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玉米營養酒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酒及其制備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玉米營養酒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的釀酒方法是把曬干的高粱、玉米、稻谷浸泡,然后把浸泡好的糧食蒸熟,溫度在30度左右拌曲,20度入池發酵,7天左右發酵完畢。
現有的釀酒方法得到的酒,雜味重,有害物質較多,比如甲醇及甲醇油等雜質,喝多了引起頭暈,危害身體。另外,這樣的酒,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存放,才有一定的香味,出廠時必須進行勾兌處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玉米營養酒。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該玉米營養酒的制備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該玉米營養酒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水80~100份,酒曲1~3份,鮮玉米40~60份。
所述的鮮玉米為剛成熟的、表觀上還帶漿的嫩玉米。使用鮮玉米是因為鮮玉米的水分、活性物、維生素等各種營養成分比老熟玉米高很多。因為在貯存過程中,玉米的營養物質含量會快速下降,所以在本發明中不能使用老熟玉米。
該玉米營養酒通過以下步驟制得
A.將占鮮玉米原料總重量50%的鮮玉米直接倒入水中拌曲,發酵15~20天,發酵溫度18~25℃;蒸餾后得到鮮玉米酒。夏天溫度不超過20-25℃,冬天不低于18℃為宜。
B.將另50%重量的鮮玉米原料蒸煮成鮮玉米汁。
C.將步驟B所得的鮮玉米汁加入步驟A得到的鮮玉米酒中進行調和,調和均勻后即得玉米營養酒。
本發明的主要成分是鮮玉米。它富含鈣、谷胱甘肽、維生素、鎂、硒、維生素E和脂肪酸等多種營養保健物質,具有防癌,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防止高血壓、冠心病等功效。
本發明的優點在于該玉米營養酒無雜味,沒有有害物質,不上頭,口感好,清香,純正柔和,不糙不辣;能降低酒精的濃度、提高酒的營養,制得玉米營養酒后無需再勾兌純凈水。本發明能降低血清中膽固醇的含量,防止動脈血管硬化和冠心病,長期飲用能起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壽的作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所述的實施例只是用來說明本發明,而不應當被視為是對本發明的限制。
實施例1取水90公斤,酒曲1公斤,鮮玉米50公斤,作為原料。
將25kg鮮玉米直接倒入水中拌曲,發酵20天,發酵溫度20℃,蒸餾后得到鮮玉米酒;將另25kg的鮮玉米加水蒸煮成鮮玉米汁。
將鮮玉米汁加入鮮玉米酒中進行調和,調和均勻后即得玉米營養酒25公斤。
實施例2
取水80公斤,酒曲2公斤,鮮玉米60公斤,作為原料。
將30kg鮮玉米直接倒入水中拌曲,發酵20天,發酵溫度18℃,蒸餾后得到鮮玉米酒;將另30kg的鮮玉米加水蒸煮成鮮玉米汁。
將鮮玉米汁加入鮮玉米酒中進行調和,調和均勻后即得玉米營養酒23公斤。
實施例3取水100公斤,酒曲3公斤,玉米40公斤,作為原料。
將20kg玉米直接倒入水中拌曲,發酵20天,發酵溫度25℃,蒸餾后得到鮮玉米酒;將另20kg的玉米蒸煮加水成鮮玉米汁。
將鮮玉米汁加入鮮玉米酒中進行調和,調和均勻后即得玉米營養酒22公斤。
實施例1~3所得的玉米營養酒,皆無雜味,沒有有害物質,不上頭,口感好,清香,純正柔和,不糙不辣。
以上對本發明所提供的玉米營養酒及其制備方法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
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權利要求
1.一種玉米營養酒,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水80~100份,酒曲1~3份,鮮玉米40~60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營養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原料是水90重量份,酒曲1重量份,鮮玉米50重量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營養酒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驟組成A.將占鮮玉米原料總重量50%的鮮玉米直接倒入水中拌曲,發酵15~20天,發酵溫度18~25℃,蒸餾后得到鮮玉米酒;B.將另50%重量的鮮玉米原料蒸煮成鮮玉米汁;C.將步驟B所得的鮮玉米汁加入步驟A得到的鮮玉米酒中進行調和,調和均勻后即得玉米營養酒。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玉米營養酒及其制備方法。該玉米營養酒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水80~100份,酒曲1~3份,鮮玉米40~60份。該玉米營養酒的制備方法,是將占鮮玉米原料總重量50%的鮮玉米直接倒入水中拌曲,發酵15~20天,發酵溫度18~25℃,蒸餾后得到鮮玉米酒;將另50%重量的鮮玉米原料蒸煮成鮮玉米汁;將鮮玉米汁和鮮玉米酒進行調和,調和均勻后即得玉米營養酒。本發明的玉米營養酒無雜味,沒有有害物質,不上頭,口感好,清香,純正柔和,不糙不辣。本發明能降低血清中膽固醇的含量,防止動脈血管硬化和冠心病,長期飲用能起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壽的作用。
文檔編號C12G3/02GK1928059SQ20061012727
公開日2007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06年9月19日 優先權日2006年9月19日
發明者王永祥 申請人:王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