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物料混合發酵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物料混合發酵裝置,包括罐體、測溫裝置、轉軸、葉片、消泡器、罐體支架、電爐盤、電機、連軸器、變頻器,電機支架。罐體頂部設置有進料口、吊耳和人孔,罐底為平底結構,罐底設置有出料口,測溫裝置位于罐體的側壁上,測溫裝置可從罐外直接觀測罐內的溫度數值;轉軸的頂部與連軸器連接,底部與罐體內底面的支座鉸接;葉片交叉排列在轉軸上;消泡器位于轉軸上,可以及時消除由于攪拌產生的液泡;罐體支架的數量為3個,均勻分布在罐體側壁上;連軸器一端與轉軸連接,一端與電機連接;變頻器與電機連接,可調整電機轉速;該物料混合發酵裝置具有加熱結構簡單、造價低、維護方便、物料混合均勻、安全可靠的優點。
【專利說明】一種物料混合發酵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發酵裝置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物料混合發酵裝置,屬于生物工程、制藥、精細化工【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發酵裝置是一種對物料進行攪拌與發酵的設備,廣泛應用于生物工程、制藥、精細化工等行業。一般的發酵罐的攪拌裝置均為直徑相同的渦輪式攪拌器,并通過加熱裝置加熱物料,在恒溫的狀態下促使物料快速發酵。由于不同的微生物對溫度的要求不同,低于或者高于最適溫度會造成微生物生長緩慢或者死亡,因此,發酵溫度應保持相對穩定。傳統的發酵罐對罐內加熱溫度的控制主要是依靠設于罐體內的加熱裝置實現的,這種加熱裝置容易損壞,安全性能低,而且結構復雜,造價高,維護不方便。另外普通的發酵罐在攪拌時常會產生一些液體氣泡,這樣不利于觀察,也有可能影響發酵質量。
[0003]本發明就是要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新型的物料混合發酵裝置,該物料混合裝置能夠控制攪拌速度,具有物料混合均勻、結構簡單、造價低、維護方便的優點。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的物料混合發酵裝置,該物料混合裝置的罐體和加熱裝置為分體式結構,結構簡單,工作時通過轉軸上的葉片從多個方向對罐體內的物料進行攪拌,使物料快速混合均勻,同時罐體下方的電爐盤對罐體進行加熱,使管內攪拌均勻的物料在恒溫狀態下發酵。
[0005]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實現的:
[0006]一種物料混合發酵 裝置,包括罐體、測溫裝置、轉軸、葉片、消泡器、罐體支架、電爐盤、電機、連軸器、變頻器,電機支架。罐體頂部設置有進料口、吊耳和人孔,吊耳對稱設置在罐體的兩側,罐底為平底結構,以使罐體可以直接放在電爐盤上加熱,罐底設置有出料口,罐體四周有保溫層;測溫裝置位于罐體的側壁上,測溫裝置可從罐外直接觀測罐內的溫度數值;轉軸位于罐體內部,轉軸的頂部與連軸器連接,轉軸的底部與罐體內底面的支座鉸接;葉片交叉排列在轉軸上,每個葉片組由至少兩個連接于轉軸上的葉片組成,同組葉片呈環形陣列排布,不同組的葉片安裝角度均不相同;消泡器位于轉軸上,可以及時消除由于攪拌產生的液泡;罐體支架位于罐體側壁的下部,罐體支架的數量為3個,均勻分布在罐體側壁上;電爐盤用于給罐體加熱;連軸器一端與轉軸連接,一端與電機連接;變頻器與電機連接,可調整電機轉速,使電機以低速開始運轉然后慢慢提高速度;電機支架用于固定支撐電機;將物料從罐體頂部的進料口灌入罐體內部,開啟電機和電爐盤,轉軸在電機的帶動下轉動,轉軸上的葉片從多個方向對罐體內物料進行攪拌,使物料快速混合均勻,同時,電爐盤對罐體進行加熱,當溫度升高至物料發酵的最適宜溫度后,保持電爐盤對罐體的加熱溫度,使罐體內物料在恒溫狀態下發酵。
[0007]罐體頂部設置有進料口、吊耳和人孔,罐底為平底結構,以使罐體可以直接放在電爐盤上加熱,罐底設置有出料口,罐體四周有保溫層。
[0008]測溫裝置位于罐體的側壁上,測溫裝置可從罐外直接觀測罐內的溫度數值。
[0009]轉軸位于罐體內部,轉軸的頂部與連軸器連接,轉軸的底部與罐體內底面的支座鉸接。[0010]葉片交叉排列在轉軸上,每個葉片組由至少兩個連接于轉軸上的葉片組成,同組葉片呈環形陣列排布,不同組的葉片安裝角度均不相同。
[0011]消泡器位于轉軸上,可以及時消除由于攪拌產生的液泡。
[0012]罐體支架位于罐體側壁的下部,罐體支架的數量為3個,均勻分布在罐體側壁上。
[0013]采用了上述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4]罐體與加熱裝置分開,直接將罐體放在電爐盤上即可進行加熱,電爐盤損壞時,可單獨對其進行維修,而無需入罐進行檢修,維護方便;由于轉軸上安裝有角度不同的葉片可以對罐體內物料進行多方向攪拌,可以使物料快速混合均勻,同時增設了變頻器,可以調整轉軸的轉速,可以使電機以低速開始運轉然后慢慢提高速度,再通過連軸器帶動轉軸緩慢轉動,從而可以降低連軸器所受的扭力,避免因電機和轉軸轉速不一致而斷裂。
