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臺烏精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保健食品領域,具體是一種臺烏精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文獻CN1457846A公開了一種"烏藥精及其制造方法"。它以烏 藥、黃精、西洋參為主料,以玉竹、麥冬、天冬、杞子、五味子、地黃、枳 模子和白術為與輔料配伍制成。常飲該品對人體具有免疫調節作用,特別適 用于陰虛精虧,口渴咽干,五心煩熱,唇爛牙痛,神倦干咳,腰膝酸軟及癌 癥化放療后出現上述癥狀者。但該產品主藥烏藥占30 35%,藥性比較溫熱, 體質偏熱的人群不宜服用,普通人長期服用也容易上火;且其用于提高免疫調節 比較適宜,而補益作用和抗疲勞作用則顯不足。
發明內容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藥性比較平和,具有較好的補 益和抗疲勞作用的保健食品臺烏精制劑。
本發明需要解決的另一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藥物成分提取更完全的臺 烏精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臺烏精制劑,其特征在于每1000份制劑含有下列原料藥
天臺烏藥 150 300g;
西洋參 500 1000g;
刺五加 800 1200g;
黃精 1000 1500g; 淫羊藿 300 800 g;
枸杞子 300 800 g。
作為優選,制劑為顆粒劑,每1000包顆粒劑含有下列原料藥 天臺烏藥 200 g;
西洋參 800 g;謂g;以上原料制成1000包顆粒,4g/包。服用方法及服用量口服,每日2-3 次,每次1包。本發明的臺烏精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驟1) 各原料分別稱量,分件沖洗;西洋參和刺五經醇浸泡,醇提、濾過, 濃縮得醇提液;天臺烏藥、黃精、淫羊藿和枸杞子,加入西洋參和刺五加醇 提、濾過后的藥渣,再水浸泡,水提、濾過得水提液;2) 醇提液和水提液液合并,經再濃縮,醇沉,濃縮得浸膏液。 以該浸膏液為原料,可以制備成丸劑、浸膏劑、沖劑、片劑等各種劑型。 作為優選,步驟l)、 2)后,浸膏液加木糖醇和麥芽糊精,經噴霧制粒、干燥得顆粒劑產品。本發明主藥系浙江省天臺縣所產的烏藥,又名"天臺烏藥",是為我國道地 藥材之一。根據中醫辨證立法和以法選藥的原則,針對疲勞的發生發展和表 現的特點,確立以疏肝解郁、補益脾腎為主的調補立法原則。同時結合現代 生物科學研究疲勞成果和中藥現代藥理作用,擬定在天臺烏藥的基礎上,配 伍西洋參、黃精、刺五加、淫羊藿、枸杞子以增強抗疲勞,起協同作用。其 中西洋參是常用的滋補中藥,具有補氣養陰、清熱生津之功效,藥理研究表 明,西洋參能加速小鼠體內尿素氮的清除速率,提高小鼠游泳時間,減少血 乳酸曲線下面積,反映了西洋參有較好的抗疲勞作用。黃精為常用的滋陰中 藥,藥理報道其所含的多糖有延長小鼠游泳時間和常壓耐缺氧存活時間的作 用。刺五加具有壯筋骨、強腰膝之功效,在我國一些地方被當作強壯藥使用。 藥理研究也證實,刺五加提取物能顯著提高小鼠的肝糖原含量,增強清除乳 酸能力,顯著提高小鼠負重游泳的持續時間,具有明顯的緩解體力疲勞作用。在人體抗疲勞試驗中,以乳酸、攝氧量、無氧閾作為觀察指標,結果提 示刺五加制劑無論對遞增負荷運動,還是持續恒定負荷運動的人體,均能提 高攝氧能力、節省肝糖原,從而發揮抗疲勞作用。淫羊藿是臨床常用的補腎 藥,動物和人體實驗研究結果表明,淫羊藿復方制劑在抗疲勞、提高運動能 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枸杞子作為傳統的藥食兩用資源,具有"滋陰補 血、益精明目"之功效,藥理實驗表明,枸杞子能顯著延長小鼠負重游泳時 間,降低小鼠游泳后血乳酸濃度,具有抗疲勞、提高運動耐力的作用。
上述六味藥物共用,補而不膩,補益和行氣互補,配伍科學合理,使本 發明產品具有相當突出的抗疲勞效果。
由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完成。實驗按衛生部《保健食品檢驗與評價
技術規范》(2003年)進行。對本發明臺烏精顆粒的實驗設低、中、高三個 劑量組(1.0g/kg、 2.0g/kg和6.0g/kg,分別相當于人推薦量的5、 10、 30倍,), 另設陰性(H20)對照組,經口給予30天。結果表明高、中、低劑量組烏藥精 顆粒均可明顯延長小鼠游泳時間,與陰性對照組比較有明顯差異(P〉O.05); 烏藥精顆粒高劑量組可明顯降低小鼠運動后血清尿素含量,中、高劑量組能 明顯提高小鼠運動時肝糖原含量,差異均有顯著性(P〉O.05);中、高劑量組 能明顯降低小鼠游泳10分鐘后血乳酸含量,三劑量組均能明顯降低小鼠運動 后血乳酸曲線下面積含量,差異均有顯著性(PX).05)。結論烏藥精顆粒具 有緩解體力疲勞作用。
與背景技術相比,本發明的臺烏精,烏藥只占4 15%,藥性比較溫和, 具有較好的補益和抗疲勞作用,適宜虛弱者易疲勞者長久服用。本發明制備 方法具有藥物成分提取更完全的優點。
