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酸性乳飲料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酸性乳飲料,其具有優異的品質穩定性,不會產生乳蛋白的凝聚、沉淀,并具有良好的風味,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即使實質上不使用增稠穩定劑也可以防止出現乳蛋白的凝聚、沉淀等酸性乳飲料特有的品質劣化并具有良好風味的酸性乳飲料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
:發酵乳、乳酸菌飲料、酸奶等含活菌型酸性乳飲料作為具有整腸作用、免疫活化作用等生理活性的健康飲料被廣泛飲用。另外,將乳酸菌、雙歧桿菌屬細菌用由乳原料構成的培養基培養得到的培養液(發酵乳基劑)具有特有的風味,所以對其實施殺菌處理等后,用于各種飲料食品,以賦予其特有的風味。另外,近年為了對應消費者多樣化的嗜好,除了現有的酸性乳飲料之外,還提出了各種類型的酸性乳飲料,這些之中,比較流行的是進行低卡路里的所謂清淡型酸性乳飲料的開發。這些清淡型酸性乳飲料在制造時,為了降低卡路里,通常削減作為主要卡路里源的糖類物質或將其替換為難消化性糖類。但是,由于通常乳蛋白在酸性條件下的分散穩定性不穩定,所以如此進行糖類物質的削減、替換時,出現了保存中容易產生沉淀、凝聚、乳清分離等問題。上述的沉淀、凝聚或者乳清分離不僅明顯損害外觀,而且對飲用時的風味也有影響,有時有損清涼感,所以提出了各種方法以改善這些問題。具體地說,為了提高酸性乳飲料的品質穩定性,提出了實施均質化處理的方法(專利文獻1);使用果膠、羧甲基纖維素(CMC)、大豆多糖類、結冷膠、刺槐豆膠、羅望子膠、藻酸丙二醇酯等各種增稠穩定劑中的1種或合用兩種以上的方法(專利文獻24)。因此,現狀是在制造清淡型酸性乳飲料時,通常為了提高品質穩定性而使用各種增稠穩定劑。專利文獻l:日本特開平5-43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昭54-525754號公報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昭59-151837號公報專利文獻4:日本特開平9-266779號公報
發明內容但是,酸性乳飲料不僅重視品質的穩定性,還重視其風味方面,在這樣的酸性乳飲料中像過去那樣使用增稠穩定劑的情況下,該增稠穩定劑所特有的粘性感等有時會對風味帶來不好的質感。并且,從增稠穩定性方面出發,通常使用的果膠、CMC在低pH區域具有發生凝膠化的性質,并不能說將其用于酸性乳飲料是一種有效的方案。另外,對于低卡路里的所謂清淡型酸性乳飲料來說,其存在優選兼具程度適中的甜味和清淡的口味(質感)的風味的傾向,所以并不能說使用增加粘性感的增稠穩定劑等是件好事。所以,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品質穩定性優異、風味良好、低卡路里的清淡型酸性乳飲料及其制造方法而不利用以往使用的各種增稠穩定劑。本發明人為了在不使用增稠穩定劑的情況下得到品質穩定性優異的低卡路里酸性乳飲料進行了深入研究,結果發現,通過將聚右旋糖和特定的糖類物質添加到酸性乳飲料中并使其滿足預定的條件,能夠得到品質穩定性等同于使用了增稠穩定劑時的風味良好的酸性乳飲料,從而完成了本發明。艮口,本發明涉及一種酸性乳飲料,其特征在于,其含有聚右旋糖和選自下述組(a)的至少一種以上糖類物質,這些成分的可溶性固體成分的總量為12.0質量%17.0質量%,并且所述酸性乳飲料實質上不含增稠穩定劑。(a)葡萄糖、果糖、砂糖、海藻糖、麥芽糖、赤蘚醇、山梨糖醇、木糖醇、麥芽糖醇、乳糖醇、帕拉金糖、低聚半乳糖另外,本發明還涉及一種酸性乳飲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酸性乳飲料基劑中添加聚右旋糖和選自下述組(a)的至少一種以上的糖類物質,并使這些成分的可溶性固體成分的總量為12.0質量%17.0質量%。(a)葡萄糖、果糖、砂糖、海藻糖、麥芽糖、赤蘚醇、山梨糖醇、木糖醇、麥芽糖醇、乳糖醇、帕拉金糖、低聚半乳糖本發明中使用的聚右旋糖和各種糖類物質是通常作為甜味劑使用的食品材料,所以安全性優異,并且只需滿足預定的條件來使用這些物質,即可容易地提高酸性條件下的乳蛋白的穩定性而無需使用容易影響風味、口感的各種增稠穩定劑,能夠得到品質穩定性優異且具有良好的風味的酸性乳飲料。