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淀粉包埋乳酸菌的制備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微孔淀粉包埋乳酸菌的制備方法,屬于活菌制劑及其制備方法領域。所述的微孔淀粉包埋乳酸菌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制備乳酸菌懸浮液,并無菌操作條件下,稱取微孔淀粉于燒杯中,加入菌懸液,攪拌10min使菌完全吸附,再加入海藻酸鈉溶液,繼續攪拌,至形成均勻乳化液。用注射器將乳化液擠入一定濃度氯化鈣溶液中,固化30min,形成微膠囊。固化后,把顆粒轉移到濃度為3.5%的氯化鈣溶液中浸泡一段時間,使其硬化。硬化處理后,用清水漂去氯化鈣殘液,立即進行冷凍干燥,即得成品。本發明所述的制備方法,工藝簡單、可操作性強,適用于工業化生產,經測定,乳酸菌微膠囊的包埋率可達90%以上,包埋后的乳酸菌在常規水溶液即蒸餾水中有很好的貯藏穩定性,貯藏時間的長短對存活率的影響很低,此法可以較長期保存乳酸菌,故此種乳酸菌微膠囊適合于商業化應用中。
【專利說明】微孔淀粉包埋乳酸菌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微孔淀粉包埋乳酸菌的制備方法,屬于活菌制劑及其制備方法領 域。
【背景技術】
[0002] 微生態學是近代興起的一門新學科。活菌制劑是微生態學應用的一個熱點,乳酸 菌用于乳制品之制造已有長久之歷史,而且添加此類菌種于乳制品中,能有效地改善制品 之營養風味及其機能性。
[0003] 近年來,有關腸內菌叢對維持人體健康之功能逐漸被肯定,然而以酸奶、口服液為 代表的活菌制劑等,由于乳酸菌在液體環境中的自身代謝作用而很快死亡,加之外界條件, 如光、熱、氧氣等及人體自身胃腸液的消化作用,使得實際到達腸道有效部位的活菌數微乎 其微。為避免以上現象,常采用微膠囊技術對乳酸菌進行活性保護,并達到緩釋目的。
[0004] 微囊化方法很多,但不是所有的方法都適合于發酵乳制品中益生菌細胞,它必須 具備以下條件:①微囊的過程要溫和、快速,不損傷細胞,盡可能在流動狀態和生理條件下 制備;②微囊化所用的試劑和膜材必須是食品級的,對細胞和人體無毒害作用;③微囊要 有足夠的機械強度以抵抗培養過程中的攪拌,不破裂;④要有高的生產能力,并能生成均 勻、最佳尺寸的微囊化細胞顆粒。縱觀目前的方法,用的最多的是擠壓法和乳化法。
[0005] 因此,研究一種工藝簡單、可操作性強,適用于工業化生產以及產品質量高,回收 率高的微孔淀粉包埋乳酸菌的制備方法具有良好的前景。
【發明內容】
[0006] 本發明旨在提供種一種工藝簡單、可操作性強,適用于工業化生產以及產品質量 高,回收率高的微孔淀粉包埋乳酸菌的制備方法。
[0007] 本發明所述的微孔淀粉包埋乳酸菌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制備乳酸菌懸浮液,并無菌操作條件下,稱取微孔淀粉于燒杯中,加入菌懸液,攪拌 IOmin使菌完全吸附,再加入海藻酸鈉溶液,繼續攪拌,至形成均勻乳化液。用注射器將乳 化液擠入一定濃度氯化鈣溶液中,固化30min,形成微膠囊。固化后,把顆粒轉移到濃度為 3. 5%的氯化鈣溶液中浸泡一段時間,使其硬化。硬化處理后,用清水漂去氯化鈣殘液,立即 進行冷凍干燥,即得成品。
[0008] 優選的,本發明所述的微孔淀粉用量為乳酸菌懸浮液體積量的40%重量。
[0009] 更優選的,本發明所述的藻酸鈉濃度為2. 1 %,氯化鈣濃度為2%。
[0010] 進一步優選的,本發明所述的冷凍干燥為先_20°C預凍5個小時,然后再干燥,干 燥的溫度時間段為 〇°C 120min,10°C 90min,20°C 90min。
[0011] 更進一步優選的,本發明所述的乳酸菌懸浮液的活菌數大于l〇8cfu/mL。
[0012] 本發明所述的制備方法,利用微孔淀粉做芯材,吸附乳酸菌,用海藻酸鈉做壁材, 氯化鈣做固化液,用擠壓法制備乳酸菌微囊。在本發明所述的制備方法中,影響乳酸菌微膠 囊化的因素主要有菌懸液含菌量、微孔淀粉量、海藻酸鈉濃度及固化液氯化鈣溶液的濃度。 通過大量的試驗結果表明,上述各因素的量的不同對形成微膠囊的形狀有很大的影響,其 中影響最大的因素是海藻酸鈉的濃度,其濃度越大,形成的膠囊球型越好,拖尾少或無,但 是濃度越大,其乳化液粘度也增大,故膠囊直徑也變大;氯化鈣濃度越大,形成顆粒越堅固, 彈性好;微孔淀粉對顆粒形狀影響不明顯,當海藻酸鈉濃度低時,顆粒會呈現微孔淀粉的性 狀,有凹孔,故要使膠囊顆粒較好,應適當提高海藻酸鈉和氯化鈣的濃度。
