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清火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清火茶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節奏的加快,工作壓力的日益增大,許多人處于亞健康狀態,身體虛弱,津液不足,從而導致虛火上炎,茶水是人們選擇的日常保健食品之一,喝茶有益于身體健康,但到目前為止尚未發現較為理想的清熱去火、平肝明目的專用茶。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清火茶的制作方法,能夠有效清熱瀉火。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清火茶的制作方法,包括重量份數比為竹葉6-8份、薄荷葉5-8份、甘草粉2-3份;
采摘新鮮的竹葉以及薄荷葉;
分別將竹葉和薄荷葉均勻攤放在竹簾上,竹葉日光下進行萎凋4-5小時;薄荷葉室內萎凋8-16小時;
將萎凋后的竹葉和薄荷葉放入揉捻工具進行揉捻;
將揉捻后的竹葉和薄荷葉進行炒制,邊炒制邊噴灑甘草粉糊漿;
炒制完成后,35-45度烘干,去除多余水份;
冷卻,得到清火茶。竹葉滋味清午純和,具有清熱利尿,清涼解暑作用;
薄荷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之功效;
甘草生用能夠瀉火熱,熟用散表寒,去咽痛,除邪熱,緩正氣,養陰血,補脾胃,潤肺。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科學方法與傳統中醫藥理論相結合,具有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的功效,制備方法簡單,成本低,適于規模化生產。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一:一種清火茶的制作方法,包括重量份數比為竹葉6份、薄荷葉5份、甘草粉2份;
采摘新鮮的竹葉以及薄荷葉;
分別將竹葉和薄荷葉均勻攤放在竹簾上,竹葉日光下進行萎凋4小時;薄荷葉室內萎調8小時;
將萎凋后的竹葉和薄荷葉放入揉捻工具進行揉捻;
將揉捻后的竹葉和薄荷葉進行炒制,邊炒制邊噴灑甘草粉糊漿;
炒制完成后,35度烘干,去除多余水份; 冷卻,得到清火茶。實施例二: 一種清火茶的制作方法,包括重量份數比為竹葉8份、薄荷葉8份、甘草粉3份;
采摘新鮮的竹葉以及薄荷葉;
分別將竹葉和薄荷葉均勻攤放在竹簾上,竹葉日光下進行萎凋4-5小時;薄荷葉室內萎凋16小時;
將萎凋后的竹葉和薄荷葉放入揉捻工具進行揉捻;
將揉捻后的竹葉和薄荷葉進行炒制,邊炒制邊噴灑甘草粉糊漿;
炒制完成后,45度烘干,去除多余水份;
冷卻,得到清火茶。
權利要求
1.一種清火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重量份數比為竹葉6-8份、薄荷葉5-8份、甘草粉2-3份; 采摘新鮮的竹葉以及薄荷葉; 分別將竹葉和薄荷葉均勻攤放在竹簾上,竹葉日光下進行萎凋4-5小時;薄荷葉室內萎凋8-16小時; 將萎凋后的竹葉和薄荷葉放入揉捻工具進行揉捻; 將揉捻后的竹葉和薄荷葉進行炒制,邊炒制邊噴灑甘草粉糊漿; 炒制完成后,35-45度烘干,去除多余水份; 冷卻,得到清火茶。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清火茶的制作方法,包括重量份數比為竹葉6-8份、薄荷葉5-8份、甘草粉2-3份;采摘新鮮的竹葉以及薄荷葉;分別將竹葉和薄荷葉均勻攤放在竹簾上,竹葉日光下進行萎凋4-5小時;薄荷葉室內萎凋8-16小時;將萎凋后的竹葉和薄荷葉放入揉捻工具進行揉捻;將揉捻后的竹葉和薄荷葉進行炒制,邊炒制邊噴灑甘草粉糊漿;炒制完成后,35-45度烘干,去除多余水份;冷卻,得到清火茶。有益效果是采用科學方法與傳統中醫藥理論相結合,具有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的功效。
文檔編號A23L1/29GK103141623SQ20121054316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6日
發明者丁明 申請人:徐州市子房商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