因此,根據本發明,由于沒有使用各種增稠穩定劑來提高品質穩定性,所以能夠獲得降低產品成本、提高作業效率等的效果。具體實施例方式混合在本發明的酸性乳飲料中的聚右旋糖是將葡萄糖、山梨糖醇和檸檬酸在高溫高壓下聚合得到的多糖類,其中同時存在從單糖到分子量為數萬的多糖。該聚右旋糖可以利用市售的產品,例如可以舉出商品名為LITESSE(DANISCOCULTOR社制造,平均分子量為1200)等的物質。另外,與上述聚右旋糖一同混合在本發明的酸性乳飲料中的選自組(a)的糖類物質(以下有時稱作"糖類物廁a)")是選自葡萄糖、果糖、砂糖、海藻糖、乳糖、赤蘚醇、山梨糖醇、木糖醇、麥芽糖醇、乳糖醇、帕拉金糖和低聚半乳糖組成的組中的至少一種以上糖類物質,這些在通常被廣泛用于飲料食品的糖類物質中是分子量(平均)較小的糖類物質。這些糖類物質(a)中,特別是使用砂糖時,能夠表現出抑制乳蛋白的凝聚、沉淀的顯著效果,所以是優選的。另外,作為糖類物質(a)合用兩種以上的糖類物質的情況下,所使用的至少一種是砂糖對于提高酸性乳飲料的品質穩定性是優選的。本發明中,使用的糖類物質的分子量較大時,不能充分獲得抑制酸性乳飲料中的乳蛋白的凝聚、沉淀的效果。即,本發明中,僅使用作為多糖類的上述聚右旋糖是不能抑制酸性乳飲料中的乳蛋白的沉淀、凝聚的。像這樣在不同的糖類物質中得到的效果也不同的原因尚不清楚,據認為是由于各種糖類物質的分子結構的不同對酸性乳飲料中的乳蛋白顆粒有不同的立體影響。本發明中,聚右旋糖和糖類物質(a)的用量優選設定為使來自這些糖類物質的可溶性固體成分為12.0質量%17.0質量%、優選為13.5質量%17.0質量%。特別是為了提高所得到的酸性乳飲料的品質穩定性,優選設定為使聚右旋糖以外的糖類物質即分子量較小的糖類物質(a)的用量為5.0質量%以上、優選6.0質量%以上。由此,能夠在實質上不使用增稠穩定劑的情況下得到具有品質穩定性足夠優異且具有良好的風味的酸性乳飲料。此外,可溶性固體成分低于12.0質量°/。時,不能得到乳蛋白的充分的分散穩定性,所以不是優選的。另外,可溶性成分大于17.0質量%時,質感差,得不到足夠的偏好性,所以不是優選的。另一方面,作為混合上述聚右旋糖和糖類物質(a)的酸性乳飲料基劑,可以利用牛乳、山羊乳、羊乳、豆乳等來自動物和植物的液態乳;脫脂乳粉、全酯乳粉或乳粉;濃縮乳的還原乳直接或經水稀釋后用乳酸菌、雙歧桿菌屬細菌等微生物進行發酵處理所得到的發酵乳;乳產品乳酸菌飲料等活菌型飲料;含有經殺菌處理的發酵乳的乳性飲料;開菲乳;以及在乳成分中加入了有機酸、果汁等酸成分而形成的酸性乳。通過微生物發酵進行上述酸性乳飲料的制備的情況下,作為該制造中使用的微生物,只要是通常在食品制造中使用的乳酸菌、雙歧桿菌屬細菌,則沒有特別限定,例如可以舉出干酪乳桿菌(Lactobadlluscasei)、嗜酸乳桿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瑞士乳桿菌(Lactobacillushelveticus)、力卩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gasseri)、發酵乳桿菌(Lactobacillusfermentum)、唾液乳桿菌(Lactobacillussalivarius)、約古牛寺孚L桿菌(Lactobacillusjugurti)、德氏乳桿菌保加利亞亞種(Lactobacillusdelbmeckiisubsp.bulgaricus)、約氏乳桿菌(Lactobacillusjohnsonii)等乳桿菌屬細菌;嗜熱鏈球菌(Streptococcusthermophilus)等鏈球菌屬細菌;乳酸乳球菌乳亞禾中(Lactococcuslactissubsp.lactis)、乳酸乳球菌乳月旨亞禾中(Lactococcuslactissubsp.cremoris)、植物乳球菌(Lactococcusplantarum)、棉子糖享L球菌(Lactococcusraffinolactis)等享L球菌屬細菌;糞腸球菌(Enterococcusfaecalis)、屎腸球菌(Enterococcusfaecium)等腸球菌屬細菌;短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breve)、