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定量米粉擠絲頭和定量米粉擠絲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米粉擠絲機及其零部件。
背景技術:
現有的米粉擠絲機一般由電機、減速機、擠絲筒、擠絲螺桿、軸承座、擠絲頭和機架等構件組成。擠絲螺桿位于擠絲筒內,經減速機與電機相接并由電機帶動轉動,驅動物料流向擠絲筒出口的擠絲頭擠出。目前為止,國內外還沒有能自動定量的擠絲機。擠絲機在工作時,為了提高擠絲產量,擠絲頭配備多個擠出頭,實現一臺擠絲機分多行同時擠出粉條,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每行粉條的擠出量各不相同,粉條擠出并經切斷后,制得的每份米粉重量不同,因此在后續的米粉包裝時,需要額外的稱重工序,耗費人力物力。為了調整每個擠出頭的粉條擠出量,現有的方法是在擠出頭的模板上方安放多孔板,根據擠出量的不均勻掩蓋或打開孔,從而調整每行的擠出量。然而這種方法存在如下缺點1.通過掩蓋或打開多孔板上的孔,只能對擠出量進行粗略的調節;2.由于多孔板在擠出頭的內部,與物料接觸,調節不方便,調節后還要清潔;3.調節需停機操作,影響工作效率。本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在生產時無需停機即可對擠出量進行微調的定量米粉擠絲頭和定量米粉擠絲機。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定量米粉擠絲頭,包括進料量控制裝置;所述進料量控制裝置包括堵頭和帶動堵頭沿著物料流向來回直線移動的移動機構;當移動機構帶動堵頭從初始位置移動至終止位置,物料流經的通道的截面積從最大逐漸減小為零。此處所說的截面積,指的是垂直于物料流向的平面的面積。移動機構為蝸輪蝸桿機構;當蝸桿轉動時,帶動蝸輪轉動,蝸輪帶動與蝸輪螺紋連接的渦輪桿平移,渦輪桿帶動堵頭直線上下移動。移動機構為齒輪齒條機構;當齒輪轉動時,齒條帶動堵頭上下移動。移動機構為電磁吸合機構;當通以不同大小的電流時,磁力大小改變,帶動堵頭上下移動。堵頭為倒圓臺形,靠近通道的一側的面積大于遠離通道的一側;通道為圓柱形或圓臺形。定量米粉擠絲頭裝有兩個以上的擠出頭;擠出頭并列設置,每個擠出頭對應一個進料量控制裝置。擠出頭沿著水平方向排列成一行。定量米粉擠絲機,裝有定量米粉擠絲頭。總的說來,本發明具有如下優點
I.能調控每一行粉的擠出量,實現自動定量生產。2.生產中不停機,即可對每行粉條的擠出量進行調整,可操作性好。3.對擠出量進行精確調整,保證各行粉條擠出量的一致,實現定量擠出,在后續米粉包裝時,省略稱重工序,節省人力物力,提高生產效率。4.不同的產量,可設置不同數量的擠出頭,適用性強。米粉自動定量擠絲的概 念是相對于目前只能在成品稱量時用手工增減粉塊而言。能免去人工添減粉塊的設備,業界都稱為自動定量。六年前,曾嘗試用PLC技術,通過電子稱量反饋儀來調整切斷長度以求達到自動定量的目的,經過反復設計試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最終仍告失敗。二十多年來,國內外米粉生產企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對米粉定量擠絲技術作出不懈的努力,但始終未能成功。這是一個難度極高的技術問題。日本、臺灣也沒有解決。這個難點在于物料的極大粘性,并且對溫度、含水量很敏感。所有不能在工作中作微調的設計都行不通。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定量控制閥。在具體設計上要解決物料的粘性清潔問題,在IOMpa壓力下物料的密度問題,進料量的恒定性問題等。
圖I是具有四個擠出頭的定量米粉擠絲頭。圖2是進料量控制裝置的剖視圖。其中,I為擠絲頭,2為擠出頭,3為進料量控制裝置,4為通道,5為堵頭,6為蝸輪,7為蝸桿,8為模板,9為粉條。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來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圖I所示的定量米粉擠絲頭上裝有四個并列設置并排列成行的擠出頭,每個擠出頭對應設有一個進料量控制裝置。擠絲頭內設有與擠絲螺桿相通的進料腔,物料進入進料腔后,通過每一個可變面積的獨立的物料通道后,即進入互相分隔的四個獨立腔體,并由擠出頭內的模板擠出。粉條從擠出頭擠出,成為米粉。圖2所示,進料量控制裝置包括堵頭和移動機構,其中移動機構為蝸輪蝸桿機構,包括蝸輪、蝸桿和蝸輪軸。擠絲頭的出口為擠出頭,擠出頭的下方設有模板,依模板擠絲孔的形狀擠出粉條。擠絲頭內設有供物料通過的且與擠出頭連通的通道,通道的上段為圓柱形,下段為圓臺形。擠絲頭的組成框架形成通道,且形成固定蝸輪位置的部件,蝸輪位于物料通過的空間之外,不與物料接觸。