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膨化食品成型加工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膨化食品成型加工設備,具體地說是采用螺桿擠壓機和配套的擠 出、切割成型、涂覆裝置來對預混合的米粉團或面團進行加工的設備,屬于食品加工技術領 域。
背景技術:
隨著對食品的營養的要求的日益增加,各種復合營養素的谷物產品及其生產方法 也迅速地發展著,從早期的酸預蒸法工藝、直接浸吸法和涂膜法等工藝,發展到如今比較完 備的從谷物粉碎一預處理一與營養素混合一擠壓一切割成型一干燥一篩選一按比例配 米,最后得到營養素強化復合谷物的工藝流程。而其中的擠壓-切割成型的步驟是生產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一般采取的單螺桿或 者雙螺桿擠壓機,將谷物粉末的水合物擠壓后通過一定的形狀模具,經切割而得到所需要 的形狀、尺寸的谷物類食品,并在相應的傳送帶上進行輸送,直至檢驗和包裝步驟。同時,由于擠壓成型過程的技術流程,能夠將谷物加工成具有一定膨化度和松軟 度的產品,適用于各種食品、營養添加劑、動物飼料等產品。參見附圖1,國際公開文本(W001/72151)公開了一種一體化的復合谷物混合、擠 壓、成型設備。包括原料混合裝置,雙螺桿擠壓機,擠出裝置,切割成型設備。其中的原料混 合裝置與雙螺桿擠壓機,通過連通的垂直輸送管道相連,并且在管道中設有控制閥,以調整 預混原料進入擠壓機的速度以及產品效率。雙螺桿擠壓機中平行布置有兩個螺紋相互咬合 的螺桿,相向轉動,使由上而下輸送的物料能夠進行充分地壓實和輸送。在擠壓機的末端具 有擠出盤,擠出盤上開設有多個擠出孔,緊貼擠出孔處設置有切割裝置,能夠將擠壓出的條 狀物料切割成所需要的長條狀、粒狀或片狀產品,以符合各種谷物復合產品的需要。參見附圖2,美國專利(US5350585)公開一種擠壓機的雙螺桿結構。所述的雙螺桿 結構分為多段,其螺紋密度均不一致,以配合擠壓過程中的各個階段的需要。同時,螺桿中 也開設有空洞,以便于物料在螺桿擠壓機中充分混合。然而,傳統的螺桿擠壓切割成型機仍有一些不足1、傳統的擠壓切割設備得到的產品直接進行加熱烘干步驟,然而卻往往會在烘干 步驟中,由于含有水分的產品驟然失水導致產品表面破裂或粉碎,致使成品率降低。2、傳統的擠壓成型設備的產量和產率難以得到較大的提高。3、傳統的螺桿擠壓機的螺桿直接放置于橢圓形或圓形截面的腔體中,再擠壓和輸 送過程中,物料易于在某些部位產生堆積,從而使擠壓效果降低。4、于螺桿腔體內經常有堆積現象,而長期未能得到充分擠壓的這些堆積物,經過 一段時間后會凝結成塊,從而影響整體產品產出效率以及產品的均勻程度,需要經常清理。 然而傳統的雙螺桿擠壓機的螺桿更換過程困難,且在停機之后,螺桿因相互咬合的結構,依 然會產生機械轉動,容易造成事故。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膨化食品成型加工設備,依次包括進料裝置(20),螺桿擠壓機 (10),擠出模具(40),切割裝置(30),回轉馬達箱(50),涂覆裝置(60),以及傳送帶(70), 其中所述進料裝置(20)為帶有流量控制閥和監測設備的進料漏斗;所述螺桿擠壓機(10) 包括安裝螺桿的腔體,支撐支柱,以及與腔體內部相互密閉咬合的多根螺桿;所述擠出模具 (40)共有兩個擠出盤(41),擠出盤為錐臺形狀,且擠出口分布在圓盤的外環面上;所述切 割裝置(30),在切割裝置中,包括切割刀葉片(32),切割刀轉軸(31);所述涂覆裝置(60)為垂直液膜涂覆裝置,包括上層儲油箱(61),下層儲油箱