長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longum)、嬰兒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infantis)、青春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adolescentis)、雙歧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bifidum)、鏈狀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catenulatum)、假<l、*連7又歧桿菌(Bifidobacteriumpseudocatenulatum)、角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angu〗atum)、乳)X歧桿菌(Bifidobacteriumlactis)、動物雙歧桿菌(Bifidobacteriumanimalis)等雙歧桿菌屬菌。并且,這些乳酸菌、雙歧桿菌屬細菌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合用兩種以上。另外,上述微生物發酵時,除了乳酸菌、雙歧桿菌屬細菌之外,還可合用其他微生物,例如酵母屬(Saccharomyces)、假絲酵母屬(Candida)、紅酵母屬(Rhodotorula)、畢赤酵母屬(Pichia)、裂殖酵母屬(Schizosaccharomyces)、圓酵母屬(Tomla)、接合酵母屬(Zygosaccharomyces)等酵母類;或者曲霉屬(Aspergillus)、青霉菌屬(Penicillium)、散囊菌屬(Eurotium)、紅曲霉屬(Monascus)、毛霉屬(Mucor)、脈孢菌屬(Neurospora)、根霉屬(Rhizopus)等絲狀菌等。使上述微生物作用于原料乳的條件、發酵方法應用通常在發酵乳的制造中采用的條件和方法即可,沒有特別限定。例如,作為發酵條件,在304(TC的溫度發酵直至pH為3.04.0即可,作為發酵方法,使用適當選自靜置發酵、攪拌發酵、振蕩發酵、通氣發酵等的適合用于發酵的微生物的方法即可。本發明中,使用在靜置狀態下通過微生物發酵制備的發酵乳,由此能夠通過合用后述的聚右旋糖和糖類物質(a)在實質上不使用穩定劑的情況下得到明顯的品質穩定性的效果。另一方面,以酸成分制備上述酸性乳飲料的情況下,在乳原料中添加各種酸味成分,將pH調整到3.04.0即可。此處,可以作為酸味成分使用的有乳酸、檸檬酸、酒石酸、蘋果酸、醋酸等;檸檬、葡萄柚、酸橙、橙子、草莓、藍莓、桃子、葡萄、蘋果等的果汁,并且,這些可以合用兩種以上。另外,本發明的酸性乳飲料中還可以含有來自乳原料的鈣以外的水溶性鈣源作為選擇性成分。作為這樣的水溶性鈣源,可以舉出能夠作為食品添加物的乳酸鈣、葡萄糖酸鈣、氯化鈣、磷酸鈣等,只要水溶性鈣源是這些物質,則使用時沒有特別限制。本發明的酸性乳飲料中,以鈣的量計算,這些鈣源的添加量為0.01質量%0.06質量%,優選為0.01質量°/。0.05質量°/。左右。通常已知,酸性乳飲料中混合鈣源時,添加的鈣源與乳蛋白發生凝聚,導致品質劣化,以往,為了改善這一點,提出了各種在酸性乳飲料中添加鈣源的技術。具體可以舉出,在加鈣乳性酸性飲料中使用果膠的方法(日本特開平8-56567號公報、日本特開平8-112058號公報、日本特開平8-112059號公報);在加鈣乳性酸性飲料中使用大豆膳食纖維(大豆多糖類)的方法(日本特開平10-4876號公報、日本特開2004-283182號公報)。但是,這些現有技術是通過添加果膠、大豆膳食纖維等增稠穩定劑來主動防止由于在酸性乳飲料添加鈣源而引起的乳蛋白凝聚這種品質的劣化的,而本發明的酸性乳飲料即使在添加有鈣源的情況下,也可以在實質上不使用增稠穩定劑的情況下得到優異的品質穩定性效果,兩者明顯不同,相比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的酸性乳飲料非常有用。制造本發明的酸性乳飲料時,除了將上述的聚右旋糖、糖類物質(a)以及必要時的鈣源等添加到作為基劑的酸性乳飲料中以外,只需按通常的酸性乳飲料的制造方法進行制造即可。另外,對于聚右旋糖、糖類物質(a)、鈣源等的添加時期和添加方法沒有特別限定,可以在作為基劑的酸性乳飲料的制造工序的任意階段進行添加。