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山銀花速溶茶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飲品加工領域,尤其是一種山銀花速溶茶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山銀花為忍冬科(Caprifoliaceae)忍冬屬(Lonicera)忍冬Flos LoniceraeConfusae.植物的干燥花蕾,為中醫常用藥,具有清熱解毒、涼風散熱、抗病毒、保肝利膽的功能。幾千年傳統經驗及近代藥理實驗和臨床應用都證明山銀花對于多種病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和較好的治療效果。以前的藥典認為,山銀花與金銀花“性味與歸經”、“功能與主治”以及“用法與用量”完全一致。對此,有關專家認為,“兩種銀花在臨床應用時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國家《藥典》對兩種銀花是一視同仁的,等同的,沒有什么區別。但是,2005年版《藥典》將金銀花和山銀花分列兩項,因它們有很大的不同。金銀花和山銀花從來源、性狀、成分等方面比照,有很大不同,在使用中應注意區別。速溶茶的研制始于1950年的美國,是以成品茶葉或茶鮮葉為原料,提取水溶性成分精制成一種沒有茶洛,用熱水、涼水甚至冰水即沖即溶的茶制品。速溶茶保留了茶的主要風味和有效成分,并以其健康、快捷、方便、衛生的特點迎合現代飲料消費時尚。山銀花作為茶飲品已具悠久歷史,老少皆宜,更適合于夏天飲用。本發明將山銀花原料進行深加工,采用現代工藝將其制備成速溶茶粉,必將以其快捷方便的特點被眾多的消費者所喜愛,不僅能提高山銀花茶的產品附加值,并且能成為茶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具有良好的應用和推廣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山銀花速溶茶的生產方法,它生產的產品速溶性好,湯色黃綠,清徹明亮,香氣純正,滋味濃醇可口。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山銀花速溶茶的生產方法,取山銀花藥材,按料液比為1:10 1:25的比例加入沸水進行第一次浸提,自然浸泡20 50分鐘后,將浸提液過濾,濾渣按料液比1:10 1:25的比例加入沸水進行第二次浸提,自然浸泡20 50分鐘后過濾,合并兩次濾液;再將濾液進行濃縮;將濃縮后的茶湯進行干燥,干燥后進行分裝,即獲得成品O在干燥時,按質量百分比計算,加入山銀花藥材質量I 5%的β —環糊精或麥芽糊精。所述的濃縮為減壓濃縮或膜濃縮;所述的干燥為冷凍干燥,噴霧干燥或真空微波干燥。減壓濃縮的溫度為50 80°C,在真空度O. 07MPa下進行真空濃縮;將濃縮后的茶湯裝入托盤,在-40 -50°C下進行預凍,預凍好的茶液放入干燥室內,干燥室的真空度為50 lOOPa,使茶液固體處于升華狀態;開始時的升華溫度為-15 _20°C,再干燥溫度為20 25 。為了進一步驗證本發明的技術效果,特進行以下實驗。1.1實驗設計
確定山銀花速溶茶的最佳制備工藝。1.2試驗材料與儀器1. 2.1試驗材料
權利要求
1.一種山銀花速溶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取山銀花藥材,按料液比為1:10 1:25的比例加入沸水進行第一次浸提,自然浸泡20 50分鐘后,將浸提液過濾,濾渣按料液比1:10 1:25的比例加入沸水進行第二次浸提,自然浸泡20 50分鐘后過濾,合并兩次濾液;再將濾液進行濃縮;將濃縮后的茶湯進行干燥,干燥后進行分裝,即獲得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銀花速溶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干燥時,按質量百分比計算,加入山銀花藥材質量I 5%的0 —環糊精或麥芽糊精。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山銀花速溶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濃縮為減壓濃縮或膜濃縮;所述的干燥為冷凍干燥,噴霧干燥或真空微波干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山銀花速溶茶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減壓濃縮的溫度為50 80°C,在真空度0. 07MPa下進行真空濃縮;將濃縮后的茶湯裝入托盤,在_40 _50°C下進行預凍,預凍好的茶液放入干燥室內,干燥室的真空度為50 IOOPa,使茶液固體處于升華狀態;開始時的升華溫度為-15 -20°C,再干燥溫度為20 25°C。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山銀花速溶茶的生產方法,取山銀花藥材按料液比1:10~1:25的比例加入沸水進行第一次浸提,自然浸泡20~50分鐘后,將浸提液過濾,濾渣按料液比1:10~1:25的比例加入沸水進行第二次浸提,自然浸泡20~50分鐘后過濾,合并兩次濾液;再將濾液進行濃縮,濃縮后的茶湯進行干燥,干燥后進行分裝,即獲得成品。本發明設計了一套山銀花速溶茶的生產工藝,根據該工藝生產所得的山銀花速溶茶不僅速溶性好,而且湯色黃綠、清徹明亮、香氣純正、滋味濃醇可口,同時得率穩定。本發明工藝路線穩定可行,所生產的產品品質優良,能夠滿足要求。
文檔編號A23F3/34GK103039654SQ201210477779
公開日2013年4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2日
發明者王慧娟, 林冰, 周英, 趙致, 劉雄利, 俸婷婷, 陳琳 申請人:貴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