圖l是本發明生產工藝簡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1——臺烏精浸膏液、顆粒劑制備。1、 領料稱量西洋參8 k g和刺五加10 k g,以及天臺烏藥2k g、黃精 llkg、淫羊藿5kg和枸杞子5kg分別稱量。2、 沖洗將稱量好的藥材分件用流動飲用水沖洗干凈,以備直接投料。3、 醇浸泡將沖洗后的西洋參、剌五加加8倍量75。/。的乙醇浸泡0.5h。4、 醇提、濾過西洋參、刺五加用75%的乙醇回流提取兩次,第一次直 接用浸泡液(即8倍量75%的乙醇)回流提取1.5h,第二次用6倍量75%的 乙醇回流提取lh,回流過程隨時調整蒸汽量,提取罐中藥液保持微沸狀態。 提取液通過機械過濾器濾過,合并兩次醇提濾液于貯罐中,余藥渣。5、 濃縮將合并在貯罐中的醇提液在溫度60 80°C,真空度0.04 0.07Mpa濃縮,至無醇味,得濃縮液保留在濃縮罐中,乙醇回收。6、 合并將沖洗后的天臺烏藥、黃精、淫羊藿、枸杞子與多功能提取罐中 醇提藥渣合并。將醇提的西洋參、刺五加藥渣再水提,可將其有效成分提取得 更充分。申請人發現,在其它提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75%乙醇提取的西洋參皂甙 含量較50%乙醇提取液高,但也帶來西洋參、刺五加中的多糖成分損失較大 的問題,故再將醇提后的西洋參、刺五加的藥渣與其它原料一起水提,以獲 得有效成分更高的得率。7、 水浸泡在合并后的物料中加入8倍量(按生藥總量計算)飲用水, 浸泡0.5h。8、 水提、濾過合并后的原料用飲用水回流提取三次,第一次用浸泡液 (即8倍量水)回流提取1.5h;第二次用5倍量水回流提取lh;第三次用5倍量水回流提取lh;回流過程隨時調整蒸汽量,提取罐中藥液保持微沸狀態。 提取液通過機械過濾器濾過,三次水提液濾過后的濾液暫存于貯罐。9、 合并、濃縮(1):貯罐中的水提液與濃縮罐中的醇提濃縮液一并濃縮,濃縮時溫度60 80°C,真空度0.02 0.05Mpa,濃縮至浸膏相對密度為 1.20g/ml(密度瓶法60 8(TC時測)。測定固形物含量,總固形物收率應在 40%±3%范圍內,濃縮浸膏液泵入醇沉罐備用。10、 醇沉往醇沉罐中緩緩加入60% 80%的乙醇,邊加邊攪拌,并適 當的用水調整醇沉罐中醇沉液的酒精度,使含醇量達到47.5% (用酒精度計 測),攪拌30min,靜置沉淀48h。
11、 濃縮(2):取醇沉上清液,從上清液與沉淀物交界處開始連同沉淀 物進行三足離心機、200目濾袋離心分離,取液體。上清液過200目篩,醇沉 藥渣棄去。上清液在60 80。C、真空度0.04 0.07Mpa條件下濃縮至比重為 1.10 1.20 (6(TC時測),測定固形物含量,總含固量與醇沉前相比,收率應為 84%±4%范圍內。
12、 噴霧制粒、干燥用輔料木糖醇8kg和糊精18kg作噴霧制粒的流 化底物,用浸膏作噴霧劑(粘合劑),進行噴霧制粒干燥。設定進風溫度55X:, 風機起始頻率設為17 18HZ,隨著噴霧的進行而逐漸加大風機頻率,噴液流 量0.2L/min,噴霧結束繼續干燥30min后出料。木糖醇和糊精按配方比例加 入,并通過調節木糖醇和糊精總量來調節提取收率變化的影響。
再經過過篩、包裝、檢驗、入庫,即為本發明的臺烏精顆粒劑產品。
權利要求
1、一種臺烏精,其特征在于每1000份制劑含有下列原料藥天臺烏藥 150~300g;西洋參500~1000g;刺五加800~1200g;黃精 1000~1500g;淫羊藿300~800g;枸杞子300~800g。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臺烏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劑為顆粒劑,每 1000包顆粒劑含有下列原料藥天臺烏藥200 g;西洋參鵬g;刺五加1000 g;黃精1100 g;淫羊藿,g;枸杞子,g;木糖醇腦g;麥芽糊精1800 g。
3、 一種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臺烏精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按如下步驟1) 各原料分別稱量,分件沖洗;西洋參和刺五加經醇浸泡,醇提、濾過, 濃縮得醇提液;天臺烏藥、黃精、淫羊藿和枸杞子,加入西洋參和刺五加醇 提、濾過后的藥渣,再水浸泡,水提、濾過得水提液;2) 醇提液和水提液合并,經再濃縮,醇沉,濃縮得浸膏液。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臺烏精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1)、 2)后還有3) 浸膏液加木糖醇和麥芽糊精,經噴霧制粒、干燥得顆粒劑產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臺烏精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藥性比較平和,具有較好的補益和抗疲勞作用的保健食品臺烏精制劑;并提供一種藥物成分提取更完全的制備方法。本發明臺烏精每1000份制劑含有下列原料藥天臺烏藥150~300g;西洋參500~1000g;刺五加800~1200g;黃精1000~1500g;淫羊藿300~800g;枸杞子300~800g。
文檔編號A23L1/29GK101327011SQ20081006303
公開日2008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08年7月7日 優先權日2008年7月7日
發明者吳人照, 夏國慶, 曉 張, 戴關海, 鐸 楊, 利 王, 陳方標 申請人:浙江天臺山烏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