例如,可以另外制備以預定的比例含有聚右旋糖、各種糖類物質、以及鈣源的糖漿,將該糖槳添加到乳原料經微生物作用所得到的溶液中。此外,糖漿的制備根據通常方法進行即可,例如在升溫到70。C以上的水中溶解聚右旋糖和各種糖類物質等,在112。C進行10秒的板式殺菌。另外,本發明的酸性乳飲料中除了聚右旋糖、糖類物質(a)和鈣源以外,還可在不損害本發明得到的效果的范圍內添加通常在各種飲料食品中添加的食品材料。作為這樣的食品材料,可以舉出阿斯巴甜、甜蛋白、三氯蔗糖、安賽蜜、甜菊等高甜度甜味劑;蔗糖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脫水山梨糖醇脂肪酸酯、卵磷脂等乳化劑;奶油、黃油、酸味奶油等乳脂;檸檬酸、乳酸、醋酸、蘋果酸、酒石酸、葡萄糖酸等酸味劑;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E族維生素等各種維生素類;鎂、鋅、鐵、錳等礦物質成分;酸奶類、莓類、橙類、木梨類、紫蘇類、柑橘類、蘋果類、薄荷類、葡萄類、杏類、西洋梨、蛋奶餡(custardcream)、桃、甜瓜、香蕉、熱帶水果、藥草類、紅茶、咖啡類等提味劑類。對于如此得到的酸性乳飲料,即使在將其卡路里減少到例如50Kcal/100ml以下、優選20Kcal/100ml50Kcal/100ml的情況下,不使用果膠、大豆膳食纖維等增稠穩定劑,也能明顯防止、改善乳蛋白的凝聚-沉淀等品質劣化。實施例下面,舉出試驗例以及實施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不受這些實施例的任何限制。試驗例1酸性乳飲料的制造將溶解有14.9質量%脫脂乳粉和3.5質量%葡萄糖的水溶液在121°C進行3秒的板式殺菌后,接種干酪乳桿菌(Lactobacilluscasei)的引酵物,培養至pH3.6,將其冷卻,得到發酵物。接下來,將該發酵物在15MPa均質化處理后,分別在23重量份中混合77重量份表1所示成分的糖漿,得到試驗品13。此外,糖漿如下制備將表l所示的成分溶解在水中,在112'C進行IO秒的板式殺菌后進行冷卻,由此進行制備。<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PD用量為固體成分換算值,單位為質量%。基于下述標準,對得到的試驗品13在剛制成時和在l(TC保存14天后的產品的外觀、沉淀、乳清分離、風味方面進行評價。其結果見表2。<外觀判定標準〉(評價)(內容)〇未發現凝聚等多少有一些凝聚X:凝聚<沉淀/乳清分離判定標準>(評價)(內容)一未發現沉淀/乳清分離±:發現了一些沉淀/乳清分離,但程度不大+:發現沉淀/乳清分離<風味判定標準〉(評價)(內容)〇好〇△:稍好△:普通△X:稍差X:差_^_<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0</column></row><table>*:不包括來自乳粉的可溶性固體成分由表2的結果可知,僅含聚右旋糖(PD)的試驗品1的風味、物理性能均差,并且添加了果膠、羧甲基纖維素(CMC)等增稠穩定劑的試驗品2和3雖然改善了物理性能,但是質感(口感、味道)差。實施例1酸性乳飲料的制造(l):將溶解有14.9質量°/。脫脂乳粉和3.5質量%葡萄糖的水溶液在121°C進行3秒的板式殺菌后,接種干酪乳桿菌的引酵物,培養至pH3.6,將其冷卻,得到發酵物。接下來,將該發酵物在15MPa均質化處理后,分別在23重量份中混合77重量份另外制備的糖漿,得到實施品112和比較品1、2。此外,糖漿如下制備將表3所示的成分溶解在水中,在112°C進行IO秒的板式殺菌后進行冷卻,由此進行制備。_PD1"512旦9.19.1K9.19.1M9.1N葡萄糖果糖砂糖海藻糖麥芽糖赤蘚糖山梨糖醇木糖醇麥芽糖醇乳糖醇帕拉金糖低聚半乳糖果膠0.4難消化性糊精14.5阿斯巴甜0.060.040.050.060.080.050.060.050.060.080.080.080.050.05PD和其他糖類物質的用量為固體成分換算值,單位為質量%。基于試驗例1所示的標準,對得到的實施品112和比較品4、5在剛制成時和在1(TC保存14天后的產品的外觀、沉淀、乳清分離、風味方面進行評價。其結果見表4。