(62),油泵(69)和輸油管路(68);所述涂覆裝置中間為中空的涂覆框(64),由涂覆框(64)頂部的多個緊密排列的 噴油口(66)形成的液流(67)構成液膜,對通過其中的物料表面進行涂覆。上述的膨化食品成型加工設備,其中,所述涂覆框頂部具有儲油槽(65),用以儲存 和分配各噴油口(66)的儲存油料。上述的膨化食品成型加工設備,其中,所述儲油槽(65)上方設置有多個節流漏斗
(63),內部設有節流閥,用以調節和分配涂覆框(64)內部液流(67)的平均度。上述的膨化食品成型加工設備,其中,所述的噴油口(66)的口徑最大為1. 5毫米, 并且所述的相鄰的噴油口的間距為2-5毫米,以形成接近完整液膜的涂覆液流(67)。上述的膨化食品成型加工設備,其中,所述的螺桿擠壓機(10)的腔體內包括有 三根螺桿,所述的三根螺桿組成三螺桿結構,且三根螺桿分上層螺桿組與下層螺桿兩層排 布;上層螺桿組包括第一上層螺桿(1)和第二上層螺桿(2),其兩根上層螺桿之間無 接觸,兩根螺桿的轉動方向相一致;下層螺桿(3)與上層螺桿(1,2)分別密閉咬合,且下層 螺桿轉動方向為與上層螺桿方向相反。所述的三螺桿結構,位于下方的螺桿作為主動螺桿,由驅動馬達驅動;位于上方的 兩根螺桿作為從動螺桿,由相互咬合的螺紋帶動轉動。上述的膨化食品成型加工設備,其中,所述的涂覆裝置(60)的涂覆框(64)設置為 包裹在傳送帶(70)外側,所述傳送帶(70)在經過涂覆裝置的前后位置,設有用于收集回用 油的裝置。上述的膨化食品成型加工設備,其中,所述的螺桿擠壓機(10)的腔體內具有一內 層腔體,同內部螺桿整體結合;內層腔體的形狀緊貼螺桿結構的邊緣設置;內層腔體(6)外 還設有一外層腔體(7),所述內層腔體內密封有雙螺桿結構,且支撐于外層腔體(7)之間。上述的膨化食品成型加工設備,其中,在所述的內層腔體與外層腔體之間還設有 一溫度調節設備(8),底部有恒溫層(9)。上述的膨化食品成型加工設備,其中,所述的溫度調節設備為電加熱裝置,且沿螺 桿腔體軸向分段布置有多個分別調控的溫度控制裝置。上述的膨化食品成型加工設備,其中,所述的擠壓成型設備包括兩組或以上的螺 桿擠壓機(10),兩組擠壓機相向布置,共用同一個擠出模具(40),所述的兩個擠出盤(41) 與螺桿擠壓機正交分布。通過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可以得到以下優點
1、通過對擠壓切割后產品涂覆油脂(主要指各類食用油脂,尤其指大豆油、橄欖 油等植物油),以使其在烘干之前可以得到更好的整體形態,并且可以有效防止預干燥過程 中由于瞬間高溫導致的開裂和破碎。2、提高擠壓效率和空間的利用率,能夠在不擴大設備占用面積的情況下有效增加 單臺擠壓設備的最高產率。3、減少物料堆積現象,并且降低了螺桿清洗更換的頻率。4、便于螺桿的整體更換和修理,避免更換螺桿過程中產生的安全問題,并且可以 在不停機的情況下實現對外部腔體以及溫度控制、檢測裝置的檢驗檢修。5、為擠壓成型的過程中的分段控制和檢修,提供了可能性。
圖1現有技術的擠壓機;
圖2現有技術的雙螺桿結構;
圖3本發明擠壓成型設備的水平視圖4本發明擠壓成型設備的俯視圖5本發明的螺桿擠壓機截面圖6本發明的雙擠壓機正交分布圖7本發明的擠壓成型設備擠壓螺桿控溫裝置與單根螺桿分布圖
