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禽類屠宰前用的浸燙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禽類屠宰前用的浸燙裝置,涉及一種屠宰禽類的設備,包括電擊室、羽毛打散室和浸燙室,禽類倒掛在掛架上,掛架掛在傳送鏈條上,輸送禽類的傳送鏈條依次經過電擊室、羽毛打散室后,最后將禽類送入浸燙室浸燙;羽毛打散室內安裝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設有向下傾斜的噴嘴Ⅰ;浸燙室內設有用于將禽類浸燙加熱的浸燙池和弧形的導軌,傳送鏈條沿著弧形的導軌向前移動,浸燙池上還設有補水裝置,補水裝置包括一水泵,水泵的吸水管置于浸燙池內,水泵的補水管位于浸燙池的上方;補水管上設有向下傾斜的噴嘴Ⅱ。本發明浸燙室內固定設有弧形的導軌,導軌可引導傳送鏈條在浸燙室內沿弧形的軌跡移動,不需要升降裝置,提高了浸燙效果。
【專利說明】一種禽類屠宰前用的浸燙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屠宰禽類的設備,尤其涉及一種禽類屠宰前用的浸燙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以禽類動物為原料制作食品時,首先要將活的禽類清洗干凈后,將禽類完全浸燙,使禽類表皮軟化后,再進行后續的脫毛、宰殺工作,浸燙前要保證禽類已經失去意識,否則禽類的掙扎會影響浸燙效果;并且在浸燙過程中一般禽類的羽毛是順序地貼在禽類的表皮上的,這樣羽毛在表皮上比較密實,十分不利于后續的脫毛工作。因此在浸燙和脫毛工作開始前,先將禽類表皮上的羽毛打散、打亂十分必要。
[0003]禽類在浸燙時,由于浸燙池上方是不封閉的,浸燙池表面的熱水熱量易揮發,導致浸燙池表面溫度降低很快,因此很難將禽類的表皮燙透,并且家禽在水中易漂浮起來,導致浸燙效果較差,進而會影響后續的脫毛工作。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禽類屠宰前用的浸燙裝置,能夠有效解決現有的浸燙裝置浸燙效果不好、影響后續脫毛工作的問題。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禽類屠宰前用的浸燙裝置,包括電擊室、羽毛打散室和浸燙室,禽類倒掛在掛架上,掛架掛在傳送鏈條上,輸送禽類的傳送鏈條依次經過電擊室、羽毛打散室后,最后將禽類送入浸燙室浸燙;
所述電擊室內設有與零線相連的導電片和導電池,傳送鏈條經過電擊室時與導電片接觸,導電池位于傳送鏈條的下方,導電池內的水與火線相連;
所述羽毛打散室內傳送鏈條的兩側安裝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設有向下傾斜的噴嘴I ;所述浸燙室內設有用于將禽類浸燙加熱的浸燙池和弧形的導軌,傳送鏈條沿著弧形的導軌向前移動,浸燙池上還設有補水裝置,所述補水裝置包括一水泵,水泵的吸水管置于浸燙池內,水泵的補水管位于浸燙池的上方;所述補水管上設有向下傾斜的噴嘴II。
[0006]所述電擊室內設有用于滑入導電池的斜坡。
[0007]所述導電池的一側設有絕緣板。
[0008]所述羽毛打散室內傳送鏈條的兩側各安裝有兩排出水管。
[0009]所述噴嘴I與豎直線的夾角為30°。
[0010]所述補水管有兩個以上。
[0011]所述補水管的上下兩側設有固定板,固定板與浸燙室的側壁連接。
[0012]所述浸燙室的壁上設有觀察口,觀察口外安裝有與浸燙室的外壁相鉸接的觀察門。
[0013]本發明帶來的有益效果為:
本發明的掛架上倒掛有禽類,禽類與導電池中的水接觸,掛架掛在傳送鏈條上,導電片與零線相連,導電池內的水與火線相連,當傳送鏈條向前移動與導電片接觸時,導電片、傳送鏈條、掛架、掛架上倒掛的禽類和導電池內的水形成相連通的電路,有電流通過將禽類擊暈,失去意識后,然后再進行羽毛打散、浸燙,會大大提高后續加工處理的效率,宰殺放血時也會放血充分,提高禽類加工成食品后的口感。
[0014]電擊室內設有斜坡,如果沒有滑坡時,禽類直接掉入導電池內,會使導電池內的水濺出,斜坡的設置可以在禽類進入導電池時起到緩沖作用,有利于禽類的滑入。