[表4]<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2</column></row><table>(單位質量%)*1)包括來自發酵物的葡萄糖*2)不包括來自乳粉的可溶性固體成分由表4的結果可知,合用聚右旋糖(PD)和各種糖類物質制備的酸性乳飲料得到了與使用果膠作為增稠穩定劑的比較品1同等的品質穩定性效果,并且風味也好。另外,使用難消化性糊精作為多糖類的比較品2中,即使合用糖類物質,也不能得到與聚右旋糖相同的品質穩定性效果。并且,與聚右旋糖合用的糖類物質中,砂糖最有用。實施例2酸性乳飲料的制造(2):將溶解有14.9質量%脫脂乳粉和3.5質量%葡萄糖的水溶液在121°C進行3秒的板式殺菌后,接種干酪乳桿菌的引酵物,培養至pH3.6,將其冷卻,得到發酵物。接下來,將該發酵物在15MPa均質化處理后,分別在23重量份中混合77重量份以表5所示組分另外制備的糖漿,得到產品16。此外,糖漿如下制備將各成分溶解在水中,在112i:進行10秒的板式殺菌后進行冷卻,由此進行制備。糖漿b10.4cd6fPD11.69.17.86.59.1阿斯巴甜0.060.060.050.050.05—砂糖2.94.25.56.88.15.5PD和其他糖類物質的用量為固體成分換算值基于試驗例1所示的標準,對得到的產品16在剛制成時和在10°C保存14天后的產品的外觀、沉淀、乳清分離、風味方面進行評價。其結果見表6。C表6]產品1產品2產品3c產品4d產品5產品6糖漿bs每個產品中的含量(質量%)PD9.08.07.06,05.07.0砂糖2.23.24.25.26.24.2葡萄糖''0.80.80.80.80.80.8阿斯巴甜0.050.050.040,040.04一可溶性固體成分'212.012.012.012.012.012.0卡路里值(Kcal/100m)35,538.741.845.048.241.6剛制成時PH3.663.663.673.673.673.66外觀〇〇〇〇〇〇風味〇〇△〇〇△〇〇〇XIO'C保存14天后沉淀/乳清分離±±一±——---+外觀△〇〇〇〇風味〇〇△〇〇△〇〇X")來自發酵物*2)不包括來自乳粉的可溶性固體成分由表6的結果可知,對于合用聚右旋糖和糖類物質制備的酸性乳飲料來說,即使來自這些糖類物質的可溶性固體成分相同,像產品l、2那樣來自聚右旋糖以外的糖類物質的可溶性固體成分小于5.0質量%時,與來自聚右旋糖以外的糖類物質的可溶性固體成分為5.0質量%以上的產品36相比較,這些酸性乳飲料中的沉淀、乳清分離變多,穩定性變差。并且,未使用高甜度甜味劑的產品6的酸味和甜味的平衡差,導致風味差。實施例3酸性乳飲料的制造(3):將溶解有14.9質量%脫脂乳粉和3.5質量%葡萄糖的水溶液在121°C進行3秒的板式殺菌后,接種干酪乳桿菌的引酵物,培養至pH3.6,將其冷卻,得到發酵物。接下來,將該發酵物在15MPa均質化處理后,分別在23重量份中混合77重量份以表7所示組分另外制備的糖漿,得到可溶性固體成分含量不同的產品714。此外,糖漿如下制備將各成分溶解在水中,在112X:進行10秒的板式殺菌后進行冷卻,由此進行制備。<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4</column></row><table>PD和其他糖類物質的用量為固體成分換算值基于試驗例1所示的標準,對得到的產品18在剛制成時和在10°C保存14天后的產品的外觀、沉淀、乳清分離、風味方面進行評價。其結果見表8。[表8]<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5</column></row><table>*1)來自發酵物*2)不包括來自乳粉的可溶性固體成分由表8的結果可知,對于合用聚右旋糖(PD)和各種糖類物質制備的酸性乳飲料來說,即使來自聚右旋糖以外的糖類物質的可溶性固體成分相同,像產品7、8那樣來自糖類物質的可溶性固體成分的總量小于12.0質量%時,沉淀、乳清分離增多,穩定性變差。另外,像產品13、14那樣,可溶性固體成分的總量為18.0質量%以上時,雖然品質的穩定性方面沒有問題,但是口味發膩,成為與低卡路里產品的印象不同的風味,偏好性差。實施例4酸性乳飲料的制造(4):將溶解有14.9質量%脫脂乳粉和3.5質量%葡萄糖的水溶液在121°C進行3秒的板式殺菌后,接種干酪乳桿菌的引酵物,培養至pH3.6,將其冷卻,得到發酵物。