圖8本發明的涂覆裝置正面視圖9本發明的涂覆裝置的側面視圖10本發明的涂覆裝置與傳送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參見附圖3及附圖4,為本發明擠壓成型設備水平流程圖以及設備的俯視圖。包括 進料裝置(20),螺桿擠壓機(10),擠出模具(40),切割裝置(30),回轉馬達箱(50),其中,所 述進料裝置(20)為帶有流量控制閥和監測裝置的進料漏斗;所述螺桿擠壓機(10)包括安 裝螺桿的腔體,支撐支柱,以及與腔體內部相互密閉咬合的多根螺桿;所述擠出模具(40) 共有兩個擠出盤(41),擠出盤為錐臺形狀,且擠出口分布在圓盤的外環面上;所述切割裝 置(30),包括切割刀葉片(32),切割刀轉軸(32),所述切割刀葉片(32)的貼近擠出盤(41) 表面處的刀面為平面或斜面,直接用于切割的切割面平行于所述擠出盤(41)表面設置。物 料通過進料裝置(20)進入螺桿擠壓機(10),螺桿擠壓機中有雙螺桿或多螺桿結構進行水 平的擠壓和輸送,并且將所述物料最終堆積至靠近擠出模具(40)的一端,通過持續的螺桿 轉動過程,將物料推擠入擠出模具,并且經由模具內的擠出孔,所述擠出孔分布在圓形的擠 出盤(41)上,并且將物料由此擠出。所述切割裝置(30),通過一切割刀轉軸(31),與外部 的回轉馬達箱(50)通過轉動軸(51)相連接,通過馬達的轉動軸的軸向傳動,使切割刀轉軸 (31)帶動切割刀葉片(32)以一定的速率轉動。根據馬達的調速,將所述切割刀的轉速可控 范圍為15RPM至600RPM之間,在本發明的一體化擠壓切割成型設備中,適用于產品的優選 轉速為80-280RPM,其中較常使用的轉速分別為110RPM,150RPM, 180RPM以及220RPM。擠出模具(40)設備共有兩個擠出盤(41),擠出盤均為錐臺形狀,且在擠出模具的
6一側口徑較小,而在遠離擠出模具的一側口徑較大。且擠出盤上分布有擠出口(42),擠出口 分布在圓盤的外環面上。本發明優選的擠出孔布置方式,如圖3所示的擠出圓盤(41)上, 擠出口 3個一組排列,且每組的3個擠出口沿圓盤切線方向布置。可相對于圓盤按一定角 度分配,如90°夾角,共分配4組。或者也可以采取120°夾角分配3組或者60°夾角分配 6組等其他均布方式。擠出盤(41)的直徑一般選擇為15至65厘米之間,優選為15厘米至 30厘米直徑的擠出盤。擠出口(42)的直徑控制為1毫米至15毫米之間,根據不同的產品 要求可選擇具有不同的直徑擠出孔的擠出盤作為替換。其中優選用于制造生產復原米粒設 備的擠出口的孔直徑為1. 2毫米或3. 8毫米,以使成品最終粒度能夠接近天然大米。所述 擠出口的形狀也可采用正方形、長方形、橢圓形等其他形狀。本發明的擠壓裝置中的切割裝置中,切割刀葉片(32)通過軸套固定在切割刀轉 軸(31)上,通過切割刀轉軸(31)通過回轉馬達軸向驅動,帶動切割刀葉片(32)轉動。切 割刀的葉片(32)長度略大于相鄰擠出盤的半徑,葉片超出擠出盤的長度在2-5cm之間,所 述的切割裝置(30)還具有一個外罩,以包覆整個切割刀葉片,在其下部具有與位于擠出盤 口正下方的傳送帶相對應的方形缺口,以防止物料在切割過程中飛散或濺射,并且可以使 其進入傳送帶。所述葉片共有4片,且沿其轉動方向(順時針)的葉片為弧形;所述的葉片 上用于直接切割物料處具有一個切割面,所述切割面平行于擠出盤平面。另外葉片可以設 置為整片平整地貼近擠出盤;或者葉片整體與擠出盤平面傾斜,但在接近切割面處的位置, 有一段與擠出盤接近平行的過渡面,其實際與擠出盤具有0-15度的傾斜角度。所述切割刀 的切割面與擠出盤之間的距離為1_15毫米,優選為2-7毫米。