[0015]導電池的一側設有絕緣板,手工將禽類掛在掛架上時,操作工可以依靠在絕緣板上,保證了操作工的人身安全。
[0016]羽毛打散室內傳送鏈條的兩側安裝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設有噴嘴I,噴嘴I向下傾斜,這樣噴嘴I噴出的水可以逆著禽類羽毛排列的方向噴淋,使禽類表面的羽毛打散、打舌L并同時初步打濕禽類的羽毛,進而提高后續的脫毛效率。
[0017]傳送鏈條的兩側優選各安裝有兩排出水管,兩排出水管上下設置,打散均勻,效果較好,這是因為傳送鏈條兩側各有一排出水管時,由于噴嘴I向下傾斜的角度是固定的,噴嘴I噴出的水只能打散禽類一部分的羽毛,各安裝三排出水管時,泵的功率不夠,再安裝功率更大的泵又會浪費資源、增加成本。
[0018]噴嘴I向下傾斜,噴嘴I與豎直線的夾角優選為30°時,這是因為家禽倒掛在掛架上時,家禽的羽毛是向上傾斜的,與豎直線的夾角約為30°,設置噴嘴I向下傾斜與豎直線的夾角為30°時打散禽類羽毛的效果最好。
[0019]羽毛打散室的進口和出口處、以及傳送鏈條的上方及兩側,均設有擋簾,噴嘴I噴出的水為熱水時,可有效的防止熱水蒸汽向外散發。
[0020]浸燙室內設有用于將禽類浸燙加熱的浸燙池,浸燙池上還設有補水裝置,通過水泵的作用將浸燙池底部的水抽出來后,再通過補水管向下傾斜的噴嘴II噴淋在浸燙的禽類身上,因為家禽泡在浸燙池內由于浮力的作用很容易漂浮起來,補水裝置不停的噴水可以給家禽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使家禽完全浸泡在熱水中,可以使浸燙效果更好;另一方面也可以繼續的打散家禽的羽毛,進而提聞后續的脫毛效率。
[0021]浸燙室內固定設有弧形的導軌,導軌可引導傳送鏈條在浸燙室內沿弧形的軌跡移動,不需要升降裝置使家禽浸燙時降低傳送鏈條和掛架的高度,家禽浸燙完畢時再升高傳送鏈條和掛架的高度使家禽離開浸燙室;因為浸燙池是有一定高度的,弧形導軌的設置可使家禽方便進入和出去,家禽進入時沿著弧形導軌滑入下降到浸燙池內,家禽位于弧形導軌的最低點時可以得到充分的浸燙,家禽沒有位于弧形導軌最低點時也能使家禽部分得到浸燙,提高了浸燙效果,浸燙完畢后沿著弧形導軌上升使家禽離開浸燙室,不需要升降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0022]補水管的上下兩側設有固定板,固定板與浸燙室的側壁連接,可以有效的保護和固定補水管。
[0023]浸燙室的壁上設有觀察口,觀察口外安裝有與浸燙室的外壁相鉸接的觀察門。禽類浸燙過程中浸燙室可封閉,當需要觀察浸燙室內的浸燙情況時,可打開觀察門,通過觀察口進行觀察,觀察完后再關閉觀察門,使用方便。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4]圖1為本發明整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電擊室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電擊室內擋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羽毛打散室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羽毛打散室出水管打散禽類羽毛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羽毛打散室上擋簾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浸燙室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浸燙室中補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浸燙室壁上的觀察口和觀察門的結構示意圖。
