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抹茶掛面及其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面食及其加工領域,具體是涉及ー種抹茶掛面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掛面,是ー種細若發絲、潔白光韌,并且耐存、耐煮的手工面食,有圓而細的,也有寬而扁的,主要品種有普通掛面、花色掛面、手工掛面等;按輔料的品種分有雞蛋掛面、西紅柿掛面、菠菜掛面、胡蘿卜掛面、海帶掛面、賴氨酸掛面等。目前,掛面已形成主食型、風味型、營養型、保健型等共同發展的格局。掛面因ロ感好、食用方便、價格低廉、易于貯存,一直是人們喜愛的主要面食之一。抹茶,是以天然微分石磨碾磨成微分狀的、覆蓋的、蒸青的茶。在抗生素、生長激素的毒副作用日益遭到質疑的今天,茶多酚以其獨特的生物學功能和“緑色”本質越來越深入到人們的飲食生活中。普通茶雖然含有極高的營養成分、但是茶葉里真正溶于水的部分僅僅為35%,大量的不溶于水的有效成分都被人們當做茶渣扔棹。實驗證明,吃茶比之喝茶能夠汲取更多的營養,一碗抹茶里的營養成分超過30杯普通緑茶,所以日本茶道的老師們幾乎無ー不長壽天年。變喝茶為吃茶不僅是一個飲食習慣的改革,同時也是適應快節奏現代化生活的需要。將抹茶的風味及營養價值,應用于人們喜愛的面食中,是ー種值得研究的課題。目前,尚未見文獻報道。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種抹茶掛面及其制備方法,在普通掛面的基礎上新賦予了茶香、茶味、茶色、茶營養的特色面條,讓茶進入人們的日常膳食中。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ー種抹茶掛面,其特征在于,是由面粉、水、抹茶、淀粉和鹽按重量比為95 105:25 27:2.5 3.5:0.5 1.5:0.5 1.5混成后制成。本發明制備的抹茶掛面,由于添加了少量的淀粉,從而顯著増加(煮熟的)掛面的爽滑度及色澤度。抹茶掛面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①、和面
將面粉、水、抹茶、淀粉和鹽進行2 5 min混合,和面10 12 min,再均勻混合2 3min,要求面團水分均勻、色澤一致,不含生粉,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延伸性;
②、熟化
將和好的面團放置于相對靜止的熟化帶上熟化10 15 min,讓水分分布更均勻,面筋形成充分; ③、二次熟化
面帶進入二次熟化箱,在20 25°C,使面團二次熟化10 20 min,讓面帶充分熟化醒發,完善面團加工エ藝性能;
④、壓延
面片要逐道壓延,壓延比控制為50:40:30:25:10,面條厚度控制0.75 0.8 mm,面帶要求先滑、緊密、厚薄均勻,無孔洞、無毛邊;
⑤、切條
選擇規定的面刀及面梳,控制面條寬度為2 mm或3 mm,要求切出的面條平整、光滑、無毛刺、無挖瘡、無并條;
⑥、烘干
烘干采用中溫烘干,烘干時間為4.5 5 h,分區控制溫濕度及排濕量;
通過烘干使掛面脫水定型,得到的面條光滑一致,不酥、不潮、不脆、有弾性、有良好的烹調性;
⑦、段切
出烘房的掛面經檢查合格后,按規定的長度段切,長度規定為200 mm,誤差±4 mm ;
⑧、包裝
段切合格面的掛面用規定的塑料筐裝筐,用塑料袋自動包裝機按規定的克數包裝,合格者裝外袋。抹茶掛面僅是在面粉和面時加入一定的碘鹽和適量的抹茶、淀粉,不同于普通掛面的生產,經先進的設備,科學的エ藝,獨特的配料精制而成的,具有茶香、茶味、茶色、茶營養,讓茶香、茶味、茶色體現在掛面食品上,崇尚吃茶新理念。進ー步,所述步驟⑥中烘干分區為預干燥區域、主干燥區域和完成干燥區域。進ー步,所述預干燥區域控制溫度25 30°C,相対濕度80 85%,干燥時間占總干燥時間的15 20% ;所述主干燥區域控制溫度35 45°C,相対濕度75 85%,干燥時間占總干燥時間的40 50% ;所述完成干燥區域控制溫度20 30°C,相対濕度55 65%。本發明將緑色優質面粉和生態抹抹茶相融合,在普通掛面的基礎上新賦予了茶香、茶味、茶色、茶營養的特色面條,讓茶進入人們的日常膳食中。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ー步的說明。實施例1
抹茶掛面,是由面粉、水、抹茶、淀粉和鹽按重量比為100:26:3:1:1混成后制成,步驟如下:
①、和面