參見圖5,為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螺桿擠壓機的截面視圖,所述的螺桿擠壓機 (10)的腔體內具有一內層腔體(6),同內部螺桿(1,2,3)整體結合,還包括一個進料槽口 (5),用于讓預混原料進入擠壓設備;內層腔體(6)的形狀緊貼螺桿結構的邊緣設置;內層 腔體(6)外還設有一外層腔體(7),所述內層腔體內密封有三根螺桿組成的三螺桿結構, 且支撐于外層腔體(7)之間。且三根螺桿分上層螺桿組(1,2)與下層螺桿(3)兩層排布。 其中,上層螺桿組包括第一上層螺桿(1)和第二上層螺桿(2),兩根螺桿高度相同,相互不 接觸,且轉動方向相同,物料通過進料槽口(5)落入上層螺桿之間,經過螺桿擠壓和碾磨進 入腔體中間區域。下層螺桿(3)與上層螺桿組(1,2)分別咬合,下層螺桿(3)的轉動方向 與上層螺桿組的轉動方向相反。兩根上層螺桿的軸心與下層螺桿軸心連線所成的夾角為 75-85°,其中優選80-83°。所屬螺桿擠壓機的底部設有恒溫層(9),內填充有恒溫液體或 蒸汽,以保證裝置的整體溫度在大于40°C。因此,進入中間區域的物料由下層螺桿與第二上層螺桿(2)擠壓后部分進入螺桿 組底部,其余部分進入第二上層螺桿(2)的傳輸軌跡中。隨后,底部的物料經第一上層螺 桿(1)共同擠壓后,部分進入第一上層螺桿中,再次與下層螺桿進行擠壓;其余部分則進入 中間區域。進入中間區域的物料以及直接由進料槽口落入的物料,經由下層螺桿和第二上 層螺桿擠壓,分別進入底部和第二上層螺桿中。值得注意的是,在此種三螺桿結構的擠壓機 中,物料駐留在下層螺桿中輸送擠壓的時間所占比重較多,占總體的65% 80%,而只有 部分物料經過擠壓回到上層螺桿中,同時與物料本身的粘度特性有關,粘度較大的物料,進 入上層螺桿擠壓的比例會較大。因此,除了常規的利用齒輪結構達到同時驅動三根螺桿的轉動驅動裝置來實施擠
7壓外,也可以通過僅驅動下層螺桿的方式來進行使上方兩根螺桿沿螺紋從動,實現物料的 擠壓,并有效地減小過多空轉和功率消耗,實現輸出功率的最大限度的利用。在所述的內層腔體和外層腔體之間具有固定結構,以維持兩層腔體的穩定,固定 結構為固定法蘭、固定支架等常規機械構型;并且所述固定結構也可以為多孔材料制成的 緩沖層。并且,在所述的外層腔體與內層腔體的底部空隙中,設置有溫度調節裝置(8),具體 來說為加熱裝置,可選擇為電阻絲加熱器或者蒸汽噴孔,并且通過設置在擠壓機軸向不同 位置的溫度傳感器來檢測各段的溫度。再由設置在軸向各段的加熱裝置,通過電熱控制電 路或者蒸汽閥門來調節,達到多段溫度控制,便于對不同擠壓程度和位置的擠壓產品進行 溫度控制。參見圖7,為本發明的分段加熱螺桿裝置的視圖,如圖所示,僅標識出一根下層 螺桿(3),每根螺桿都被分為多段,包括擠壓末端(106),沿軸向依次分布有第一擠壓段 (101),第二擠壓段(102),第三擠壓段(103),第四擠壓段(104)和第五擠壓段(105)。每 段擠壓段的螺紋密度均不相同,其中最靠近末端(106)的第一擠壓段螺紋密度最大,其次 是第二擠壓段和第四擠壓段,第三擠壓段及第五擠壓段螺紋密度較小。并且,在相應的各擠 壓段的附近,也逐段分配有加熱裝置(8),并且具體可根據不同的擠壓段,分為第一加熱裝 置(81),第二加熱裝置(82),第三加熱裝置(83),第四加熱裝置(84),第五加熱裝置(85)。 并且,所述的加熱裝置處于兩根螺桿下方中間,各自由單獨的溫度調節裝置控制。在本發 明中,所述的加熱裝置為盤繞的熱電阻,并且在相應的加熱裝置處均設有溫度傳感器,以便 于調節各具體點位的溫度情況,可以實現階梯狀控溫。螺桿擠壓機的擠壓溫度一般控制 在45-60°C,其中在物料進入的第五擠壓段處,溫度控制在45-50°C,第四擠壓段處溫度為 50-55°C,第三擠壓段處溫度為45-55°C,第一及第二擠壓段溫度為55_60°C。