[0025]附圖標記:1、電擊室,2、羽毛打散室,3、浸燙室,4、傳送鏈條,5、掛架,6、導電片,7、斜坡,8、導電池,9、絕緣板,10、出水管,11、噴嘴I,12、水管支架,13、擋簾,14、浸燙池,15、水泵,16、補水管,17、固定板,18、觀察口,19、觀察門,20、導軌。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27]如圖所示,一種禽類屠宰前用的浸燙裝置,包括電擊室1、羽毛打散室2和浸燙室3,禽類倒掛在掛架5上,掛架5掛在傳送鏈條4上,輸送禽類的傳送鏈條4依次經過電擊室1、羽毛打散室2后,最后將禽類送入浸燙室3浸燙;
所述電擊室I內設有與零線相連的導電片6和導電池8,傳送鏈條4經過電擊室I時與導電片6接觸,導電池8位于傳送鏈條4的下方,導電池8內的水與火線相連;
所述羽毛打散室2內傳送鏈條4的兩側安裝有出水管10,出水管10上設有向下傾斜的噴嘴I 11 ;
所述浸燙室3內設有用于將禽類浸燙加熱的浸燙池14和弧形的導軌20,傳送鏈條沿著弧形的導軌20向前移動,浸燙池14上還設有補水裝置,所述補水裝置包括一水泵15,水泵15的吸水管置于浸燙池14內,水泵15的補水管16位于浸燙池14的上方;所述補水管16上設有向下傾斜的噴嘴II。
[0028]所述電擊室I內設有用于滑入導電池的斜坡7。
[0029]所述導電池8的一側設有絕緣板9。
[0030]所述羽毛打散室2內傳送鏈條4的兩側各安裝有兩排出水管10。
[0031]所述噴嘴I 11與豎直線的夾角為30°。
[0032]所述補水管16有兩個以上。
[0033]所述補水管16的上下兩側設有固定板17,固定板17與浸燙室3的側壁連接。
[0034]所述浸燙室3的壁上設有觀察口 18,觀察口 18外安裝有與浸燙室3的外壁相鉸接的觀察門19。
[0035]所述出水管10的下方固定有水管支架12。
[0036]所述羽毛打散室2的進口和出口處設有防止水蒸汽向室體外散發的擋簾13。
[0037]所述羽毛打散室2內傳送鏈條4的上方及兩側設有防止水蒸汽向外散發的擋簾13。
[0038]本發明在使用時,在掛架5上倒掛有禽類,禽類與導電池8中的水接觸,掛架5掛在傳送鏈條4上,導電片6與零線相連,導電池8內的水與火線相連,當傳送鏈條4向前移動與導軌6接觸時,導電片6、傳送鏈條4、掛架5、掛架5上倒掛的禽類和導電池8內的水形成相連通的電路,有電流通過將禽類擊暈,使其失去意識。電擊室I內設有斜坡7,斜坡7的設置可以有利于禽類的滑入。導電池8的一側設有絕緣板9,手工將禽類掛在掛架5上時,操作工可以倚靠在絕緣板9上,保證了操作工的人身安全。
[0039]禽類電擊暈后,傳送鏈條4將擊暈后的禽類傳送至羽毛打散室2,羽毛打散室2內傳送鏈條4的兩側安裝有出水管10,出水管10上設有噴嘴I 11,噴嘴I 11向下傾斜,這樣噴嘴I 11噴出的水可以逆著禽類羽毛排列的方向噴淋,使禽類表面的羽毛打散、打亂,并同時初步打濕禽類的羽毛,進而提高后續的脫毛效率。
[0040]傳送鏈條4的兩側優選各安裝有兩排出水管10,兩排出水管10上下設置,可使打散均勻,噴嘴11向下傾斜,與豎直線的夾角為30°時,打散禽類羽毛的效果最好。羽毛打散室2的進口和出口處、以及傳送鏈條4的上方及兩側,均設有擋簾13,噴嘴I 11噴出的水為熱水時,可有效的防止熱水蒸汽向外散發。
[0041]禽類經過電擊暈和羽毛打散后,傳送鏈條4將禽類傳送至浸燙室3,浸燙室3內設有用于將禽類浸燙加熱的浸燙池14和弧形的導軌20,家禽進入時沿著導軌20滑入下降到浸燙池14內,家禽位于導軌20的最低點時可以得到充分的浸燙,家禽沒有位于弧形的導軌20最低點時也能使家禽部分得到浸燙,提高了浸燙效果,浸燙完畢后沿著導軌20上升使家禽離開浸燙室3,不需要升降裝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浸燙池14內水位的高度到達禽類的腳部,浸燙池14內水溫控制在81-85°C,浸燙池14上還設有補水裝置,通過水泵15的作用將浸燙池14底部的水抽出來后,再通過補水管16噴淋在浸燙的禽類身上,可以使浸燙效果更好,提高后續的脫毛效率。
