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柱狀千兩茶生產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制茶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柱狀千兩茶生產設備。
背景技術:
柱狀茶(千兩茶)是一種傳統茶形式,是用手工將茶葉填料填充于竹筒內,人工舂緊。用該方法制作千兩茶,不能精確控制其凈含量、直徑、條形,做出的產品只能隨竹筒形狀,無固定大小、凈含量、直徑、長度等,日生產量低,且取飲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柱狀千兩茶生產設備,能達到產品外觀致、凈含量一致、 大小一致、直徑一致、產量高,取飲方便的效果。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柱狀千兩茶生產設備由以下構成主油缸及活塞,連接活塞的上壓頭,脫模油缸及其活塞桿,活塞桿通過連接塊與上面的模腔連接,脫模油缸上方的活塞桿上連接下壓板,該下壓板上有底模。上壓板與下壓板間連接有電器運行滑桿,在該滑桿上設有接近開關、光電開關。脫模油缸由兩支組成,并通過連接油管連通。本發明的柱狀千兩茶生產設備解決了傳統制作方法所存在的問題,能生產出符合各種要求的柱狀千兩茶,能很好地控制產品外觀、大小、直徑,控制茶的凈含量,使產品規范化,同時提高了產品質量。
圖1是本發明的柱狀千兩茶生產設備結構示意圖(主視)。圖2是本發明是壓板的俯視圖。圖3是本發明是模腔結構示意圖。圖4圖1的側視圖。圖5是本發明的液壓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 一主油缸,2—四柱固定螺母,3—上壓板,4一活動壓板(或橫梁),5—電器運行滑桿,6—四柱拉桿,7—接近開關,8—光電開關(安全開關),9一(脫模油缸)活塞桿, 10"下壓板,11 一脫模油缸,12-(兩支脫模油缸的)連接油管,13—底模(模具的下部份), 14-(模腔與脫膜油缸的連接部分)連接塊,15-電器運行滑桿,16 —模腔,17—上壓頭, 18—上壓頭固定板,19 -(主油缸)活塞,20 —油泵電機,21、24—溢流閥,22、23—電磁換向閥。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2、3、4所示,本發明的柱狀千兩茶生產設備由以下構成主油缸1及主油缸活塞19,連接活塞的上壓頭17,脫模油缸11及其活塞桿9,活塞桿通過連接塊14與上面的模腔16連接,脫模油缸11上方的活塞桿9上連接下壓板10,該下壓板上有底模13。上壓板3與下壓板10間連接有電器運行滑桿5,在該滑桿上設有控制脫模位置的接近開關7,和作為安全開的關光電開關。脫模油缸11由兩支組成,并通過連接油管12連通。用于主 油缸1和脫模油缸11的液壓裝置由油泵電機20連接兩個電磁換向閥22、23和溢流閥21、24 構成,電磁換向閥22與主油缸相連,控制主油缸的上升和下降;電磁換向閥23與和脫模油缸相連控制脫模油缸上升和下降;兩電磁換向閥22、23串聯連接,溢流閥21連接在油泵電機出口端以控制主油缸壓力,溢流閥24連接在兩個電磁換向閥22、23之間以控制脫模油缸壓力。該設備可生產直徑2. 5—25厘米的柱形千兩茶。 生產時,啟動機器往腔模填料口填充茶原料,上壓板下壓,壓茶完畢后;上壓板升起、下壓板上升升起腔模,茶模內定形的茶柱從腔模底端被推出。
權利要求
1.一種柱狀千兩茶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構成主油缸及活塞,連接活塞的上壓頭,脫模油缸及其活塞桿,活塞桿通過連接塊與上面的模腔連接,脫模油缸上方的活塞桿上連接下壓板,該下壓板上有底模。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柱狀千兩茶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上壓板與下壓板間連接有電器運行滑桿,在該滑桿上設有接近開關、光電開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柱狀千兩茶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脫模油缸由兩支組成,并通過連接油管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柱狀千兩茶生產設備,其特征在于用于主油缸和脫模油缸的液壓裝置由油泵電機連接兩個電磁換向閥和溢流閥構成,兩個電磁換向閥分別與主油缸和脫模油缸相連。
全文摘要
本發明是一種柱狀千兩茶生產設備。由以下構成主油缸及活塞,連接活塞的上壓頭,脫模油缸及其活塞桿,活塞桿通過連接塊與上面的模腔連接,脫模油缸上方的活塞桿上連接下壓板,該下壓板上有底模。本發明的柱狀千兩茶生產設備解決了傳統制作方法所存在的問題,能生產出符合各種要求的柱狀千兩茶,能很好地控制產品外觀、大小、直徑,控制茶的凈含量,使產品規范化,同時提高了產品質量。
文檔編號A23F3/06GK102293267SQ201110234979
公開日2011年12月28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17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17日
發明者馬驍 申請人:臨滄市健身茶葉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