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含有楊梅核仁油的食用調和油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調和油,尤其涉及一種含有楊梅核仁油的食用調和油。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食用油是提供人體熱能和必需脂肪酸、促進脂溶性維生素吸收的重要食物,是維持人體健康的必需品。可是,現有的食用油如豆油、菜油等大都為單質油,往往某一種脂肪酸的含量較高,營養成份的分布不夠均衡。近些年出現了大豆油、玉米胚芽油、葵花籽油、花生油、小麥胚芽油、芝麻油等食用油配制而成的營養調和油,各具特色,但大多偏重于調和油的色香味及營養性,而忽視其保健性。有些調和油所含的膽固醇、飽和脂肪酸較多,長期或過量攝入飽和脂肪酸會導致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血脂等疾病的發生。楊梅核仁,是楊梅科植物楊梅的種仁,有著豐富的營養成分和和藥用價值。《本草 綱目》記載楊梅核仁,辛;苦;性微溫。具有利水消腫、斂瘡、牙疳、治腳氣之功效。現代科學研究表明,楊梅核仁提取液對胃癌(803.823)細胞,均有明顯的殺傷抑制作用[劉川等,“中醫藥信息” 1998,15(1) 56]。根據實驗測定,楊梅核仁含油量高達67%,其中不飽和脂肪酸總含量為85. 63%,亞油酸含量為40. 36%,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和相當強的抗氧化作用,能清除生物體內過剩的自由基,對改善循環和抗血小板活化因子、降低膽固醇含量、抗動脈粥樣硬化形成、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等起著積極的作用[陳健初等,“林產化工通訊”2005年05期]。鑒于楊梅核仁油具有上述等功效,它已被藥品、食品和保健品研發提供寶貴的基料。但是將楊梅核仁油加入到食用油中,使食用油具有保健功能,在國內外還未見相關研究的報道,也未見工業化生產。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含有楊梅核仁油的食用調和油,使其不飽和脂肪酸的品種及營養成分合理配比,經常食用可補充人體所必需的各種營養成份及礦物質,從而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保健作用。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在于采用了一種含有楊梅核仁油的食用調和油,包括楊梅核仁油、玉米胚芽油、柏子仁油、水飛薊油組成的原料油,該原料油的配方按重量百分比計為楊梅核仁油25% 40%,玉米胚芽油35% 50%,柏子仁油15% 20%,水飛薊油15% 20% ;其制作工藝為首先將楊梅核仁、玉米胚芽、柏子仁、水飛薊籽分別通過超臨界CO2抽提的方法制得楊梅核仁油、玉米胚芽油、柏子仁油、水飛薊油備用,然后按上述配方稱取楊梅核仁油、玉米胚芽油、柏子仁油、水飛薊油加入配料罐中,在10°C 60°C條件下攪拌25 60分鐘,靜置2 5小時,過200目濾網,灌裝密封,得到調和油成品。上述方法制備的調和油成品,通過對楊梅核仁油、玉米胚芽油、柏子仁油、水飛薊油不同的比例配比,使不同營養成分得到合理組合的同時還以人體膳食脂肪酸平衡為原理,最大限度地達到單不飽和脂肪酸多不飽和脂肪酸=I I和(n-6) (n-3) = (4 6) I的脂肪酸平衡標準(參見2000年10月中國輕工業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第101-102頁),測定方法采用氣質聯用儀測定。按照本發明的配方生產出來的食用調和油,營養豐富,香郁味醇,更適合人們的口味。在激起人們食欲的同時既可以調節人體免疫力,有效清除人體多種病灶,又保證了人體對各種不飽和脂肪酸的均衡需求,從而提高人體保健上的助益。梅核仁油不飽和脂肪酸總含量為85. 63%,亞油酸含量為40. 36%,存在較高含量的總黃酮,不僅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病毒、抗過敏、能清除生物體內過剩的自由基,而且具有擴張動脈、改善循環、抗血小板活化因子、提高免疫力、降低膽固醇和增強心肌收縮力等的功能,梅核仁油富含大量的維生素B17,氰氨類、脂肪油等物質,對癌細胞有明顯的殺傷抑制作用。玉米胚芽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如亞油酸和油酸,對動脈硬化、糖尿病、心臟病、單純性肥胖等具有積極的防治作用。玉米胚芽油還含有多量的維生素A、D、E,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治干眼病、夜盲癥、皮炎、支氣管擴張等之癥,對生殖機能類障礙、肌萎縮癥、營養性腦 軟化癥均有明顯的療效和預防作用。柏子仁油氣味清香,含有脂肪油約14%,并含有對人體有益的揮發油、皂甙、蛋白質、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等多種營養物質,被臨床驗證有養心安神、潤腸通便、補腎益氣、潤肺止咳、聰耳明目、潤澤皮色等多種作用。