[0042]補水管16的上下兩側設有固定板17,固定板17與浸燙室3的側壁連接,可以有效的保護和固定補水管16。浸燙室3的壁上設有觀察口 18,觀察口 18外安裝有與浸燙室3的外壁相鉸接的觀察門19。禽類浸燙過程中浸燙室3可封閉,當需要觀察浸燙室3內的浸燙情況時,可打開觀察門19,通過觀察口 18進行觀察,觀察完后再關閉觀察門19,使用方便。
【權利要求】
1.一種禽類屠宰前用的浸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擊室(I)、羽毛打散室(2)和浸燙室(3),禽類倒掛在掛架(5)上,掛架(5)掛在傳送鏈條(4)上,輸送禽類的傳送鏈條(4)依次經過電擊室(I)、羽毛打散室(2 )后,最后將禽類送入浸燙室(3 )浸燙; 所述電擊室(I)內設有與零線相連的導電片(6)和導電池(8),傳送鏈條(4)經過電擊室(I)時與導電片(6)接觸,導電池(8)位于傳送鏈條(4)的下方,導電池(8)內的水與火線相連; 所述羽毛打散室(2)內傳送鏈條(4)的兩側安裝有出水管(10),出水管(10)上設有向下傾斜的噴嘴I (11); 所述浸燙室(3)內設有用于將禽類浸燙加熱的浸燙池(14)和弧形的導軌(20),傳送鏈條沿著弧形的導軌(20)向前移動,浸燙池(14)上還設有補水裝置,所述補水裝置包括一水泵(15),水泵(15)的吸水管置于浸燙池(14)內,水泵(15)的補水管(16)位于浸燙池(14)的上方;所述補水管(16)上設有向下傾斜的噴嘴II。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禽類屠宰前用的浸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擊室(I)內設有用于滑入導電池的斜坡(J)。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禽類屠宰前用的浸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電池(8)的一側設有絕緣板(9)。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禽類屠宰前用的浸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羽毛打散室(2)內傳送鏈條(4)的兩側各安裝有兩排出水管(10)。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禽類屠宰前用的浸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嘴I(11)與豎直線的夾角為30°。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禽類屠宰前用的浸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補水管(16)有兩個以上。
7.如權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種禽類屠宰前用的浸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補水管(16 )的上下兩側設有固定板(17 ),固定板(17 )與浸燙室(3 )的側壁連接。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禽類屠宰前用的浸燙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浸燙室(3)的壁上設有觀察口(18),觀察口(18)外安裝有與浸燙室(3)的外壁相鉸接的觀察門(19)。
【文檔編號】A22C21/04GK103651729SQ201310609234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1月27日 優先權日:2013年11月27日
【發明者】程傳紅, 劉永壘, 程瀠逸, 程笑凡, 何紹星, 宋廷正, 程傳偉 申請人:河南中宏康馨農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