%、30.5%。方差分析,處理1分別與處理2、處理3和處理4之間差異均達顯著水平,處理2、處理3、處理4各處理之間差異均不顯著。
[0028]處理1、處理2、處理3和處理4培育出的幼苗根系活力分別為80.91mg.g—1.h一\71.66mg.g-1.h—\70.83mg.g-1.h—1 和68.86mg.g-1.h—S分別提高 11.4%、12.5%、14.9%。方差分析,處理I分別與處理2、處理3和處理4之間差異均達顯著水平,處理2、處理3、處理4各處理之間差異均不顯著。
[0029]處理1、處理2、處理3和處理4培育出的幼苗定植后667m2產量分別為7136.3kg、6095.8kg、5998.2kg和5781.7kg ;分別提高 14.6%、15.9%、19.0%。方差分析,處理I分別與處理2、處理3和處理4之間差異均達顯著水平,處理2、處理3、處理4各處理之間差異均不顯著。
[0030]綜上,處理I育出的秧苗在根系活力、壯苗指數及定植后產量方面均優于處理2、處理3和處理4。說明本發明以碳化稻殼吸附物的方式配制育苗基質,能夠延長調環酸鈣在育苗基質中的有效期,有利于培育壯苗。
[0031]實施例2日光溫室冬春茬栽培番茄,種植品種為普羅旺斯,9月5日播種,10月10日定植,地點在山東壽光某蔬菜生產基地。
[0032]處理1:采用本發明培育番茄壯苗的方法育苗。穴盤育苗,育苗基質包括碳化稻殼、草炭、蛭石和調環酸鈣等組分,按下列方法配制:按Im3碳化稻殼35g調環酸鈣的比例將調環酸鈣溶于水中,水的用量是碳化稻殼質量的20%,配成調環酸鈣水溶液,將調環酸鈣水溶液加入碳化稻殼中混勻,配制調環酸鈣碳化稻殼吸附物,再將調環酸鈣碳化稻殼吸附物、草炭與蛭石按體積比1:2:1均勻混合配制育苗基質,進行基質育苗,培育4葉I心苗。
[0033]處理2:穴盤育苗,育苗基質包括碳化稻殼、草炭、蛭石和調環酸鈣等組分,其中,碳化稻殼、草炭、蛭石體積比1:2:1,Im3育苗基質調環酸鈣的用量為8.75g。按常規方法配制基質,即先將碳化稻殼、草炭、蛭石按體積比1:2:1混勻,再將調環酸鈣加入并混勻。
[0034]處理3:穴盤育苗,采用常規草炭型育苗基質,添加調環酸鈣。其中,草炭、蛭石體積比3:1,Im3育苗基質調環酸鈣的用量為8.75g。按常規方法配制基質,即先將草炭、蛭石按體積比3:1混勻,再將調環酸鈣加入并混勻。
[0035]處理4:穴盤育苗,采用常規草炭型育苗基質,不加控長植物生長調節劑。其中,草炭、蛭石體積比3:1。
[0036]各處理均選用72孔標準穴盤,除要求的措施外,其它管理措施完全相同。定植前測定秧苗根系活力和壯苗指數,收獲后統計番茄總產量。
[0037]經試驗,處理1、處理2、處理3和處理4培育出的幼苗壯苗指數分別為0.0237、0.0175、0.0169和0.0162;分別提高26.2%、28.7%、31.6%。方差分析,處理1分別與處理2、處理3和處理4之間差異均達顯著水平,處理2、處理3、處理4各處理之間差異均不顯著。
[0038]處理1、處理2、處理3和處理4培育出的幼苗根系活力分別為81.33mg.g—1.h一\71.51mg.g-1.r\70.79mg.g-1.h—1 和69.42mg.g-1.h—S分別提高 12.1%、13.0%、14.6%。方差分析,處理I分別與處理2、處理3和處理4之間差異均達顯著水平,處理2、處理3、處理4各處理之間差異均不顯著。
[0039]處理1、處理2、處理3和處理4培育出的幼苗定植后667m2產量分別為8528.3kg、6955.3kg、6830.8kg和6781.5kg ;分別提高18.4%、19.9%、20.5%。方差分析,處理I分別與處理2、處理3和處理4之間差異均達顯著水平,處理2、處理3、處理4各處理之間差異均不顯著。
[0040]綜上,處理I育出的秧苗在根系活力、壯苗指數及定植后產量方面均優于處理2、處理3和處理4。說明本發明以碳化稻殼吸附物的方式配制育苗基質,能夠延長調環酸鈣在育苗基質中的有效期,有利于培育壯苗。
[0041]實施例3日光溫室早春茬栽培番茄,種植品種為寶麗,12月10日播種,第2年I月25日定植,地點在山東壽光某蔬菜生產基地。