可以改善勞欲過度,心血虧損及心腎失調而致的精神恍惚,怔忡驚悸、夜寐多夢、健忘盜汗之癥,尤其對生活壓力大引起的抑郁癥,頭暈腦脹、煩躁易怒等有顯著的康復作用,經常食用能達到美顏烏發、延年益壽的作用。水飛薊油含豆寇酸、軟脂酸、硬脂酸、花生酸、山崳酸、油酸、亞油酸的甘油脂和相應的游離脂肪酸,其油味香醇,色澤好。且蛋白質含量較高,氨基酸種類齊全,有顯著的清熱解毒、保肝、利膽、抗X射線、清除自由基和抗胃潰瘍等功效,能促使腸道中膽固醇的氧化,增加糞便的排出量,并增加微血管的彈性,能抑制血栓的形成,可顯著降低外源性高脂血癥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對急性或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代謝中毒性肝損傷、膽石癥、膽管炎及肝膽管周圍炎等肝、膽炎病均有良好療效。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不限于實施例。實施例一I.原料準備將楊梅核仁、玉米胚芽、柏子仁、水飛薊籽分別通過超臨界CO2抽提的方法制得楊梅核仁油、玉米胚芽油、柏子仁油、水飛薊油并檢測其脂肪酸組成及含量備用。2 原料配方選取上述備用的楊梅核仁油309. 20kg、玉米胚芽油389. 90kg、柏子仁油135. 60kg、水飛薊油 165. 30kg。3.制作工藝首先按上述配方取楊梅核仁油、玉米胚芽油、柏子仁油、水飛薊油加入配料罐中,然后在45°C條件下攪拌30分鐘后,靜置3小時,過200目濾網,灌裝密封,即得IOOOkg含有楊梅核仁油的食用調和油。
實施例二I.原料準備將楊梅核仁、玉米胚芽、柏子仁、水飛薊籽分別通過超臨界CO2抽提的方法制得楊梅核仁油、玉米胚芽油、柏子仁油、水飛薊油并檢測其脂肪酸組成及含量備用。2.原料配方選取上述備用的楊梅核仁油359. 30kg、玉米胚芽油429. 60kg、柏子仁油115. 70kg、水飛薊油 95. IOkg03.制作工藝首先按上述配方取楊梅核仁油、玉米胚芽油、柏子仁油、水飛薊油加入配料罐中,然后在50°C條件下攪拌45分鐘后,靜置4小時,過200目濾網,灌裝密封,即得IOOOkg含有 楊梅核仁油的食用調和油。實施例三I.原料準備將楊梅核仁、玉米胚芽、柏子仁、水飛薊籽分別通過超臨界CO2抽提的方法制得楊梅核仁油、玉米胚芽油、柏子仁油、水飛薊油并檢測其脂肪酸組成及含量備用。2.原料配方取上述備用的楊梅核仁油225. 10kg、玉米胚芽油424. 00kg、柏子仁油153. 70kg、水飛薊油197. 20kg。3.制作工藝首先按上述配方取楊梅核仁油、玉米胚芽油、柏子仁油、水飛薊油加入配料罐中,然后在40°C條件下攪拌60分鐘后,靜置5小時,過200目濾網,灌裝密封,即得IOOOkg含有楊梅核仁油的食用調和油。實施例四I.原料準備將楊梅核仁、玉米胚芽、柏子仁、水飛薊籽分別通過超臨界CO2抽提的方法制得楊梅核仁油、玉米胚芽油、柏子仁油、水飛薊油并檢測其脂肪酸組成及含量備用。2.原料配方選取上述備用的楊梅核仁油281. 70kg、玉米胚芽油483. 60kg、柏子仁油145. 40kg、水飛薊油 89. 30kg。3.制作工藝首先按上述配方取楊梅核仁油、玉米胚芽油、柏子仁油、水飛薊油加入配料罐中,然后在35°C條件下攪拌25分鐘后,靜置2小時,過200目濾網,灌裝密封,即得IOOOkg含有楊梅核仁油的食用調和油。
權利要求
1.一種含有楊梅核仁油的食用調和油,包括楊梅核仁油、玉米胚芽油、柏子仁油、水飛薊油組成的原料油,其特征在于,該原料油的配方按重量百分比計為楊梅核仁油25% .40%,玉米胚芽油35% 50%,柏子仁油15% 25%,水飛薊油5% 20% ;其制作工藝為首先將楊梅核仁、玉米胚芽、柏子仁、水飛薊籽分別通過超臨界CO2抽提的方法制得楊梅核仁油、玉米胚芽油、柏子仁油、水飛薊油備用,然后按上述配方稱取楊梅核仁油、玉米胚芽油、柏子仁油、水飛薊油加入配料罐中,在10°C 60°C條件下攪拌25 60分鐘,靜置2 .5小時,過200目濾網,灌裝密封,得到調和油成品。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有楊梅核仁油的食用調和油,該原料油的配方按重量百分比計為楊梅核仁油25%~40%,玉米胚芽油35%~50%,柏子仁油10%~25%,水飛薊油5%~20%;其制作工藝為按上述配方稱取楊梅核仁油、玉米胚芽油、柏子仁油、水飛薊油加入配料罐中,在10℃~60℃條件下攪拌25~60分鐘,靜置2~5小時,過200目濾網,灌裝密封,得到調和油成品。按照本發明的配方生產出來的食用調和油,營養豐富,香郁味醇,更適合人們的口味。在激起人們食欲的同時既可以調節人體免疫力,有效清除人體多種病灶,又保證了人體對各種不飽和脂肪酸的均衡需求,從而提高人體保健上的助益。
文檔編號A23D9/04GK102715285SQ201210234929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5日
發明者陸建益 申請人:陸建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