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移動式植物培植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移動式植物培植裝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頂部的靠近左側位置處設置有端部,在所述端部內配合有支架桿,所述支架桿的外圈上套設有兩個以上的活動套,所述活動套的外圈處配合有連架桿,所述連架桿遠離所述活動套的那一端設置有卡塊,所述卡塊內配合有種植板,所述種植板的板面上設置有兩個以上的種植槽,在所述種植槽內配合有種植盆,所述種植盆外部的靠近中部位置處設置有溢水孔,所述支架桿靠近底部位置處設置有第一活動套,所述第一活動套的外圈處配合有配重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對稱設置有四個以上的導輪總成;本裝置便于承載植株,同時方便對植株的移動,便于對植株的整理,同時也便于對植株進行統一養護,操作簡單方便。
【專利說明】
一種移動式植物培植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移動式植物培植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溫室培植過程中,經常需要將溫室內的植株移動至室外,以增加植株的適應能力,同時便于植株的后期存活,現有的辦法是單獨移動,操作較為麻煩,當植株的數量較多時,該種方法無法適用。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移動式植物培植裝置,本裝置便于承載植株,同時方便對植株的移動,便于對植株的整理,同時也便于對植株進行統一養護,操作簡單方便。
[0004]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05]—種移動式植物培植裝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頂部的靠近左側位置處設置有端部,在所述端部內配合有支架桿,所述支架桿的外圈上套設有兩個以上的活動套,所述活動套與所述支架桿之間配合有第一螺絲,所述活動套的外圈處配合有連架桿,所述連架桿遠離所述活動套的那一端設置有卡塊,所述卡塊與所述連架桿之間配合有第二螺絲,所述卡塊內配合有種植板,所述種植板與所述卡塊之間配合有螺栓,所述種植板的板面上設置有兩個以上的種植槽,所述種植槽貫穿所述種植板,在所述種植槽內配合有種植盆,所述種植盆的頂部外圈位置處設置有擋圈,所述擋圈的直徑大于所述種植槽的直徑,所述種植盆外部的靠近中部位置處設置有溢水孔,所述種植板設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支架桿靠近底部位置處設置有第一活動套,所述第一活動套與所述支架桿之間配合有第三螺絲,所述第一活動套的外圈處配合有配重板,所述配重板位于所述種植板的左側,所述底板的底部對稱設置有四個以上的導輪總成。
[0006]優選地,所述支架桿的頂部設置有覆蓋所述種植板的保護板。
[0007]優選地,所述配重板的頂部設置有肥料槽,所述肥料槽的前、后端面的靠近頂部位置處設置有手摳槽。
[0008]優選地,兩相鄰所述種植板平行設置。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裝置便于承載植株,同時方便對植株的移動,便于對植株的整理,同時也便于對植株進行統一養護,操作簡單方便,本裝置的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適合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0010]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0013]參閱圖1所示的一種移動式植物培植裝置,包括底板I,所述底板I頂部的靠近左側位置處設置有端部2,在所述端部2內配合有支架桿3,所述支架桿3的外圈上套設有兩個以上的活動套4,所述活動套4與所述支架桿3之間配合有第一螺絲401,所述活動套4的外圈處配合有連架桿5,所述連架桿5遠離所述活動套4的那一端設置有卡塊6,所述卡塊6與所述連架桿5之間配合有第二螺絲601,所述卡塊6內配合有種植板7,所述種植板7與所述卡塊6之間配合有螺栓701,所述種植板7的板面上設置有兩個以上的種植槽(未圖示),所述種植槽貫穿所述種植板7,在所述種植槽內配合有種植盆8,所述種植盆8的頂部外圈位置處設置有擋圈801,所述擋圈801的直徑大于所述種植槽的直徑,所述種植盆8外部的靠近中部位置處設置有溢水孔802,所述種植板7設置在所述底板I的上方,所述支架桿3靠近底部位置處設置有第一活動套9,所述第一活動套9與所述支架桿3之間配合有第三螺絲901,所述第一活動套9的外圈處配合有配重板10,所述配重板10位于所述種植板7的左側,所述底板I的底部對稱設置有四個以上的導輪總成11。
[0014]本實用新型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支架桿3的頂部設置有覆蓋所述種植板7的保護板12。
[0015]本實用新型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所述配重板10的頂部設置有肥料槽13,所述肥料槽13的前、后端面的靠近頂部位置處設置有手摳槽14。
[0016]本實用新型中一個較佳的實施例,兩相鄰所述種植板7平行設置。
[0017]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裝置便于承載植株,同時方便對植株的移動,便于對植株的整理,同時也便于對植株進行統一養護,操作簡單方便,本裝置的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適合推廣使用。
[0018]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
【主權項】
1.一種移動式植物培植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頂部的靠近左側位置處設置有端部,在所述端部內配合有支架桿,所述支架桿的外圈上套設有兩個以上的活動套,所述活動套與所述支架桿之間配合有第一螺絲,所述活動套的外圈處配合有連架桿,所述連架桿遠離所述活動套的那一端設置有卡塊,所述卡塊與所述連架桿之間配合有第二螺絲,所述卡塊內配合有種植板,所述種植板與所述卡塊之間配合有螺栓,所述種植板的板面上設置有兩個以上的種植槽,所述種植槽貫穿所述種植板,在所述種植槽內配合有種植盆,所述種植盆的頂部外圈位置處設置有擋圈,所述擋圈的直徑大于所述種植槽的直徑,所述種植盆外部的靠近中部位置處設置有溢水孔,所述種植板設置在所述底板的上方,所述支架桿靠近底部位置處設置有第一活動套,所述第一活動套與所述支架桿之間配合有第三螺絲,所述第一活動套的外圈處配合有配重板,所述配重板位于所述種植板的左側,所述底板的底部對稱設置有四個以上的導輪總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植物培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桿的頂部設置有覆蓋所述種植板的保護板。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植物培植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板的頂部設置有肥料槽,所述肥料槽的前、后端面的靠近頂部位置處設置有手摳槽。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植物培植裝置,其特征在于:兩相鄰所述種植板平行設置。
【文檔編號】A01G9/02GK205511133SQ201620264691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日
【發明人】李超
【申請人】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