[0015]因此,本發明與現有過濾裝置相比,具有突出的優點在于:(1)加熱結構簡單、造價低(2)維護方便(3)物料混合均勻(4)安全可靠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附圖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0017]附圖中:1.電機;2.連軸器;3.電機支架;4.吊耳;5.進料口 ;6.消沫器;7.保溫層;8.測溫裝置;9.罐體支架;10.變頻器;11.罐體;12.轉軸;13.葉片;14.支座;15.出料口 ;16.電爐盤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多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物料混合發酵裝置包括罐體11、測溫裝置8、轉軸12、葉片13、消泡器6、罐體支架9、電爐盤16、電機1、連軸器2、變頻器10,電機支架3。罐體頂部設置有進料口、吊耳和人孔,吊耳對稱設置在罐體的兩側,罐底為平底結構,以使罐體可以直接放在電爐盤上加熱,罐底設置有出料口,罐體四周有保溫層,可以加強對罐內物料的保溫效果;測溫裝置位于罐體的側壁上,測溫裝置可從罐外直接觀測罐內的溫度數值;轉軸位于罐體內部,轉軸的頂部與連軸器連接,轉軸的底部與罐體內底面的支座鉸接;葉片交叉排列在轉軸上,每個葉片組由至少兩個連接于轉軸上的葉片組成,同組葉片呈環形陣列排布,不同組的葉片安裝角度均不相同;消泡器位于轉軸上,可以及時消除由于攪拌產生的液泡;罐體支架位于罐體側壁的下部,罐體支架的數量為3個,均勻分布在罐體側壁上,可避免罐體重量過重而壓壞電爐盤;電爐盤用于給罐體加熱;連軸器一端與轉軸連接,一端與電機連接;變頻器與電機連接,可調整電機轉速,使電機以低速開始運轉然后慢慢提高速度;電機直接用于固定支撐電機;將物料從罐體頂部的進料口灌入罐體內部,開啟電機和電爐盤,轉軸在電機的帶動下轉動,轉軸上的葉片從多個方向對罐體內物料進行攪拌,使物料快速混合均勻,同時,電爐盤對罐體進行加熱,當溫度升高至物料發酵的最適宜溫度后,保持電爐盤對罐體的加熱溫度,使罐體內物料在恒溫狀態下發酵。如果加熱電爐出現故障,可單獨對電爐盤進行維修,無需入罐進行檢修。如果需要徹底更換電爐盤,可以通過罐體頂部的兩個吊耳將罐體提起,放置新的電爐盤,再將罐體對正放置在電爐盤上。
[0019]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而并非限制本發明所描述的技術方案;因此,盡管本說明書參照上述的實施例對本發明已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發明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技術方案 及其改進,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
【權利要求】
1.一種物料混合發酵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體、測溫裝置、轉軸、葉片、消泡器、罐體支架、電爐盤、電機、連軸器、變頻器,電機支架。所述的罐體頂部設置有進料口、吊耳和人孔,所述的吊耳對稱設置在罐體的兩側,罐底為平底結構,以使罐體可以直接放在所述的電爐盤上加熱,罐底設置有出料口,罐體四周有保溫層;所述的測溫裝置位于罐體的側壁上,所述的測溫裝置可從罐外直接觀測罐內的溫度數值;所述的轉軸位于所述的罐體內部,轉軸的頂部與連軸器連接,轉軸的底部與罐體內底面的支座鉸接;所述的葉片交叉排列在轉軸上,每個葉片組由至少兩個連接于轉軸上的葉片組成,同組葉片呈環形陣列排布,不同組的葉片安裝角度均不相同;所述的消泡器位于轉軸上,可以及時消除由于攪拌產生的液泡;所述的罐體支架位于罐體側壁的下部,所述的罐體支架的數量為3個,均勻分布在罐體側壁上;所述的電爐盤用于給罐體加熱;所述的連軸器一端與所述的轉軸連接,一端與所述的電機連接;所述的變頻器與所述的電機連接,可調整電機轉速,使電機以低速開始運轉然后慢慢提高速度;所述的電機支架用于固定支撐電機;將物料從罐體頂部的進料口灌入罐體內部,開啟電機和電爐盤,轉軸在電機的帶動下轉動,轉軸上的葉片從多個方向對罐體內物料進行攪拌,使物料快速混合均勻,同時,電爐盤對罐體進行加熱,當溫度升高至物料發酵的最適宜溫度后,保持電爐盤對罐體的加熱溫度, 使罐體內物料在恒溫狀態下發酵。
2.—種物料混合發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體頂部設置有進料口、吊耳和人孔,罐底為平底結構,以使罐體可以直接放在電爐盤上加熱,罐底設置有出料口,罐體四周有保溫層。
3.—種物料混合發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測溫裝置位于罐體的側壁上,測溫裝置可從罐外直接觀測罐內的溫度數值。
4.一種物料混合發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轉軸位于罐體內部,轉軸的頂部與連軸器連接,轉軸的底部與罐體內底面的支座鉸接。
5.一種物料混合發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葉片交叉排列在轉軸上,每個葉片組由至少兩個連接于轉軸上的葉片組成,同組葉片呈環形陣列排布,不同組的葉片安裝角度均不相同。
6.一種物料混合發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消泡器位于轉軸上,可以及時消除由于攪拌產生的液泡。
7.—種物料混合發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體支架位于罐體側壁的下部,罐體支架的數量為3個,均勻分布在罐體側壁上。
【文檔編號】C12M1/02GK103468562SQ201310416861
【公開日】2013年12月25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3日
【發明者】李玉丹, 鄭飛飛, 赫川 申請人:天津市濱海新區聚榮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