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茶葉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茶葉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傳統和常規的茶葉加工生產工藝,均必須通過殺青或蒸青、揉捻、解塊或理條、烘干或曬干燥等必不可少的工藝過程。其缺點是加工過程復雜,并且會增加種種污染,不能保持茶葉產品的天然風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全新的茶葉的制備方法,加工出的產品具有原始、天然的一種特殊清新滋味。
為了讓茶葉產品保持其原始、天然之自然風味特點,我公司的相關技術人員通過數年的不懈努力和探索,終于試制生產成功使茶葉產品完全保持其原始、天然特色風味的最新產品(月光白茶),充分體現出真正天然原味特色。
本發明技術的整個工藝流程全部采用天然工藝法,即選用茶樹鮮葉原料,經過分級、攤放在透氣性能良好的竹席上或網狀竹木物筐面上,自然室溫干燥,攤涼干燥時間為60~70小時,攤涼干燥至含水份在6~8%時裝箱貯存,可供飲用和銷售。加工好的原料產品通過后期制作,可以制成緊壓茶各種造型成品茶。
與傳統和現有的加工技術工藝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積極果1、自始至終保持了茶葉品質的原始天然本色和外形,葉翠綠、芽尖呈雪白色,滋味芳香回甘自然,由于避免與高溫接觸,有效防止茶葉中的維生素、葉綠素等對人體有益的物質的喪失。為茶葉產品新添了一個品種,滿足了人們追求時尚、回歸自然的新消費需求。
2、本發明具有節省電力、燃料、機器設備等優點,實現了真正綠色、環保、天然、節能、高效益之目的;3、價值提升使用本發明技術生產加工出的產品可使同等原料發揮出最佳的經濟效益,其價格提升50%至200%。如再通過后期加工成緊壓茶類型后更提升其附加值。
4、本發明技術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就是在缺電、缺水、缺機器設備的邊窮山區也可在千家萬戶的茶農進行加工生產。
圖1是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采集茶葉鮮葉,經分級處理(即等級分類)、攤放在竹席或網狀竹木物筐面上(鮮葉攤放物上必須透氣性能良好),每個茶葉之間不能相互重迭堆放,攤放場所必須清潔,通風條件良好,攤涼干燥時間為60~70小時,干燥溫度按自然室溫即可(在整個攤涼干燥過程中避免受陽光照射或受50度以上高溫,低溫不限),攤涼干燥至茶葉含水份在6~8%時裝箱貯存,裝箱時不得緊壓,必須保持其茶葉本身的完整性。整個加工過程不接觸任何金屬物,以防增加金屬含量。
權利要求
1.一種茶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選用茶樹鮮葉原料,經過分級、攤放在透氣性能良好的竹席上或網狀竹木物筐面上,自然室溫干燥,攤涼干燥時間為60~70小時,攤涼干燥至含水份在6~8%時裝箱貯存。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茶葉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選用茶樹鮮葉原料,經過分級、攤放在透氣性能良好的竹席上或網狀竹木物筐面上,自然室溫干燥,攤晾干燥時間為60~70小時,攤晾干燥至含水分在6~8%時裝箱貯存。本發明自始至終保持了茶葉品質的原始天然本色和外形,葉翠綠、芽尖呈雪白色,滋味芳香回甘自然,為茶葉產品新添了一個品種,滿足了人們追求時尚、回歸自然的新消費需求。具有節省電力、燃料、機器設備等優點,實現了真正綠色、環保、天然、節能、高效益之目的。
文檔編號A23F3/06GK1676010SQ200510010778
公開日2005年10月5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05年4月28日
發明者楊順明 申請人:云南思茅力達茶葉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