[0042]處理1:采用本發明培育番茄壯苗的方法育苗。穴盤育苗,育苗基質包括碳化稻殼、草炭、蛭石和調環酸鈣等組分,按下列方法配制:按Im3碳化稻殼33g調環酸鈣的比例將調環酸鈣溶于水中,水的用量是碳化稻殼質量的20%,配成調環酸鈣水溶液,將調環酸鈣水溶液加入碳化稻殼中混勻,配制調環酸鈣碳化稻殼吸附物,再將調環酸鈣碳化稻殼吸附物、草炭與蛭石按體積比1:2:1均勻混合配制育苗基質,進行基質育苗,培育4葉I心苗。
[0043]處理2:穴盤育苗,育苗基質包括碳化稻殼、草炭、蛭石和調環酸鈣等組分,其中,碳化稻殼、草炭、蛭石體積比1:2:1,Im3育苗基質調環酸鈣的用量為8.25g。按常規方法配制基質,即先將碳化稻殼、草炭、蛭石按體積比1:2:1混勻,再將調環酸鈣加入并混勻。
[0044]處理3:穴盤育苗,采用常規草炭型育苗基質,添加調環酸鈣。其中,草炭、蛭石體積比3:1,Im3育苗基質調環酸鈣的用量為8.25g。按常規方法配制基質,即先將草炭、蛭石按體積比3:1混勻,再將調環酸鈣加入并混勻。
[0045]處理4:穴盤育苗,采用常規草炭型育苗基質,不加控長植物生長調節劑。其中,草炭、蛭石體積比3:1。
[0046]各處理均選用72孔標準穴盤,除要求的措施外,其它管理措施完全相同。定植前測定秧苗根系活力和壯苗指數,收獲后統計番茄總產量。
[0047]經試驗,處理1、處理2、處理3和處理4培育出的幼苗壯苗指數分別為0.0241、
0.0182、0.0175和0.0167;分別提高24.5%、27.4%、30.7%。方差分析,處理1分別與處理2、處理3和處理4之間差異均達顯著水平,處理2、處理3、處理4各處理之間差異均不顯著。
[0048]處理1、處理2、處理3和處理4培育出的幼苗根系活力分別為79.65mg.g—1.h—1、69.58mg.g-1.h—\69.26mg.g-1.h—1 和67.63mg.g-1.h—S分別提高 12.6%、13.0%、15.1%。方差分析,處理I分別與處理2、處理3和處理4之間差異均達顯著水平,處理2、處理3、處理4各處理之間差異均不顯著。
[0049]處理1、處理2、處理3和處理4培育出的幼苗定植后667m2產量分別為12016.9kg、9810.3kg、9807.2kg和9769.8kg;分別提高 18.4%、18.4%、18.7%。方差分析,處理I分別與處理2、處理3和處理4之間差異均達顯著水平,處理2、處理3、處理4各處理之間差異均不顯著。
[0050]綜上,處理I育出的秧苗在根系活力、壯苗指數及定植后產量方面均優于處理2、處理3和處理4。說明本發明以碳化稻殼吸附物的方式配制育苗基質,能夠延長調環酸鈣在育苗基質中的有效期,有利于培育壯苗。
[0051]實施例4日光溫室早春茬栽培番茄,種植品種為寶麗,12月10日播種,第2年I月25日定植,地點在山東壽光某蔬菜生產基地。
[0052]處理1:采用本發明培育彩椒壯苗的方法育苗。穴盤育苗,育苗基質包括碳化稻殼、草炭、蛭石和調環酸鈣等組分,按下列方法配制:按Im3碳化稻殼33g調環酸鈣的比例將調環酸鈣溶于水中,水的用量是碳化稻殼質量的20%,配成調環酸鈣水溶液,將調環酸鈣水溶液加入碳化稻殼中混勻,配制調環酸鈣碳化稻殼吸附物,再將調環酸鈣碳化稻殼吸附物、草炭與蛭石按體積比1:2:1均勻混合配制育苗基質,進行基質育苗,培育4葉I心苗。
[0053]處理2:穴盤育苗,育苗基質包括碳化稻殼、草炭、蛭石和調環酸鈣等組分,按下列方法配制:按Im3碳化稻殼33g調環酸鈣的比例將調環酸鈣加入到碳化稻殼中混勻,得到調環酸鈣和碳化稻殼的混合物A,再將水加入到混合物A中混勻,水的用量為碳化稻殼質量的20%,得到調環酸鈣、碳化稻殼、水的混合物B,再將混合物B、草炭與蛭石按體積比1:2:1均勻混合配制育苗基質,進行基質育苗,培育4葉I心苗。
[0054]處理3:穴盤育苗,育苗基質包括碳化稻殼、草炭、蛭石和調環酸鈣等組分,按下列方法配制:將水與碳化稻殼混勻,水的用量為碳化稻殼質量的20%,得到碳化稻殼和水的混合物C,再將調環酸鈣加入到混合物C中混勻,調環酸鈣的用量按Im3碳化稻殼33g調環酸鈣的比例換算,得到調環酸鈣、碳化稻殼、水的混合物D,再將混合物D、草炭與蛭石按體積比1:2: I均勻混合配制育苗基質,進行基質育苗,培育4葉I心苗。
[0055]各處理均選用72孔標準穴盤,除要求的措施外,其它管理措施完全相同。在育苗環境下,從第5天開始每天測定各處理中調換酸鈣的含量,估算各處理調換酸鈣的半衰期,分析調換酸鈣在育苗基質中的有效期;定植前測定秧苗根系活力和壯苗指數,收獲后統計彩椒總產量。
