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熱風加熱茶葉熏蒸茶膏或茶粉提高香氣的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茶葉加工領域,尤其是一種熱風加熱茶葉熏蒸茶膏或茶粉提高香氣的工藝。
背景技術:
普洱茶膏或茶粉在提取、濃縮、干燥加工過程中,雖然能保證茶葉的大部分有效物質,在加工過程中企業也采用各種提取、濃縮、干燥的技術手段,然而香氣卻大量流失,有些加工企業添加香料、香精,嚴重影響了茶膏品飲價值。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出一種熱風加熱茶葉熏蒸茶膏或茶粉提高香氣的工藝,此加工方法采用優良香氣的茶葉,利用茶膏或茶粉真空環境下與熏蒸茶葉香氣的氣壓平衡原理,以及茶膏或茶粉較好的香氣吸附能力,通過熏蒸吸附,提高茶膏或茶粉中的天然茶葉香氣,找到了一條使茶膏或茶粉品質提升的有效途徑。本發明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熱風加熱茶葉熏蒸茶膏或茶粉提高香氣的工藝,其特征是步驟如下
(1).把茶葉放于茶葉容器內,由熱風加熱至60 90°C保持15分鐘以上,使茶葉充分釋放茶葉香氣;
(2).茶葉容器通過引風管釋放的茶葉香氣經過蛇管冷凝器冷卻至20 30°C;
(3).把茶膏或茶粉放于茶膏或茶粉容器中,將此茶膏或茶粉容器內的真空度控制在600麗汞柱以內;
(4).將步驟(2)得到的茶葉香氣通過帶閘閥的管道送入步驟(3)的帶真空茶膏或茶粉容器中并與茶膏或茶粉充分接觸進行熏蒸,熏蒸30分鐘以上,至茶葉容器與茶膏或茶粉容器內的氣壓達到平衡,取出茶膏或茶粉并包裝。作為本發明的優選方案,
所述的茶葉與茶膏或茶粉的用量比例為至少二份茶葉產生的茶葉香氣熱風熏蒸一份茶膏或茶粉。所述的茶葉容器為密閉不銹鋼容器,也可用其它耐熱、無雜味、符合食品加工要求的密閉容器。所述的茶膏或茶粉容器為密閉不銹鋼容器,也可用其它耐熱、無雜味、符合食品加工要求的密閉容器。所述的茶葉采用普洱熟茶或普洱生茶或紅茶或鐵觀音或花茶的一種或它們的調
口 o所述熏蒸時間為30分鐘至120分鐘。所述的茶葉容器內有15 20層不銹鋼篩網搭建的放置茶葉的貨架,篩網孔徑60目,每一層均勻鋪放厚度20毫米至50毫米的茶葉。
所述的茶膏或茶粉容器內有20 25層不銹鋼篩網搭建的放置茶膏或茶粉的貨架,篩網孔徑200目,每一層均勻鋪放厚度I毫米至3毫米的茶膏或茶粉。所述步驟(I)中的熱風由茶葉容器側邊沿加裝的可調熱風機提供。本發明利用茶膏或茶粉具有良好吸味性的特點,將茶葉加熱后產生的自然香氣充分吸收。加熱后的茶葉因大部分提取茶膏有效物質都還存在,可以繼續用于茶膏的提取,保證原料得到充分的利用。
圖I是本發明的工藝流程示意圖。圖中標號為I-茶葉容器,2-放置茶葉的貨架,3-熱風機,4-引風管,5-蛇管冷凝器,6-茶膏或茶粉容器,7-放置茶膏或茶粉的貨架,8-真空泵。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一熟茶膏或茶粉的熏蒸
取30千克具有優良香氣的普洱熟茶茶葉,均勻放置于由15層左右不銹鋼篩網搭建的放置茶葉的貨架上,篩網孔徑60目,每一層的茶葉厚度30毫米。將放置茶葉的貨架放于容積為500升的密閉不銹鋼茶葉容器中,也可用其它耐熱、無雜味、符合食品加工要求的容器。在密閉的環境中加熱茶葉容器內的空氣,通過安裝于茶葉容器上的溫度計控制熱風機加熱將容器中的溫度升至85度,并保持至少20分鐘;在茶葉容器頂部安裝帶閘閥的不銹鋼引風管道,該引風管道的出口端與蛇管冷凝器相連通,蛇管冷凝器放置于循環冷卻水中,其另一端通過帶閘閥的管道與裝茶膏或茶粉的容器連通,裝茶膏或茶粉的容器為容積500升不銹鋼壓力容器,其內放置茶膏或茶粉的貨架,將總重量10千克的茶膏或茶粉,均勻鋪放在約20層的致密不銹鋼篩網(200目)貨架上,每層厚度2毫米左右,密閉此壓力容器,通過與底部相連的帶閘閥的不銹鋼管與真空泵相接,將容器真空度控制在400毫米汞柱。