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葡萄籽口服膠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天然保健品,它按下列配比的原料制成:葡萄籽提取物50%,何首烏多糖40%,枸杞多糖10%。本發明采用從葡萄籽、何首烏、枸杞中提取出的各類對人體有益成分,具有穩定性高、工藝簡單、成本低、質量好等特點;而何首烏多糖與枸杞多糖聯用的協同抗衰老性的應用,更增加了本發明的保健功效,適合各類人群長期服用,具有抗老化、抗疲勞、提高機體免疫力、調節人體新陳代謝等多種保健功效。
【專利說明】一種葡萄籽口服膠囊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保健產品,具體地說是一種以葡萄籽提取物、何首烏多糖為主要成份的口服膠囊。
[0002]背景資料
[0003]現代社會的節奏越來越快,人們每時每刻都在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長時間對著電腦屏幕、飲食不規律等,使得我們的身體長期處于透支狀態,往往人在壯年,各種器官已經老化。本發明利用葡萄籽提取物和何首烏多糖對人體的保健功效,能夠有效地增強人體體質,同時還具有工藝簡單、價格低廉的特點。
【發明內容】
[0004]一種葡萄籽口服膠囊,包含葡萄籽提取物、何首烏多糖,其特征為葡萄籽提取物占總量的50 %,何首烏多糖占總量的40 %,枸杞多糖占總量的10 %。研究表明,葡萄籽提取物中含有一種名為原花青素(Oligomeric Proanthocyanidins Complexes,簡稱為0PC)的多酚類化合物。現代科學研究證明,由于其獨特的生物活性,葡萄籽提取物可以清除自由基及抗脂質氧化,保護細胞組織免受自由基的氧化損傷,從而具有抗衰老、預防動脈硬化及基因突變導致癌癥、抗輻射、護膚美容等多重功效。
[0005]何首烏多糖(Polysaccharidefrom PMT,簡稱 PPMT)是植物何首烏(Polygonummultiflorum Thunb,簡稱PMT)塊根中提取到的一種新活性成分,經科學研究,證明該活性成分具有調節免疫力、抗氧化、保護心腦血管等功效,因而成為近年來有關何首烏藥用價值研究的新熱點。
[0006]枸杞子(Fructus Lycii)是我國傳統中藥材,素有“紅寶”之稱。傳統中醫認為枸杞子能夠用于治療腰膝酸軟、頭暈、健忘、目眩、目昏多淚等病癥。現代臨床醫學研究證實枸杞子可調節機體免疫功能、能有效抑制腫瘤生長和細胞突變、具有延緩衰老、抗脂肪肝、調節血脂和血糖、促進造血功能等方面的作用,并應用于臨床。枸杞多糖(Lycium barbarumpolysaccharide)是從枸杞子中提取而得的一種水溶性多糖,已明確該多糖系蛋白多糖,由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木糖、鼠李糖6種單糖成分組成,是枸杞子調節免疫、延緩衰老的主要活性成分,可有效改善人體易疲勞、食欲不振和視力模糊等癥狀,并具有降血脂、抗脂肪肝、抗衰老等作用。此外國外研究表明,。文獻報道,何首烏多糖和枸杞多糖在實驗中各實驗指標有顯著或極顯著的協同作用。多糖聯用有顯著的協同抗衰老作用,兩藥最佳組合為200mg: 50mg。其機制可有效提高免疫功能,清除氧自由基,活性氧及抗脂質過氧化有關。
【具體實施方式】
[0007]一種葡萄籽口服膠囊,包含葡萄籽提取物、何首烏多糖以及枸杞多糖,其特征為葡萄籽提取物占總量的50%,何首烏多糖占總量的40%,枸杞多糖占總量的10%。
[0008]本發明實施時按上述配比取各主要成分進行均勻混合后,經100目過濾網過濾后放入保溫桶中保溫(溫度控制在40-55°C ),靜置2小時后;將膠囊填充物經軟膠囊壓丸機進行膠囊制備,膠囊填充物定量供給,膠囊封裝成丸;壓好的膠囊從主機中落到輸送帶上,送至定型干燥轉籠進行3小時定型,環境溫度為18-24°C,相對濕度為45-60% ;最后將膠囊放置在燈檢臺上進行質檢,分揀出漏油、扁丸等不合格膠囊后,將膠囊進行包裝、裝箱、打包。
[0009]本發明在使用時,宜用溫水直接送服,通過消化道粘膜上毛細血管的吸收有益成份,從而達到改善人體機能,增強免疫力,抗疲勞、抗衰老的良好保健效果。
【權利要求】
1.一種保健膠囊,包括葡萄籽提取物、何首烏多糖、枸杞多糖,其特征是葡萄籽提取物占總量的5 O %、何首烏多糖占總量的4 O %、枸杞多糖占總量的IO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保健膠囊,其特征在于按權利要求1所述將提取物配比均勻混合后,經100目過濾網過濾后放入保溫桶中保溫(溫度控制在40-55°C),靜置2小時后備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保健膠囊,按權利要求3所述將膠囊填充物經軟膠囊壓丸機進行膠囊制備,膠囊封裝成丸;壓好的膠囊從主機中落到輸送帶上,送至環境溫度為18-24°C,相對濕度為45-60%的定型干燥轉籠內定型時間為3小時,最后將膠囊放置在燈檢臺上進行質檢,分揀出漏油、扁丸等不合格膠囊后,將膠囊進行包裝、裝箱、打包。
【文檔編號】A23L1/09GK103504185SQ201210235781
【公開日】2014年1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29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29日
【發明者】李光明 申請人:李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