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接種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醫療器械技術領域,是一種在實驗室使用的接種針。
背景技術:
接種針是實驗室最常見的工具之一,是經常使用的醫療器械。但它只適用于細菌、 酵母菌等微生物培養后挑取使用,如酵母菌的菌落表面隆起、柔軟、光滑極易挑取。在真菌尤其在皮膚癬菌及霉菌等的培養后挑取使用時大大體現了它的不足之處,因這些真菌的菌落都為絲狀、較致密,有一定的硬度,目前已有的接種針前端的針體通常是接種絲制成的, 針體太細太軟。如酵母菌的菌落表面隆起、柔軟、光滑極易挑取,而皮膚癬菌就不同,因為皮膚癬菌在培養基上菌落為絲狀、較致密,由于接種針較細、較軟,在挑取時用力不足,不能一次完成挑取還影響了整體培養基易造成污染,給真菌菌種的鑒定及藥敏試驗工作帶來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接種針,它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適用于皮膚癬菌及霉菌等真菌菌落的挑取及鑒定工作、簡便了操作過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污染的機石。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接種針,它包括有手把,連接手把的桿體,該桿體前端連接有鎖母接頭,其特點是,在鎖母接頭上連接有不銹鋼針體,該不銹鋼針體的前端呈彎折狀,形成彎針頭。所述的不銹鋼針體的直徑為1mm,該不銹鋼針體在鎖母接頭外伸出30mm。所述的不銹鋼針體前端的彎針頭呈90°彎折。所述的彎針頭的彎折長度為2mm。本接種針適用于皮膚癬菌及霉菌等真菌菌落的挑取,可完成菌種鑒定及藥敏試驗工作。在操作過程中,得心應手,一次就可成功完成操作,不破壞整體培養基,減少了污染的可能性,還可隨時更換不銹鋼針體,使用方便。如患孢子絲菌病、頭癬、甲癬等真菌感染的患者,對臨床標本培養后需進行菌種鑒定及藥敏試驗,以便于真菌感染治療藥物的合理選擇,但因這些真菌的菌落都為絲狀、較致密,多有一定硬度,用本接種針可順利挑取菌落,完成菌種鑒定及藥敏試驗工作。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適用于皮膚癬菌及霉菌等真菌菌落的挑取及鑒定工作,簡便了操作過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污染的機會。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號1、手把;2、桿體;3、鎖母接頭;4、不銹鋼針體;5、彎針頭。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所示一種接種針,它包括有手把1,連接手把的桿體2,該桿體2前端連接有鎖母接頭3,在鎖母接頭3上連接有不銹鋼針體4,該不銹鋼針體4的前端呈彎折狀,形成彎針頭5。所述的不銹鋼針體4的直徑為1mm,該不銹鋼針體4在鎖母接頭3外伸出30mm。該銹鋼針體4的后端插入鎖母接頭3內1(Γ20夾緊,旋轉鎖母接頭3,可以方便更換不銹鋼針體4。所述的不銹鋼針體4前端的彎針頭呈90°彎折。所述的彎針頭5的彎折長度為2mm。根據使用需要,不銹鋼針體4的前端可以呈伸直狀,也可以加工成彎折狀,已滿足皮膚癬菌及霉菌等真菌菌落的挑取實際使用要求。以上實施例僅僅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不是限制本實用新型,雖然利用上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充分理解,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技術方案的范圍和宗旨,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中。
權利要求1.一種接種針,它包括有手把,連接手把的桿體,該桿體前端連接有鎖母接頭,其特征在于在鎖母接頭上連接有不銹鋼針體,該不銹鋼針體的前端呈彎折狀,形成彎針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接種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銹鋼針體的直徑為1mm, 該不銹鋼針體在鎖母接頭外伸出30m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接種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銹鋼針體前端的彎針頭呈90°彎折。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接種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彎針頭的彎折長度為2mm。
專利摘要一種接種針,它包括有手把,連接手把的桿體,該桿體前端連接有鎖母接頭,其特點是,在鎖母接頭上連接有不銹鋼針體,該不銹鋼針體的前端呈彎折狀,形成彎針頭。所述的不銹鋼針體的直徑為1mm,該不銹鋼針體在鎖母接頭外伸出30mm。所述的不銹鋼針體前端的彎針頭呈90°彎折。所述的彎針頭的彎折長度為2mm。本接種針適用于皮膚癬菌及霉菌等真菌菌落的挑取,可完成菌種鑒定及藥敏試驗工作。在操作過程中,得心應手,一次就可成功完成操作,不破壞整體培養基,減少了污染的可能性,還可隨時更換不銹鋼針體,使用方便。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適用于皮膚癬菌及霉菌等真菌菌落的挑取及鑒定工作,簡便了操作過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污染的機會。
文檔編號C12M1/26GK202011876SQ20112012330
公開日2011年10月19日 申請日期2011年4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4月25日
發明者張曉冬, 徐莉, 楊蒙 申請人:北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