將面粉、水、抹茶、淀粉和鹽進行5 min混合,和面12 min,再均勻混合2 min,要求面團水分均勻、色澤一致,不含生粉,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延伸性。②、熟化
將和好的面團放置于相對靜止的熟化帶上熟化10 min,讓水分分布更均勻,面筋形成充分。
③、二次熟化
面帶進入二次熟化箱,在22°C,使面團二次熟化15 min,讓面帶充分熟化醒發,完善面團加工エ藝性能。④、壓延
面片要逐道壓延,壓延比控制為50:40:30:25:10,面條厚度控制0.75 0.8 mm,面帶要求先滑、緊密、厚薄均勻,無孔洞、無毛邊。⑤、切條
選擇規定的面刀及面梳,控制面條寬度為2 mm或3 mm,要求切出的面條平整、光滑、無毛刺、無挖瘡、無并條。⑥、烘干
烘干采用中溫烘干,烘干時間為5 h,分區控制溫濕度及排濕量。烘干分區為預干燥區域、主干燥區域和完成干燥區域。預干燥區域控制溫度30°C,相対濕度82%,干燥時間占總干燥時間的15%。主干燥區域控制溫度45°C,相対濕度78%,干燥時間占總干燥時間的40%。完成干燥區域控制溫度25°C,相対濕度65%。通過烘干使掛面脫水定型,得到的面條光滑一致,不酥、不潮、不脆、有弾性、有良好的烹調性。⑦、段切
出烘房的掛面經檢查面條水分、色澤、烹調性等合格后,按規定的長度段切,長度規定為 200 mm,誤差 ±4 mm。⑧、包裝
段切合格面的掛面用規定的塑料筐裝筐,用塑料袋自動包裝機按規定的克數(200 g,誤差為±2%)包裝,合格者裝外袋。
實施例2
抹茶掛面,是由面粉、水、抹茶、淀粉和鹽按重量比為95: 27:2.5: 1.5: 1.5混成后制成,步驟如下:
①、和面
將面粉、水、抹茶、淀粉和鹽進行2 min混合,和面11 min,再均勻混合3 min,要求面團水分均勻、色澤一致,不含生粉,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延伸性。②、熟化
將和好的面團放置于相對靜止的熟化帶上熟化13 min,讓水分分布更均勻,面筋形成充分。③、二次熟化
面帶進入二次熟化箱,在25°C,使面團二次熟化10 min,讓面帶充分熟化醒發,完善面團加工エ藝性能。④、壓延
面片要逐道壓延,壓延比控制為50:40:30:25:10,面條厚度控制0.75 0.8 mm,面帶要求先滑、緊密、厚薄均勻,無孔洞、無毛邊。
⑤、切條
選擇規定的面刀及面梳,控制面條寬度為2 mm或3 mm,要求切出的面條平整、光滑、無毛刺、無挖瘡、無并條。⑥、烘干
烘干采用中溫烘干,烘干時間為4.5 h,分區控制溫濕度及排濕量。烘干分區為預干燥區域、主干燥區域和完成干燥區域。預干燥區域控制溫度27°C,相対濕度85%,干燥時間占總干燥時間的20%。主干燥區域控制溫度35°C,相対濕度75%,干燥時間占總干燥時間的45%。完成干燥區域控制溫度25°C,相対濕度65%。通過烘干使掛面脫水定型,得到的面條光滑一致,不酥、不潮、不脆、有弾性、有良好的烹調性。⑦、段切
出烘房的掛面經檢查面條水分、色澤、烹調性等合格后,按規定的長度段切,長度規定為 200 mm,誤差 ±4 mm。⑧、包裝
段切合格面的掛面用規定的塑料筐裝筐,用塑料袋自動包裝機按規定的克數(200 g,誤差為±2%)包裝,合格者裝外袋。實施例3
抹茶掛面,是由面粉、水、抹茶、淀粉和鹽按重量比為105:25:3.5:0.5:0.5混成后制成,步驟如下:
①、和面
將面粉、水、抹茶、淀粉和鹽進行4 min混合,和面10 min,再均勻混合2.5 min,要求面團水分均勻、色澤一致,不含生粉,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延伸性。②、熟化
將和好的面團放置于相對靜止的熟化帶上熟化15 min,讓水分分布更均勻,面筋形成充分。③、二次熟化
面帶進入二次熟化箱,在20°C,使面團二次熟化20 min,讓面帶充分熟化醒發,完善面團加工エ藝性能。④、壓延
面片要逐道壓延,壓延比控制為50:40:30:25:10,面條厚度控制0.75 0.8 mm,面帶要求先滑、緊密、厚薄均勻,無孔洞、無毛邊。⑤、切條
選擇規定的面刀及面梳,控制面條寬度為2 mm或3 mm,要求切出的面條平整、光滑、無毛刺、無挖瘡、無并條。⑥、烘干
烘干采用中溫烘干,烘干時間為4.8 h,分區控制溫濕度及排濕量。烘干分區為預干燥區域、主干燥區域和完成干燥區域。預干燥區域控制溫度25°C,相対濕度80%,干燥時間占總干燥時間的18%。
主干燥區域控制溫度40°C,相対濕度85%,干燥時間占總干燥時間的50%。 完成干燥區域控制溫度20°C,相対濕度60%。通過烘干使掛面脫水定型,得到的面條光滑一致,不酥、不潮、不脆、有弾性、有良好的烹調性。⑦、段切