工作時,通過裝茶膏或茶粉的容器頂部的帶閘閥不銹鋼管道,根據安裝于管道上的溫度計、通過控制閘閥的開關大小將茶葉容器所產生的、經蛇管冷凝器管道冷凝的茶葉香氣,調節出風溫度在20度至30度,逐步釋放于茶膏或茶粉容器中熏蒸,熏蒸的接觸時間為I小時,利用茶膏或茶粉具有良好吸味性的特點,將茶葉的自然香氣充分吸收。待兩容器氣壓平衡,并與容器外大氣壓基本一致,即可得到普洱熟茶味茶膏或茶粉,取出并在短時間內完成裝袋密封入庫。實施例二生茶膏或茶粉的熏蒸
取30千克具有優良香氣的普洱生茶茶葉,均勻放置于由15層左右不銹鋼篩網搭建的放置茶葉的貨架上,篩網孔徑60目,每一層的茶葉厚度30毫米。將放置茶葉的貨架放于容積為500升的密閉不銹鋼茶葉容器中,也可用其它耐熱、無雜味、符合食品加工要求的容器。在密閉的環境中加熱茶葉容器內的空氣,通過安裝于茶葉容器上的溫度計控制熱風機加熱將容器中的溫度升至65-70度,并保持至少20分鐘;在茶葉容器頂部安裝帶閘閥的不銹鋼引風管道,該引風管道的出口端與蛇管冷凝器相連通,蛇管冷凝器放置于循環冷卻水中,其另一端通過帶閘閥的管道與裝茶膏或茶粉的容器連通,裝茶膏或茶粉的容器為容積500升不銹鋼壓力容器,其內放置茶膏或茶粉的貨架,將總重量10千克的茶膏或茶粉,均勻鋪放在約20層的致密不銹鋼篩網(200目)貨架上,每層厚度1-2毫米左右,密閉此壓力容器,通過與底部相連的帶閘閥的不銹鋼管與真空泵相接,將容器真空度控制在500毫米汞柱。工作時,通過裝茶膏或茶粉的容器頂部的帶閘閥不銹鋼管道,根據安裝于管道上的溫度計、通過控制閘閥的開關大小將茶葉容器所產生的、經蛇管冷凝器管道冷凝的茶葉香氣,調節出風溫度在20度至30度,逐步釋放于茶膏或茶粉容器中熏蒸,熏蒸的接觸時間為I. 5小時,利用茶膏或茶粉具有良好吸味性的特點,將茶葉的自然香氣充分吸收。待兩容器氣壓平衡,并與容器外大氣壓基本一致,即可得到普洱生茶味茶膏或茶粉,取出并在短時間內完成密封包裝入庫。實施例三紅茶膏或茶粉的熏蒸
取30千克具有優良香氣的紅茶茶葉,均勻放置于由15層左右不銹鋼篩網搭建的放置茶葉的貨架上,篩網孔徑60目,每一層的茶葉厚度40-50毫米。將放置茶葉的貨架放于 容積為500升的密閉不銹鋼茶葉容器中,也可用其它耐熱、無雜味、符合食品加工要求的容器。在密閉的環境中加熱茶葉容器內的空氣,通過安裝于茶葉容器上的溫度計控制熱風機加熱將容器中的溫度升至70度,并保持至少20分鐘;在茶葉容器頂部安裝帶閘閥的不銹鋼引風管道,該引風管道的出口端與蛇管冷凝器相連通,蛇管冷凝器放置于循環冷卻水中,其另一端通過帶閘閥的管道與裝茶膏或茶粉的容器連通,裝茶膏或茶粉的容器為容積500升不銹鋼壓力容器,其內放置茶膏或茶粉的貨架,將總重量10千克的茶膏或茶粉,均勻鋪放在約21層的致密不銹鋼篩網(200目)貨架上,每層厚度1-2毫米左右,密閉此壓力容器,通過與底部相連的帶閘閥的不銹鋼管與真空泵相接,將容器真空度控制在350毫米汞柱。工作時,通過裝茶膏或茶粉的容器頂部的帶閘閥不銹鋼管道,根據安裝于管道上的溫度計、通過控制閘閥的開關大小將茶葉容器所產生的、經蛇管冷凝器管道冷凝的茶葉香氣,調節出風溫度在20度至30度,逐步釋放于茶膏或茶粉容器中熏蒸,熏蒸的接觸時間為I. 5-2小時,利用茶膏或茶粉具有良好吸味性的特點,將茶葉的自然香氣充分吸收。待兩容器氣壓平衡,并與容器外大氣壓基本一致,即可得到紅茶味茶膏或茶粉,取出并在短時間內完成密封包裝入庫。實施例四調香型茶膏或茶粉的熏蒸
