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麻纖維分裂度的測定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麻纖維分裂度的測定方法,所述的麻纖維品種包括亞麻、苧麻、大 麻、黃麻、紅麻、羅布麻、劍麻,麻纖維的表現形式可以是粗紗、細紗。
背景技術:
在麻纖維細度的測定中,由于纖維粗細均勻度較差、纖維截面形狀不規則及存在 中腔、縫隙、孔洞等因素,即不能夠通過直徑、截面積等指標準確表達。所以通常使用線密度 或公制支數來表示麻纖維的細度。目前,工廠中麻纖維細度的測定方法是稱重法,主要包括 逐根測量單根纖維長度后稱重和束纖維定長切斷稱重兩種方法。此兩種稱重法均為人工檢 測,存在測量速度慢、效率低、誤差大、不準確等缺點,其測量結果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因 此,研究一種準確、高效的檢測方法,對于科學、合理地測定麻纖維分裂度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麻纖維分裂度的測定方法。該方法能夠避免操作者人為 因素的影響,具有速度快,誤差小、準確率高的優點。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首先用纖維截斷器截取設定長度的纖維束,并 稱取纖維束質量。通過分散方法使其均勻分散于黑色平面之上,接著使用攝像儀器對黑色 平面上的麻纖維進行拍照獲取圖像,將該圖像輸入裝有圖像分析軟件和像素折算軟件的計 算機內,通過圖像分析軟件獲取圖像中非黑色區域像素個數的數據,該數據經分析后,通過 像素折算軟件根據麻纖維的種類和設定的參數將其折算成麻纖維的根數,從而得出纖維數 目,最后再根據公式計算出麻纖維的分裂度。上面所述的纖維,其品種包括亞麻、苧麻、大麻、黃麻、紅麻、羅布麻、劍麻等,其表 現形式為粗紗、細紗。上面所述的截斷器也可以是剪刀,刻刀。上面所述的纖維長度可以為1. 5 5. 5謹,也可以為10 20謹。上面所述的分散方法可以是手工方法,或表面活性劑水溶液中攪拌法,或清水攪 拌法,或纖維分布器分散法。上面所述的表面活性劑可以是0P,也可以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鈉。上面所述的攝像儀器可以是數碼相機,也可以是CXD攝像頭,或掃描儀。上述的像素折算軟件設有如下折算程序對于500像素以下的數據不予計算,或 者計算為ο ;粗紗500 1000像素,細紗400 950像素以內的數據按照三分之一根計 算;粗紗1000 1500像素,細紗950 1250像素以內的數據按照二分之一根計算;粗紗 1500 4500像素,細紗1250 2750像素以內的數據按一根計算;粗紗4500 6000像 素,細紗2750 4500像素以內的數據按1. 5根計算;粗紗6000 8000像素,細紗4500 6000像素以內的數據按2根計算;粗紗8000像素,或者細紗6000像素以上的數據按3根 計算。
本發明方法的優點是能夠避免操作者人為因素的影響,具有速度快,誤差小、準確 率高的優點,能夠更加科學、精確、高效地進行麻纖維分裂度的測定。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1
步驟1,按常規方法取亞麻粗紗一束,并手扯整理粗紗纖維試樣,然后梳去纖維束上的 游離纖維。步驟2,將纖維束放在纖維截斷器夾板中間,截取10 20mm長度的纖維束。步驟3,在上述纖維束中隨機取一定量的纖維束,準確稱取其質量。步驟4,將稱重后的樣品用手工方法均勻分散到黑色平板上。步驟5,接著用數碼相機對黑色平板上的麻纖維進行拍照獲取圖像,并將圖像復制 到計算機中。步驟6,使用特定的圖像分析軟件獲取圖像中非黑色區域的像素的個數數據。步驟7,用編寫的測定粗紗的程序處理步驟6得到的數據,計算纖維根數。步驟8,最后根據公式計算麻纖維的分裂度。實施例2:
步驟1,按常規方法取亞麻細紗一束,并手扯整理細紗纖維試樣,然后梳去纖維束上的 游離纖維。步驟2,將纖維束放在纖維截斷器夾板中間,截取1. 5 5. 5mm長度的纖維束。步驟3,同實施例1中步驟3。步驟4,將稱重后的樣品放入表面活性劑水溶液中,攪拌,使纖維束均勻分散。然后 將溶液均勻倒在黑色平板上,干燥。最后纖維束的每根纖維都均勻分布于黑色平板之上。步驟5,接著用CXD攝像頭對黑色板面上麻纖維進行拍照獲取圖像,并將圖像復制 到計算機中。步驟6,同實施例1中步驟6。步驟7,用編寫的測定細紗的程序處理步驟6得到的數據,計算纖維根數。步驟8,同實施例1中步驟8。實施例3
步驟1,同實施例2中步驟1。步驟2,同實施例2中步驟2。
步驟3,同實施例1中步驟3。步驟4,將稱重后的樣品放入表面活性劑水溶液中,攪拌,使纖維束均勻分散。然后 將溶液均勻倒在黑色平板上。最后纖維束的每根纖維都均勻分布于黑色板面之上。步驟5,接著用掃描儀對黑色板面上的麻纖維進行拍照獲取圖像,并將圖像復制到 計算機中。步驟6,同實施例1中步驟6。步驟7,同實施例2中步驟7。步驟8,同實施例1中步驟8。實施例4
4步驟1,按常規方法取亞麻短麻一束,并手扯整理粗紗纖維試樣,然后梳去纖維束上的
游離纖維。
步驟2同實施例1中步驟2。
步驟3同實施例1中步驟3。
步驟4同實施例3中步驟4。
步驟5同實施例3中步驟5。
步驟6同實施例1中步驟6。
步驟7同實施例1中步驟7。
步驟8同實施例1中步驟8。
實施例5
步驟1,按常規方法取大麻細紗一束,并手扯整理細紗纖維試樣,然后梳去纖維束上的 游離纖維。步驟2,同實施例1中步驟2。步驟3,在上述纖維束中隨機取一定量的纖維束,準確稱取其質量。再將稱取質量 后的纖維束放在纖維截斷器夾板中,截取1. 5 5. 5mm長度的短纖維束。步驟4,將步驟3獲得的短纖維束放入表面活性劑水溶液中,攪拌,使纖維束均勻 分散。然后將溶液均勻倒在黑色平板上,干燥。最后纖維束的每根纖維都均勻分布于黑色 平板之上。步驟5,同實施例2中步驟5。步驟6,同實施例1中步驟6。
