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米馃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米馃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屬于傳統食品領域。
背景技術:
現有的米馃是一種傳統食用的農家點心類食品,其食用時香味撲鼻、味美,口感及佳,而且在清明時,在外層配方還加入活艾葉,設計制作成根據我國民族節氣—清明節人們所食用的清明馃。但是,傳統的米馃配方單一,發明內容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配方合理,生產的產品外形美觀,食用時香味撲鼻、味美,口感極佳的米馃的配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工藝方法先進,產品外形美觀,食用時香味撲鼻、味美,口感極佳的米馃的制作方法。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該米馃的配方,米馃由外層和內餡組成,其配方特點是外層的配方為粳米、秈米、糯米和活艾葉;內餡的配方為蔬菜類、油脂類、豆腐類、味精、雞精、鹽及辣椒。
本發明所述的外層各配方的比例為粳米粉25重量份、秈米10-15重量份、糯米3-4重量份、活艾葉5-10重量份。
本發明所述的內餡各配方的比例為蔬菜類55-150重量份、五花肉1.5重量份、油脂類13.5-27.5重量份、豆腐類10-37.5重量份、味精1.7-4重量份、雞精0.8-1.5重量份、鹽1.5重量份、辣椒0.75重量份。
本發明所述的蔬菜類為咸芥菜、白菜咸菜、筍、蘿卜、大蒜、芹菜、萵筍、薺菜中的一種或幾種。
本發明所述的豆腐類為豆腐干和/或豆腐。
本發明所述的油脂類為色拉油和/或豬油。
本發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還是該米馃的制作方法,制作步驟為a、將活艾葉洗凈,在含微量食用堿的沸水中泡熟,用清水漂清后,進行粉碎;b、將粳米、秈米和糯米在水中浸泡,浸泡時間是冬天24-30小時,夏天10-15小時,撈出浸泡后的米,將水瀝干,倒入粉碎機進行粉碎;c、將粉碎后的米粉倒入蒸箱進行蒸煮,當蒸箱上汽后再蒸40-45分鐘;d、將蒸熟的米粉粉碎后制成外層或與粉碎后的艾葉混合、攪拌,制成外層;e、將蔬菜類、豆腐類進行刀切加工,制成主料;
f、在鍋里加入油脂類,用旺火加熱,到入主料進行翻炒,加入鹽,當主料九層熟后加入味精、雞精翻炒后起鍋,制成內餡;g、取已制作好外層,應用制皮機制作或手捏成圓窩型,厚度控制在4-6mm,取內餡放入捏好的外層窩內,用手捏封底,制成米馃。
本發明所述的外層和內餡的重量比例控制在3∶1本發明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及效果本發明的產品不僅外形美觀,而且食用時香味撲鼻、味美,口感及佳。本發明的配方合理,口味搭配得當,符合中國傳統的飲食習慣,而且配方靈活多變,能滿足不同人群的口味;本發明的制作方法工藝步驟合理,內餡不會泄漏,也可以根據我國民族節氣—清明節人們所食用的清明馃設計制作,具有民族特色;
圖1為本發明產品的主視圖。
圖2為本發明的產品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以下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解釋而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以下實施例。
實施例1-10為本發明的配方,實施例11、12為本發明的工藝流程。
實施例1本實施例描述了一種內餡的配方咸芥菜15Kg、豆腐干10Kg、筍絲10Kg蘿卜絲17Kg、大蒜3Kg、豬油2.5Kg、色拉油12Kg、味精1.7Kg、雞精0.8Kg、鹽,還可以放辣椒0.75Kg,其中芥菜可以用雪菜或白菜咸菜代替。
實施例2本實施例描述了一種內餡的配方芹菜25Kg、筍絲5Kg、豆腐干5Kg、五花肉1.5Kg、色拉油3Kg、味精0.6Kg、雞精0.3Kg、鹽0.3Kg,還可以放辣椒0.75Kg。
實施例3本實施例描述了一種內餡的配方蘿卜絲25Kg、豆腐干5Kg、五花肉1.5Kg、色拉油4Kg、味精0.8Kg、雞精0.3Kg、鹽0.3Kg,還可以放辣椒0.75Kg。
實施例4本實施例描述了一種內餡的配方萵筍25Kg、豆腐干5Kg、五花肉1.5Kg、色拉油3Kg、味精0.6Kg、雞精0.3Kg、鹽0.3Kg,還可以放辣椒0.75Kg。
實施例5本實施例描述了一種內餡的配方薺菜15Kg、豆腐7.5Kg、色拉油4Kg、豬油1.5Kg、味精0.6Kg、雞精0.3Kg 鹽0.3Kg,還可以放辣椒0.75Kg。
實施例6本發明的內餡還可以采用甜料,本實施例描述了一種甜料內餡的配方細豆沙10Kg、豬油2Kg、白糖3Kg。
實施例7本實施例描述了一種甜料內餡的配方芝麻1.5Kg、花生米1.5Kg、豬油2Kg、白糖3Kg。
實施例8本實施例描述了一種外層的配方粳米粉25Kg、秈米12.5Kg,若是甜料可加糖7Kg。
實施例9本實施例描述了一種外層的配方粳米粉25Kg、糯米3.5Kg、活艾葉8Kg,若是甜料可加糖9Kg。。