接下來,對該發酵物進行均質化處理(15MPa),分別在23重量份中混合77重量份以表7所示組分另外制備的糖漿,得到可溶性固體成分含量不同的產品1523。此外,糖漿如下制備將各成分溶解在水中,在112T:進行10秒的板式殺菌后進行冷卻,由此進行制備。[表9]<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6</column></row><table>PD和其他的糖類物質的用量為固體成分換算值基于試驗例1所示的標準,對得到的產品18在剛制成時和在l(TC保存14天后的產品的外觀、沉淀、乳清分離、風味方面進行評價。其結果見表8。<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16</column></row><table>*1)來自發酵物*2)不包括來自乳粉的可溶性固體成分由表8的結果可知,對于合用聚右旋糖(PD)和各種糖類物質制備的酸性乳飲料來說,即使來自糖類物質的可溶性固體成分的總量相同,像產品1517那樣,來自聚右旋糖以外的糖類物質的可溶性固體成分小于5.0質量%時,水溶性鈣的添加會明顯損害穩定性,而像產品1823那樣,來自聚右旋糖以外的糖類物質的可溶性固體成分為5.0質量%以上時,由于添加鈣引起的穩定性降低得以抑制,并且鈣添加量為0.06質量°/。以內的話,保存后也不會損害商品價值。產業上的可利用性本發明的酸性乳飲料含有聚右旋糖和特定的糖類物質并使其滿足預定的條件,由此能夠容易地制備風味良好的低卡路里型酸性乳飲料,并且實質上不使用通常為了實現酸性乳飲料的品質穩定化而使用的各種增稠穩定劑。權利要求1.一種酸性乳飲料,其特征在于,其含有聚右旋糖和選自下述組(a)的至少一種以上糖類物質,這些成分的可溶性固體成分的總量為12.0質量%~17.0質量%,并且實質上不含增稠穩定劑,(a)葡萄糖、果糖、砂糖、海藻糖、麥芽糖、赤蘚醇、山梨糖醇、木糖醇、麥芽糖醇、乳糖醇、帕拉金糖、低聚半乳糖。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乳飲料,其中,其含有5.0質量%以上選自組(a)的至少一種以上的糖類物質。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酸性乳飲料,其中,其還含有來自乳原料的鈣以外的水溶性鈣鹽。4、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酸性乳飲料,其中,以鈣的量計算,所述酸性乳飲料含有0.01質量%0.05質量%來自乳原料的鈣以外的水溶性鈣源。5、如權利要求14任一項所述的酸性乳飲料,其中,其卡路里為50Kcal/100ml以下。6、一種酸性乳飲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酸性乳飲料基劑中添加聚右旋糖和選自下述組(a)的至少一種以上糖類物質,并且使這些成分的可溶性固體成分的總量為12.0質量%17.0質量%,(a)葡萄糖、果糖、砂糖、海藻糖、麥芽糖、赤蘚醇、山梨糖醇、木糖醇、麥芽糖醇、乳糖醇、帕拉金糖、低聚半乳糖。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酸性乳飲料的制造方法,其中,添加5.0質量M以上選自上述組(a)的至少一種以上的糖類物質。全文摘要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品質穩定性優異、風味良好、低卡路里的清淡型酸性乳飲料及其制造方法而不利用以往使用的各種增稠穩定劑。本發明所提供的酸性乳飲料及其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酸性乳飲料含有聚右旋糖和選自由葡萄糖、果糖、砂糖、海藻糖、麥芽糖、赤蘚醇、山梨糖醇、木糖醇、麥芽糖醇、乳糖醇、帕拉金糖、低聚半乳糖組成的組(a)中的至少一種以上糖類物質,這些成分的可溶性固體成分的總量為12.0質量%~17.0質量%,并且實質上不含增稠穩定劑。文檔編號A23C9/152GK101304663SQ20068004165公開日2008年11月12日申請日期2006年10月20日優先權日2005年11月11日發明者中野正理,小林有貴子,松井彰久,赤星良一申請人:株式會社益力多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