[0013] 本發明所述的制備方法中,采用的微孔淀粉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更好的把活菌 吸附起來,在制備膠囊的過程中能很好保護乳酸菌免受不良因素的影響而失活,所以合用 微孔淀粉包埋活菌,所得微囊中活菌含量比單一用海藻酸鈉做壁材的高,而且減少了海藻 酸鈉的用量及濃度,節約了成本。用微孔淀粉吸附乳酸菌,海藻酸鈉作壁材,真空冷凍干燥, 所得微囊可保護乳酸菌安全通過胃液強酸性環境,到達腸中,并能在腸環境中完全釋放出 來發揮作用。
[0014] 本發明所述的制備方法,工藝簡單、可操作性強,適用于工業化生產,經測定,乳酸 菌微膠囊的包埋率可達90%以上,包埋后的乳酸菌在常規水溶液即蒸餾水中有很好的貯藏 穩定性,貯藏時間的長短對存活率的影響很低,此法可以較長期保存乳酸菌,故此種乳酸菌 微膠囊適合于商業化應用中。
【具體實施方式】
[0015] 實施例一: 制備含有活菌數大于108cfu/mL的乳酸菌懸浮液,無菌操作條件下,稱取4g微孔淀粉 于燒杯中,加入IOmL菌懸液,攪拌IOmin使菌完全吸附,再加入濃度為2. 1 %的海藻酸鈉溶 液,繼續攪拌,至形成均勻乳化液。用注射器將乳化液擠入濃度為2%的氯化鈣溶液中,固化 30min,形成微膠囊。固化后,把顆粒轉移到濃度為3. 5%的氯化鈣溶液中浸泡一段時間,使 其硬化。硬化處理后,用清水漂去氯化鈣殘液,立即進行冷凍干燥,即得成品,經測定,乳酸 菌包埋率可達90%以上。
[0016] 實施例二:微囊的釋放特性測定 在模擬胃液中攪拌30分鐘,靜置2小時,微囊不溶,過濾,取濾液活菌計數,可得單位活 菌數少于100個,即微膠囊可保護乳酸菌安全通過胃液的強酸環境;把過濾所得未溶膠囊 放在模擬腸液里,攪拌30分鐘后即可完全溶解,溶液活菌數可達4. 4*107CFU/mL,說明本發 明所述的制備方法中所選壁材微孔淀粉和海藻酸鈉在胃液中不溶,與腸液具有很好的生物 相溶性,且包埋乳酸菌存活率很高,故作為包埋乳酸菌的壁材是完全可行的。
[0017] 實施例三:微膠囊貯存穩定性的測定 將乳酸菌微膠囊在室溫條件下放置24小時、一周、半個月后,于蒸餾水中靜置2小時, 檢測活菌數,如表-1所示。一般酸奶的保質期最多5天,其中未包埋的乳酸菌在超過5天 的條件下就很快因產酸過多而死亡,而包埋后的乳酸菌在室溫放置半個月后仍能達到IO 5 基數,可見存活率及貯期明顯高于未包埋的。
[0018] 表-1微膠囊化貯存存活率的測定 O
【權利要求】
1. 微孔淀粉包埋乳酸菌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制備乳酸菌懸浮液,并無菌操作條件下,稱取微孔淀粉于燒杯中,加入菌懸液,攪拌 lOmin使菌完全吸附,再加入海藻酸鈉溶液,繼續攪拌,至形成均勻乳化液; 用注射器將乳化液擠入一定濃度氯化鈣溶液中,固化30min,形成微膠囊; 固化后,把顆粒轉移到濃度為3. 5%的氯化鈣溶液中浸泡一段時間,使其硬化; 硬化處理后,用清水漂去氯化鈣殘液,立即進行冷凍干燥,即得成品。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淀粉包埋乳酸菌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孔淀 粉用量為乳酸菌懸浮液體積量的40%重量。
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淀粉包埋乳酸菌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藻酸鈉 濃度為2. 1%,氯化鈣濃度為2%。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淀粉包埋乳酸菌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凍干 燥為先-20°C預凍5個小時,然后再干燥,干燥的溫度時間段為0°C 120min,10°C 90min, 20 °C 90min〇
5.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淀粉包埋乳酸菌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酸菌 懸浮液的活菌數大于108cfu/mL。
【文檔編號】C12N11/04GK104388416SQ201410574014
【公開日】2015年3月4日 申請日期:2014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2014年10月24日
【發明者】李勇, 劉文斌 申請人:西安米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