實施例10本實施例描述了本發明的制作方法方法一將實施例8中的粳米、秈米在水浸泡,浸泡時間是冬天24-30小時,夏天10-15小時;經過粉碎機,也可以滾動式粉碎機,粉碎后形成水磨粉,水磨粉經過適量水的調和,倒入蒸箱,或蒸籠進行蒸煮,當蒸箱上汽后再蒸40-45分鐘,將米粉蒸熟;將蒸熟的米粉倒入和面機或者攪拌機進行攪拌,也可以用手工揉和,增強其柔韌性。方法二按照實施例9的配方準備原料,將洗凈的活艾葉用含微量食用堿的沸水中泡熟,在清水中漂清,倒入粉碎機粉碎,也可以用人工打碎。將粳米和糯米在水中浸泡,浸泡時間是冬天24-30小時,夏天10-15小時;撈出浸泡后的米將水瀝干,倒入滾動式粉碎機將其粉碎,粉碎后的米粉倒入蒸箱進行蒸煮,當蒸箱上汽后再蒸40-45分鐘,將米粉蒸熟,與粉碎后的艾葉混合倒入和面機或攪拌機進行攪拌,也可以用手工揉和,增強其柔韌性。然后制作內餡將內餡配方的主料按配方規定的形態進行刀切加工,在鍋里加入色拉油或者豬油用旺火加熱,到入切好的主料進行翻炒,加入鹽和辣椒,當主料九層熟后加入味精、雞精翻炒后起鍋,使內餡達到香味撲鼻,味道鮮美。最后進行成品制作取已制作好外層原料,應用制皮機制作或手捏成圓窩型,厚度控制在4-6mm,取內餡放入捏好的外層窩內,用手捏封底,外表成圓窩型后成型。外層和內餡的重量比例控制在3∶1。
實施例12本實施例描述了本發明的內餡為甜料時的制作方法選用優質紅赤豆洗凈后將其煮爛,冷卻后將其粉碎,用白紗布進行過濾去掉赤豆皮沉淀后形成細紗,細紗濾水后加入豬油和白糖調和成型。選用優質芝麻炒熟后粉碎,選用優質花生米炒熟后粉碎,形成芝麻泥和破碎后呈顆粒型的花生米后攪拌均勻,加入豬油和白糖攪拌均勻成型,制成甜料內餡,其他制作方法與實施例10相同。
權利要求
1.一種米馃的配方,米馃由外層和內餡組成,其配方特征是外層的配方為粳米、秈米、糯米和活艾葉;內餡的配方為蔬菜類、油脂類、豆腐類、味精、雞精、鹽及辣椒。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米馃的配方,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層各配方的比例為粳米粉25重量份、秈米10-15重量份、糯米3-4重量份、活艾葉5-10重量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米馃的配方,其特征是所述的內餡各配方的比例為蔬菜類55-150重量份、五花肉1.5重量份、油脂類13.5-27.5重量份、豆腐類10-37.5重量份、味精1.7-4重量份、雞精0.8-1.5重量份、鹽1.5重量份、辣椒0.75重量份。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米馃的配方,其特征是所述的蔬菜類為咸芥菜、白菜咸菜、筍、蘿卜、大蒜、芹菜、萵筍、薺菜中的一種或幾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米馃的配方,其特征是所述的豆腐類為豆腐干和/或豆腐。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米馃的配方,其特征是所述的油脂類為色拉油和/或豬油。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米馃的制作方法,制作步驟為a、將活艾葉洗凈,在含微量食用堿的沸水中泡熟,用清水漂清后,進行粉碎;b、將粳米、秈米和糯米在水中浸泡,浸泡時間是冬天24-30小時,夏天10-15小時,撈出浸泡后的米,將水瀝干,倒入粉碎機進行粉碎;c、將粉碎后的米粉倒入蒸箱進行蒸煮,當蒸箱上汽后再蒸40-45分鐘;d、將蒸熟的米粉粉碎后制成外層或與粉碎后的艾葉混合、攪拌,制成外層;e、將蔬菜類、豆腐類進行刀切加工,制成主料;f、在鍋里加入油脂類,用旺火加熱,到入主料進行翻炒,加入鹽,當主料九層熟后加入味精、雞精翻炒后起鍋,制成內餡;g、取已制作好外層,應用制皮機制作或手捏成圓窩型,厚度控制在4-6mm,取內餡放入捏好的外層窩內,用手捏封底,制成米馃。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米馃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層和內餡的重量比例控制在3∶1。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米錁的配方及其制作方法,米錁由外層和內餡組成,外層的配方為粳米粉、糯米和活艾葉;內餡的配方為蔬菜類、油脂類、豆腐類、味精、雞精和鹽。然后分別制作好外層和內餡,將取已制作好外層,應用制皮機制作或手捏成圓窩型,厚度控制在4-6mm,取內餡放入捏好的外層窩內,用手捏封底,制成米錁。本發明的產品不僅外形美觀,而且食用時香味撲鼻、味美,口感及佳。本發明的配方合理,口味搭配得當,符合中國傳統的飲食習慣,而且配方靈活多變,能滿足不同人群的口味;本發明的制作方法工藝步驟合理,內餡不會泄漏,根據我國民族節氣—清明節人們所食用的清明錁設計制作,具有民族特色。
文檔編號A23L1/20GK101036501SQ200710068180
公開日2007年9月19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23日 優先權日2007年4月23日
發明者王光潮 申請人:王光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