取15千克具有優良香氣的普洱熟茶葉及15千克的紅茶茶葉,混合后均勻放置于由18層左右不銹鋼篩網搭建的放置茶葉的貨架上,篩網孔徑60目,每一層的茶葉厚度30-35毫米。將放置茶葉的貨架放于容積為500升的密閉不銹鋼茶葉容器中,也可用其它耐熱、無雜味、符合食品加工要求的容器。在密閉的環境中加熱茶葉容器內的空氣,通過安裝于茶葉容器上的溫度計控制熱風機加熱將容器中的溫度升至80度,并保持至少20分鐘;在茶葉容器頂部安裝帶閘閥的不銹鋼引風管道,該引風管道的出口端與蛇管冷凝器相連通,蛇管冷凝器放置于循環冷卻水中,其另一端通過帶閘閥的管道與裝茶膏或茶粉的容器連通,裝茶膏或茶粉的容器為容積500升不銹鋼壓力容器,其內放置茶膏或茶粉的貨架,將總重量10千克的茶膏或茶粉,均勻鋪放在約22層的致密不銹鋼篩網(200目)貨架上,每層厚度1-2毫米左右,密閉此壓力容器,通過與底部相連的帶閘閥的不銹鋼管與真空泵相接,將容器真空度控制在400毫米汞柱。
工作時,通過裝茶膏或茶粉的容器頂部的帶閘閥不銹鋼管道,根據安裝于管道上的溫度計、通過控制閘閥的開關大小將茶葉容器所產生的、經蛇管冷凝器管道冷凝的茶葉香氣,調節出風溫度在20度至30度,逐步釋放于茶膏或茶粉容器中熏蒸,熏蒸的接觸時間為I. 5-2小時,利用茶膏或茶粉具有良好吸味性的特點,將茶葉的自然香氣充分吸收。待兩容器氣壓平衡,并與容器外大氣壓基本一致,即可得到調香型茶膏或茶粉,取出并在短時間內完成密封包裝入庫。實施例五清香型茶膏或茶粉的熏蒸
取30千克的具有優良香氣的鐵觀音茶葉(或者玫瑰花,茉莉花等其它種類花茶),均勻放置于由16層左右不銹鋼篩網搭建的放置茶葉的貨架上,篩網孔徑60目,每一層的茶葉厚度30-35毫米。將放置茶葉的貨架放于容積為500升的密閉不銹鋼茶葉容器中,也可用其 它耐熱、無雜味、符合食品加工要求的容器。在密閉的環境中加熱茶葉容器內的空氣,通過安裝于茶葉容器上的溫度計控制熱風機加熱將容器中的溫度升至80度,并保持至少20分鐘;在茶葉容器頂部安裝帶閘閥的不銹鋼引風管道,該引風管道的出口端與蛇管冷凝器相連通,蛇管冷凝器放置于循環冷卻水中,其另一端通過帶閘閥的管道與裝茶膏或茶粉的容器連通,裝茶膏或茶粉的容器為容積500升不銹鋼壓力容器,其內放置茶膏或茶粉的貨架,將總重量10千克的茶膏或茶粉,均勻鋪放在約24層的致密不銹鋼篩網(200目)貨架上,每層厚度1-2毫米左右,密閉此壓力容器,通過與底部相連的帶閘閥的不銹鋼管與真空泵相接,將容器真空度控制在400毫米汞柱。工作時,通過裝茶膏或茶粉的容器頂部的帶閘閥不銹鋼管道,根據安裝于管道上的溫度計、通過控制閘閥的開關大小將茶葉容器所產生的、經蛇管冷凝器管道冷凝的茶葉香氣,調節出風溫度在20度至30度,逐步釋放于茶膏或茶粉容器中熏蒸,熏蒸的接觸時間為I. 5-2小時,利用茶膏或茶粉具有良好吸味性的特點,將茶葉的自然香氣充分吸收。待兩容器氣壓平衡,并與容器外大氣壓基本一致,即可得到清香型茶膏或茶粉,取出并在短時間內完成密封包裝入庫。
權利要求
1.一種熱風加熱茶葉熏蒸茶膏或茶粉提高香氣的工藝,其特征是步驟如下 (1).把茶葉放于茶葉容器內,由熱風加熱至60 90°C保持15分鐘以上,使茶葉充分釋放茶葉香氣; (2).茶葉容器通過引風管釋放的茶葉香氣經過蛇管冷凝器冷卻至20 30°C; (3).把茶膏或茶粉放于茶膏或茶粉容器中,將此茶膏或茶粉容器內的真空度控制在600麗汞柱以內; (4).將步驟(2)得到的茶葉香氣通過帶閘閥的管道送入步驟(3)的帶真空茶膏或茶粉容器中并與茶膏或茶粉充分接觸進行熏蒸,熏蒸30分鐘以上,至茶葉容器與茶膏或茶粉容器內的氣壓達到平衡,取出茶膏或茶粉并包裝。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熱風加熱茶葉熏蒸茶膏或茶粉提高香氣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葉與茶膏或茶粉的用量比例為至少二份茶葉產生的茶葉香氣熏蒸一份茶膏或茶粉。