蝸輪軸的一端接倒圓臺形的堵頭,當蝸桿轉動,蝸輪隨之轉動,蝸輪帶動與蝸輪螺紋連接的渦輪軸轉動且沿著軸向(物料的流向)平移,蝸輪軸帶動堵頭平移,從而改變堵頭的軸向位置。堵頭的端部伸入通道中,與通道的側壁構成環形的供物料通過的通道。當堵頭位于上方的初始位置時,堵頭離開通道,通道最大橫截面的截面積為原面積;當堵頭逐步下移入通道中,供物料通過的通道的截面的截面積為通道孔的橫截面面積減去堵頭的橫截面面積,因此供物料通過的通道的截面的截面積逐漸減小,擠出量逐漸減小;當堵頭觸碰通道孔壁時,將通道關閉,擠出量為零,此為終止位置。通過調節堵頭軸向位置,即可單獨控制每個擠出頭的擠出量,使得四個擠出頭的米粉擠出量保持一致,實現定量擠出。粉條擠出后被切斷,得到的每束米粉的重量大致相等,在后續包裝時,只要控制每箱或每包米粉的塊數,即可得到包裝單元的重量,省略了稱重過程,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在設計時,需要注意一些細節問題,例如,為了解決清理內腔的物料問題,整個進料量控制裝置設計成松開螺紋后可以整體提出來,另外在擠絲頭適當部位還開設一些易于裝拆的清理口 ;又如為了降低溫度波動對擠出速度的影響,在擠出缸裝有水套;又如擠絲頭內腔為物料相通的,以減少進入物料量的波動對四個擠出頭的影響等等。除了本實施例提及的方式外,移動機構可采用齒輪齒條機構,當齒輪轉動時,齒條移動,改變與齒條連接的堵頭的軸向位置;移動機構還可采取電磁吸合機構,當通以不同大 小的電流時,磁力大小改變,吸合堵頭至不同的軸向位置,帶動堵頭移動;移動機構也可采用氣缸組件,利用氣缸的伸縮,帶動堵頭軸向運動,調節堵頭的軸向位置。堵頭和通道也可采用其他形狀,這些變換方式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定量米粉擠絲頭,其特征在于包括進料量控制裝置;所述進料量控制裝置包括堵頭和帶動堵頭沿著物料流向來回直線移動的移動機構;當移動機構帶動堵頭從初始位置移動至終止位置,物料流經的通道的截面積從最大逐漸減小為零。
2.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定量米粉擠絲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機構為蝸輪蝸桿機構;當蝸桿轉動時,帶動蝸輪轉動,蝸輪帶動與蝸輪螺紋連接的渦輪桿平移,渦輪桿帶動堵頭直線上下移動。
3.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定量米粉擠絲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機構為齒輪齒條機構;當齒輪轉動時,齒條帶動堵頭上下移動。
4.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定量米粉擠絲頭,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機構為電磁吸合機構;當通以不同大小的電流時,磁力大小改變,帶動堵頭上下移動。
5.按照權利要求I所述的定量米粉擠絲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堵頭為倒圓臺形,靠近通道的一側的面積大于遠離通道的一側;通道為圓柱形或圓臺形。
6.按照權利要求I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定量米粉擠絲頭,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米粉擠絲頭裝有兩個以上的擠出頭;擠出頭并列設置,每個擠出頭對應一個進料量控制裝置。
7.按照權利要求6所述的定量米粉擠絲頭,其特征在于所述擠出頭沿著水平方向排列成一行。
8.定量米粉擠絲機,其特征在于裝有權利要求I至7中任一項所述的定量米粉擠絲頭。
全文摘要
本發明為多行米粉擠量可調控的創新定量擠絲機。粉團(物料)經螺桿擠壓進入擠絲頭后,分別進入多個模板的上腔,通過模板被擠成多行米粉。粉團進入每一個模板的上腔的通道面積是可以調控的,從而可調節每行粉的擠出量。這種能調控每一行米粉擠出量的擠絲機是前所未有的,屬創新發明。這種創新擠絲機由機架、變頻調速傳動、軸承座、擠壓螺桿、缸筒、擠絲頭、多個粉團進料量控制裝置、擠出頭、模板等部分組成。關鍵部分是擠絲頭及多個(可根據產量制成4個、6個、8個......等)粉團進料控制裝置。本發明首次解決了米粉擠出機能在擠出過程中調控各行米粉的擠出速度,從而實現各行米粉等量擠出。本發明對實現米粉生產自動化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文檔編號A23L1/164GK102613485SQ20121007272
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9日
發明者岑軍健 申請人:廣州市健力食品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