參見圖6,為本發明的雙擠壓機正交分布結構圖。包括兩組的螺桿擠壓機(10),兩 組擠壓機相向布置,共用同一個擠出模具(40),所述的兩個擠出盤(41)與螺桿擠壓機正交 分布。同時,也可以采取上下分層方式來實現兩組以上的螺桿擠壓機(10)共用同一擠出模 具(40),并且所述擠出模具(40)的內壁需經過擴容和結構強化,以使其能夠承受多組擠壓 機共同產生的巨大壓力。本發明的組合螺桿式擠壓裝置,其中,所述的擠壓成型裝置包括兩組或以上的螺 桿擠壓機(10),兩組擠壓機相向布置,連通至同一個擠出模具(40),所述的兩個擠出盤 (41)與螺桿擠壓機正交分布。上述的組合螺桿式擠壓裝置,其中,所述的螺桿擠壓機(10)在更換螺桿過程中, 通過停止螺桿驅動軸,隨后將螺桿與包覆在螺桿外側的內層腔體共同松開至一定程度,即 離開驅動軸固定部位25至50厘米處,以機械臂或者吊掛系統,將螺桿內層腔體與內部的螺 桿同時替換,并將新的螺桿腔體與螺桿安裝至機械設備之上。在螺桿的內層腔體上設有拆卸槽,拆卸槽沿軸向分布,位于兩個螺桿接觸點的切 面方向上。并且,通過將拆卸槽沿其長度方向切割破壞后,可將內層腔體打開,從而取出分 別包覆在腔體內的螺桿,單獨清洗和維護。并可以套上新的內層腔體來循環使用。本發明的擠壓成形裝置,其中,所述的切割裝置下方,設置有傳送裝置(70),傳送 裝置承接切割裝置切割成型的產品,運送至一烘干處理裝置。參見圖8和圖9,分別為本發明的涂覆裝置(60)的正面和側面視圖,所述涂覆裝置為垂直液膜涂覆裝置,包括上層儲油箱(61),下層儲油箱(62),油泵(69)和輸油管路(68); 所述油泵根據下層儲油箱內的油量和油壓情況,不定期地將下層儲油箱(62)內的油料提 升至上層儲油箱(61)中。所述輸油管路可以采用金屬或硬塑料管,也可以采用塑膠軟管。 所述涂覆裝置中間為一中空的涂覆框(64),由涂覆框(64)頂部的多個緊密排列成一排的 噴油口(66)形成的液流(67)構成液膜,對通過其中的物料表面進行涂覆。所述垂直液膜 利用油脂本身所具有的較強的表面張力,維持一定厚度的液體垂掛面,其厚度根據噴油口 的選擇和設置,可控制在0. 8-1. 5毫米。所述涂覆框頂部具有儲油槽(65),用以儲存和分配 各噴油口(66)的儲存油料。所述的儲油槽與下方的噴油口直接連通,且儲油槽(65)調整 為水平狀態,以使各噴油口的流量、流速基本保持一致。儲油槽(65)上方具有多個節流漏 斗(63),用以從上層儲油箱中將油液輸送至噴油口(66)中,各個節流漏斗中設有節流閥, 可單獨調節,以分配涂覆框內各部分液流的平均程度。本發明的涂覆裝置(60)的各個噴油 口(66)的口徑最大為1. 5毫米,并且所述的相鄰的噴油口的間距為2-5毫米,以形成接近 完整液膜的涂覆液流(67)。參見圖10,為本發明涂覆裝置與傳送裝置的結合示意圖,所述傳送裝置(70)設置 與擠出盤(41)和切割刀葉片(32)的正下方,包括傳送滾輪(71)和傳送帶(72)。切割刀 外側設置有包覆整個切割裝置的擋板(圖中未示出),以及在擋板下方開設的傳送口,切割 完成的物料得以進入傳送帶(72)上進行傳輸。所述傳送帶(72)通過間歇式傳送的方式是 傳送帶上的物料得到一定程度的震動而分散。在所述傳送帶兩側具有防止物料散落的擋 板,在擋板即所述傳送帶上,均開設有細小的孔洞,以便用于涂覆的油液流出。傳送帶上的 物料,在通過涂覆裝置(60)的涂覆框(64)的過程中,經由從上至下的液流涂覆上一層油脂 后,傳送至下一段傳送帶。并且,在設有涂覆裝置的傳送帶中,涂覆裝置前后的位置處,可以 設有幫助油液回收至下層儲油箱(62)的刷子和擋板,以利于油液回收再用。