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熱風加熱茶葉熏蒸茶膏或茶粉提高香氣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葉容器為密閉不銹鋼容器,也可用其它耐熱、無雜味、符合食品加工要求的密閉容器。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熱風加熱茶葉熏蒸茶膏或茶粉提高香氣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膏或茶粉容器為密閉不銹鋼容器,也可用其它耐熱、無雜味、符合食品加工要求的密閉容器。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熱風加熱茶葉熏蒸茶膏或茶粉提高香氣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葉采用普洱熟茶或普洱生茶或紅茶或鐵觀音或花茶的一種或它們的調合。
6.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熱風加熱茶葉熏蒸茶膏或茶粉提高香氣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熏蒸時間為30分鐘至120分鐘。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熱風加熱茶葉熏蒸茶膏或茶粉提高香氣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葉容器內有15 20層不銹鋼篩網搭建的放置茶葉的貨架,篩網孔徑60目,每一層均勻鋪放厚度20毫米至50毫米的茶葉。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熱風加熱茶葉熏蒸茶膏或茶粉提高香氣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茶膏或茶粉容器內有20 25層不銹鋼篩網搭建的放置茶膏或茶粉的貨架,篩網孔徑200目,每一層均勻鋪放厚度I毫米至3毫米的茶膏或茶粉。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熱風加熱茶葉熏蒸茶膏或茶粉提高香氣的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I)所述熱風由茶葉容器側邊沿加裝的可調熱風機提供。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出一種熱風加熱茶葉熏蒸茶膏或茶粉提高香氣的工藝,把茶葉放于容器內的多層不銹鋼篩網上,用熱風加熱茶葉,使茶葉香氣充分釋放,將冷卻的茶葉香氣接入另一密閉容器中熏蒸茶膏或茶粉,利用茶膏或茶粉真空環境下與熏蒸茶葉香氣的氣壓平衡原理,以及茶膏或茶粉較好的香氣吸附能力,提高茶膏或茶粉中的天然茶葉香氣,是使茶膏或茶粉品質提升的有效途徑;所述的茶葉與茶膏或茶粉的用量比例為至少二份茶葉產生的茶葉香氣熏蒸一份茶膏或茶粉;加熱后的茶葉因大部分提取茶膏有效物質都還存在,可以繼續用于茶膏的提取,保證原料得到充分的利用。
文檔編號A23F3/40GK102805181SQ20121030494
公開日2012年12月5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26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26日
發明者張光輝, 譚國洪 申請人:云南貢潤茶葉有限公司, 張光輝, 譚國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