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扁茶成形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茶葉加工機械,具體是一種制作扁茶的扁茶成形機。
現有高中檔扁茶成形作業,主要靠手工炒茶,由于扁茶成形所要達到的溫度高,操作難度大;同時由于溫度主要通過手感控制,溫度控制不準確,直接影響扁茶外形與質量;另外手工炒茶產量低,成本高,不適合工業化生產。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利用電加熱裝置進行扁茶成形的扁茶成形機。
本實用新型是以下列形式實現的本實用新型包括機身、茶葉儲斗、過濾篩、輸送帶、輸送皮帶輪、電加熱器、溫控儀,其特征在于,電加熱器內有兩只并排的中空滾筒,滾筒內有電熱絲,滾筒一端有齒輪,齒輪與滾筒同軸,兩個滾筒的齒輪相嚙合,滾筒上帶有溫控探頭,溫控探頭連接在溫控儀上。
本實用新型兩只滾筒的端部軸承之間有彈簧,一只滾筒連接在滾筒皮帶輪上,另一只滾筒由銷釘固定,滾筒皮帶輪與輸送皮帶輪連接在一臺電機上。
本實用新型的滾筒也可以是兩個以上。
本實用新型的滾筒皮帶輪、輸送皮帶輪由一電機帶動,由于兩只滾筒的齒輪相嚙合,兩只滾筒的轉動同速反向,茶葉經過濾篩選后由輸送帶進入電加熱器,在電加熱器中兩個滾筒中縫加熱定型,滾筒的溫度由探頭探測后經溫控儀進行定溫控制,兩滾筒間的距離可由銷釘與彈簧調節,非常方便。
本實用新型結構合理,性能可靠,操作簡單;成品茶條扁直,茶葉完整,色澤綠潤,香氣清新,特別適用于個體茶農和中小型茶廠使用。
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A-A剖視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作一詳細闡述。
如
圖1所述,本實用新型包括機身(1)、茶葉儲斗(2)、過濾篩(3)、輸送帶(4)、輸送皮帶輪(5)、電加熱器(6)、溫控儀(11),其中電加熱器(6)內有兩只并排中空滾筒(7),滾筒(7)內有電熱絲(15)(如圖2所示),滾筒一端有齒輪(9),齒輪與滾筒同軸,兩個滾筒的齒輪相嚙合,滾筒上帶有溫控探頭(10),溫控探頭連接在溫控儀(11)上。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兩只滾筒的端部軸承(12)之間有彈簧(13),一只滾筒連接在滾筒皮帶輪(8)上,另一只滾筒由銷釘(14)固定,滾筒皮帶輪(8)與輸送皮帶輪(5)連接在一臺電機上。
本實用新型的滾筒皮帶輪(8)與輸送皮帶輪(5)由一只電機帶動,兩只滾筒的齒輪相嚙合,兩只滾筒的轉動同速反向,茶葉由茶葉儲斗(2)經過濾篩(3)篩選后由輸送帶(4)進入電加熱器(6),在電加熱器(6)中的兩個滾筒(7)中縫加熱定型,滾筒的溫度由溫控探頭(10)探測后經溫控儀(11)進行定溫控制。兩滾筒間的距離可由銷釘(14)與彈簧(13)調節,非常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滾筒也可以是兩個以上。
權利要求1.一種扁茶成形機,包括機身(1)、茶葉儲斗(2)、過濾篩(3)、輸送帶(4)、輸送皮帶輪(5)、電加熱器(6),其特征在于電加熱器內有兩個并排中空的滾筒(7),滾筒(7)內有電熱絲(15),滾筒一端有齒輪(9),齒輪(9)與滾筒(7)同軸,兩個滾筒的齒輪相嚙合,滾筒上有溫控探頭,溫控探頭(10)連接在溫控儀(11)上。
2.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扁茶成形機,其特征在于兩只滾筒的端部軸承(12)之間有彈簧(13),一只滾筒連接在滾筒皮帶輪(8)上,另一只滾筒由銷釘(14)固定,滾筒皮帶輪(8)與輸送皮帶輪(5)連接在一臺電機上。
3.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扁茶成形機,其特征在于滾筒可以是兩個以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扁茶成形機,它包括茶葉儲斗、過濾篩、輸送帶、輸送傳動輪、電加熱器、溫控儀,其中電加熱器內有并排的中空滾筒,滾筒內有電熱絲,滾筒一端有齒輪,齒輪與滾筒同軸,兩個滾筒的齒輪相嚙合,滾筒上有溫控探頭,溫控探頭連接在溫控儀上,兩個滾筒間的距離可以調節。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合理,制作的成品色、香、味俱佳。
文檔編號A23F3/06GK2485960SQ01221440
公開日2002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01年4月20日 優先權日2001年4月20日
發明者姜永明, 邱增榮 申請人:姜永明, 邱增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