本發明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為,在所述的傳送帶上,設有物料架,放置有物料收集盤 (途中未示出),收集盤的底部為多孔的篩網,篩網的孔徑為5-20mm,應對不同的谷物可采 用不同的規格的篩網,優選的幾種篩網孔徑為5mm,12mm,20mm,對于大顆粒產品,篩網孔徑 最大可達到35mm。篩網用于保留產品,且半浸沒在涂覆油膜之中。同樣,傳送帶運行方向的 兩側設有儲油槽,以便于儲存由篩網中漏出的油液,并通過油泵循環系統,繼續回到上層供 涂覆之用。涂覆膜可以起到防止谷物水合物的相互粘連、與機器的粘連,進一步防止后續干 燥過程中可能發生的開裂,也利于維持顆粒狀的谷物水合物的形狀。上述內容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的例舉,對于其中未詳盡描述的設備和結構,應 當理解為采取本領域已有的普通設備來予以實施。
權利要求
一種膨化食品成型加工設備,依次包括進料裝置(20),螺桿擠壓機(10),擠出模具(40),切割裝置(30),回轉馬達箱(50),涂覆裝置(60),以及傳送帶(70),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料裝置(20)為帶有流量控制閥和監測設備的進料漏斗;所述螺桿擠壓機(10)包括安裝螺桿的腔體,支撐支柱,以及與腔體內部相互密閉咬合的多根螺桿;所述擠出模具(40)共有兩個擠出盤(41),擠出盤為錐臺形狀,且擠出口分布在圓盤的外環面上;所述切割裝置(30),在切割裝置中,包括切割刀葉片(32),切割刀轉軸(31);所述涂覆裝置(60)為垂直液膜涂覆裝置,包括上層儲油箱(61),下層儲油箱(62),油泵(69)和輸油管路(68);所述涂覆裝置中間為中空的涂覆框(64),由涂覆框(64)頂部的多個緊密排列的噴油口(66)形成的液流(67)構成液膜,對通過其中的物料表面進行涂覆。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膨化食品成型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在傳送帶上固定有物料 架,盛放產品;且所述物料架的底部為多孔的篩網。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膨化食品成型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涂覆框頂部具有儲 油槽(65),用以儲存和分配各噴油口(66)的儲存油料;所述儲油槽(65)上方設置有多個 節流漏斗(63),內部設有節流閥,用以調節和分配涂覆框(64)內部液流(67)的平均度。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膨化食品成型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噴油口(66)的口 徑最大為1. 5毫米,并且所述的相鄰的噴油口的間距為2-5毫米,以形成接近完整液膜的涂 覆液流(67)。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膨化食品成型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桿擠壓機(10) 的腔體內包括有三根螺桿,所述的三根螺桿組成三螺桿結構,且三根螺桿分上層螺桿組與 下層螺桿兩層排布;上層螺桿組包括第一上層螺桿(1)和第二上層螺桿(2),其兩根上層螺桿之間無接觸, 兩根螺桿的轉動方向相一致;下層螺桿(3)與上層螺桿(1,2)分別密閉咬合,且下層螺桿轉 動方向為與上層螺桿方向相反。