出烘房的掛面經檢查面條水分、色澤、烹調性等合格后,按規定的長度段切,長度規定為 200 mm,誤差 ±4 mm。⑧、包裝
段切合格面的掛面用規定的塑料筐裝筐,用塑料袋自動包裝機按規定的克數(200 g,誤差為±2%)包裝,合格者裝外袋。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發明構思所作的舉例和說明,所屬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發明的構思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ー種抹茶掛面,其特征在于,是由面粉、水、抹茶、淀粉和鹽按重量比為95 105:25 27:2.5 3.5:0.5 1.5:0.5 1.5混成后制成。
2.制備如權利要求1所述抹茶掛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①、和面 將面粉、水、抹茶、淀粉和鹽進行2 5 min混合,和面10 12 min,再均勻混合2 3min,要求面團水分均勻、色澤一致,不含生粉,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延伸性; ②、熟化 將和好的面團放置于相對靜止的熟化帶上熟化10 15 min,讓水分分布更均勻,面筋形成充分; ③、二次熟化 面帶進入二次熟化箱,在20 25°C,使面團二次熟化10 20 min,讓面帶充分熟化醒發,完善面團加工エ藝性能; ④、壓延 面片要逐道壓延,壓延比控制為50:40:30:25:10,面條厚度控制0.75 0.8 mm,面帶要求先滑、緊密、厚薄均勻,無孔洞、無毛邊; ⑤、切條 選擇規定的面刀及面梳,控制面條寬度為2 mm或3 mm,要求切出的面條平整、光滑、無毛刺、無挖瘡、無并條; ⑥、烘干 烘干采用中溫烘干,烘干時間為4.5 5 h,分區控制溫濕度及排濕量; 通過烘干使掛面脫水定型,得到的面條光滑一致,不酥、不潮、不脆、有弾性、有良好的烹調性; ⑦、段切 出烘房的掛面經檢查合格后,按規定的長度段切,長度規定為200 mm,誤差±4 mm; ⑧、包裝 段切合格面的掛面用規定的塑料筐裝筐,用塑料袋自動包裝機按規定的克數包裝,合格者裝外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抹茶掛面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⑥中烘干分區為預干燥區域、主干燥區域和完成干燥區域。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抹茶掛面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干燥區域控制溫度25 30°C,相対濕度80 85%,干燥時間占總干燥時間的15 20% ;所述主干燥區域控制溫度35 45°C,相対濕度75 85%,干燥時間占總干燥時間的40 50% ;所述完成干燥區域控制溫度20 30°C,相対濕度55 65%。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面食及其加工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抹茶掛面及其制備方法。抹茶掛面,其特征在于,是由面粉、水、抹茶、淀粉和鹽按重量比為95~10525~272.5~3.50.5~1.50.5~1.5混成后制成。本發明制備的抹茶掛面,由于添加了少量的淀粉,從而顯著增加(煮熟的)掛面的爽滑度及色澤度。抹茶掛面僅是在面粉和面時加入一定的碘鹽和適量的抹茶、淀粉,不同于普通掛面的生產,經先進的設備,科學的工藝,獨特的配料精制而成的,具有茶香、茶味、茶色、茶營養,讓茶香、茶味、茶色體現在掛面食品上,崇尚吃茶新理念。
文檔編號A23L1/16GK103120281SQ201310082399
公開日2013年5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5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5日
發明者懷軍, 繆向陽, 鄭后倫, 吳太兵, 葛懷成, 陳利, 褚曉明 申請人:安徽雁湖面粉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