[0056]經試驗,處理1、處理2和處理3中調換酸鈣的半衰期分別為16天、10天和10天。本發明更利于延長調換酸鈣在育苗基質中的有效期。
[0057]處理1、處理2和處理3培育出的幼苗壯苗指數分別為0.0239、0.0181和0.0179;分別提高24.3%、25.1%。方差分析,處理I分別與處理2和處理3之間差異均達顯著水平,處理2和處理3之間差異不顯著。
[0058]處理1、處理2和處理3培育出的幼苗根系活力分別79.11 mg.g—1.r\70.28mg.g—1.h—1和69.95 mg.g—1.h—S分別提高11.2%、11.6%。方差分析,處理I分別與處理2、處理3之間差異均達顯著水平,處理2、處理3之間差異不顯著。
[0059]處理1、處理2、處理3培育出的幼苗定植后667m2產量分別為11814.6 kg、9981.5kg、10117.1kg;分別提高15.5%、14.4%。方差分析,處理I分別與處理2、處理3之間差異均達顯著水平,處理2、處理3之間差異不顯著。
[0060]綜上,處理I育出的秧苗在根系活力、壯苗指數及定植后產量方面均優于處理2、處理3。說明碳化稻殼吸附物的配制方式直接影響調環酸鈣在育苗基質中的有效期,按本發明的方式配制育苗基質,能夠延長調環酸鈣在育苗基質中的有效期,有利于培育壯苗。
[0061]以上所述為本發明最佳實施方式的舉例,其中未詳細述及的部分均為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的公知常識。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任何基于本發明的技術啟示而進行的等效變換,也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培育番茄壯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碳化稻殼、調環酸鈣、水按用量配制調環酸鈣碳化稻殼吸附物,然后將調環酸鈣碳化稻殼吸附物、草炭與蛭石按體積比1:2:1均勻混合配制育苗基質,進行基質育苗,得到的適齡苗即為番茄壯苗。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培育番茄壯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環酸鈣碳化稻殼吸附物的配制,按下列步驟進行: 1)確定碳化稻殼的用量; 2)根據碳化稻殼的用量,分別確定調環酸鈣、水的用量; 3)將調環酸鈣溶于水中,配成調環酸鈣水溶液; 4)將調環酸鈣水溶液加入到碳化稻殼中混勻,得到的混合物即為調環酸鈣碳化稻殼吸附物。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培育番茄壯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環酸鈣用量按Im3碳化稻殼32-35g調環酸鈣的比值換算。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培育番茄壯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的用量是碳化稻殼質量的20%。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培育番茄壯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質育苗采用穴盤育苗。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培育番茄壯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適齡苗為4葉I心苗。
【文檔編號】A01G31/00GK106035022SQ201610385096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3日
【發明人】李勇, 張強, 王冠杰, 李曉玲
【申請人】山東省蔬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