所述的三螺桿結構,位于下方的螺桿作為主動螺桿,由驅動馬達驅動;位于上方的兩根 螺桿作為從動螺桿,由相互咬合的螺紋帶動轉動。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膨化食品成型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涂覆裝置(60)的 涂覆框(64)設置為包裹在傳送帶(70)外側,所述傳送帶(70)在經過涂覆裝置的前后位 置,設有用于收集回用油的裝置。
7.如權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膨化食品成型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 桿擠壓機(10)的腔體內具有一內層腔體,同內部螺桿整體結合;內層腔體的形狀緊貼螺桿 結構的邊緣設置;內層腔體(6)外還設有一外層腔體(7),所述內層腔體內密封有雙螺桿結 構,且支撐于外層腔體(7)之間。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膨化食品成型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內層腔體與外 層腔體之間還設有一溫度調節設備(8),底部有恒溫層(9)。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膨化食品成型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溫度調節設備為 電加熱裝置,且沿螺桿腔體軸向分段布置有多個分別調控的溫度控制裝置。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膨化食品成型加工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擠壓成型設備包 括兩組或以上的螺桿擠壓機(10),兩組擠壓機相向布置,共用同一個擠出模具(40),所述的兩個擠出盤(41)與螺桿擠壓機正交分布。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膨化食品成型加工設備,依次包括進料裝置(20),螺桿擠壓機(10),擠出模具(40),切割裝置(30),回轉馬達箱(50),涂覆裝置(60),以及傳送帶(70)。所述涂覆裝置(60)為垂直液膜涂覆裝置,包括上層儲油箱(61),下層儲油箱(62),油泵(69)和輸油管路(68),涂覆裝置中間為中空的涂覆框(64),由涂覆框(64)頂部的多個緊密排列的噴油口(66)形成的液流(67)構成液膜,對通過其中的物料表面進行涂覆。通過對擠壓切割后產品涂覆油脂(主要指各類食用油脂,尤其指大豆油、橄欖油等植物油),以使其在烘干之前可以得到更好的整體形態,并且可以有效防止預干燥過程中由于瞬間高溫導致的開裂和破碎。
文檔編號A21C11/00GK101878951SQ200910050679
公開日2010年11月10日 申請日期2009年5月6日 優先權日2009年5月6日
發明者劉 英 申請人:上海亦晨信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