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定位噴浸混合淬火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特大型軸承套圈(直徑400mm?3800mm )的熱處理淬火技術,主要涉及一種定位噴浸混合淬火及裝置。
【背景技術】
[0002]GCrl5SiMn鋼制特大型軸承套圈(直徑400_?3800mm)熱處理淬火時,一般直接將特大型軸承套圈加熱出爐后吊入淬火油槽中,浸入淬火介質(淬火油、硝鹽等)淬火冷卻,淬火同時開啟淬火油槽底部的底部壓縮空氣管,使壓縮空氣使底部淬火油翻動,可增加淬火冷卻速度。由于特大型軸承套圈尺寸大、有效壁厚厚、壁厚差大、結構復雜,往往導致特大型軸承套圈淬火后硬度低、不同部位的硬度差別大、易產生淬火裂紋等技術質量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定位噴浸混合淬火裝置,以達到提高特大型軸承套圈淬火硬度和硬度的均勻性,避免產生淬火裂紋。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所述的定位噴浸混合淬火裝置,包括淬火槽、動力源,在淬火槽內設置有壓縮空氣管,壓縮空氣管上設置有氣孔;在淬火槽內一周設置有噴管,噴管上設置有噴嘴,噴管連接動力源。
[0006]所述的動力源為液體泵,輸入端通過連接管和淬火槽內淬火介質聯通,液體泵的輸出端連接噴管。
[0007]所述的動力源也可為壓縮空氣。
[0008]本實用新型可使特大型軸承套圈浸液淬火冷卻同時進行噴液淬火冷卻,提高了特大型軸承套圈不同部位冷卻速度,達到提高特大型軸承套圈淬火硬度和硬度的均勻性,避免產生淬火裂紋的目的,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特大型軸承套圈的熱處理質量。
[0009]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定位噴浸混合淬火方法及裝置與目前廣泛使用的浸液(浸入淬火介質)淬火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突出優點:1)可以極大程度的提高淬火冷卻速度,從而提高特大型軸承套圈的淬火硬度;2)可以通過調整噴液的流速、流量、噴流時間等,改變淬火不同冷卻階段的冷卻速度,使特大型軸承套圈獲得理想的冷卻速度,減少開裂的敏感性;3)可以通過調整噴液的方向和位置,提高和改變特大型軸承套圈特定位置的淬火冷卻速度,提高特大型軸承套圈特定部位的硬度,獲得理想的硬度,并減少開裂的敏感性。
【附圖說明】
[0010]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1]附圖2為圖1的俯視圖。
[0012]圖中:1、淬火槽,2、壓縮空氣管,3、氣管,4噴管,5噴嘴,6油泵。
【具體實施方式】
[0013]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
[0014]如附圖1、2所示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定位噴浸混合淬火裝置,包括淬火槽1、動力源,動力源為油泵或壓縮空氣,本實施例采用的是油泵6。在淬火槽I內底部設置有壓縮空氣管2,壓縮空氣管2上設置有氣孔,壓縮空氣管2與外部的氣管連接;在淬火槽I內一周均布有噴管4,噴管4上設置有噴嘴5。噴管4的數量為四根。每根噴管接一油泵。油泵6的輸入端通過連接管和淬火槽內淬火介質聯通,油泵6的輸出端連接噴管4。在淬火槽內一周均部設置四個噴管4,即每個噴管4間隔90度,噴管4上設置有噴嘴5,每個噴管4上設置有二十個噴嘴5。上述的噴管4也可用壓縮空氣作為動力。
[0015]其工作原理如下:將特大型軸承套圈加熱出爐后吊入淬火槽I中,進行浸液淬火的同時油泵6作為動力(壓縮空氣等也可以),將淬火介質以一定的流速、流量定位噴向特大型軸承套圈特定部位,定位噴液裝置的噴嘴5數量、噴嘴5噴流方向、流速、流量、噴流時間均可以調整,同時可以開啟壓縮空氣,加速四周和底部淬火介質的流動,提高和改變了這些部位的冷卻速度。特大型軸承套圈浸液淬火冷卻同時進行噴液淬火冷卻,極大地提高了特大型軸承套圈不同部位冷卻速度,達到提高特大型軸承套圈淬火硬度和硬度的均勻性,避免產生淬火裂紋的目的,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特大型軸承套圈的熱處理質量。
[0016]以特大型軸承套圈如240/1320外圈為例,材料為GCrl5SiMn,外徑1805mm,高度670mm,有效壁厚90mm,加熱溫度825°C,加熱時間300min,出爐后進行浸液淬火的同時定位噴液裝置淬火技術淬火,以油泵6作為動力(壓縮空氣等也可以),將淬火介質以一定的流速、流量定位噴向特大型軸承套圈特定部位,定位噴液裝置的噴嘴5數量、噴嘴5噴流方向、流速、流量、噴流時間均可以調整和同時可以開啟壓縮空氣,加速四周和底部淬火介質的流動,提高和改變了這些部位的冷卻速度。
[0017]采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定位噴浸混合淬火方法及裝置進行淬火后,其端面硬度、內徑硬度、滾道硬度為60?61!11^,不僅硬度達到了邛八1255《高碳鉻軸承鋼滾動軸承零件熱處理技術條件》的硬度要求,而且硬度均勻一致,無裂紋。
[0018]基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其它液體淬火介質,如硝鹽浴、水、鹽水、堿水、水基高分子聚合物淬火介質等,也可以實現定位噴浸混合淬火方法及裝置。
【主權項】
1.一種定位噴浸混合淬火裝置,包括淬火槽(I)、動力源,在淬火槽(I)內設置有壓縮空氣管(2),壓縮空氣管(2)上設置有氣孔,其特征是:在淬火槽(I)內一周設置有噴管(4),噴管(4)上設置有噴嘴(5),噴管連接動力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噴浸混合淬火裝置,其特征是:在淬火槽(I)內一周均部設置四個噴管(4),每個噴管(4)上設置有二十個噴嘴(5)。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噴浸混合淬火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動力源為液體泵,其輸入端通過連接管和淬火槽(I)內淬火介質聯通,液體泵的輸出端連接噴管(5)。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噴浸混合淬火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動力源也可為壓縮空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定位噴浸混合淬火裝置,包括淬火槽(1)、動力源,在淬火槽(1)內設置有壓縮空氣管(2),壓縮空氣管(2)上設置有氣孔,在淬火槽(1)內一周設置有噴管(4),噴管(4)上設置有噴嘴(5),噴管連接動力源。本實用新型可使特大型軸承套圈浸液淬火冷卻同時進行噴液淬火冷卻,提高了特大型軸承套圈不同部位冷卻速度,達到提高特大型軸承套圈淬火硬度和硬度的均勻性,避免產生淬火裂紋的目的,從而極大地提高了特大型軸承套圈的熱處理質量。
【IPC分類】C21D9/40, C21D1/667, C21D1/63
【公開號】CN204644408
【申請號】CN201520157858
【發明人】龐碧濤, 尤紹軍, 張中文, 沈偉毅, 龔建勛, 董漢杰, 王云廣, 陳小超, 衛峰
【申請人】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9月16日
【申請日】2015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