步驟7,同實施例2中步驟7。步驟8,同實施例1中步驟8。實施例6
步驟1,按常規方法取苧麻粗紗一束,并手扯整理粗紗纖維試樣,然后梳去纖維束上的 游離纖維。步驟2,同實施例2中步驟2。步驟 3,同實施例1中步驟3。步驟 4,同實施例2中步驟4。步驟 5,同實施例2中步驟5。步驟6,同實施例1中步驟6。步驟 7,同實施例1中步驟7。步驟 8,同實施例1中步驟8。
權利要求
一種麻纖維分裂度的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用纖維截斷器截取設定長度的纖維束,并稱取纖維束質量,通過分散方法使其均勻分散于黑色平面之上,接著使用攝像儀器對黑色平面上的麻纖維進行拍照獲取圖像,將該圖像輸入裝有圖像分析軟件和像素折算軟件的計算機內,通過圖像分析軟件獲取圖像中非黑色區域像素個數的數據,該數據經分析后,通過像素折算軟件根據麻纖維的種類和設定的參數將其折算成麻纖維的根數,從而得出纖維數目,最后再根據公式計算出麻纖維的分裂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麻纖維分裂度的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麻纖維的種類 包括亞麻、苧麻、大麻、黃麻、紅麻、羅布麻或劍麻。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麻纖維分裂度的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截斷器是剪刀 或刻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麻纖維分裂度的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纖維長度為 1. 5 5. 5mm,或 10 20mmo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麻纖維分裂度的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方法為手工方法。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麻纖維分裂度的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方法為表 面活性劑水溶液中攪拌法。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麻纖維分裂度的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方法為清 水攪拌法。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麻纖維分裂度的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散方法為纖 維分布器分散法。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麻纖維分裂度的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攝像儀器為數 碼相機、(XD攝像頭或掃描儀。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麻纖維分裂度的測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像素折算軟 件設有如下折算程序對于500像素以下的數據不予計算,或者計算為0 ;粗紗500 1000 像素,細紗400 950像素以內的數據按照三分之一根計算;粗紗1000 1500像素,細紗 950 1250像素以內的數據按照二分之一根計算;粗紗1500 4500像素,細紗1250 2750像素以內的數據按一根計算;粗紗4500 6000像素,細紗2750 4500像素以內的數 據按1. 5根計算;粗紗6000 8000像素,細紗4500 6000像素以內的數據按2根計算; 粗紗8000像素,或者細紗6000像素以上的數據按3根計算。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麻纖維分裂度的測定方法,首先用纖維截斷器截取一定長度的纖維束,并稱取纖維束質量,通過分散方法使其均勻分散于黑色平面之上,接著使用攝像儀器對黑色平面上的麻纖維進行拍照獲取圖像,將該圖像輸入裝有圖像分析軟件和像素折算軟件的計算機內,通過圖像分析軟件獲取圖像中非黑色區域像素個數的數據,該數據經分析后,通過像素折算軟件根據麻纖維的種類和設定的參數將其折算成麻纖維的根數,從而得出纖維數目,最后再根據公式計算出麻纖維的分裂度。該方法能夠避免操作者人為因素的影響,具有速度快,誤差小、準確率高的優點,能夠更加科學、精確、高效地進行麻纖維分裂度的測定。
文檔編號G01N21/84GK101936709SQ20101026937
公開日2011年1月5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1日 優先權日2010年9月1日
發明者常江, 趙欣, 隋智慧, 黃濤 申請人:齊齊哈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